《2021——2025年市水务局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县国民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方案合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5年市水务局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县国民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方案合编.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5年市水务局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县国民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方案合编某市水务局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 (2021年2025年)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主要工作四、重点工作五、保障措施 “十三五”期间,我局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水利机关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水利四强战略”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依法履行主体责任,主动作为、担当尽责、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更好的发挥了水利工作对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护航作用。“十四五”时期是
2、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结合我市实际,特制订XX 市水务局水利发展“十四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一、指导思想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定不移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以全方位推动水利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深化水利改革、强化依法治水、加强科技兴水;以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增强防汛抗旱减灾和水资源配置能力为重点,保护修
3、复为着力点,把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大力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如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提供更加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为民服务始终把人民放在主体地位,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作为水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实际要求出发,着力解决好与民生改善密切相关的水问题,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水利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的新需求。(二)节约用水,高效利用 始终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生产全过程,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建设节水型社会,大力加强
4、用水效率和效益,加快实现从粗放用水向节约集约用水的根本转变。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求,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预防为主、强化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协调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形成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利用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三)安全保障,绿色发展水务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必须把特大型城市的水务安全保障放在首要位置,统筹协调“安全、资源、环境”的关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范灾害风险,加强应急管理,保障城乡生活和生产平稳有序。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产的大政方针,完善量水而行、因水制宜的总体要求,强化水资源管理,合
5、理控制水源开发程度,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四)有效管理,建管并举水务管理是政府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水务行业监管的作用,在强化管理中优化服务,在优化服务中强化管理,进一步完善法制、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水务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水务服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五)依法治水,科学管水进一步健全完善水源法治体系,依法加强河流监督管理和水资源和水环境管控,持续加强对涉水活动的指引和约束作用,有效管理涉水利益、规范水事行为,不断提高水利工作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提高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三、主要工作 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
6、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和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为重点,紧密结合我市市情、水情,在“十三五”水务发展的基础上,向“完善体系、提升跨越”为主的阶段转变。到2025 年,全面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流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水利基础设施管网进一步完善,水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市水安全保障综合能力显著增强。(一)以党建引领全局发展 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和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和部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以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为重点,弘扬“
7、爱岗、求真、奉献、奋斗”的水业精神,进一步坚强作风建设,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全力打造一支“政治思想坚定、作风建设过硬、专业行动有力”的高素质水务队伍。(二)着力加强防汛应急保障能力防汛安全关系到城乡经济社会安全大局。要加快城乡防洪工程、区域除涝、排水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主要重大河流的水位预警管控,加强区域除涝和城镇排水等“三道防线”。进一步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完善应急抢险物资储备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应急管理机制,确保城市安全度汛。(三)牢固树立节约用水观念:以水资源的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为特征,以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为支撑,以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为指导,以健全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
8、完善的法律法规为保障,综合采取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等手段,建立形成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全市年供水总量控制在 18250 亿立方米以内。全市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 10%以内,城镇和工业用水计量率达到 50%以 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0.55 以上,大型灌区和重点中型灌区农业灌溉用水计量率达到 70%以上。(四)着力建设城乡一体化供水模式以“满足需求、提高水质、安全可靠”为主线,加强从“源头到龙头”的供水设施改造和建设,确保饮用水洁净安全。统筹协调“安全、资源、环境”的关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范灾害风险,加强应急管理,保障城乡生活和生产平稳有序。到 20
9、23 年全市新增供水能力 30 万立方米。城镇供水保证率和应急供水能力进一步提高,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推动城镇供水设施向农村延伸。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80%以上,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供水率 85%以上,水质达标率和供水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五)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制定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严格执行超计划用水加价收费,制定完善节水技术标准,实施节水设施和工艺改造,加快淘汰、更新改造不符合节水标准的工艺、设备和产品。推进节水型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校区、社区和企业等示范工程建设,积极开展国家级和市级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六)确保水生态环境保护高质有效
10、全市重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 60%以上。河流生态环境水质水量得到明显改善,河流水域面积不减少,水生态环境状况显著加强。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 5 万平方公里。地下水超采得到严格控制,严重超采区超采量得到有效退减。(七)持续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结合旧住房改造,会同市住房保障房屋管理局、市水务供排水公司等部门对尚未改造的老旧小区进行二次供水设施改造。按照“改造一批、验收一批、接管一批”的要求,研究制定二次供水设施产权管理办法,规范服务站点设置,制订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八)加快完善水利改革和管理水市场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到 2023 年建立用水权初始分配制度,基本形成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
11、制。全面强化依法治水,水利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水利工程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健全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用更加完善的制度保护好水生态环境。(九)大力推进依法治水取得成效全力开展普法治理工作,努力强化水事法律法规宣传,坚持依法治理,强化服务职能,提高整体水平,切实抓好违规违纪案件查处的各项工作,大力营造良好的水事环境和发展环境,更新执法理念,规范执法行为,以稽查水事案件为重点,抓好水政执法管理,有效遏制偷水漏水案件的发生,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和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进程,促进依法治水。四、重点工作 以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为着力点,实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加强重点领域节
12、水、完善节水激励机制为重点,加快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强化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刚性约束,构建节水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着力形成节水型社会制度框架,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一)狠抓民生水利,保障服务为民加快建设推进全市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加强中小河流治理,除险加固、节水灌溉,各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项目储备工作,提升水厂处理工艺,完成郊区集约化供水,使供水水质全面达到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不断提高全市水利建建设总体水平。(二)加快健全监管法制体制机制加速构建全市“2+N水利监督制度体系,全面建立务实管用的水利“监管网”,小水库、农村饮水安全、河湖、防汛减灾、水土保持
13、、节水等重点领域监管全面铺开,确保到 2025 年完成形成健全的监管法制体系。(三)加强塑造节水指标管理加快制定重要河流水量分配方案,细化落实覆盖流域和区县两级行政区域的取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严格把控流域和区域取用水总量。实施引黄调水三期工程要先评估节水潜力,落实各项节水措施。健全节水技术标准体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四)深入开展工业节水大力推广工业水循环利用、高效冷却、热力系统节水、洗涤节水等通用节水工艺和技术,依法依规淘汰落后用水工艺和技术,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强化重点用水单位监督巡查,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工作,鼓励产业园区统一供水
14、、废水集中处理和循环利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重复用水率达到 70%以上。(五)加强城镇节水加快城乡供水管网建设和改造,降低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全面推广使用生活节水器具,加快换装公共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引导居民淘汰现有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生活用水器具,城市节水器具普及率达到 80%以上。基本实现城市供水“一户一表”改造全覆盖。推进服务业节水改造,对非人体接触用水强制实行循环利用。深入开展节水型单位和居民小区建设活动,推进机关、学校、医院、宾馆、家庭等节水。(六)积极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和媒体,加强国情水情教育,开展节水公益性活动,大力宣传节水和洁水观念,树立节约用水就是保护生态
15、、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家园的意识,强化公民节水义务和责任,普及节水知识和技能。建设国家水情教育基地。支持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教育展馆,为公众提供水情教育实践平台。(七)扩大社会参与鼓励和引导公众增强节约水、爱护水的意识,营造全社会亲水、惜水、节水的良好氛围,推动形成全社会用水自觉、绿色消费。广泛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节水的积极作用,强化节水的社会监督。通过多种宣传形式,让市民深刻感受到水资源的珍贵性,安全用水的重要性,使节水护水意识深入人心,号召更多的人加入节水护水的队伍里来,为创建幸福河流,为绿水青山的节水型城市打下坚实的舆论基础和群众基础。(八)提高城市排水防涝和防洪能力加强城市排水防涝
16、和防洪设施建设。结合城市未来发展规模,统筹市政建设、环境整治、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需要,综合确定城市河道防洪排涝标准,完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通过城市规划引领,推进城市排水防涝工程建设,完善地下综合管廊及排水管网、泵站等设施,着力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九)完善城市供水结构加快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以缺水及水污染县区为重点,加快建设污水再生利用设施,按照“优水优用,就近利用”的原则,在工业生产、城市绿化、道路清扫、车辆冲洗、建筑施工及生态景观等领域优先使用污水再生水。到 2023 年,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 15%以上.(十)加强城市应急和备用水源建设提高城市供水水源安全保障能力。对现状地下水超采的县
17、区,在充分挖掘节水潜力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开展替代水源工程建设。建立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抢险救援队伍;以防止突发性污染、咸潮入侵、爆管、失电等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供排水公共突发事件快速发现和多部门联动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城市应急和备用水源水质安全。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县区各级政府的水利工作责任,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组织领导,把水利改革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形成逐级落实推动的工作格局。主管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具体抓好水利改革发展各项任务的落实工作。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和支持,推动落实好规划纲要各项任务。(二)落
18、实目标责任各县区要根据市局“十四五”水利改革发展总体部署和要求,把规划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进一步细化落实到相关部门和地区,明确分工,精心组织,加强协调,强化政策支撑,增强要素保障。健全完善规划纲要实施机制,加强对规划纲要确定水利改革发展主要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监督,适时开展规划纲要执行情况总结评估,分析实施效果,及时研究解决问题。(三)凝聚社会力量加大国情水情宣传教育力度,持久开展水利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水忧患和亲水、护水意识,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发展热情,为水利又好又快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水利人才、队伍和能力建设,构建完善的基层水利专业化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全社
19、会参与规划实施和水利建设管理,形成治水兴水合力。(四)行业监管保障在优化政府服务中强化行业监管,把好规划龙头,把好技术关口,把好质量标准,抓好安全生产,完善行业统计体系和管理办法,加强信息化系统整合应用,力求监管有效、协调有力、指导有方、服务管理有章可循。综合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加强对各类市场主体的监督和管理,特别是推进供排水企业预算监管和成本监控,促进供排水行业可持续发展。2021-2025年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方案2540字范文稿2021-2025年,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步期,是新时代陕西加快追赶超越步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也是我县
20、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为切实做好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中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总体部署,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五个扎实”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动力,大力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和流动经济,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升民生福祉,着力推动绿色发展,着力化解风
21、险挑战,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围绕关系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大问题,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实现路径和重大举措,使全县“十四五”规划成为指导全县未来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蓝图和行动纲领。二、编制原则立足县情和全局视野相促进。跳出XXX看XXX,深刻研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科技、金融等领域发展动态与趋势,学习借鉴东部发达县区转型发展先进经验,提高规划编制的指导性、引领性。战略导向和落实落地相统筹。既要强调发展规划的宏观性、战略性,又要突出可操作性,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创新驱动、生态环保、社会事业等
22、领域,积极谋划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形成有力项目支撑,力求规划实施有约束、能检查、易评估。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认真研判发展阶段性特征变化,找准制约高质量发展主要症结,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同时,要着眼追赶超越总体定位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性目标,合理确定各项目标指标,实现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有机统一。政府治理和市场调节相协调。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五年规划编制主要履行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在市场能够充分调节的竞争性领域尽量不编或少编规划。纵向衔接与横向联动相搭配。纵向上,做好与延安市规划的衔接,确保主题主线上下一致,形成统一规划
23、体系;横向上,要加强工作联动,同步推动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完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度。三、主要任务(一)发展规划。全县“十四五”规划是全县发展战略在规划期内的阶段性部署和安排,是编制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全县“十四五”规划由县经济发展局负责组织起草编制,具体程序如下:第一阶段:编制准备阶段(2019年12月2020年3月)。成立全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全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专班,制定印发全县“十四五”规划前期重大研究课题,组织开展编制前调研、学习培训等活动。承担重大课题研究单位要按时完成所
24、承担研究课题成果,并报送本行业在规划期实施的重点项目。第二阶段:思路研究阶段(2020年4月2020年5月)。收集各镇办、各相关部门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和相关规划,充分吸收行业主管部门的行业发展思路,研究提出全县“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基本框架、重点任务、重点项目,组织专家研究论证,报送县委、县政府研究审定。第三阶段:规划编制阶段(2020年6月2020年10月)。6月底前完成全县“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7月至9月底形成全县“十四五”规划(初稿)。10月份,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开展咨询论证、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和衔接等工作。第四阶段:评审审议阶段(2020年11月至2021年1月)12月份,
25、邀请相关专家对全县“十四五”规划进行评审,形成全县“十四五”规划(评审稿),报县委、县政府审定修改后形成全县“十四五”规划(草案),提交县人代会审议,通过后印发执行。(二)专项规划。各行业部门结合各自实际,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自行确定编制。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开展研究阶段(2020年3月2020年5月)。县级有关部门根据本方案,开展规划编制前期研究工作,理清基本思路。第二阶段:编制阶段(2020年6月2020年10月)。县级有关部门编制完成专项规划初稿。第三阶段:衔接印发阶段(2020年11月2021年3月)。完成专家论证、征求意见等工作,与省市相关专项规划、全县“十四五”规划进行
26、衔接,按程序报批、印发实施。四、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保障。成立由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任组长,县委副书记和政府常务副县长任副组长的全县“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各镇办、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主要领导亲自研究部署,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邀请相关专家对全县“十四五”规划进行评审。选配知识结构好、工作能力强的业务骨干组建规划编制专班。县财政要将编制所需经费列入预算,保障编制工作顺利开展。(二)注重调查研究。各镇办、部门要加强本地区本领域“十四五”时期重大问题研究,加强对“十三五”规划执行情况的评估,进一步理清制约瓶颈、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工作思路、重点任务,特别
27、是要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增后劲、惠民生,研究谋划一批重点工程和项目,支撑“十四五”发展基础。(三)强化统筹衔接。各镇办各部门要按照下级规划服从上级规划、同级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协调衔接好各类规划,确保形成统一规划体系。发展规划要发挥战略导向统领作用,空间规划要为发展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落地提供空间保障,专项规划要与发展规划编制同步协调。(四)广泛征求意见。坚持开门编规划,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提高规划编制过程的透明度和社会参与度,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要充分发挥规划专家委员会等智库作用,充分吸收各方研究成果,完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五)严格编制程序。要进一步规范编制程序,对标“时间表”和“路线图”,严格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工作流程开展前期研究、文本起草、衔接协调、征求意见、规划论证、审批发布等各环节工作,推动全县规划编制“一盘棋”,不断提高规划编制规范化、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