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工作汇报材料范文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工作汇报材料范文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工作汇报材料范文稿尊敬的X、X:欢迎莅临市科技局调研指导,下面我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对科技创新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工作,进行汇报:一、坚持科技先行,积极助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国家七大发展战略之一。省、市新旧动能转换动员大会也提出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战略。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积极助力新旧动能快速转换。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启动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技先行意识,先后多次赴科技部、省科技厅对接汇报,“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创建纳入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创建纳入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
2、总体方案,省政府推荐我市为全省唯一创建主体城市。二是积极推进经济科技融合发展。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累计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比年初提高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一名。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年,全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家,总数达到家;认定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家,总数达到家;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企业达到家;家企业进入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息库。三是积极深化产学研合作交流。今年以来,先后赴常州大学、清华大学、工业大学、省科学院等高校院所进行沟通对接。市政府与常州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合作项目个,常州大学国家级技术转移分中心挂牌运营。工业大学名科技创新特派员进驻企业开
3、展协同攻关;清华大学名专家教授与我市家企业进行合作对接;经济日报头版头条以“巧借东风破题创新驱动”为题,对我市产学研合作进行了报道。开展百企科技创新大调研。围绕破除制约我市企业科技创新发展瓶颈,选取家有代表性企业,进行全方位深入调研,共征集各项需求项。印发调研报告及项技术需求,在多家高校院所网站进行发布,广泛征求专家支持。四是积极优化科技创新发展环境。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先后印发关于县域创新驱动发展试点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统筹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十条意见关于印发市建设国家创新城市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社会资源中的重要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流向科技型中
4、小微企业,助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研究推出“科创贷”等科技金融产品,支持科技型企业和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列支万元设立市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资金,以推动合作银行加大对我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力度。二、对接国家战略,全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通过加强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和体制机制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动能和保障,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开展该项工作,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城市转型的现实选择和迫切需要,有利于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相互结合、深度融合;有利于促进供需协同发力,加快实现借势借力借智发展,打造资源型城市可持
5、续发展转型示范区;有利于加快以“四新”促“四化”步伐,实现在全省创新发展中有突破、持续发展创特色、领先发展争位次。我市自启动创新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经过一年的努力,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年月,省政府致函科技部推荐我市为全省唯一创建主体,市的创建工作纳入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并写进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市科技局通过到等市考察学习,并多次邀请评审专家研讨论证,确定了我市创建主题。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方案(草案)和市可持续发展规划(草案)已经编制完成,得到了的肯定。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市政府出台了许多文件,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市建设国家创新城市助推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方案。建
6、设创新型城市,对于加快我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建设自然生态宜居宜业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方案提出到年全市R&D支出比重达到%;科技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到%;引进省级以上人才称号高端人才人;高新产值比重达到%;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比重达到%;孵化培育科技型企业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达到家;国家和省级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检测中心数量达到家;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占全年的比重为天;森林覆盖率达到%。明确了十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强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到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建有各类研发机构比例达到%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实现全覆
7、盖;全市各类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达到家;二是加强创新人才体系建设。年,全市共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团队)人,每年培养“金蓝领”人;到年,在全市培育名以上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家、名以上省内知名企业家、名以上有发展潜力的成长型企业家、名以上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青年企业家。三是加强和推进园区载体建设。重点明确了各区(市)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引导技术、资金等要素向园区集聚;创新园区发展模式,推动各类经济园区向高端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四是加快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家以上,高新产值比重达到%以上;重点打造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培育家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小巨人企业。五是
8、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明确了新信息技术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目标;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六是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重点培育个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集群。七是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年力争主要指标在全省率先达到农业现代化程度。八是加快推进绿色生态建设。年水岸和道路林木绿化率达到%以上,湿地保护率达到%以上;“蓝天白云”天数达到天。九是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推进智慧城市“”工程建设。十是加快培育科技创新示范区(市)、乡(镇)。年,在全市选择个区(市)、个乡镇和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试点,随后在全市全面铺开。三、实施专项行动,落实“一二三四五”工作
9、全市科技系统将进一步认真落实全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创新发展动员大会精神,按照“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实施“2311”行动计划,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311”行动计划中“2”是指:两个目标,即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3”是指:新认定30家高新技术企业;第一个“1”是指:孵化培育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第二个“1”是指:建设认定各类科技创新平台个。“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主要是指:一是强化一条政治主线,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领会xxx
1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贯穿全年。二是紧盯两大工作目标,力争全市科技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就是我们刚刚详细介绍的全力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和创新型城市建设,这里就不再展开解释了。三是围绕三大平台创建,统筹推进全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以“创新平台年”活动为契机,着力抓好技术研发、产学研合作、公共服务“三大平台”建设。年内,重点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平台个。重点抓好院士工作站申报创建;在全市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创新性强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与现有省、市研发平台形成梯次发展。坚持协同创新攻关,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技术中心、
11、协同创新中心等合作平台。举办年中国国际机床创新战略联盟及科技成果交易大会;组织院士专家行,着力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新高地。支持创建产业技术研究院、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等公共服务平台;建好用好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用好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推出万元“科创贷”产品,进一步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四是创新四个工作机制,确保全市科技创新扎实有序推进。一是廉政风险管控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组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强化廉政制度建设,将廉政建设关口前移,修订完善科技计划验收管理、绩效考评、立项流程,严格第三方评审、科技报告、科技计划项目红黑名单制度,加强科技计划项目动态
12、监管,发现问题及时督导纠正。二是会商沟通机制。围绕重点事项、重要指标落实,建立健全会商机制。落实厅市会商机制,重点推进创新示范区创建、创新型城市建设、国际机床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峰会及科技成果交易洽谈会等协议事项落实;落实与市统计部门会商机制,重点推进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等重要指标提升。三是协同创新机制。强化协同创新理念,用协同攻关破解企业技术、人才需求。鼓励高校、院所与企业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向企业开放,推动技术、人才、平台等创新资源向企业聚集。四是督导考核机制。以考核促落实,将科技创新体系、创新型城市建设指标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创新驱动发展
13、”指标;以督查促落实,会同相关部门对等文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五是突出五项工作重点,推动全市科技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抓实产业创新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实施一批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巩固运用好百企创新大调研成果,组织开展百企百日“双百”帮扶活动,确保项需求精准帮扶落地,为重点产业创新提供重要支撑。二是抓实企业创新培育。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鼓励创新型企业积极承担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用好用足创新企业培育优惠政策,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库。三是抓实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动浙大工研院、北
14、理鲁南研究院、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常大国家级技术转移分中心建设,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四是抓实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强化产业高端人才支撑,发挥企业、高校院所平台作用,紧扣产业需求引进、培育、使用人才,使人才资源充分融入地方创新发展。实施高层次人才团队、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青年创新人才等引才育才计划,构建多层次、梯队式人才引进培养体系,筑牢创新发展人才基础。提高科技干部服务能力,开展“科技服务进车间”“科技服务万里行”系列科技服务活动,组织科技干部深入百家企业进行帮扶,与百名高层次专家进行对接,以服务能力的提升带动企业创新。五是抓实县域创新驱动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政办发号文件精神,重点抓好个区(市)、个乡镇和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试点创建工作,为全市提创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