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42333610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北京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北京市制造业高质量开展研究摘 要: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4年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做出重要指示以来,北 京制造业进入创新开展、提质增效新阶段。通过疏解整治、统一思想、转型升 级、创新引领等举措,京津冀产业协同步伐加快,产业开展顶层设计不断完 善,开展质量效益持续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活动密集活跃;但也面临制造业比重 过早下滑、科技转化创新生态有待完善、供应链卡脖子、数字化转型步伐缓慢 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推动北京制造业高质量开展要从守住底 线、打通堵点、扶持培育、融合开展四方面发力,坚定不移开展先进制造业, 逐步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增强产业链供应徒供给能力,全面推进产业数 字化转型。Ke

2、y:制造业 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开展党的十八大特别是2014年总书记视察北京并做出重要指示以来,北京市制造业 进入创新开展、提质增效的新阶段。为推动北京市制造业高质量开展,本文全 面回顾了 “十三五”以来北京市制造业开展情况,梳理了需要破解的主要问 题,进而提出北京市制造业高质量开展的对策建议。一、北京市制造业高质量开展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一)疏解整治,京津冀产业协同步伐加快,为高质量开展开拓空间为强化首都核心功能定位,北京市产业开展坚持以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为 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开展规划纲要,坚定不移地瘦身健体,牢 牢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执行禁限目录,实施负面清单,严把工程准 入

3、。出台工业污染行业生产工艺调整退出及设备淘汰目录,推动不符合首都功 能的生产环节和工艺有序退出,“十三五”期间共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 2154家。非首都功能产业的疏解为制造业高质量开展赢得空间,为高精尖产业 开展奠定了基础。“十三五”时期北京携手津冀,构建了协同开展统筹协调机 制,在产业规划、园区共建、工程落地等方面加强工作衔接力度,推动产业深 度对接;打造了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承载力强的平台载体,成功打造了北 京(曹妃甸)现代产业开展试验区、北京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等特色鲜明的 产业园区,为“十四五”时期协同开展打下坚实基础。(二)统一思想,产业开展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为高质量开展提供政策

4、指引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北京市结合产业创新探索实践,逐步形成北京 市要走高精尖产业开展之路的共识。“十三五”时期构建完善了产业创新发 展、高质量开展的顶层设计,发布十大高精尖产业开展指导意见和财政、士 地、人才等系列支持政策,形成“10+3”高精尖产业政策体系;细化制定5G、 医药健康、人工智能等细分产业开展行动计划和方案,明确向社会传递了 “北 京开展什么和如何开展”的政策信号。进一步探索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全市产 业向重点园区聚集、园区产业向主导产业聚集、主导产业向创新型企业聚集;明 确各区产业主导方向和重点培育方向,按照每个产业最多在3个区布局,每个 区最多布局3个主导产业的原那么

5、,推动产业集聚开展。建立高精尖重大工程库 和市区专班分级调度机制,并组建高精尖产业基金、资金等支持行业领军、单 项冠军、高成长潜力企业,以及产业创新集群、创新中心开展。(三)转型升级,开展质量效益持续提高,为高质量开展夯实产业基础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高端化开展凸显,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等优 势产业实现较快增长。2020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 同比增长9. 5%和9. 2%,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7.2个和6.9个百分点,占全市 工业比重27. 7%和34. 6%。优势产业集聚开展,形成智能装备、医药健康、节能 环保、人工智能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其中,汽车、电子、医药

6、行业产值占规 模以上工业比重近4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医药健康为引领,集成电路、人 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不断开展壮大,京东方液晶显示屏在智能手机等 5大领域市场占有率均列全球首位;5个一类新药实现产业化落地,基因治疗药 物率先在全国进入m期临床,进入优先和特别审批程序的医疗器械全国第一。 围绕智能化、服矜化转型开展方向,推动企业在京开展总部、研发及各种新经 济形态,涌现出小米等一批服务型制造领军企业。(四)创新引领,产业技术创新活动密集活跃,为高质量开展注入活力发挥创新资源优势,围绕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开展双向互促,打造创新驱动发 展前沿阵地,着力推动以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

7、和北京技术 开发区为代表的“三城一区”建设,加快新型产业创新载体建设,推动群众创 业、万众创新,实现创新投入产出量质齐升。“十三五”时期,R&D经费投入 强度保持在6与左右,超过纽约、柏林等国际知名创新城市;每万人创造专利拥 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近十倍。多项新产品、新技术位列全国乃至全球第一, 高算力低功耗的多模态智能计算芯片、4K/8K超高清转播车、高端医疗机器人 等一大批高质量高水准创新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新平台、新载体、新企业不 断涌现,成功创立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92家、国 家级设计中心8家。据2020年胡润全球独角兽榜,在586家独角兽企业中,北 京市以93家

8、高居全球城市榜首。二、北京市制造业高质量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制造业比重过早过快下滑,北京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产业体 系的支撑能力有待提升虽然非首都功能的疏解为高精尖产业的开展腾出珍贵空间,但高精尖产业开展 速度没有赶上不符合首都定位的产业疏解速度,产业高级化开展潜力尚未得到 充分发挥,制造业增速总体呈下滑趋势,占全市经济规模比重不断下降。目前 北京市制造业占GDP比重仅为H.4%,与其它先进地区如上海24%、广州24缸 深圳35%,以及国际先进城市在人均GDP位于2万美元左右阶段制造业比重基 本稳定在20%左右相比,北京市制造业占比偏低。同时,近些年制造业开展速 度年均下降0.50

9、. 8个百分点,也快于兴旺地区制造业下降速度,过早过快“去工业化”的趋势,不仅对经济开展和科技创新形成不利影响,也影响对北 京市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支撑效果。(二)从科技研发到产业转化的融通创新生态亟待完善,先进制造业持续开展 动能有待释放在科技创新环节,北京市全社会研赞投入主要来自于科研机构,企业自主创新 能力缺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比缺乏20乐 远低于上海40%以上、深 圳90%左右的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仅为1.22%,低于国际2%一 3%的平均水平。在从科技研发到转化落地环节,北京市较强科技创新能力并没 有完全转化为高精尖产业竞争力,科技创新成果仅有

10、20%左右在京转化。在创 新产品上,高精尖制造业如医药健康、智能装备等体量较小,具有国际影响力 的创新产品不多,高精尖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构建。可见,北京市科技创新优 势正在被超越,且优质创新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本地转化能力不 强,科技成果产业化动力和活力缺乏,科技、产业“两张皮”现象较为突出, 先进制造业持续开展的动能尚待挖掘。(三)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难题依然存在,产业链平安稳定存在风险、企 业开展韧性活力有待增强从产业开展看,北京市产业基础环节控制能力较弱,智能装备、集成电路等部 分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核心工业软件对外依存度仍较高,自主可 控的产业生态体系有待建立完善

11、。从京津冀协同开展看,支撑高端制造业开展 的生产配套关键环节缺失,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尚不健全,断链、缺链现象明 显,对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培育打造区域性产业集群造成不利影响。研究 显示,北京市企业重要产品关键零部件在京津冀地区“零配套”比例高达 28%0可见,京津冀尚未在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配套能力,产 业分工协作、衔接协作能力缺乏,产业链活力和韧性有待提高。(四)制造业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步伐仍需加快,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倍 增开展潜能有待挖掘除汽车、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局部细分行业外,仍有不少传 统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步伐缓慢,企业改造升级信心仍有缺乏,标

12、杆企 业对行业的带动性不强,全市制造业距离智能化转型目标仍有较大差距。此 外,虽然北京市在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智慧城市建设等过程中,创造了很多新 的场景应用,但目前来看,从场景开放到产品应用的闭环尚未打通,对新产业 新业态新模式带动作用未完全显现;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为新技术、 新产品提供应用场景的“含金量”和开放程度也有待提升。据中国城市数字 经济指数蓝皮书(2021)显示,北京市城市数字经济指数得分90. 5,排名第 三(第一、二分别为上海91. 6、深圳91.2),在产业数字化,特别是制造业数 字化方面与上海等城市存在差距。三、北京市制造业高质量开展的对策建议(一)守住底线,坚定不

13、移开展先进制造业夯实制造业稳定开展基础,落实好高精尖系列政策,坚定不移开展实体经济, 做好做强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持续向社会释放“北京还要开展” 的信号,坚定在京投资信心。稳定制造业比重,制定制造业开展底线,并列入 全市中长期开展规划;树立高精尖制造工程“不缺地”意识,划定工业用地“红 线”。强化有效投资,以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大对先进制造业 的投资引导;围绕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共性问题,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技术改 造工程落地。完善营商环境,积极解决重点工程在人才、用地、财税等政策诉 求;加强优质公共资源市级统筹,推动人才落户指标及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向重 点产业、重点开展区

14、域倾斜。(二)打通堵点,逐步提高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重视以企业为主体的高精尖产品创新,加快出台产品支持政策,推动大型企业 注重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双轮驱动,引导企业聚焦市场研发新产品。建立完善 产学研用联动创新平台,围绕重点产业开展方向优化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 台,聚焦战略性重大基础共性需求构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市级产业创新 中心和社会企业研发机构协同开展的创新网络体系。畅通创新成果产业化渠 道,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或成果转化平台,完善技术成果 向企业转移扩散机制,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开展技术革新与改造升级。加快 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支持科技服务机构集聚开展,推动围绕先

15、进制造 业实际工程引进需求,开展技术转移、交易等专业服务,切实推动高精尖科技 成果产业化。(三)扶持培育,增强产业链供应链供给能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聚焦关键技术突破和服务模式创新,培 育形成兼具规模体量与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带动全市产业基础提升和结构 优化。推动产业链向高价值环节攀升,推动提升本市龙头企业在产业链关键环 节核心竞争力,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占据产业链高价值环节的企业和工程,支 持中小企业纳入行业标杆龙头企业供应链体系,实现全产业链优化升级。增强 产业链活力,推进核心产业供应链生态建设,探索龙头企业提需求、上下游企 业揭榜参与的协作模式。推动重点产业链补链强链,面向

16、集成电路、高端装备 等重点产业,“一链一策”定制配套政策,增强产业链供给能力。(四)融合开展,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生产范式智能化,推动企业应用智能装备、建设智能工厂、生产智 能产品、延伸智能服务,在智能手机、机器人、新型显示等领域建设一批智能 制造标杆工厂。推动先进制造业与软件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支 持制造企业由产品设备生产商向智能化产品与服务提供商转型,开展个性定 制、共享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模式,提高产业链控制能力。加快制定智 能制造标准体系,推动制定一批细分行业智能制造标准,并加快标准示范和推 广。紧抓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契机,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改造,壮 大智能制造、医药健康等优势产业规模,做优做强集成电路等战略性基础性产 业,前瞻布局卫星航天、脑科学等未来产业。Reference:1北京市政协.聚焦全产业链布局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向更高层次迈进J.北 京观察,2019, (11).2伊潘硕.制造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开展研究J.北京调研,2019, (4).3盛继洪等.北京经济高质量开展的问题和对策J.北京调研,2019, (3).4郭钧岐,房珊杉.减量刚性约束下首都工业高质量开展近况、问题与对策 J.中国经贸导刊,2021, (3).(作者单位:北京市产业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康伟3457500589217-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