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十四五”青少年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芜湖市“十四五”青少年体育和竞技体育发展规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芜湖市“十四五”青少年体育和竞技体育开展规划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国办发2019) 40号)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开展的意见(体发2020) 1号),推进芜湖市青少年体育和竞技体育 工作高质量开展,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体育强省 建设方案的通知(皖政202143号)安徽省青少年体 育“十四五”开展规划(皖体青2021) 23号)芜湖市 “十四五”体育开展规划(芜体办202177号),结合 芜湖青少年体育和竞技体育开展实际,制定本规划,重点阐 明未来五年青少年体育和竞技体育开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 大举措。一、开展基础(一)“十三五”时期主要成绩“十三五”期间,在市委、市政
2、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 市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和密切配合下,我市青少年体育和竞技 体育紧紧围绕“十三五”开展规划目标任务,保持良好的发 展态势,在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 养、竞赛体系完善、体教融合开展、竞技体育成绩等方面成 效显著。11 .推进科学训练工作。完善青少年体育训练网络,突 出科学训练。拓宽后备人才培养渠道,基本建立以“国家级 和省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龙头,各级体校为基础, 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和青少年俱乐部等为延伸的三级青少年 体育训练网络,促进运动工程科学开展。加大对市青少年体 育学校和市体育运动学校科学训练的投入,利用安徽师范大 学体育学院、安徽工程大学体育学院
3、的教育资源,建立青少 年体育训练科学研究中心,提升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的能力。 加强对青少年体育社会俱乐部以及市级单项训练基地教练 员科学化训练的培训,打造复合型教练员,提高训练质量和 效益。加强一二三线衔接,进一步完善训练督导评估制度, 强化对重点苗子的科学训练监控。加强与专业团队合作,推 进青少年训练智能化。12 .形成开放办竞技体育新格局。激发多元主体参与竞 技体育治理的活力,通过市队校办、企业办队和联合办队等 形式,形成政府、学校、企业与社会协同办竞技体育的格局, 提高竞技体育训练备战的社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坚 持依法治体,完善运动工程协会管理制度,规范体育社会组 织管理,提高行业
4、自律与依法治理水平。组建青少年体育俱 乐部联合会,推动青少年体育竞赛训练向纵深开展。建立运 发动选拔参赛机制,开放运发动注册,2025年青少年运发动 注册人数到达4000人。按照工程开展水平、市场化进程和-10- 实际开展需要,优化竞技体育工程布局,全力开展射击、击 剑、排球等优势工程,深入普及田径、游泳等基础工程,加 快提升“三大球” “冰雪”工程竞技水平,积极推进摔跤、 跆拳道等潜优势工程,拓展体操、跳水等轻灵巧工程。13 .深化体校改革。制定出台芜湖市县市区体校改革 开展实施方案,推进县市区级体校建设。发挥体校在竞技 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龙头”作用,推进青少年体育学校和 体育运动学校健康
5、有序开展。加强县市体校建设,实现县 (市)体校全覆盖,针对县级体校现有的办学实力,合理布 局运动工程(至少5个工程),重点打造优势工程,做到分 层分类、特色开展。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招、培养、输 送能力,系统开展青少年运发动科学化训练。推进市青少年 体育学校新建工程建设,加强各级各类体校训练场馆设施的 升级改造。加强体校与中小学合作,配齐、配足、配优文化 课教师,为青少年运发动提供更好教育资源。14 .加大后备人才培养输送力度。完善优秀运发动、教 练员激励政策,完善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励政策。实施菁英 教练员、运发动“引培工程”,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参与芜湖 市竞技体育开展。加强与省体育局各单项运
6、动管理中心、省 体校、社会体育团体的合作,拓宽人才培养渠道。积极承接 省体育运动工程管理中心、各运动队在芜湖的训练任务,设 立专项训练基地,争取增加1-2所省级高水平工程后备人才-11 - 培养基地。提高选材、育才科学化水平,将经验选材和科学 选材相结合,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在训练领域的实 践和运用,提高训练质量和效益。加强一二三线运动队工程 布局和训练体系有机衔接,畅通向省队输送高水平后备人才 的渠道。15 .加强青少年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加强教练员队伍建 设,加大教练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培养高水平教练员。积极 落实优秀退役运发动进校园担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制度,畅 通优秀运发动、教练员进入
7、学校兼任、担任体育教师渠道, 积极探索先入职后培训。加强青少年体育干部管理队伍培 训,针对体教融合推动实施带来的工作思路、开展理念和改 革举措等诸多方面的变化,组织实施各级青少年体育管理干 部培训计划。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统筹协调 相关部门积极参与和支持体育工作。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 竞技体育在体育事业中的基础性地位,加强工作统筹和组织 领导,健全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 工作推进机制。强化本规划与年度计划的有效衔接,科学制 定政策,在人员配备、经费支持、资源配置等方面精心组织, 全面保障实施重大体育工程工程,将本规划提出的目标、任 务、政策、
8、举措落到实处。-12-(二)加大经费投入。建立稳定的青少年体育、竞技体 育财政保障制度,完善专项资金使用监管制度,加强经费检 查审计工作,加大对青少年、竞技体育关键领域、薄弱环节、 重点区域等的投入力度,确保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各项工 作顺利开展。建立多元化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开展资金筹 集机制,优化投融资引导政策,拓宽社会资源进入该领域的 渠道,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支持体育事业开展。(三)加强科研合作。联合高校创立青少年体育、竞技 体育开展研究中心,围绕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开展的重点 环节和关键领域,形成一批专业功底深厚、学术水平高、咨 询能力强的青少年体育专家团队。主动与相关科研机构、高 校建
9、立常态交流机制,鼓励和支持开展联合攻关计划,针对 青少年体育各相关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强化督导评估。建立健全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督导、检查和评估标准,定期开展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工 作的督导评估,形成动态数据评估报告,公布评估结果。各 县市区及相关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评估检查制度, 定期组织开展本区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工作的评估检查, 通过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青少年体育、竞技体育 各项开展任务得到落实,取得实效。-13-一是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明显增强。不断开展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的申报和命名工 作,新增省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8所、市级10所;新增省 级青少年
10、户外体育活动营地2所、市级7所,为芜湖青少年 体育工程普及和开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不断创新青少年体育 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加强市县区联动,推动俱乐部、传校开 展冬夏令营活动,青少年体育活动得到蓬勃开展。开展青少 年体育师资培训,提升教师体育技能和理论知识水平,提高 执教能力。二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加强青少年高水 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的创立工作。创立1所国家高水平 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项国家级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 所省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3个省级单项体育后备人才基 地。深化体校改革,严抓青少年体校训练和作风建设。大力 推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高质量开展,建成国家级体育传统项 目学校2
11、所、省级23所、市级73所。进一步扩大青少年体 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规模,提高了运动训练的质量和效益,合 理布局运动工程,积极探索青少年运发动注册机制改革,面 向青少年体育社会俱乐部、协会、民办学校等社会组织开放 青少年运发动注册,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加运动训练。加强 运发动和教练员队伍建设,实施“精英教练员”工程,加强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的输送。-2-三是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持续优化。积极发挥体育竞赛 杠杆作用,逐步形成了 “省一市一县(市区)“ 一体化的竞 赛体系。以品牌赛事为引领,每年开展中小学生阳光体育运 动会和芜湖市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大会,涵盖田 径、击剑、羽毛球、排球、篮球等工程。
12、鼓励和支持各县市 区开展青少年体育比赛,中学生田径运动会、校园足球联赛、 乒乓球比赛、校园轮滑联赛、广播体操比赛等活动,逐渐形 成月月有比赛,周周有活动的气氛。积极承办省级以上体育 赛事,成功承办了全国青年(U20)田径锦标赛、俱乐部女 子篮球赛、航空航模系列比赛活动和安徽省青少年田径、射 击、击剑锦标赛等赛事活动30余项,竞赛体系进一步完善 和优化。是“体教融合”工作稳步推进。完善“体教融合”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全市体教融合开展的具体政策措 施,推进体教融合有序开展。成立体育运动学校教育集团, 进一步探索“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模式,畅通后备人 才输送通道。加大对市体育运动学校的投入
13、、管理工作,扩 大办学规模,提高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质量。全面强 化中小学体育传校“一条龙”建设,畅通对口升学渠道。五是竞技体育成绩显著提升。在省级以上重要赛事中成 绩喜人,获得金牌568枚、银牌483枚、铜牌536枚。2018年芜湖市体育代表团青少年部获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第三-3- 名;2019年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创历史参赛最好成绩; 2020年市射击队在省青少年射击冠军赛获得金牌总数、奖牌 总数、团体总分三项第一,连续32年蝉联省射击赛团体总 分第一。(二)“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和机遇 “十四五”时期是实施“健康中国2030”和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节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
14、的关于 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开展的实施意见为青少年 体育开展提供了遵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明 确了体育工作目标任务和开展路径,因此“十四五”时期芜 湖青少年体育和竞技体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开展环境, 青少年体育在体育事业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将得到越来 越充分的表达,青少年体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使 命将更加突出、在建设体育强国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在推 进“健康中国”建设中的作用将更加关键。在重大机遇面 前,开展中的芜湖青少年体育和竞技体育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和挑战,主要有:一是青少年体育开展的机制活力有待进一 步激发。二是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平台需不断优化。三是青 少年体
15、育社会组织运营管理和服务供给能力有待加强。四是 青少年体育指导人员队伍规模仍需壮大。五是各方面共同推 进青少年体育开展的合力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总体要求-4-(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 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坚持“健康第一”“立德树人” 的理念,以“体育强市”建设为战略定位,以改革创新为根 本动力,以提升芜湖市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和竞技体育综合 实力为根本任务,推动青少年体校、体育传统工程特色学校、 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三大阵地协同开展,围绕青少年健康促 进、科学训练、体育竞赛三大体系,坚持改革创新,不断
16、完 善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政策措施,努力实现青少年体育创新 开展,持续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力度,形成竞技体育 新格局,推动青少年体育和竞技体育高质量开展。(二)开展目标到2025年,青少年健康素养进一步提升,“健康第一” 理念深入人心,青少年普遍掌握2项运动技能;“体教融 合”开展进一步深化,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数量不少于150所; 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水平明显增强,青少年体育组织不断壮 大,省市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不少于50个;竞技体育后备 人才培养效益进一步提高,青少年体育人才队伍逐步强大, 青少年运发动注册数量超过4000人,其中向省级以上优秀 运动队、高校、省体校等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不少于
17、60 人/年。深化体校改革,推进县级体校覆盖率100%,青少年-5- 体校、体育传统特色学校、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三大阵地更 加坚固,健康促进、青少年训练、竞赛三大体系更加完善。 芜湖市竞技体育综合实力稳居全省前列,基本形成体系健 全、制度完善、协同育人、融合开展新格局。三、主要任务(一)组织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1 .加强青少年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积极贯彻关于全面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体教融 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开展的意见,深化与教育部门合作力 度,积极开展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周末营活动,帮助青少 年掌握1-2项运动技能。构建家庭、社区、学校相结合的青 少年体育活动网络,
18、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各项体育 活动,拓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开展范围,大力推进幼儿体育(亲 子运动)、快乐体操、趣味田径、小篮球等活动开展。科学 遵循集体性球类工程开展规律,加大“三大球”和冰雪工程 普及和提高力度。持续推进公共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面向 青少年开放。2 .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加强中小学生健康促进行 动,开展青少年健康教育,加强科学健身科普宣传,在青少 年群体中营造积极健身气氛。以增强体质为根本目标,加强 学校、家庭、社区联合互动,为青少年创立良好健身场所。 支持学生体质监测,推动学校、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等机-6- 构加强科学健身知识普及。规范青少年体校体育教学与训练 工作
19、,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严格落实国家青少年体质 健康标准,保障青少年每周参与中高强度身体活动时间达 到3次以上、每次1小时,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协调开展。(二)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工作3 .整合资源创立省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按照“一校 一品”“一校多品”的学校体育模式,整合现有传统工程学 校和体育特色学校,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联合评定体育传统 特色学校,积极推进省市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创立,力争 到2025年省市级传统特色学校达150所。科学布局体育传 统特色学校,扩大运动工程覆盖率,加快推进小学、初中、 高中阶段相衔接体育传统特色学校“一条龙”建设。畅通运 发动输送渠道,开展相同工程体育训练,
20、将其纳入竞技体育 后备人才培养序列。做好“一条龙”学校课余训练体系的项 目布局、教练员队伍建设、日常训练监管和竞赛资源配置等 工作,完善“一条龙”学校开展课余训练的标准、管理方法、 投入和评价机制。选派专业教练员到“一条龙”学校指导课 余训练、承当带训工作。4 .积极推进体育运动学校教育集团建设。加强青少年体 育学校与市体育运动学校融合开展,建立资源共享、特色共 融、管理一体化的运动教育集团模式。科学布局运动工程, 提升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水平,积极向省和高校高水平运动-7- 队输送后备人才N60人/年。推进体育运动学校教育集团创立 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5 .加强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加大对
21、中小学在职体育教 师的培训力度,优化体育教师队伍适应中小学运动队建设的 能力结构,建立体育教师参加各类体育运动工程技能培训的 机制,创新市级体育教师的培训模式,扩大培训范围,年度 培训体育教师的人数不少于60人。增强中小学体育教学和 课外体育活动开展能力。(三)完善青少年公共体育服务体系6 .规范培育青少年体育组织。大力培育青少年体育社会 组织,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各类青少年体育组织建设。规 范青少年体育组织管理,鼓励支持开展市级青少年户外体育 活动营地和体育俱乐部的开展工作。积极引导青少年参加课 外体育健身活动,充分利用体育场馆设施,发挥青少年体育 俱乐部、户外活动营地的载体功能,进一步推动
22、我市青少年 体育工作的开展。鼓励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承办体育赛事, 支持社会体育组织在培养体育人才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四)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体系7 .丰富青少年赛事供给。充分发挥青少年体育赛事引领 作用,对接安徽省运动会部别和竞赛工程设置,调整体育竞 赛规程。会同市教育局,整合各级各类青少年体育赛事,共 同研究制定赛事计划。统一注册资格,建立分学段和跨区域-8- 的青少年赛事体系,鼓励青少年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各级各类 比赛。8 .培育打造体育品牌赛事。打造“阳光体育运动会”和 “阳光体育大会”芜湖分会场品牌赛事。推进政府主导、市 场参与体育精品赛事,大力引进承办国际国内高水平体育赛 事,打造具有
23、芜湖特色的品牌赛事,满足群众高层次观赛需 求。9 .扎实推进全国青运会、省运会备战和参赛工作。认真 谋划、精心筹备,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好各项赛事的备战工 作,形成制度引领、职责清晰、条块紧密配合的管理体系。 组建第十五届省运会队伍,着力推进“训、科、医、教、服” 复合型团队建设,提高运发动训练、康复、营养科学化水平, 做好运发动心理关怀和生活保障工作。确保我市运发动的科 学训练与成功参赛,力争在高水平赛事上争金夺银,继续保 持省运会总成绩名列前茅,提高芜湖竞技体育的影响力。10 .筑牢反兴奋剂工作底线。坚持实施反兴奋剂条例 和反兴奋剂管理方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反兴 奋剂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调整市反兴奋剂工作领导小 组,深入推进反兴奋剂工作,加强对赛风赛纪和反兴奋剂工 作的综合治理力度,完善反兴奋剂管理体系,建立兴奋剂综 合治理长效机制,确保芜湖竞技体育风清气正。(五)进一步提升竞技体育水平-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