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有期限.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42309742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有期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有期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有期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有期限.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未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有期限一、诉讼时效需明确:先跟大家提供一个概念民事权利。民事权利是指我国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 并且受到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民事权利也可以被称为我国权利主体实施或者不实施某 一特定行为的选择权。其中我国公民基本的民事权利有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 人格权,等其他民事权利。当公民的民事权利受到他人的侵害时,可以寻求法律的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条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 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当民事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四条“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五条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 证明、死亡

2、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 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 间为准。”由上述条文可知,小明系我国公民,在本案中,其民事权利受到损害,当然可 以需求相关法律保护。那公民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多久 呢?在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于公民向人 民 法 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 的诉讼时效也有明确的法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 民 法 院请求保护民事权 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 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

3、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 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 民法 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 人民法 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由此可见,小明与公司的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可以适用三年的时效期,小明2019 年11月入职但公司未能及时签订劳动合同,2022年5月离职,未满三年,在诉讼时 效期内。也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劳动争议要先提起仲裁,那我们看一下小明这个诉求是 否在时效期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 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 Mo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

4、门请 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 Mo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 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 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 提出。追索双倍工资属于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公司应付未付),所以,不受第一 款的仲裁时效限制,但是小明已经提出离职,劳动关系终止了,小明在办理完毕离职手 续后将公司告上劳动局要求赔偿未签劳动合同那2年的双倍工资

5、在时效期内。二、双倍工资有期限:小明既然在时效期内主张自己的权利,那这个要求是否适当呢?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七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 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 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 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立即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根据本条所规定,本案例情况下,小明所在公司与小明未签劳动合同超过1年 的局部,视为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小明2019年11月入 职,满一年的当日视同公司已经与小明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所应当承当的 法律责任由支付双倍工资义务转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义务,未签订劳动合同满一年 当日起单位不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由此可知,小明最多可以主张的双倍工资的月数是11个月,而不是小明主张的 两年。Tipsl :由此可知,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小明的主张是在相关时效期内提出的一 一不管是仲裁还是未来可能发生的诉讼,都是没有超过诉讼时效的,但是小明的双倍工 资的月数不是他所主张的两年而是顶格的11个月。Tips2 :如何规避此类风险呢?那就是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入职之日起一个月之内与员工订立劳动合同,防止此类风险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