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团队保驾护航,企业家李海燕挑战《江姐》_李海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团队保驾护航,企业家李海燕挑战《江姐》_李海燕.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业团队保驾护航,企业家李海燕挑战江姐_李海燕6月19日,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浙江中环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大剧院管理处、温州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民族歌剧江姐绽放温州大剧院舞台,在温州城刮起一阵不小的观剧旋风。不仅因为这是温州首次上演全本歌剧,更重要的是,剧中的“江姐”是来自温州的一位女企业家李海燕。当晚,李海燕与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合唱团联袂上演了这部红色经典,上海歌剧院常任指挥林友声执棒。 江姐激发艺术梦 出生于温州一个普通家庭的李海燕并非专业歌剧演员,而是一位怀揣艺术梦想并执着追求的女企业家。李海燕从小便显露出歌唱天赋,少年时期在温州少艺校接受了系统的声乐训练,后
2、以优异成绩考入温州越剧团,主演过许多经典剧目。虽然后来李海燕做了一名中学音乐老师,但她依然活跃在文艺舞台上。上世纪90年代,李海燕开始涉足商海,从事房地产开发。 商业领域的成功并未使李海燕放弃对歌唱艺术的追求,却为她实现艺术梦想创造了条件。时隔20年后再次回归舞台,缘起于李海燕两年前在国家大剧院第一次欣赏歌剧江姐,在被艺术深深震撼的同时,李海燕内心的梦想越发清晰:我也要唱歌剧! 两点一线的坚持 2008年,李海燕走进上海音乐学院,师从声乐教育家石林教授。这位音乐学院里的特殊学生,利用双休日,风雨无阻地往返于上海和温州,从普通话的发音学起,声音、语言、表演她边学边记录,课后反复琢磨。而周一到周五
3、,她又要忙碌于公司的大小决策。每逢国家大剧院有精彩的歌剧演出,她还不辞辛苦地赶去观看。 牵手专业院团 在石林教授的牵线搭桥下,李海燕结缘上海歌剧院,开始正式排练江姐,籍着众多国家一级演员的细心指点,李海燕在歌剧表演上迅速成长。今年3月18日和5月22日,李海燕在上海歌剧院多功能厅主演江姐沙龙版,终于唱起了红梅赞。两次练兵让李海燕有了底气,她决定为家乡父老献演江姐。由非职业演员主演一部歌剧,专业歌剧班底为其烘托,这一创举开创了中国歌剧演出史上的先河。 落泪只因感动 6月19日正式演出当晚,温州大雨滂沱,但依旧无法阻挡大家观看江姐的脚步。一千两百多个座位一票难求,温州大剧院歌剧厅也因此创造了自开业
4、以来的最高上座率。全剧共分7场,全新的舞美灯光,李海燕与上海歌剧院的艺术家们默契配合,通过地点的转换一步步将故事引出。一位中年女观众告诉记者:江姐的故事是他们这代人烂熟于心的经典,小说不知道看过了多少遍,但歌剧还是第一次欣赏。唱段、情节、台词将记忆拉回几十年前,不禁落泪。有许多观众表示,落泪只因感动,为江姐的勇敢,为李海燕的执着。 从海燕到“江姐” 源于执着与诚恳 6月20日,来自北京、上海、温州的文艺界专家以及李海燕在各阶段的老师齐聚一堂,为李海燕此次演出江姐进行研讨。 张国勇(上海歌剧院院长):近年来,越来越多人感受到了歌剧的魅力,“海燕现象”对歌剧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这次演出
5、不应被看作是李海燕的个人行为,因为这对整个温州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对于李海燕此举,我们看到的不应仅是圆梦,而是她的执着与不急不躁。在这个热炒现卖、快餐文化泛滥的时代,还有人能为一部戏准备两年,实在是很少很少了,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求学、求艺。文化事业的繁荣、民族歌剧的振兴需要更多的李海燕出现,因为这项事业不能只依靠文化工作者,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石林(上海音乐学院声乐导师):我应该算作李海燕“非常时期”的声乐老师,两年来,我们一共上了100多节课。李海燕总是拖着行李箱进课堂,上完课又匆匆赶往机场。两年来,她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完成作业。李海燕投身民族歌剧江姐的演艺实践,是一个非凡创
6、举。发声、正音、润腔、音乐处理、戏剧表演等一道道“坎”面前,不动摇、不退缩,知难而进、迎难而变,硬是“跨”入了专业的行列。 王效恭(中国音乐家协会):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李海燕的身上就有这股子精神!一位非职业歌剧演员,克服重重困难,与专业演员同场演绎,光勇气和胆量就值得钦佩。李海燕与现场乐队以及合唱的配合默契,已经完全融入角色、融入剧情。 余震(上海音乐家协会副主席): 李海燕此次的行为可谓创举,但创举不能一创就过去了,李海燕和所有文化工作者都应该通过此事有所反思。京剧票友是支撑中国京剧的重要力量,其中不乏专业水准的票友。我们应该学习京剧,打造专业歌剧票友。 林友声(上海歌剧院常任指挥): 一
7、位企业家主演一部中国经典民族歌剧并由全体职业歌剧班底为其烘托,这在我的歌剧指挥生涯中尚属首次。这在中国的歌剧演出史上也无先例。这不仅是中国歌剧事业的一件喜事,更是作为我们职业歌剧人得以鞭策自身的绝好机会。 陈巧姑(温州市少年艺术学校):从小时候起我们就一起每天清晨上山练呼吸,那时我就发现李海燕骨子里的坚韧不拔。对于此次李海燕的创举,从萌芽到实施,我一直陪在她身边,纵观整个过程,只有“敬佩”! 岳彩富(上海歌剧院导演):高尔基笔下的“海燕”是勇敢的、美丽的,李海燕似乎也秉承了“海燕”的品格,坚忍不拔、刻苦努力。作为导演,我被李海燕在排练场上的点滴所感动。从李海燕到“江姐”,虽然只是人生角色的暂时
8、转换,但转换得成功并且精彩。 李海燕:唱歌剧比赚钱有意义 演出结束后,李海燕收到几百条祝贺短信,观众给她打90分,但她却只给自己打了70分。“观众对我是包容,我自己觉得并没有发挥出最好水平。”李海燕如是说。 音乐周报:为什么要选择出演一部全本歌剧而不是一场音乐会? 李海燕:这是我的一个梦想,我希望站在歌剧的舞台上表演。另外,歌剧在表演过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唱做演说,把这些都准确地表达出来是一个让人上瘾的过程。 音乐周报:为什么会选择江姐? 李海燕:我认为江姐是中国民族歌剧中最经典的作品,有一种精神蕴含其中,给我们以启发和教育,这种精神同样适用于当下。江姐最后选择死亡,这种死比生要伟大。有的观
9、众从连排到彩排到正式演出一连看了3场,但场场落泪,可见江姐的故事和精神有多感人。 音乐周报:演歌剧与经商的共同点? 李海燕:都要全身心地投入,需要有大局的把握和细节的关注。舞台上的一个道具位置,房屋设计中的一个角度,都可能决定全盘的成败。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关键时刻的抉择,要能够承担。就像登山一样,最后登顶时刻迈出的每一步,其实不是靠体力,更多的是靠毅力。 本次演出李海燕选用全场赠票的方式,她称之为“梦想+奉献”。虽然有许多朋友执意要买票,但还是被李海燕婉言谢绝了。“我就是想让更多的父老乡亲走进大剧院,走近歌剧。温州之前没演过歌剧江姐,既然老百姓愿意提升自己,渴望走进歌剧,那我舍弃票房采用赠票就是值得的。”李海燕坦言,其实她在父老乡亲面前演出更加紧张,但看到观众这么投入,她更加坚定要唱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