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就业救济月活动总结_就业救济月活动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就业救济月活动总结_就业救济月活动总结.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就业救济月活动总结_就业救济月活动总结 就业救济月活动总结 总结在我们的工作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准时总结过去,保证工作顺当的进展,提高自身的力量。下面是由工作总结之家我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就业救济月活动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依据关于做好XX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通知(劳社部函XX250号)精神,#省在元旦、春节期间仔细开展了以“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为主题,以就业困难对象和“零就业家庭”人员为重点,以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补贴为载体的再就业救济活动。本次活动重点突出,服务到位,成效明显。现将主要状况汇报如下: 一、 加强领导,细心组织 浙江劳动保障厅领导
2、高度重视XX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专题作了讨论部署。一是完善了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分管厅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项活动职能处室和联系人。二是大力组织和开展“二法一规定”的学习和宣扬活动,通过电视、报纸、广播、信息栏等各种媒体,采纳专版、专题宣扬、分发宣扬资料等形式,加强宣扬,营造舆论氛围。三是对全省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作了部署支配,准时下发了关于开展XX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通知(浙劳社就XX10号),要求各地围绕深化贯彻党的xx大和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宣扬实施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为重点,加强领导,统筹支配,细心组织,确保成效。 依据省厅的统一部署,各地把今年的
3、就业救济活动,与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紧密结合,与当地“两节”期间送暖和办实事活动紧密结合,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组织工作人员深化到全省就业困难人员家庭,集中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救济月活动期间,全省共发放政策宣扬资料27.75万份,走访下岗失业人员特困家庭 1.81万户,签订服务协议1.83份,2.5万人接受了就业救济,其中关心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44万人,使13.22万人享受了社保补贴,落实社保补贴金额2.3亿,营造了全.都来关怀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 突出重点,落实政策 依据浙江省实际,总结往年开展就业救济月活动的阅历,今年全省的
4、就业救济活动,把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及其他需关心就业的困难人员列为重点对象,全面开展了对这三类就业困难人员“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补贴”的“四送”救济活动。如宁波市开展了以“强化就业服务、落实就业政策、保持就业稳定”为目标的救济活动,实行多种措施,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使每一位失业人员特殊是就业困难人员都能得到就业再就业政策的扶持。活动期间,全市共发放社保补贴和用工补助1.04亿,有4.5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扶持,享受政策的企业达1.42万家。杭州市为减轻就业困难人员生活压力,解决其就业不稳定问题,鼓舞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和敏捷就业,简化各类补贴申报手续。救济月期间,其
5、有15265人享受了社保补贴,落实社保补贴金额达2861.9万元。舟山市对历年来建立的就业困难人员台帐进行核实和完善,乐观与用人单位联系,使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真正享受到扶持政策,活动月期间落实社保补贴1461人。 三、 分类扶持,注意实效 为切实解决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今年救济月期间,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结合当地党委政府对生活困难家庭送暖和活动,依据就业困难人员的不同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一是举办各类聘请活动。如省劳动保障厅和杭州市联合举办了大型人力资源沟通大会,组织340家单位进场聘请,共供应就业岗位9183个,应聘15119人,达成意向3931人,较去年提高
6、4个百分点。湖州市一方面抓好市内5场人力资源沟通大会,665家规模以上企业,共供应28870个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为关心部分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组织14家企业带着767个岗位赴外省参与春季人力资源沟通大会。温州市也举办了专场人才沟通大会,65家单位进场聘请,907人前来求职应聘,达成就业意向534人。二是开展技能培训,以培训促就业。技能单一或没有技能,是当前绝大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的主要缘由之一。救济月期间,杭州市组织各区、县(市)开展以“技能培训进村社”、本地农夫技能培训班等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技能培训,落实培训补贴,努力做到促进就业与稳定就业相互依托,素养就业与开发
7、岗位同进并举。救济月期间,共组织1348名就业困难人员参与培训,落实1865人的培训补贴。嘉兴市在对困难人员进行了“五清”(失业缘由清,家庭状况清,思想动态清,技能特长清,就业愿望清)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向有创业力量救济对象,供应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一条龙”服务,保证培训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依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就业困难人员培训愿望,分别开设了缝纫工、保洁、保安、计算机操作员、家政、厨师、美容美发、家电修理等20多个培训项目,使他们把握一技之长,促进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据统计,救济月期间,全省共组织8065名就业困难人员参与培训,落实培训补贴9003万元。三是开发就业岗位,强化救济
8、机制。各地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在前一阶段开发“三保”等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三托”(托老、托幼、托病)、“三服”(家政服务、配送服务、保健服务)和“三管”(物业管理、车辆管理、公共管理)等岗位,就近就地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宁波市结合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乐观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活动,为解决有劳动力量和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群体家庭的实际问题,鼓舞失业人员乐观就业,千方百计为他们供应就业岗位,免费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嘉兴市紧紧围绕企业用工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实际需求,努力做好就业岗位开发工作,重点开发适合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并通过有效的形式,关心他们实现再
9、就业。对新开发公益岗位安置的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准时兑现社保补贴。舟山市通过分发调查表、深化企业等形式了解散、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着重挖掘企业中适合“4050”人员的岗位。据统计,救济月活动期间,全省共关心24430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其中公益性岗位就业9202人,救济零就业家庭184户,关心其中209人实现就业。 这次 “就业救济月”活动,各地依据实际状况,确定工作重点,并针对就业困难人员的不同特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不仅在全.营造了关怀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良好氛围,也为建立和完善就业救济长效机制,关心更多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稳定就业奠定了基础。 更多 精选工作总结.阅读
10、 2022年某县就业救济月活动总结2022年某县就业救济月活动总结2022年某县就业救济月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实施就业救济,依据州劳动和.保障局关于做好2022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通知(红劳社202215号)要求,围绕“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的主题,结合本县实际,我局下发了关于印发2022年就业救济月活动活动方案的通知。全局早行动、早支配,于2022年2月1日正式启动就业救济月活动,在全县范围内深化开展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救济工作,对零就业家庭实行动态消零,努力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实现相对提高就业质量和相对稳
11、定就业。整个救济月活动期间,全县共走访下岗失业人员特困家庭136户;发放了政策宣扬材料3365份;确定救济对象46人;签订服务协议15份;关心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74人,其中,支配公益性岗位就业人数64人;救济零就业家庭户数20户,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19人;组织就业困难人员参与培训人数537人,其中,落实培训补贴187人;落实培训补贴金额0.187万元;落实社保补贴人数79人;其中,落实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人数53人,落实敏捷就业人员社保补贴人数26人;落实社保补贴金额17.792万元,其中,落实公益性岗位社保补贴金额11.156万元,落实敏捷就业人员社保补贴金额6.636万元,使就业救济月
12、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一、加强组织健全机制广泛宣扬把组织开展就业救济月活动,作为深化贯彻落实党的.会议精神,落实.,全面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详细行动。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熟悉,统筹部署支配。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活动方案,把活动细化到每周,内容分为调查摸底、就业救济、联动聘请、跟踪服务四个阶段。把就业救济活动作为全年就业工作的重点,真正使就业救济工作落到实处。劳动保障机构对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进行专项调查和登记,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实行专人负责,为每一名就业困难人员建立跟踪服务卡,定期跟踪服务,制定符合其特点的救济就业方案;对经认定的零就业家庭,确保“出现一户、救济一户、稳定一
13、户”;为大中专毕业生等新生劳动力供应免费的就业服务,定期供应就业服务,做好就业困难家庭的大中专毕业生的帮扶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进一步拓宽公益性岗位范围,帮扶情愿接受政府供应公益性岗位的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实行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的退出制度,对实现比较稳定就业的,准时从救济就业对象中退出,做到有进有退、动态管理。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广泛宣扬就业救济月活动和促进就业优待政策。在求职人员比较密集的各个公共就业服务场所,免费发放就业优待扶持政策宣扬册。使就业困难人员充分知情,乐观参加。紧密依托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实行入户宣扬、召开企业管理人员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针对辖区内
14、各类用人单位的政策宣扬活动,使用人单位了解相关政策信息,动员用人单位供应就业岗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宣扬格局,营造出全.都来共同关怀和支持救济就业困难群体就业的舆论氛围。二、调查摸底 强化服务根据劳动保障工作属地化管理原则,在通过家庭申报、社区走访,对辖区内各类就业困难人员逐户进行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乡镇、社区从内容到形式统一的专项基础台帐,准时将就业困难人员有关信息录入系统,建立实名制信息库,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做到家庭状况清、就业要求清、培训愿望清、身体状况清。对已实现比较稳定就业且生活得到保障的,准时从救济就业对象中退出,做到有进有退的
15、动态管理和服务。弥阳劳动保障所坚持做到“四到位”即:走访到位、关怀到位、指导到位、推举到位,并为就业困难人员建立,定期跟踪,实行长效管理。在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设立劳动政策询问、求职登记、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一条龙”免费服务窗口,构建就业救济平台,为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供应绿色帮扶通道。开展服务进社区,完善结对帮扶举措,落实“一对一”地为就业困难群体准时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的四送活动。只要不挑不拣,关心就业困难人员在登记认定后一个月内实现比较稳定就业。县劳动和.保障局在机关开展“爱心岗位就业救济”结对帮扶活动,首批就业爱心岗位有民升超市、云南红酒庄、佳信大酒店等等8家单位60个岗位。家住弥
16、阳镇城关社区的困难人员陈骘,父母双亡。04年从滇南武校毕业保安专业毕业后,由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始终没有找到工作,去年妻子生育后在家照看孩子,一家人生活陷入了逆境。县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两次登门了解状况,先后为陈骘推举了3家用人单位,最最终2月4日被怛熠商业城录用为保安员,月薪为700元 2022年某县就业救济月活动总结,陈骘兴奋地说“我最终自食其力了!”弥阳镇开展热忱服务零距离、岗位服务零等待、政策服务零差错、创业服务零障碍、培训服务零费用、诚信服务零投诉等“六服务”就业救济活动。通过多元化的就业救济方式,进一步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使就业困难群体在就业救济月活动期间,既感
17、受到政策暖和,又能得到详细实惠。把社区就业作为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以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为载体,重点对尚未就业的救济对象,通过公益性岗位救济,落实好各项扶持政策;对已经就业的,特殊是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救济对象,跟踪了解其就业状况,结合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确保用人单位与上岗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为其缴纳.保险,使符合条件人员准时享受.保险补贴政策。三、现场聘请保证明效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年龄大、身体弱、技能低的特点,通过深化用人单位、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了解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宣扬再就业优待政策,动员用人单位供应合适的岗位,广泛采集空岗信息,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开展“就业困难人员聘请会”活动
18、,县、乡(镇)举办有特色、多层次的聘请会,形成规模效应,吸引众多就业困难人员参与。县就业中心“2022年就业困难人员专场聘请会”,指导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并多次上门与城建监察大队、环卫站联系,向他们宣扬就业政策,2家单位一次性供应了20多个适合困难人员就业的工作岗位,在聘请会上有46名困难人员报名应聘,当场确定录用22名就业困难人员。目前这22名就业困难人员上岗稳定,月收入都在520元以上。救济月活动期间,全县共组织4场聘请活动,96家用人单位进场聘请,供应就业岗位207个,进场求职649人次,达成意向就业协议123人。2022年就业救济月活动在各相关部门的协同协作和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掩盖面
19、广、受益显著的成效。在今后的就业救济工作中,我们将紧密围绕就业目标任务,乐观开拓、努力探究,不断加大就业救济力度,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做好就业救济工作。 某县县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二00八年二月十八日 关于就业救济月活动总结参考 依据关于做好XX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通知(劳社部函XX250号)精神,#省在元旦、春节期间仔细开展了以“实现就业,稳定就业,我们真情相助”为主题,以就业困难对象和“零就业家庭”人员为重点,以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补贴为载体的再就业救济活动。本次活动重点突出,服务到位,成效明显。现将主要状况汇报如下: 一、 加强领导,细心组织 浙江劳动保障厅领导高度重视XX年公
20、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专题作了讨论部署。一是完善了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分管厅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项活动职能处室和联系人。二是大力组织和开展“二法一规定”的学习和宣扬活动,通过电视、报纸、广播、信息栏等各种媒体,采纳专版、专题宣扬、分发宣扬资料等形式,加强宣扬,营造舆论氛围。三是对全省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作了部署支配,准时下发了关于开展XX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通知(浙劳社就XX10号),要求各地围绕深化贯彻党的xx大和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宣扬实施就业促进法、劳动和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为重点,加强领导,统筹支配,细心组织,确保成效。 依据省厅的统一部署,各地把今年的就业救济活动,与贯彻实
21、施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和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紧密结合,与当地“两节”期间送暖和办实事活动紧密结合,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组织工作人员深化到全省就业困难人员家庭,集中开展了走访慰问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救济月活动期间,全省共发放政策宣扬资料27.75万份,走访下岗失业人员特困家庭 1.81万户,签订服务协议1.83份,2.5万人接受了就业救济,其中关心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2.44万人,使13.22万人享受了补贴,落实社保补贴金额2.3亿,营造了全.都来关怀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 突出重点,落实政策 依据浙江省实际,总结往年开展就业救济月活动的阅历,今年全省的就业救济活动,把城镇“零就
22、业家庭”和农村低保家庭劳动力及其他需关心就业的困难人员列为重点对象,全面开展了对这三类就业困难人员“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补贴”的“四送”救济活动。如宁波市开展了以“强化就业服务、落实就业政策、保持就业稳定”为目标的救济活动,实行多种措施,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使每一位失业人员特殊是就业困难人员都能得到就业再就业政策的扶持。活动期间,全市共发放社保补贴和用工补助1.04亿,有4.5万名就业困难人员得到扶持,享受政策的企业达1.42万家。杭州市为减轻就业困难人员生活压力,解决其就业不稳定问题,鼓舞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和敏捷就业,简化各类补贴申报手续。救济月期间,其有15265人享受了社保补
23、贴,落实社保补贴金额达2861.9万元。舟山市对历年来建立的就业困难人员台帐进行核实和完善,乐观与用人单位联系,使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真正享受到扶持政策,活动月期间落实社保补贴1461人。 三、 分类扶持,注意实效 为切实解决就业困难人员的再就业问题,今年救济月期间,全省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结合当地党委政府对生活困难家庭送暖和活动,依据就业困难人员的不同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活动。一是举办各类聘请活动。如省劳动保障厅和杭州市联合举办了大型人力资源沟通大会,组织340家单位进场聘请,共供应就业岗位9183个,应聘15119人,达成意向3931人,较去年提高4个百分点。湖州市一方面抓
24、好市内5场人力资源沟通大会,665家规模以上企业,共供应28870个就业岗位;另一方面,为关心部分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组织14家企业带着767个岗位赴外省参与春季人力资源沟通大会。温州市也举办了专场人才沟通大会,65家单位进场聘请,907人前来求职应聘,达成就业意向534人。二是开展技能培训,以培训促就业。技能单一或没有技能,是当前绝大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的主要缘由之一。救济月期间,杭州市组织各区、县(市)开展以“技能培训进村社”、本地农夫技能培训班等为主题的各种活动,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技能培训,落实培训补贴,努力做到促进就业与稳定就业相互依托,素养就业与开发岗位同进并举。救济月期间,
25、共组织1348名就业困难人员参与培训,落实1865人的培训补贴。嘉兴市在对困难人员进行了“五清”(失业缘由清,家庭状况清,思想动态清,技能特长清,就业愿望清)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向有创业力量救济对象,供应创业培训、开业指导、小额贷款“一条龙”服务,保证培训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同时依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就业困难人员培训愿望,分别开设了缝纫工、保洁、保安、计算机操作员、家政、厨师、美容美发、家电修理等20多个培训项目,使他们把握一技之长,促进他们尽快实现再就业。据统计,救济月期间,全省共组织8065名就业困难人员参与培训,落实培训补贴9003万元。三是开发就业岗位,强化救济机制。各地充分发挥街道、社
26、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作用,在前一阶段开发“三保”等公益性岗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三托”(托老、托幼、托病)、“三服”(家政服务、配送服务、保健服务)和“三管”(物业管理、车辆管理、公共管理)等岗位,就近就地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宁波市结合充分就业社区创建工作,乐观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活动,为解决有劳动力量和就业愿望的就业困难群体家庭的实际问题,鼓舞失业人员乐观就业,千方百计为他们供应就业岗位,免费开展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嘉兴市紧紧围绕企业用工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实际需求,努力做好就业岗位开发工作,重点开发适合大龄就业困难人员的岗位,并通过有效的形式,关心他们实现再就业。对新开发公益岗位安置
27、的大龄就业困难对象,准时兑现社保补贴。舟山市通过分发调查表、深化企业等形式了解散、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着重挖掘企业中适合“4050”人员的岗位。据统计,救济月活动期间,全省共关心 开展就业救济月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切实关心零就业家庭人员、家庭贫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残疾登记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对象实现就业再就业,根据人力资源和.保障部的相关要求,全省各地于1月5日至2月25日组织开展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暖和 ”为主题的就业救济活动,通过开展宣扬,家访,收集空岗信息,送岗位信息上门,落实就业扶持政策等活动确保了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关心已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的稳定就业。
28、 一、“就业救济月”活动基本状况 在活动期间,全省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家庭户数13827户;组织专场聘请会210次;登记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27047人,其中:女性就业困难人员13105人;关心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189人,其中:女性就业困难人员就业6580人;关心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16881人;认定零就业家庭1266户;关心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实现就业1105户;关心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1157人。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细心组织。 收到人力资源和.保障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开展活动的文件后,省厅准时转发了云南省开展“就业救济月”活动通知(云人社发20xx348号)文件发到各州市,确保全
29、省顺当开展了20xx年的“就业救济月”活动。要求各州市高度重视,抓紧落实,仔细根据人力资源和.保障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下发的关于开展20xx年就业救济月活动的通知(人社部函20xx339号文件)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准时制定活动方案,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全省各州市以家庭贫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长期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失业人员、“4050”人员、完全失去土地未就业的生活困难人员等为重点,仔细登记造册,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和救济措施,乐观开展就业救济,落实就业扶持政策,促进一批救济对象实现就业。 (二)加强宣扬,营造活动氛围 。 为营造全.支持和参加就业
30、救济活动的深厚氛围,利用报刊、电视、广播、条幅、发放宣扬资料等多种宣扬手段,向救济对象深化宣扬就业促进法颁布实施的重要意义、内容,通过设立政策询问点、开通政策询问电话和召开下岗失业座谈会等方式,大力宣扬国家促进就业的经济.政策、公正就业的原则、对劳动者供应公共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和对困难群体实行就业救济的详细措施。一是发布了开展20xx年就业救济月活动的消息,宣扬和报道了各县市开展就业救济月活动的状况;二是印发政策宣扬资料。活动期间,全省各地派发大量宣扬资料,广泛宣扬就业优待政策,扩大政策宣扬面,使就业政策宣扬通过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延长到大街小巷的每一个角落,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充分利
31、用电视、广播、报刊、信息栏、互联网和户外悬挂宣扬标语等多种媒体和手段,扩大就业政策和就业救济活动的宣扬。开展了声势浩大、影响广泛的宣扬工作;四是在居民小区悬挂宣扬条幅,组织工作人员深化社区进行宣扬动员。在文化广场等人口集中的地方张贴宣扬标语,设立宣扬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就业政策进行大力宣扬。 (三)仔细做好调查摸底,确定救济对象工作 。 云南省在20xx年度“就业救济月”中开展了一次普遍的入户调查家访零就业家庭人员、家庭贫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残疾登记失业人员,连续失业一年以上人员、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失业人员、“4050”人员、完全失去土地未就业的生活困难人员的活动。为了精确、具体地
32、把握以上人员的状况,全省各级劳动就业机构通过依托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机构,依据失业人员居住和生活习惯,分成若干个工作组,深化到失业人员身边、街道、社区,对失业人员就业及特别困难群体人员走访调查,共登记认定了27047人为未就业困难人员,经过仔细认真地排查,关心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3189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实现就业1157人,在走访过程中,针对他们的实际状况对他们“难就业、就业难”的问题找出缘由,对他们耐心细致地做了就业指导,建立了特地的台帐,为今后就业救济供应了详实的状况和依据。 (四)开展“四送”活动,确保帮扶到位。 在此次就业 救济月活动中,各州市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送政
33、策。对认定的帮扶救济对象,尤其是家庭贫困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长期失业人员进行家访,有针对性供应适合于他们的职业指导,使他们了解本次开展就业救济月活动的时间和政策内容,具体告知政策享受的详细操作流程,关心他们享受国家相关的就业扶持政策尽快实现就业。 二是送岗位。在活动期间,通过各种渠道广泛收集省内外和本地用工信息,利用网络、街道社区,或举办有针对性的包括残疾人在内的各类就业困难人员的专场聘请会的形式,集中发布就业救济活动岗位信息,为他们供应即时的就业岗位,对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实行送岗位、送政策的方式,为他们供应岗位适配询问和职业指导服务。 三是送服务。在活动期间,通过开展救济月活动,逐一走访每一户
34、、每一位应当享受扶持政策的困难人员和残疾人家庭,关心他们落实享受.保险补贴,对已敏捷就业的人员关心其参与.保险,并落实.保险补贴。 四是送暖和。在春节期间开展了针对就业困难群众的走访慰问活动,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定期走访困难群众,开展送暖和活动,宣扬政策,解答有关问题。 文山州人力资源和.保障局在此次活动中不仅深化社区开展上门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送暖和活动,还将送创业、送技能、送补贴贯穿于整个活动中。开展创业项目进校内、进社区、下乡镇巡回展现活动,向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返乡农夫工、下岗失业人员供应创业培训、指导等服务;活动期间推出了电工、家政服务、家电修理等工种或培训信息,乐观组织辖
35、区内城镇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免费就业技能培训,通过订单式培训、培训机构与企业联合培训等多种模式,关心他们提高市就业的竞争力量。 (五)加大政策落实力度,乐观兑现各项扶持政策。 一是依据救济活动的需要,健全组织,完善服务职能,在劳动力市场设立特地窗口,为失业人员开展失业登记,办理.保险补贴、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一条龙”服务;二是对已在公益性岗位上就业的人员全部享受到.保险补贴;三是对已实现敏捷就业并且享受低保的人员仔细进行清查核实,针对不同人员实行不同方法,摸清状况,查缺补漏,对符合享受优待政策但没有申报享受国家就业优待政策的人员,工作人员准时告知他们,前去申报,落实他们的.保
36、险补贴。通过这次活动,关心16881名就业困难人员享受补贴、岗位补贴政策。 (六)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完善后续跟踪服务工作。 全省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在“就业救济月”活动期间,纷纷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部分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均设立了就业救济服务窗口,公布了就业救济热线电话,确定了专人值守,关心救济对象排忧解难。办证办事和救济一体化,跟踪服务,帮扶究竟。把就业救济服务窗口搬到了社区,与社区工作人员亲密联系,把政府开发的一批适合救济对象的公益性岗位、街道社区开发的社区就业岗位以及收集的其他岗位准时送到有就业愿望的救济对象手中,关心救济对象实现就业,同时,设立“就业救济服务”窗口,供应政策
37、询问、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培训等“一站式”服务。 三、坚持不懈,连续深化长久的开展就业救济工作 云南省此次“就业救济月”活动在人力资源和.保障部的指导下,获得了圆满胜利,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和效果,有力的促进了全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但也看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下岗失业人员,长期为了谋生而忙于四处奔波,在组织这部分救济对象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和其它培训时,不能够系统、长久、深化地进行培训。二是部分地区财政困难,缺乏专项工作经费,影响了就业救济活动的效果。 因此今后的任务还很艰难,要做的工作还许多。今后,要根据人力资源和.保障部的要求,仔细贯彻执行上级部门的决策,探究新路子,变“集中救济”为“常
38、常救济”,为失业人员供应“零距离”服务,对在救济月期间难以直接解决就业困难的救济对象,为其量身定制救济方案,实施“一对一跟踪帮扶”,关心他们在后续就业救济系列活动中实现就业。动员.各界力气乐观参加就业救济工作,为广阔失业人员服务、为.稳定和全省经济建设,.全面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再就业救济月活动其次阶段总结 再就业救济月活动其次阶段总结 再就业救济月活动其次阶段总结 市就业局: 依据吉劳社字20xx87号文件精神,为了切实解决我县困难人员再就业问题,推动再就业救济制度化,全面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我局在圆满完成第一阶段各项工作的基础上,20xx年12月26日进入其次阶段,于20xx年2月12日
39、结束;活动期间结合春季聘请大会,开展“送岗位”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原创:现将开展的活动状况做总结如下: 一、大力开发就业岗位 我局从活动一开头就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协调有关部门,开发了一批社区修理维护、家政服务等便民服务岗位;开发了一批物业管理、卫生保洁等技能较低的.化服务岗位;开发了一批社区治安、市场管理、环境管理等社区工作岗位;开发了一批适合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的工作岗位,通过送岗上门、重点推介等形式新安置了就业困难人员10名。 二、多渠道发布就业信息 我局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用工信息并汇总后,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宣扬栏及下乡走访等方式,充分利用社区、乡镇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
40、,发布用工信息;同时与20xxXXX县就业和再就业春季现场聘请会结合起来,发布用工信息,活动期间共计收集岗位7058个,发放就业信息资料10000余份。原创: 三、召开春季就业和再就业聘请会 20xxXXX县就业和再就业春季现场聘请会于20xx年2月7日顺当召开。聘请会共计收集71家单位的就业岗位7058个,其中:省内3817个,省外3241个;会期三天的聘请会约14000人次进场,达成意向3998人次,现场录用1451名人员,其中:4050人员54名、低保对象21名和2名残疾人就业。 四、乐观做好后续服务 我局在下一阶段将做好后续服务工作,对录用和已达成意向的求职者及救济对象逐一列出花名册,组织人员跟踪服务,上门督导,实地了解上岗和待遇落实状况。对没有胜利录用的求职者及救济对象依据其状况进行调剂或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同时将针对未招满的就业岗位,开展“送岗上门”活动,把岗位信息送到再就业任务重、就业信息闭塞的企业和乡村,尽可能的实现充分就业。 总之,开展再就业救济活动以来,向就业困难人员宣扬了政策,排解了疑难,并真正解决了部分就业困难人员的实际困难,取得了肯定的成果,但我局将总结阅历,努力开拓,常抓不懈,把再就业救济工作当作20xx年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民心工程来抓。 XXX县劳动就业服务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