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导读文献资料.pdf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4221682 上传时间:2021-06-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2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中庸导读文献资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中庸导读文献资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中庸导读文献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中庸导读文献资料.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一、 大学解读、 大学解读 当代儒学大家熊十力(1885-1968)在读经示要卷一讲大学中说: “吾少时不解 大学明德,阅康成(郑玄)注,只训释文句而已,觉其空泛无着落。阅朱注,以虚灵不 昧言,始知反诸自心。及读阳明咏良知诗,则有大诧异,怀疑万端,苦思累年不得解。偶阅 列子忽尔触悟天地万物本吾一体,须向天地万物同体处即万化大源处认识本心。现前虚 灵不昧者只是本心之发用,而未即是本心。虚灵者动相也。动则可以违本也。唯动恒寂,乃 是本心通体呈现。 阳明诗指出无声无臭之独体是乾坤万有基, 此乃于虚灵而识寂然无扰之真, 方是证见本心。 ” 5此与朱子虚灵不同。熊氏此说可以作为解读大学的一个入口。 原

2、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 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 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 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 ” 以上文字是被朱子称为“经”的内容,该内容主要包括“三纲领”和“

3、八条目” 。 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这是全书的总纲维,即整个儒家修养的根 本宗旨。所谓“明明德” ,明,彰显;明德,光明的德性。 “明明德”即指彰显光明的德性。 “亲民” ,二程释“亲”为“新” ,这样, “亲民”就是“新民” ,与后文“苟日新,日日新” 相衔接。但事实上, “亲民” ,可以看成是孟子“亲亲而仁民”的缩写。这样看的话,所谓“亲 民”即在生活实践中做到像“爱亲”一样去“爱民” 。这样理解也并不违背儒家伦理的基本 思想。 “知止”即知止于至善之义。所谓“至善” ,是指绝对的善,纯粹的善。后文有“为人 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

4、于信。 ”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定即是心灵 在认识到“至善”的意义之后就有定力;静,指心灵能不受外来刺激的干扰而安静;能不受 刺激的干扰,当然就自安于其所处的任何环境和条件;安而后能虑,能够安定,才能进行正 确的思考;虑而后能得,只有满足上述条件去思考,才可能有所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朱子认为是讲三纲领的关系的。所谓 “明德是本,新民是末。知止为始,能得为终。本始所先,末终所后。 ” 6 其实,可以将其 意思扩展到八条目乃至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说法。 格物:格,形声。从木,各声。本义:树木的长枝条。郑玄释“格”为来,朱子

5、解为 “至” ,王阳明训为“正” ,越来越具有主观性。格物就是要能通过对事物的隐显,阴阳全方 位的观察推究,而观察其基本规律与道理。在八条目之中“格物”和“致知”又是其中的基 础 。 八条目则是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形式上看前 者都是后者的必要条件。有些人可能会慨叹这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其实,只要我们理 解了“近道”的思想,以及道德成长的历程,也就理解了为何大学会有如此的概括。 “近道”即接近道,近于道。虽不即是道,但于道为近。要求一切人都自觉地在道上 是不现实的。然而,不论人们自觉与否,他们都不离道。所有努力即是能够使不自觉变成自 觉。就自觉的方面言,只

6、能是近道。 大学讲八条目,每条目各自独立为工夫,而彼此之间又是以前者为后者的必要条 件的。格物作为致知的前提,是说不格物 1不可能得到知识。真知是从实践中获得的。然而, 格物本身存在着麻烦。 一个是天下万物何其多, 如何格法?二是王阳明十几岁时和钱姓朋友 一起去格竹, 结果先后都弄病了, 乃至后来改变了对朱学的看法。 对于前者, 孔子曾说过 “举 一反三”的话,朱子也说格物并不需要格尽每个事物,而是根据需要触类旁通。对第二个问 题,王阳明则将格字训为“正” 。显然,王氏是将大学 “扭曲”了。致知的麻烦在哪里? 我们知道,知通智,如何通过格物而获得智慧,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里既有世界宇宙无限性 问

7、题, 还有西方哲学不断有人置疑的问题: 我们可以知道什么?主观如何能够上升到客观? 孔子只有“温故而知新”的话。朱子的解释是: “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 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 7他在解释物格、知至时又说: “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知至 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物格知至,则知所止矣。 ”朱子仅略触及到知的无限性问题,认 识知至就是“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 ,却没有涉及吾心怎么可以知物,怎么能容得下物或物 之理的问题。这样知至仍不免是吾 2心之知至,最多只能是知识获得的前提条件的认识。这 个问题当然涉 3及到科学的本质问题,是认识论问题,朱子是不可能回答的。王阳明则将致 知直

8、接讲成至良知,这虽凸显了儒家伦理的一个重要特点,但却回避了知识的问题。接下来 是诚意。诚,实也,真也。诚是真实存在。诚意之诚是真实的意思,诚意之意是很复杂的, 意的问题涉及实践。 “意即意向,寓乎人的每一个活动而为之先导。 ” 8 这样看,诚意即强调 作为行为先导的意向之实在、真切。这么说,承诺有并不真切的意向。意向,具体地说有意 识、意欲、意念、意志等,所谓不真之意,即它作为行为导向可能被证明为虚假。虚假的行 为导向或会使行为达不到预期目标,或会令人后悔,或者是自欺欺人。 这里要说到,历史上儒者对八条目的地位认识不同,宋明儒者重格物致知,近代学者 则重视诚意。伍庸伯说: “其实呢,所谓正也,

9、修也,齐也,治也,平也,初非于诚意之外 更各有其功夫,功夫仍旧在诚意。 ” 9 熊十力亦云: “盖正心工夫,只在诚意。而诚意之 功,还须识得心体,才有把柄在手。 ” 10 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多说几句。诚意既然是强调作为行为先导的意向之实在、真切。那 么, 并不真切的意向起于何处?我们知道, 作为意识, 它是对象的主观印象, 虽来源于对象, 但也受人的主体影响而各有不同;就意欲而论,则是人指向对象的感性欲求,是附着于形下 之物的行为动机;而作为意念和意志,则往往是高于意欲的行为的动机、意向等等。三者彼 此影响。如意识可能影响意欲、意念和意志,同时,意念和意志也作用于意识和意欲。相对 而言,意识是

10、追求正确把握对象的本质;意欲、意念和意志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行为的真正意 向,最高级的意念就是信念。三者的彼此渗透往往使真实的意向即意识、意欲、意念和意志 等可能被遮蔽而隐匿。换言之,人们通常认识和作为动机的可能都是假象。在认识上人会修 正错误、情感上有后悔。所谓“伪”即自我分裂或“自欺” 。因为,人们既可因肤浅或错误 导致意不诚,也可因感性欲求不得理性控制而意不诚,还可能因二者交互影响而致意不诚。 这里是深藏着人类种种黑暗和罪恶的渊薮。 能纠正错误和避免罪恶的就是诚。 诚意不仅是意 念的真切笃实,还包括意识的真实可靠。 大学中所谓“自欺”一说更是深入到人的下意 识层。由此引出“毋自欺”和“慎独”

11、的工夫。用孔子的话说,人虽可在某方面“知及之” , 但因个人真实意向不明或以假当真,或仁不能守之,或动之不以礼,显现出来的则是虚情假 意,也是意不诚。 6.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第 3 页。 7.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第 4 页。 8. 梁漱溟全集第四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第 109 页。 9. 参见梁漱溟全集第四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第 44 页。 10.熊十力全集第三卷,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第 661 页。 可见,诚意更多地强调的是意向的真实可靠和实实在在,并不特别突出道德性。 诚意之后是正心,即端正心思。正才具有道德性。 说文 : “正,是也。从

12、止一, 以止。 ”段氏注 : “守一以止也。 ” 新书道术篇 : “方直不曲谓之正” 。 易乾 卦 ; “刚健中正” 礼记经解云: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 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 ”可见,正涉及是非善恶的标准。然而,为何历史上的儒者, 要么重格物致知,要么重诚意,却少有人重视正心呢?一方面,正,在尔雅释言 中均是用来释“尹” 、 “皇” 、 “匡”等官名的;二是他们不同程度地夸大了八条目相互 渗透的事实突出了个人思想的某些特点。三是正心本身牵涉谁正此心的问题。 我们知道,八条目每个条目都是一个无止境的修养过程,那么它们必然都分别渗透到其 它条目之中,存在着彼此交错的复杂关系

13、。如知中不能没有所知之“物” ,意中不能没有所 识“知” ,心中不能没有所诚之真实的“意” ,身体不能离开其主宰知“心” ,如此等等。这 样,修养是一个过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八条目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其实,孔子曾经说: “政者,正也。 ” 礼记缁衣也说“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体” 。 然而,在道德修养和政治体制上,二者所服从的原则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换言之,将个人放 大为外在的客观世界,以身心关系来说明政治体制的关系不能完全有效。正因为如此,正心 不能不遇到更大的麻烦。 但是, 如果将前件是后件的必要前提这一原则贯彻到底, 我们就明了正心是要以格、 致、 诚为前提的, 而考虑到其彼此的渗透

14、, 则它同样会兼顾身、 家、 国、 天下, 而后才有所谓 “正” 。 如果说格、致、诚、正是内圣,那么,修、齐、治平则是外王。 然而,怎样在人际之间化解矛盾和分歧,达到所谓的齐、治、平呢?这就是在个人修养 基础上的“絜矩之道” 。 大学云: “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 毋以事上; 所恶于前, 毋以先后; 所恶于后, 毋以从前; 所恶于右, 毋以交于左; 所恶于左, 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 ”人的各种具体处境,被归纳为上下、前后、左右等。在大 学看来,人的这些具体处境,是能且需要相互在情感上相互转换的。 “絜矩之道”似成为 转换认识和情感之弊的具体方法。 在现实中,

15、又往往存在着偶然性,这样一来,历史就是在个人努力和许多偶然性共同构 成的活动过程。历史虽然是或然的,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超越于道之外,不在天之外。由此 我们知道,天道是许多的可能,但对于自觉的人而言,就是实现人自己最好的可能。 (传的部分略) 二二、 中庸及其历史影响、 中庸及其历史影响 中庸 乃传统儒家 “四书”之一。 原和 大学 一样属于 礼记 中的一篇文章。 礼 记是西汉时戴圣编成的儒家著作,其中许多文章应出于先秦时代。 中庸一般认为出自 孔子孙子思(伋)之手。但, 中庸很可能不是子思独自完成的。其中有“大德者必得其 位” 、 “必得其禄”的话,显然很可疑,既不像孔子之言,也不符合事实,像

16、是为政治活动制 造舆论的。其中还有“今天下车同轨、行同伦”的话,也被清学者认为不太可能是秦统一之 前的人的说法。此外,后半部分是专门论“诚”这个范畴的一篇论文。 中庸混入后人的 言论是很可能的。 子思是孔子弟子曾子的学生。关于曾子,他的学术特点是强调“内省” ,与有子主张“孝 弟为本”有一定区别。如其云: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 ( 论语学而 ) “内省”就是自我检查、自我审视。这里,隐涵这样一些问题:我为什么要自我检查? 检查的根据或标准是什么?从曾子上述话语中, 我们只能看到“忠”、 “信”和“习”及文 化知识的学习等“标准”, 似乎有待进一步说

17、明。 “忠”, 一般理解为“忠诚”、 “忠实”、 “忠敬”等, 但它还有一个意思, 就是“尽己”。 朱熹说: “尽己之谓忠”。 这个 “尽” 字, 有多种儒家典籍论及。 易传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孟子讲“尽心” , 中庸也讲“尽 性” ,而且讲得比前者都彻底。其云: “自诚明,谓之性。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 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可见,尽性是己、人和物多方一体并到的。这个 思想很可能和古代祭礼有关。 在 礼记祭统 中, 有 “外则尽物, 内则尽志, 此祭之心也” 的说法。什么是“尽”呢?

18、“诚信之谓尽,尽之谓敬,敬尽然后可以事神明。 ”因而,尽不 仅是尽力的意思,还包括内心的诚敬。这样,忠,其实与诚信是相通的。如果说后来忠往往 被认为是臣民对君的德,那么,诚信则完全是人际交往的原则。 如果“忠”乃“诚”的意思,则, “诚”者,一也,质也,即一个人应该身心内外、始 终、 言行等保持一致。 孔子说: “吾道一以贯之” 。 这样看, 忠诚与否, 就是一个人是否诚信, 不前后相左、内外矛盾,不能自圆其说。如果“忠”乃“尽己”之意,那么它就是指主观上 是否尽力达到没有任何保留的地步。无论从哪个意义上, “忠”作为一个标准都是可以理解 的。 至于“信” ,和“忠”有一定区别。 “信”是“忠

19、”或“诚”在人际关系上的表现。 “忠” 是主体性的,由主体自身性质所决定, “信”则取信于别人,是派生性的。 “忠”决定“信” 。 至于说“习”的问题,显然是说对文化知识和文化经验的把握与了解。如果把“忠”看成是 “信”和“习”的前提,那么,就是说人际关系乃至知识和经验的学习,都既要求“一”又 要求“尽己” 。 “一”就是系统化, “尽己”全力以赴。 再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忠”、“信”和“习”?不如此行不行?显然,如果不能 “忠”,不仅自己没有全力以赴,而且知识和行为都杂乱无序,这样的人可能没有明确的目 标,很难到达一个理想的高度。进一步说,个人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在宇宙间和其他的人 和物

20、发生关系的存在, 如果没有一个原则来指导自己, 就可能会走弯路乃至跌入这样那样的 陷阱。 在人际关系中,外面的行为是客观的,可通过感官观察;内在的念头、想法、情绪等则 只能思考推测,无法直接认识。 而且, “我”无法命令他人或事物直接服从于我。这样,我必须了解这个世界是按照什么 原则存在和运行的。 只有当我的言行能够引起世界的符合我的愿望和要求的变化, 我才能成 功。因此,我在观察世界的同时,又必须要检查自己,审视自己。 只有当个人有了比较正确的是非观念和价值标准,才能很好地观察,并作出判断。所谓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

21、,枝枝叶叶外头寻。”这是王阳 明的一首诗。 应该说, 中庸就是讲宇宙的总体原则和人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所以,它作为子 思的作品一定程度继承了老师的基本思想。 “中庸” 乃 庸 的主题。 首先是对 “中” 的理解。 若就本体意义而论, “中” 实即 “诚” : “中即道理之模样,诚即道理之实处。中即诚矣。 ” 1 具体就“中”而言, 庸谓: “喜怒 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 4,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 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显然, “中”为“未发” , “和”是“已发” 。这样, “中”就有本体和方法或工夫之别。从本体角度,中乃天下之大本,实为“未

22、发” ,当然人 们所能经验到的只是“发而中节”之和。 “庸” ,孔颖达中庸疏引郑玄目录 : “庸,用 1.朱子 语类 ,中华书局,1986,第 1483 页。 2.二程集 ,中华书局,1981,第 100 页。 3.二程集 ,中华书局,1981,第 200 页。 4.四书章句集注 ,中华书局,1983,第 19 页。 也。 ”于是,中庸通常的理解,便是“用中” 。二程谓: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 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 2 如果单从工夫论及方法论上讲,则“中”即所谓“观 未发气象” , “中庸”乃为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道原则。其中二程的主张有两个要点: 一是就所观而言

23、,应“存养于喜怒哀乐未发之时” ,而非“求中于喜怒哀乐未发之前” 3 二 是就观的状态而言,则是“于喜怒哀乐已发之际观之” ,而非于静中观之。显然,二程意识 到通常情况下人是不免受蒙蔽因而是不会“中”的。中即周全而无任何偏颇。朱子综合继承 了二程思想并加以发挥。他说: “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 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 然,精微之极致也。 ” 又说: “盖中无定体,随时而在,是乃平常之理也.然中庸之中, 实兼中和之义。 ” 4这样, “中庸”思想多被了解为“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方法,和喜怒 哀乐之情发而“中节”的

24、道德活动。 除了“中庸”一词凡十见外, 庸还有“中道” 、 “时中” 、 “中和” 、 “中立不倚” “不勉 而中” 、 “用其中于民”等说法。它们都可视为中的不同表现和中庸方法的具体运用。 其涵 义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不偏不倚” 。所谓“不偏不倚” ,应是指兼顾全体的平衡性。 庸记 孔子云: “故君子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 ” “中立而不倚”即“立中而不倚” 。这种关于 “中立”的思想,与尚书洪范中“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的 思想有联系,极有可能是很有来历的一种影响广泛的思想。据考, 洪范成书在战国、其 思想对中庸的影响是正常的。 然而,中庸虽为“平常之理”、“常理”

25、、“不易之理”,但从工夫角度同时却难为人 掌握。如中庸记孔子云: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 也。”又说: “人皆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二程对此云:“克己最难,故曰中庸不可能也”;朱子说:“中庸之尤难”;郑玄也说 是“言中庸为之难”。中庸所言上达的工夫之难正是基于诚意之难。换言之,人无时无 刻难免不处于认识和情感上的偏、倚、不中状态中。 如何克服这种状况呢?从这里,引出礼的存在的理由。礼记仲尼燕居中孔子曰: “礼乎礼! 夫礼所以制中也。 ” 礼仪是人的行为合符中道的原则。 荀子则进一步: “曷为中? 礼义是也。”(荀子儒效

26、) 中庸之道的核心是忠恕之道。庸中孔子曰:“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 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 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这段话以否定的形式, 其表达意思和孔子忠恕之道的意思是一致的。 孔子曾说: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不过,后者似乎更抽象,像是从父子、君臣、兄弟、朋友等关 系中抽象出来的。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忠是恕的前提。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程子。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 中庸 ) 这说明中庸是很高的理想:“极高明而道中庸”。 唐代以前, 中庸并不显得特别重要,唐中叶后,韩愈、李翱才撷取其重要论点,著 论立说, 中庸 乃自 礼记 中脱颖而出, 慢慢的具备了经典的架势。 理学兴起后, 中庸 的地位终于冲天而起, 俨然与群经并列排座。 到了朱子, 终于得和 论语 、 孟子 以及 大 学并列,成为儒家经典的核心, 四书之名从此定了下来;而曾子与子思亦成为儒门道 统中的关键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