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培训: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煤矿培训: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培训:运输安全质量标准化.ppt(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运输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点,根据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试行)申报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的煤矿必须同时具备评 分方法设定的基本条件,有任一条基本条件不能满足的,不得参与考核定级。,二、标准化矿井的等级划分,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级。 一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分90分以上(含,以下同),井工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通风、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部分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90分,其他部分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80分,正常工作时单班入井人数不超过1000人、生产能力在30万吨/年以下的矿井单班入井人数不超过100人。,二级:
2、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分80分以上,井工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通风、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部分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80分,其他部分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70分。,三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评分70分以上,井工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通风、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部分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70分,其他部分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60分,五、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方法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满分为100分,采用各部分得分乘以权重的方式计算,各部分的权重见表1-1。,一、工作要求 1.运输巷道与硐室 (1)满足运输设备安装、运行的空间要求; (2)
3、满足运输设备检修的空间要求; (3)满足人员操作、行走的安全要求。 2.运输线路 (1)轨道线路轨型、轨道铺设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保证列车能按规定的速度安全、平稳运行。 3.运输设备 (1)在用设备完好率符合要求; (2)保护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3)安装符合设计要求。 4.运输设施 安全设施齐全、可靠,安装规范,正常使用。 5.运输管理 (1)管理机构健全、制度完善; (2)设备、设施定期检测检验。,运 输,6.岗位规范 (1)建立并执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掌握作业规程。作业人员熟悉本岗位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 (3)现场作业人员操作规范,无
4、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以下简称“三违”)行为; (4)作业前进行安全确认。 7.文明生产 (1)作业场所卫生整洁; (2)设备材料码放整齐,图牌板内容齐全、清晰准确。,运 输,重大事故隐患判定1.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使用架线式电机车的;2.未配备负责运输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的。,评分方法1.按表9-1评分,总分为100分。按照所检查的问题进行扣分,各分值单元项(由共用1个分值的1个或若干个小项组成)分数扣完为止。 2.在考核评分中,项目内容中有缺项时,按式(1)进行折算:,式中:A实得分数; B缺项标准分数; C检查得分数。 3.本部分未涉及到的设备、工艺,参照本标准,制定相应的标准并执行
5、。,一、巷道硐室 8分,(一)巷道车场: 1.巷道支护完整,巷道(包括管、线、电缆)与运输设备最突出部分之间的最小间距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2.车场、车房、巷道曲线半径、巷道连接方式、运输方式设计合理,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要求,1.支护无变形、涨裂、冒落。巷道的宽度、高度、坡度、与车辆两侧最突出部分的距离全部符合设计要求或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满足行人、运输、通风和安全设施及设备安装、检修、施工的需要。 2.现场一般检查13条运输巷道,检查巷道断面有关设计或施工作业规程等资料。 3.现场或设计一处不符合要求。一处是指检查巷道断面的一个点,一处的净宽度或净高度有一项不符合要求,解读:,4.
6、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92条:“在双轨运输巷中,两列列车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对开时不得小于0.2m,采区装载点不得小于0.7m,矿车摘挂钩地点不得小于1m。采用单轨吊车运输的巷道:对开时不得小于0.8m。” 符合GB 50416-2007煤矿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GB 50415-2007煤矿斜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等有关要求。 5.现场检查主要斜井、运输大巷或采区上下山、采区顺槽等巷道,检查有关设计或施工作业规程等资料。 6.一处是指车场、车房、硐室、巷道弯道半径、巷道连接方式、运输方式的一个地点,一、巷道硐室 8分,(二)硐室车房:斜巷信号硐室、躲避硐、运输绞车车房、候车室、调度站、人车库、充
7、电硐室、错车硐室、车辆检修硐室等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要求:,1.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88条第(四)项:“串车提升的各车场设有信号硐室及躲避硐;运人斜井各车场设有信号和候车硐室,候车硐室具有足够的空间”;符合GB 50415-2007煤矿斜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GB 50416-2007煤矿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等有关要求。 2.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91条:“生产矿井已有巷道人行道的宽度不符合要求时,必须在巷道的一侧设置躲避硐,2个躲避硐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40m。躲避硐宽度不得小于1.2m,深度不得小于0.7m,高度不得小于1.8m,躲避硐内严禁堆积物料”;符合GB 50415-2007煤矿斜井井
8、筒及硐室设计规范:,解读:,3.1“躲避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斜井兼作提升和人行通道时,在人行道一侧必须设躲避硐。躲避硐的间距不得大于40m。当在规定的间距附近有可以利用的硐室或巷道符合躲避硐尺寸时,可不另设躲避硐。采用串车提升的斜井井筒,起坡点附近低道侧应设躲避硐。”等有关要求。 3.现场抽查上述地点,检查有关设计或施工作业规程等资料。 4.一处是指上述的一个地点,现场或设计一处不符合要求,(三)装卸载站:车辆装载站、卸载站和转载站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要求 1.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92条;“在双向运输巷中,两车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采用轨道运输的巷道:采区装载点
9、不得小于0.7m,矿车摘挂钩地点不得小于1m;符合GB 50415-2007煤矿斜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等有关要求。 2.现场检查上述地点,检查有关设计或施工作业规程等资料。 3.一处是指一个地点,现场或设计一处不符合要求,一、巷道硐室 8分,查现场,不符要求1处扣2分,(二)硐室车房:斜巷信号硐室、躲避硐、运输绞车车房、候车室、调度站、人车库、充电硐室、错车硐室、车辆检修硐室等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要求,1.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88条第(四)项:“串车提升的各车场设有信号硐室及躲避硐;运人斜井各车场设有信号和候车硐室,候车硐室具有足够的空间”;符合GB 50415-2007煤矿斜井井筒及硐
10、室设计规范、GB 50416-2007煤矿井底车场硐室设计规范等有关要求。 2.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91条:“生产矿井已有巷道人行道的宽度不符合要求时,必须在巷道的一侧设置躲避硐,2个躲避硐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40m。躲避硐宽度不得小于1.2m,深度不得小于0.7m,高度不得小于1.8m,躲避硐内严禁堆积物料”;符合GB 50415-2007煤矿斜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一、巷道硐室,5.3.1“躲避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斜井兼作提升和人行通道时,在人行道一侧必须设躲避硐。躲避硐的间距不得大于40m。当在规定的间距附近有可以利用的硐室或巷道符合躲避硐尺寸时,可不另设躲避硐。采用串车提升的斜井井
11、筒,起坡点附近低道侧应设躲避硐。”等有关要求。 3.现场抽查上述地点,检查有关设计或施工作业规程等资料。 4.一处是指上述的一个地点,现场或设计一处不符合要求,(三)装卸载站:车辆装载站、卸载站和转载站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及有关规定要求,1.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92条;“在双向运输巷中,两车最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必须符合下列要求:(一)采用轨道运输的巷道:采区装载点不得小于0.7m,矿车摘挂钩地点不得小于1m;符合GB 50415-2007煤矿斜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等有关要求。 2.现场检查上述地点,检查有关设计或施工作业规程等资料。 3.一处是指一个地点,现场或设计一处不符合要求,一、巷道硐室,二、
12、运输线路 32分,轨道(道路)系统:1.运行7t及以上机车、3t及以上矿车,或者运送15t及以上载荷的矿井主要水平运输大巷、车场、主要运输石门、采区主要上下山、地面运输系统轨道线路使用不小于30kg/m的钢轨;其他线路使用不小于18kg/m的钢轨,1.轨道对机车和矿车起着承重、限制其运行方向、使其运行平稳和减小纵向冲击波等作用,在列车重复荷载的作用下,以及井下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将产生磨耗、腐蚀、腐朽、疲劳伤损和残余变形,同时还会发生轨距、水平、方向、高低等几何形位的变化。这些变化积累起来,将加剧冲击振动,严重的甚至会引发脱轨、颠覆事故。为使钢轨更好地承受来自各方面的力,保证必要的强度条件,煤矿
13、安全规程要求应采用不低于30kg/m的钢轨。,解读:,只有不低于30kg/m的钢轨才能适应7t机车、3t矿车和或者运送15t及以上载荷对其承载、冲击和稳定运行的要求,否则对于钢轨和车辆都会加快损坏,甚至造成运输事故。因此,矿井主要水平运输大巷、车场、主要运输石门、采区主要上下山、地面运输系统等应采用30kg/m的钢轨;若矿井采区顺槽长度较长,支架单件重量大,矿井装备水平较高,采区顺槽轨道系统可以采用30kg/m的钢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380条;GB 50533-2009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要求。 2.设定了18kg/m轨型的下线要求,即最低标准,15kg/m及以下的钢轨不再允许
14、在煤矿井下使用。 3.现场检查13条运输巷道的轨型、运输设备型号等情况,同时检查轨道线路设计、施工作业规程、液压支架重量等情况; 4.一处指一条巷道内的轨型不符合要求,二、运输线路 32分,2.主要运输线路(主要运输大巷和主要运输石门、井底车场、主要绞车道,地面运煤、运矸干线和集中运载站车场的轨道)及行驶人车的轨道线路质量达到以下要求: 接头平整度:轨面高低和内侧错差不大于2mm; 轨距: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允许偏差为-2mm5mm; 水平:直线段及曲线段加高后两股钢轨偏差不大于5mm; 轨缝不大于5mm; 扣件齐全、牢固,与轨型相符; 轨枕规格及数量应符合标准要求,间距偏差不超过50mm;
15、 道碴粒度及铺设厚度符合标准要求,轨枕下应捣实; 曲线段设置轨距拉杆,4.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对运输人员的岗位规范有哪些要求? (1)建立并执行本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掌握作业规程,作业人员熟知本岗位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 (3)现场作业人员操作规范,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以下简称“三违”)行为; (4)作业前进行安全确认。,3.其他轨道线路不得有杂拌道(异型轨道长度小于50m为杂拌道),质量应达到以下要求: 接头平整度:轨面高低和内侧错差不大于2mm;轨距:直线段和加宽后的曲线段允许偏差为-2mm6mm; 水平:直线段及曲线段
16、加高后两股钢轨偏差不大于8mm; 轨缝不大于5mm; 扣件齐全、牢固,与轨型相符; 轨枕规格及数量符合标准要求,间距偏差不超过50mm; 道碴粒度及铺设厚度符合标准要求,轨枕下应捣实,1.其它轨道线路:指主要运输线路以外的轨道线路,包括掘进工作面的轨道线路。 2.杂拌道-是指在同一条线路内,铺设长度小于50m不同轨型的钢轨。 3.现场分类检查13条巷道,每条巷道采用选点检查方法,检查不少于10个点。 4.一处是指一个点不符合要求,4.异型轨道线路、齿轨线路质量符合设计及说明书要求,1.按照设备说明书要求、煤矿企业制定的异型轨道线路有关规定检查。 2.每条巷道采用选点检查方法,检查不少于10点。
17、 3.一处是指一条巷道的线路,5.单轨吊车线路达到以下要求: 下轨面接头间隙直线段不大于3mm; 接头高低和左右允许偏差分别为2mm和1mm; 接头摆角垂直不大于7,水平不大于3; 水平弯轨曲率半径不小于4m,垂直弯轨曲率半径不小于l0m; 起始端、终止端设置轨端阻车器,1.符合GB 50533-2009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第13.3.3条:“单轨吊车吊轨应符合下列规定:l吊轨起始端、终止端应设置阻车机构。2单轨吊车吊轨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直轨每段长度不得大于3m。2)水平弯轨曲率半径不得小于4m,每节弧长不得大于2m,弧长超过l.6m时,应在其中点设一吊耳。3)垂直弯轨曲率半径不得小
18、于lOm,每节弧长不得大于3m,弧长超过1.6m的凸轨,应在其中点设一吊耳。4)当采用I140型轨道时,其垂直弯轨的弧长不得大于2m。3同一线路必须使用同型号吊轨,吊轨接头间隙不得大于3mm,高低和左右允许偏差分别为2mm和1mm,接头摆角垂直不得大于7,水平不得大于3。5 单轨吊吊轨悬挂结构应符合本规范第8.1.2条的规定。对每个悬挂点应做不小于90kN预定集中荷载试验”。 2.单轨吊轨道每个吊点使用的锚杆或锚索应不少于2根;吊轨直线段目视直顺,无明显折点,用10m的弦量不超过20mm;弯道接头采用法兰连接形式,曲线圆顺;在斜坡(15以上)处每隔930 m在吊轨两侧安装一组横拉装置。 3.每
19、条巷道采用选点检查方法,检查不少于10点。 4.一处是指一条巷道的单轨吊线路,二、运输线路,6.无轨胶轮车主要道路采用混凝土、铺钢板等方式硬化,1.主要运输道路符合GB 50533-2009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第13.4.4条:“无轨胶轮车道路应符合下列规定:井下运输巷道底板不应有底臌现象,路面应平整、硬化;硬化路面的厚度不宜小于1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 2.采用铺设钢板、混凝土预制块等方式的路面应平整稳固;一般运输道路应平整;6以上的道路应采取防滑措施;长距离缓坡斜井应符合GB 50533-2009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13.4.3条要求,并设有车辆失控防护设施;道
20、路无积水,对巷道淋水应有防护措施。 3.一般检查13条巷道,每条巷道采用选点检查方法,检查不少于10点。 4.一处是指一条巷道的道路,二、运输线路,道岔:1.道岔轨型不低于线路轨型,无非标准道岔,道岔质量达到以下要求: 轨距按标准加宽后及辙岔前后轨距偏差不大于+3mm; 水平偏差不大于5mm; 接头平整度:轨面高低及内侧错差不大于2mm; 尖轨尖端与基本轨密贴,间隙不大于2mm,无跳动,尖轨损伤长度不超过100mm,在尖轨顶面宽20mm处与基本轨高低差不大于2mm; 心轨和护轨工作边间距按标准轨距减小28mm后,偏差+2mm; 扣件齐全、牢固,与轨型相符; 轨枕规格及数量符合标准要求,间距偏差
21、不超过50mm,轨枕下应捣实,1.杜绝使用非标准道岔。 2.道岔轨型不得低于线路轨型。 3.现场采取“抽查”的办法,检查数量一般不少于3组。 4.一处是指一组道岔,一处不合格、一组非标准道岔、一组道岔轨型低于线路轨型,二、运输线路,道岔:2.单轨吊道岔达到以下要求: 道岔框架4个悬挂点的受力应均匀,固定点数均匀分布不少于7处; 下轨面接头轨缝不大于3mm; 轨道无变形,活动轨动作灵敏,准确到位; 机械闭锁可靠; 连接轨断开处设有轨端阻车器,1.符合GB 50533-2009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第13.3.3条:4吊轨接头间隙不得大于3mm,高低和左右允许偏差分别为2mm和1mm,接头摆角垂
22、直不得大于7,水平不得大于3。5 单轨吊吊轨悬挂结构应符合本规范,第8.1.2条的规定。道岔框架4个悬挂点的受力应均匀,对每个悬挂点应做不小于90kN预定集中荷载试验”。 2.每个吊点使用的锚杆或锚索应不少于2根。 3.道岔机械闭锁齐全、灵敏、可靠。 4.道岔连接轨断开处应设置阻车机构,防止机车坠落。 5.采取“抽查”的办法,检查数量一般不少于2组。 6.一处是指一组道岔,二、运输线路,窄轨架线电机车牵引网络:1.敷设质量达到以下要求: 架空线悬挂高度:自轨面算起,架空线悬挂高度在行人的巷道内、车场内以及人行道与运输巷道交叉的地方不小于2m;在不行人的巷道内不小于1.9m;在井底车场内,从井底
23、到乘车场不小于2.2m;在地面或工业场地内,不与其他道路交叉的地方不小于2.2m; 架空线与巷道顶或棚梁之间的距离不小于0.2m;悬吊绝缘子距架空线的距离,每侧不超过0.25m; 架空线悬挂点的间距,直线段内不超过5m,曲线段内符合规定; 架空线直流电压不超过600V; 两平行钢轨之间每隔50m连接1根断面不小于50mm2的铜线或者其他具有等效电阻的导线。线路上所有钢轨接缝处,用导线或者采用轨缝焊接工艺加以连接。连接后每个接缝处的电阻符合要求; 不回电的轨道与架线电机车回电轨道之间,应加以绝缘。第一绝缘点设在2种轨道的连接处;第二绝缘点设在不回电的轨道上,其与第一绝缘点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列车的
24、长度。在与架线电机车线路相连通的轨道上有钢丝绳跨越时,钢丝绳不得与轨道相接触; 绝缘点应经常检查维护,保持可靠绝缘; 2.电机车架空线巷道乘人车场装备有架空线自动停送电开关,1.电机车架线的悬吊高度,是根据井下不同地点、人们所容易触碰到的高度和电机车集电器的有效工作高度综合考虑规定的。在井底车场内,从井底到乘车场不小于2.2m。由于从井底到乘车场,是入井工作人员的必经之路,这一段路行走的人最多、最集中,人员复杂,携带工具材料的最多,为了使一般使用的金属工具和材料,扛在肩上触碰不到架线,规定架线高度自轨面起不低于2.2m。在行人的巷道内、车场内,以人在行走时,不低头也触碰不到架线的安全高度为自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培训 运输 安全 质量 标准化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