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201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GJ@T172-2012.pdf(7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U D C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业标准 履 PJ G J/T1 7 2一2 0 1 2备案号J86 1一2 0 1 2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buildingceramicsheethoard2 0 1 2一0 3一1 5发布2 0 1 2一0 8一0 1实施中 华 人民共和 国住 房和城 乡建 设部发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buildingceramiCforapplicationofsheetboardJ G J/T1 7 2一2 0 1 2批准
2、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 2年8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 0 1 2北京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业标准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T echnicalspecificationforapplicationofbuildingceramicsheetboardJ G J F T1 7 2一2 0 1 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廊坊市海涛印刷有限公司印刷开本:85 0 X 1 1 6 8毫米1/3 2印张:2字数:6 4千字2 0 1 2年7月第一版2 0 1 2年7月第一次印刷定价:1 3.0 0元统一书号:
3、1 5 1 1 22 1 7 9 4版权所有翻印必究如有印装质量问题,可寄本社退换(邮政编码1 0 0 0 3 7)本社网址:httP:刀网上书店:http:/www.china-。n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1 3 3 1号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的公告现批准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 G J/T 1 7 2一2 0 1 2,自2 0 1 2年8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 G J/T1 7 2一2 0 0 9同时废止。本规程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 0 1 2年3月1 5日
4、前、tJ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 0 1 1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 0 1 11 7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建筑陶瓷薄板应用技术规程J G J/T1 7 2一2 0 0 9。本规程主要技术 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材料;4粘贴设计;5陶瓷薄板幕墙设计;6加工制作;7安装施工;8工程验收;9保养和维护。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适用范围增加了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度抗震设计的民用建筑的陶瓷薄板幕墙工程的材料、设计、加工制作、安装施工、工程验收以
5、及保养和维护;2增加了陶瓷薄板幕墙设计、加工制作及保养和维护三章,材料、安装施工和工程验收三章中也增加了陶瓷薄板幕墙的有关内容。本规程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北京新型材料建筑设讳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北京新型材料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外大街甲1 4 3号凯旋大厦C座,邮编:1 0 0 0 4 4)。本 规 程 主 编 单 位:北京新型材料建筑设计研究 院有 限公司广东蒙娜丽莎新型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原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本 规 程 参 编 单 位:北京港源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中新方建筑科技研究中心4本规程主要起草
6、人员: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广西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薛孔宽耿直杨文春李云涛韩海涛田苑华刘一军张旗康潘利敏陈峰闻万梁刘忠伟任润德苏洪波王新会肖玉明肖峰李力叶耀先马眷荣刘万奇刘元新戎安杨洪儒郭一鸣袁摈夏海山高长明薛峰目次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2.1术语 22.2符号 气 33材料 43.1一般规定 43.2建筑陶瓷薄板 43.3粘贴用材料 63.4陶瓷薄板幕墙用材料 1 04粘贴设计 ;.1 25陶瓷薄板幕墙设计 1 35.1陶瓷薄板幕墙的建筑设计 1 35.2陶瓷薄板幕墙的结构设计 1 46加工制作 ,1 86.1一般规定 1 86.2铝型材和钢构件 1 86.3陶瓷薄板 ,1
7、86.4构件加工后 的表面防护处理 1 96.5单元式陶瓷薄板幕墙组件 1 96.6构件、组件检验 ,2 07安装施工 ,2 17.1粘贴工程 :2 17.2陶瓷薄板幕墙工程 2 38工程验收 2 68.1粘贴工程 2 668.2陶瓷薄板幕墙工程 ,2 79保养和维护 ”3 39.1一般规定 3 39.2检查和维护 ,3 49,3清洗 ,3 5附录A几种非常用材料强度设计值 3 6附录B铝合金结构连接强度设计值,3 9本规程用词说明 ,4 1引用标准名录 4 2附:条文说明 4 5C ontents1G eneralP rovisions 12T ermsandsymbols 22.1T er
8、ms ,。,22.2 5”卫bo1 s ,33M aterials 43.1G eneralR equirement ,43.2B uildingC eramicS heetB oard 43.3M aterialsforP aste ”63.4M aterialsforC eramicS heetB oardC urtainW all 1 04P asteD esign 一1 25C eramicS heetB oardC urtainW allD esign 1 35.1A rchitecturalD esignforC eramicS heetB oardC urtainW all1 3
9、5.2S tructuralD esignforC eramicS heetB oardC urtainW all1 46M anufacture 1 86.1G eneralR equirement 1 86.2A fuminumand S teelC omponent 1 86.3C eramicS heet及冶rd 1 86.4S urfaceP rotectionT reatmentafterC omponentM anufactured。二。二。1 96.5T heC omponentof F rameS upportedB uildingC eramicS heet致扭rd C u
10、r扭inW allA ssembledinP refabricatedU nits 1 96.6C omponentT est 2 07C onstruction 2 17.1P asteE nglneering 2 187.2C eramicS heetB oardC urtainW allE ngineering 2 38E ngineeringA cc即tance 2 68.1P asteE ngineering :.2 68.2C eramicS heetB oardC urtainW allE ngineering 2 79M aintenance 3 39.1G eneralR e
11、quirement 3 39.2C heckand M aintenance,”,,,.3 49.3C leaning 3 5A ppendixAT heD esignV aluesforC onnectionS trengthofS everalnoC ommonlyU sedM eterials3 6A ppendixBT heD esignV alueforC onnectionS trengthof A luminumS tructure 3 9E xplanationofW ordingin T hisS pecification 4 1L istofQ uotedS tandard
12、s 4 2A ddition:E xplanationof P rovisions 4 591总则1.0.1为规范建筑陶瓷薄板在建筑工程应用上的技术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制定本规程。1。0。2应用:123外墙面;4墙工程。1。0。3本规程适用于建筑陶瓷薄板在民用建筑下列工程中的室内地面、室内墙面;非抗震设计、粘贴高度不大于2 4 m的室外墙面;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度、粘贴高度不大于2 4 m的室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度的陶瓷薄板幕建筑陶瓷薄板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建筑陶瓷薄板buildin
13、gceramiCsheetboard由豁土和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经成型、高温烧成等生产工艺制成的厚度不大于6 mm、面积不小于1.6 2澎、最小单边长度不小于9 0 0 mm的板状陶瓷制品。2.1.2薄法施1thinS etmethod先用齿型馒刀把胶粘剂均匀地刮抹在施工基层上、再把建筑陶瓷薄板以揉压的方式压在胶粘剂上并形成厚度为3 mm一6 mm的粘结层的一种铺砌建筑陶瓷薄板的施工方法。2.1.3双组分水泥基胶粘剂two一componentcementbasedad-hesive把由水泥、细骨料和有机外加剂制成的粉剂在使用时与乳液现场拌合而成的、用于粘砌建筑陶瓷薄板的一种具有胶粘性能的材料。2
14、.1.4填缝剂grout把由水泥、细骨料和外加剂制成的粉剂在使用时与液态外加剂或水现场拌制而成的、用于填充建筑陶瓷薄板间接缝的一种具有密封性能的材料。2.1.5齿形馒刀notchtrowel薄法施工中采用的具有不同规格尺寸的U形或V形齿的施工 工具。2.1.6基层base直接承受建筑陶瓷薄板饰面工程施工的表面层。2.1.7陶瓷薄板幕墙C eramicS heetboardC urtainwall面板材料为陶瓷薄板的建筑幕墙。22。1。8框支承陶瓷薄板幕墙framesupportedC efar 几I Csheetboardcurtainwall陶瓷薄板面板周边由金属框架支承的陶瓷薄板幕墙。2.
15、2符号2.2.1材料力学性能C 2 0表示立方体强度标准值为2 0 N/mm“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丑一材料弹性模量;fcb 陶瓷薄板强度设计值。2.2.2作用和作用效应df作用标准值引起的陶瓷薄板幕墙构件挠度值;仇k地震作用标准值;wk风荷载标准值;呱地震作用下幕墙陶瓷薄板最大应力标准值;awtr风荷载作用下幕墙陶瓷薄板最大应力标准值。2.2.3几何参数Z矩形建筑陶瓷薄板板材边长;t陶瓷薄板面板厚度;型材截面厚度。2.2.4系数m弯矩系数,a材料线膨胀系数;专折减系数;产挠度系数;犷一一二材料泊松比。2.2.5其他df,irn构件挠度限值;D cb陶瓷薄板的刚度。3材料3.1一般 规 定3.1.
16、1工程用材料除应符合本节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 B5 2 3 7.1一5 2 3 7.6、碳素结构钢G B/T7 0 0、陶瓷板G B/T2 3 2 6 6的规定,并应满足设计要求。材料出厂时,应有出厂合格证书。3.1.2工程用材料应选用耐气候性的材料,其物理和化学性能应适应工程所在地的气候、环境,并应满足设计要求。3.2建筑陶瓷薄板3.2.1建筑陶瓷薄板的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2.1的规定。表3.2.1建筑陶瓷薄板的性能指标序号项目指标试验方法吸水率(写)(O按现行国家标准陶瓷板G B/T2 3 2 6 6的有关规定进行)80 0破坏强度(N)厚度)4.omm厚度4.o
17、mm)4 0 0按现行国家标准陶瓷板G B/T2 3 2 6 6的有关规定进行断裂模数(M P a)4 5耐磨性(mm3。5 0按吵国家标卿陶瓷板,G B/T2 3 2 6 6的有关规定进行匀一匀内照射指数外照射指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 B656 6的有关规定进行续表3.2.1序号项目指标试验方法召U耐污染性不低于3级按现行国家标准陶瓷砖试验方法第1 4部分:耐污染性的测定G B/T381 0.1 4的有关规定进行自了抗冲击性恢复系数不低于0.7按现行国家标准陶瓷砖试验方法第5部分:用恢复系数确定砖的抗冲击性G B/T3 81 0.5的有关规定进行O U耐低浓度酸和碱不低于U
18、 L B级按现行国家标准陶瓷板G B/T2 3 2 6 6的有关规定进行O J密度(g/cm3)2.3 8按现行国家标准陶瓷砖试验方法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 密 度和容重的测定G B/T3 81 0.3的有关规定进行lO弹性模量(G P a)6 5按现行行业标准玻璃材料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试验方法J C/T6 7 8一1 9 9 7的有关规定进行1 l泊松比0.1 7l2线膨胀系数(l)4.9 3X 1 0一4按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平均线性热膨胀系数试验方法J C/T6 7 9的有关规定进行1 3导热系数(W/(mK)抛光面0.6 8按现行国家标准绝热材料稳态热阻及有关特性的测
19、定防护热板法 G B/T1 0 2 9 4的有关规定进行亚光面0.6 6釉面0.863.2.2规定。建筑陶瓷薄板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应符合表3.2.2的序号表3.2.2项目建筑陶瓷薄板的外观质量和尺寸偏差标检查方法尺寸及偏差长度和宽度厚度对边长度差对角线长度是士1.0士0.3按现行国家标准陶瓷板 G B/T2 3 2 6 6的有关规定进行门一氏口表面质量至少9 5的板材其主要 区域无明显缺陷3.4陶瓷薄板幕墙用材料3.4.1陶瓷薄板幕墙用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 G J1 0 2的有关规定,具有抗腐蚀能力,并符合国家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3.4.2陶瓷薄板幕墙用材料
20、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1陶瓷薄板幕墙保温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陶瓷薄板幕墙用防火封堵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防火封堵材料G B 238 6 4和建筑用阻燃密封胶G B/T24 26 7的有关规定。3.4.3密封胶的粘结性和耐久性应满足设计要求,并应具有适用于陶瓷薄板幕墙面板基材、接缝尺寸以及变位量的类型和位移能力级别以及与所接触材料的无污染性。3.4.4陶瓷薄板幕墙面板的放射性核素限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 B656 6的有关规定。3.4.5陶瓷薄板幕墙用铝合金型材、钢材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 G J1 0 2的有关规
21、定,其 中铝合金型材的尺寸允许偏差不作高精级要求。3.4.6陶瓷薄板幕墙常用紧固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 G J1 0 2的有关规定。3.4.7陶瓷薄板幕墙与建筑主体结构之间或支承结构之间,宜采用钢连接件或铝合金连接件。钢连接件的材质和表面防腐处理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 G J1 0 2的有关规定。铝合金型材连接件表面宜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其材质和表面处理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G B5237.1和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型材G B5237.2的有关规定。连接件的厚度应经过计算确定,且钢板或钢型材 的厚度 不应 小 于5?,铝
22、型材 的厚度 不应 小于6 mm。3.4.8陶瓷薄板幕墙防雷连接件的材质、截面尺寸和防腐处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 B5 0 0 5 7和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 G J 1 6的有关规定。3.4.9陶瓷薄板幕墙用中性硅酮结构密封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 G J1 0 2的有关规定。3.4.1 0陶瓷薄板幕墙的耐候密封应采用中性硅酮耐候密封胶,其性能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密封胶分级和要求G B/T2 2 0 83的有关规定。3.4.n陶瓷薄板幕墙用橡胶制品、密封胶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 G J1 0 2的有关规定。3.4.1 2与单组分硅
23、酮结构密封胶配合使用的低发泡间隔双面胶带和作填充材料的聚乙烯泡沫棒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 G J1 0 2的有关规定。3.4.1 3陶瓷薄板幕墙宜采用聚乙烯泡沫棒作填充材料,其密度不应大于3 7 kg耐。4粘 贴 设 计4.0.1建筑陶瓷薄板饰面工程设计应从下列方面满足安全要求:1基层要求;2薄法施工各构造层及各层所用材料的品种、成分和相应的技术性能指标;3伸缩缝位置、接缝和特殊部位的构造处理;4墙面凹凸部位的防水、排水构造。4.0.2基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室内地面饰面工程,基层抗拉强度不应小于0.3 M P a,抗剪切强度不应小于。S M P a;室内、室外墙面饰面工程,基
24、层抗拉强度不应小于1.oM P a,抗剪切强度不应小于1.oM P a;2基层平整度每2延米不应大于3 mm。4.0.3当基层不符合本规程第4.0.2条的规定时,应进行处理。当对墙面进行处理时,宜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4.0.4室外墙面饰面工程的粘结层,应采用双组分水泥基胶粘剂。4.0.5室外墙面填缝剂宜选用环氧基填缝剂。4.0.6饰面工程构造层的各层材料及其配套材料应具有相容性。4.0.7对于有外观及色彩要求的工程,宜对建筑陶瓷薄板与填缝剂进行色彩选配。4.0.8对于室内和室外墙面饰面工程,建筑陶瓷薄板 面层 应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应选用弹性材料嵌缝。4.0.9结构墙体变形缝两侧粘贴的外墙陶瓷薄
25、板之间的缝宽不应小于变形缝的宽度。4.0.1 0对窗台、檐口、装饰线,雨篷、阳台和落水口等墙面凹凸部位,应采用防水和排水构造。4.0.n外墙水平阳角处的顶面排水坡度不应小于3%,并应设置滴水构造。5。1陶瓷薄板幕墙设计陶瓷薄板幕墙的建筑设计5.1.1陶瓷薄板幕墙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立面设计,经综合技术经济分析,选择其形式、构造和材料。5.1.2陶瓷薄板幕墙应与建筑物整体及周围环境协调。5.1.3陶瓷薄板幕墙设计应采取防脱落措施;在人员流动密度大、青少年或幼儿活动的公共场所以及使用中容易受到撞击的部位,应采取防撞击措施。5.1.4陶瓷薄板幕墙的下列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 B
26、/T2 1 0 86的有关规定:1抗风压性能;2水密性能;3气密性能;4平面内变形性能;5热工性能;6空气声隔声性能;7耐撞击性能;8承重力性能。5.1.5陶瓷薄板幕墙的性能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别、高度、体型以及建筑物所在地的物理、气候、环境等条件进行。5.1.6陶瓷薄板幕墙的性能检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 B/T2 1 0 86的有关规定。5.1.7陶瓷薄板幕墙的构造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 G J1 0 2的有关规定。5.1.8陶瓷薄板幕墙的钢框架支承结构应考虑温度变化的影响,设计时可进行温度应力分析或采取减少温度影响的构造措施。1 35.1.9主体结构的抗震缝、
27、伸缩缝、沉降缝等部位的陶瓷薄板幕墙设计宜保证外墙面的完整性。一块陶瓷板不宜跨越抗震缝和伸缩缝两边。5.1.1 0陶瓷薄板幕墙 的防火、防雷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 G J1 0 2的有关规定。5.2陶瓷薄板幕墙的结构设计5.2.1陶瓷薄板幕墙应按外围护结构设计,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小于2 5年。5.2.2陶瓷薄板幕墙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 B50 0 0 9计算,也可按风洞实验结果确定。5.2.3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度的陶瓷薄板幕墙工程,应进行抗震设计。5.2.4陶瓷薄板幕墙的荷载、地震作用以及作用效应组合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
28、G J1 0 2的有关规定。5.2.5陶瓷薄板幕墙结构构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 G J1 0 2的有关规定验算承载力和挠度。5.2.6结构构件的受拉承载力应按净截面计算;受压承载力应按有效净截面计算;稳定性应按有效截面计算。构件的变形和各种稳定系数可按毛截面计算。5.2.7陶瓷薄板的强度设计值,可按表5,2.7的规定采用。表5.2.7面板材料强度设计值(N邢讨)材料种类带釉陶瓷薄板无釉陶瓷薄板弯曲强度设计值 fct1 82 35.2.8常用的铝合金型材、热轧钢材、耐候钢和不锈钢螺栓强度设计值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 G J1 0 2的有关规定。5.2.9陶瓷薄
29、板幕墙除面板外其他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线膨胀系数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 G J1 0 2的有关规定。家2.1 0钢铸件、常用不锈钢型材和棒材、常用不锈钢板材和带材、冷弯薄壁型钢的强度设计值应按本规程附录A采用。5.2.n铝合金结构连接强度设计值可按本规程附录B采用。5.2.1 2陶瓷薄板幕墙的连接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 G J1 0 2的有关规定。5.2.1 3陶瓷薄板幕墙的硅酮结构密封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 G J1 0 2的有关规定。5.2.1 4四边简支陶瓷薄板在垂直于幕墙平面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陶瓷薄板截面最大应力应符合
30、下列规定:1最大应力标准值可按几何非线性的有限元方法计算,也可按下列公式计算:6?kaZ(5.2.1 4一1)6 mqE k矿(5.2.1 4一2)切ka4E t4或0(wk+0.5叮E k)aE t4(5.2.1 4一3)式中:O参数;awu、吸k分别为风荷载、地震作用下陶瓷薄板截面的最大应力标准值(N/mmZ);wk、咙k分别为垂直于幕墙平面的风荷载、地震作用标准值(N/mmZ);t陶瓷薄板的厚度(mm);五 卜一陶瓷薄板的弹性模量(N/mm);m弯矩系数,可由陶瓷薄板短边与长边边长之比 lx/ly按表5.2.1 4一1采用;甲折减系数,可由参数0按表5.2.1 4一2采用。1 5lx/l
31、y0.5 00.5 50.6 00.6 50.7 00.7 50.800.850,9 00.9 51。0 0四边简支0.0 9 9 5 0.0 9 2 80.0 86 1 0.0 7 9 6 0.0 7 3 3 0.0 6 7 4 0.0 6 1 80.0 5 6 5 0.0 5 1 7 0.0 4 7 20.0 4 3 1表5.2.1 4一1四边支承陶瓷薄板的弯矩系数m注:1计算时l值取lx、zy值中的较小值;此表适用于泊松比为0.1 7。表5.2.1 4一2折减系数勺0镇5.01 0.02 0.04 0.06 0.080.01 0 0.0刀1.0 00.9 60.9 20.840.7 80
32、.7 30.6 801 2 0.01 5 0.02 0 0.02 5 0.03 0 0.03 5 0.0妻4 0 0.0刀0.6 50.6 10.5 70.5 40.5 20.5 10.5 02规范35。2。1 5规定:1最大应力设计值应按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J G J1 0 2的有关规定进行组合。最大应力设计值不应超过陶瓷薄板强度设计值fcb。陶瓷薄板在风荷载作用下的跨 中挠度,应符合下列陶瓷薄板的刚度 D cb可按下式计算:D cbE t3一1 2(1一沪)(5.2.1 5一1)式中:D cb陶瓷薄板的刚度(Nm);泊松比,可按本规程第3.2.1条采用。2陶瓷薄板跨 中挠度可按几何
33、非线性 的有限元方法计算,也可按下式计算:。_4产乙 心kD山(5.2.1 5一2)式中:df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挠度最大值(mm);拜挠度系数,可由陶瓷薄板短边与长边边长之比 Z x/lv按表5.2.1 5采用。表5.2.1 5四边支承板的挠度 系数拼l、ly0.0 00.2 00.2 50.3 30.5 0产0.013 0 20.012 9 70.012 820.0 1 2 2 30.0101 3lx/ly0.5 5O。6 00.6 50.7 00.7 5产0.0 0 9 4 00.0 0 86 70.0 0 7 9 60.0 0 7 2 70.0 0 6 6 3lx/ly0.800.85
34、0.9 00.9 51.0 0产0.0 0 6 0 30.0 0 5 4 70.0 0 4 9 60.0 0 4 4 90.0 0 4 0 63在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四边支承陶瓷薄板的挠度限值df,lim宜按其短边边长的1/6 0采用。5.2.1 6陶瓷薄板应按需要设置中肋等加劲肋。加劲肋可采用金属方管、槽形或角形型材。加劲肋应与面板可靠联结,并应有防腐措施。加劲肋的端部与幕墙框架之间应进行有效连接。5.2.1 7加劲肋陶瓷薄板应按多跨连续板计算。5.2.1 8陶瓷薄板的单跨中肋应按简支梁设计,中肋应有足够的刚度,其挠度不应大于中肋跨度的1/1 80。5.2.1 9斜陶瓷薄板幕墙计算承载力时,
35、应计人永久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施工荷载及地震作用在垂直于陶瓷薄板平面方向所产生的弯曲应力。施工荷载应根据施工情况决定,但不应小于2.okN的集中荷载作用,施工荷载作用点应按最不利位置考虑。5.2.2 0横梁和立柱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 G J1 0 2的有关规定。6加工制作6.1一般 规 定6.1.1陶瓷薄板幕墙在加工制作前应与建筑、结构施工图进行核对,对已建主体结构进行复测,并应按实测结果对陶瓷薄板幕墙设计进行调整。6.1.2加工陶瓷薄板幕墙构件所采用的设备、机具应满足陶瓷薄板幕墙构件加工精度 的要求,其检测量具应定期进行计量检定。6.1.3单元式陶瓷薄板幕墙的单元
36、组件、隐框陶瓷薄板幕墙的装配组件均应在工 厂加工制作。6.1.4采用硅酮结构密封胶粘结固定隐框陶瓷薄板幕墙构件时,应在洁净、通风的室内进行注胶,且环境温度、湿度条件应符合结构胶产品的有关规定;注胶宽度和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6.2铝型材和钢构件6.2.1陶瓷薄板幕墙的铝合金型材构件和钢构件的加工应按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 G J1 0 2的有关规定执行。6.3陶 瓷 薄 板6。3。1列规定:126。3。2陶瓷薄板加工前应进行检验并应符合本规程3.2节及下陶瓷薄板不得有明显的色差;陶瓷薄板的色泽和花纹图案应符合供需双方确定的样板。陶瓷薄板切割、开孔过程 中,应采用清水润滑和冷却。切割、
37、开孔后,应用清水对孔壁进行清洁处理,并置于通风处 自然干燥。6.3.3加工完成的陶瓷薄板应竖立存放于通风 良好的仓库内,其与水平面夹角不应小于85,下边缘宜采用弹性材料衬垫,离地面高度宜大于5 0 mm。6.4构件加工后的表面防护处理6.4.1碳钢构件加工后的表面防护处理应按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 G J1 0 2的有关规定执行。6.5单元式陶瓷薄板幕墙组件6.5.1单元式陶瓷薄板幕墙在加工前应对各板块进行编号,并应注明加工、运输、安装方向和顺序。6.5.2单元板块构件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构件之间连接处的缝隙应采用硅酮建筑密封胶密封。注胶前应将注胶表面清理干净,并采取防止三面粘
38、结的措施。6.5.3单元板块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件、吊挂件、支撑件应具备可调整范围,并应采用不锈钢螺栓将吊挂件与陶瓷薄板幕墙构件固定牢固。螺栓的规格和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但螺栓数量不得少于2个,且连接件与单元板块之间固定螺栓 的直径不应小于I O mm。6.5.4运输单元板块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板块在搬动、运输、吊装过程中变形。6.5.5单元式陶瓷薄板幕墙的加工组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有防火要求的陶瓷薄板幕墙单元,应将面板、防火板、防火材料按设计要求组装在金属框架上;2有可视部分的混合幕墙单元,应将玻璃、陶瓷薄板面板、防火板及防火材料按设计要求组装在金属框架上;3陶瓷薄板幕墙单元内,面板与金属框架的连
39、接应采用便于面板更换的构造措施。6.5.6单元板块组装完成后,与室内连通或贯通前、后腔的工1 9艺孔应进行封堵;通气孔宜采用防水透气材料封堵,并保持通气;排水孔应保持畅通。6.5.7采用 自攻螺钉直接连接单元板块水平构件和竖向构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个连接点的螺钉不应少于3个,规格不应小于S T 4.2,拧人深度不宜小于3 5 mm;2预制孔的最大内径、最小内径和螺钉拧人扭矩应符合表6.5.7的规定;3宜采用气动工具拧紧螺钉,气动工具 的气压不应小于0.6 M P a,并应通过抽查螺钉的拧人扭矩对压缩空气的气压进行调节和修正;4螺钉连接部位应做好密封处理。表6.5.7预制螺钉孔内径要求自攻
40、螺钉螺纹规格孔径(?)扭矩(N.m)最小最大S T 4.23.4 3 03.4 804.4S T 4.84.01 54.0 6 56。3S T S.54.7 3 54.7 851 0.0S T 6.35.4 7 55.5 2 51 3.66.5.8单元组件框加工制作和组装允许偏差应按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 G J1 0 2的有关规定执行。6.6构件、组件检验6.6.1陶瓷薄板幕墙构件或组件应按构件或组件的5进行随机抽样检查,且每种构件或组件不得少于5件。当有一个构件或组件不符合规定时,应加倍进行复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复验时,若发现有丫件不合格,则应对该批构件或组件进行1 0 0
41、%检验,合格件允许出厂。7安装施工7.1粘 贴工程工一般 规 定7.1.1本节适用于陶瓷薄板在室内地面、室内外墙面粘贴工程的安装施工。7.1.2陶瓷薄板用于外墙饰面工程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 B5021 0和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 G J1 2 6的有关规定。用于地面工程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 B502 0 9的有关规定。7.1.3施工材料进场后,应对水泥基胶粘剂的拉伸胶粘原强度、浸水后的拉伸胶粘强度、冻融循环后的拉伸胶粘强度、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 V O C以及填缝剂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 V O C进行抽样复检,其材料性能指
42、标应符合本规程第,3.3节 的有关规定。7.1.4陶瓷薄板饰面工程施工前,应对粘结和填缝所用的材料进行试配,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7.1.5室内外墙面饰面工程施工前应做出样板。室外墙面样板的检验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 G J11 0的有关规定执行。7.1.6陶瓷薄板饰面工程施工前应明确陶瓷薄板的排列方案并预先编号。1 1施工准 备7.1.7建筑陶瓷薄板的包装箱应牢固并有可靠的减振措施,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淋、水泡和长期日晒,搬运时应稳拿轻放,严禁摔扔。7.1.8在进行散装建筑陶瓷薄板的运输时必须侧立搬运,不得平抬。7.1.9建筑陶瓷薄板应存放在坚实、平整和干燥的仓库中
43、,堆放高度应根据包装箱的强度确定。7.1.1 0饰面工程施工前,有防水要求的工序应施工完毕,抹灰、水电设备管线、门窗洞、脚手眼、阳台等应处理完毕。7.1.n基层应平整、坚实、洁净,不得有裂缝、明水、空鼓、起砂、麻面及油渍、污物等缺陷。7.1.1 2填缝剂施工前应清除缝隙间杂物,并应用清水润湿缝隙。7.1.1 3粘贴施工的环境温度宜为5一3 5。7.1.1 4室外饰面工程不得在雨、雪天气和发生五级及五级以上大风时施工。l施工7.1.1 5室内地面粘贴施工应按下列流程进行:1基层检查和处理;2粘贴陶瓷薄板;3填缝;4表面清理。7.1.1 6当采用水泥基胶粘剂粘贴 陶瓷薄板 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胶
44、粘剂应按生产企业的产品使用说明配制;2基层和陶瓷薄板的粘贴面应干净无尘,无明水;3基层上应涂抹胶粘剂,并应采用齿形馒刀均匀梳理,使之均匀分布成清晰、饱满的连续条纹;4陶瓷薄板粘贴面上应涂抹胶粘剂,并采用齿形馒刀均匀梳理,条纹走向宜与基层胶粘剂的条纹走向垂直,厚度宜为基层2 2胶粘剂厚度的一半;5铺设陶瓷薄板宜借助玻璃吸盘、木杠,并用橡皮锤轻敲并把压密实,应做到胶粘剂饱满、板面平整;6陶瓷薄板表面及缝隙处的多余胶粘剂应及时清除;7胶粘剂初凝后,严禁移动陶瓷薄板面层。7.1.1 7填缝剂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胶粘剂终凝前,不得进行填缝剂施工;2填缝剂应按生产企业的产品使用说明配制;3缝隙间的杂物应
45、清除,缝隙应润湿,且不得有滞水;4填缝应密实饱满、无空穴或孔隙;5多余的填缝剂应清理干净。7.1.1 8室内外墙面粘贴施工时,除应符合本规程第7.1.1 5条一第7.1.1 7条的规定外,尚应满足下列要求:1施工应按 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胶粘剂终凝前,必须采取有效可靠的侧向支护;3板缝应采用定位器固定。W安 全 规 定7.1.1 9切割陶瓷薄板时宜采取降噪措施。7.1.2 0施工中建筑废料和粉尘宜随时清理。7.1.2 1配制胶粘剂和填缝剂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手套。7.1.2 2施工过程中脚手架的搭设和使用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 G J1 3 0和建筑施工
46、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 G J 80的有关规定。7.1.2 3一切用电设备的操作必须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l庙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 G J 4 6的有关规定。7.2陶瓷薄板幕墙工程7.2.1进场的陶瓷薄板幕墙构件和附件的材料品种、规格、色泽和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陶瓷薄板幕墙构件安装前应进行检验与校正。不合格的构件不得安装使用。7.2.2陶瓷薄板幕墙的安装施工应单独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应包括下列内容:87.2.3程第7.工程进度计划;搬运、吊装方法;测量方法;安装方法;安装顺序;构件、组件和成品的现场保护方法;检查验收;安全措施。单元式陶瓷薄板幕墙的安装施工组织设计除应符合本规2.2条的规定
47、外,尚应包括下列内容:单元件的运输及装卸方案;吊具的类型和吊具的移动方法,单元组件起 吊地点、垂,且23456 7直运输与楼层水平运输方法和机具;3收口单元位置、收口闭口工艺和操作方法;4单元组件吊装顺序及 吊装、调整、定位固定等方法和措施;5幕墙施工组织设计应与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相互衔接,单元幕墙收口部位应与总施工平面图中施工机具 的布置协调一致。7.2.4陶瓷薄板幕墙工程的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幕墙分格轴线的测量应与主体结构测量相配合,并及时调整、分配、消化主体结构偏差,不得积累;2单元式幕墙施工时,应对主体结构施工过程 中的垂直度和楼层外廓进行测量、监控;3应定期对幕墙的安装定位基
48、准进行校核;4对高层建筑幕墙的测量,应在风力不大于4级时进行。7.2.5陶瓷薄板幕墙安装过程中,应及时对半成品、成品进行保护;在构件存放、搬动、吊装时应轻拿轻放,不得碰撞、损坏和污染构件;对型材、面板的表面应采取保护措施。7.2.6钢结构焊接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 G J 81的有关规定。焊接作业时,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烧伤型材及面板表面。施焊后,应对钢材表面及时进行处理。7.2.7安装施工准备工作应按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 G J1 0 2的有关规定执行。7.2.8构件式、单元式陶瓷薄板幕墙施工 工艺和安全规定应按现行行业标准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 G J1
49、 0 2的有关规定执行。8工程 验 收8.1粘 贴工程工一般 规 定8.1.1基层的施工质量检验数量,每2 0 0 m“施工面积应抽查一处,且不得少于三处。8.1.2室内地面饰面工程应按每一层次或每一施工段作为检验批。每一检验批应按 自然间或标准间检验,抽查数量不应少于三间,不足三间时应全部检查。走廊过道应以1 0 m长度为一间,礼堂、门厅应以两个轴线之间的面积为一间。8.1.3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室内墙面饰面工程应按每5 0间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 0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大面积房间和走廊,宜按施工面积3 0 m,为一间。室内每个检验批应抽查1 0以上,并不得少于三间,不足三间时应
50、全部检查。8.1.4室外墙面饰面工程宜按建筑物层高或4 m高度为一个检查层,每2 0 m长度应抽查一处,每处宜为3 m长。每一检查层应检查三处以上。且主 控项目8.1.5用于基层处理的材料、双组分水泥基胶粘剂、水泥基填缝剂、环氧基填缝剂、陶瓷薄板等材料的品种、质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现场抽样试验报告。8.1.6室外墙面饰面工程粘结强度检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 G J1 1 0的有关规定。2 68.1.7建筑陶瓷薄板饰面工程应无空鼓、无裂缝。检验方法:观察;用小锤轻击检查。1 1 1一般 项目8.1.8基层应洁净、平整,不得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