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pdf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4212190 上传时间:2021-05-3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1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二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pdf(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二节王守仁的教育思想第二节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教育活动一、生平与教育活动 王守仁(1472 一 1529 年) ,字伯安,号阳明子,人称王阳明。祖籍浙江余姚。青年时 代随其父迁居至山阴(越城) ,后来结庐于距离越城不远的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后 来的学者均尊称其为阳明先生,学界习称为王阳明。 王守仁幼时记忆超人,思维敏捷,有神童之誉。二十一岁中举,二十八岁举进士,不久 即任刑部主事、 兵部主事。 三十四岁开始讲学传道, 以倡明圣贤学说为其志向。 三十五岁时, 宦官刘瑾专权害政,大批忠直之臣被陷害致死。王守仁为营救戴铣等人,触犯了刘瑾,被打 入狱中。不久,被贬往穷荒僻远的贵州龙场任

2、驿丞。 正德三年(1508 年)春,王守仁抵达贵州龙场。龙场周围山穷地荒,瘴疠蛊毒肆虐, 环境相当险恶。王守仁在此三年,却处之泰然。艰难困苦的生活不但没有击倒他,反而成为 他磨砺性情、锤炼意志、提升精神境界的资源。在龙场,他不但获得了人生境界的关键性顿 悟,思想也渐成体系。其间,他创办龙岗书院,主讲文明书院,汇聚汉、苗、彝等族子弟精 心培育,使荒僻之地得以开化。 三十九岁,王守仁至江西庐陵县任知县,不久即升任南京刑部主事、吏部主事。四十一 岁,升考功清吏司郎中、南京太仆少卿。四十五岁,任佥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 漳州等地。四十七岁,晋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军务。四十八岁,福建发生兵变

3、,王守 仁奉命去调查处理叛军事件,途中突闻宁王朱宸濠谋反,叛军已北上围困安庆。王守仁在获 知宁王叛乱的确信后,迅速折返吉安,召集义兵约二万三千人,用巧智,出奇兵,仅用了三 十五天,就一举俘获了宁王,保障了国家的安定。战后,许多权贵出于嫉妒、恐惧等心理, 纷纷诬陷王守仁。无奈,王守仁只得称病潜居于杭州净慈寺、庐山白鹿洞书院。 五十岁,王守仁痛感权奸当道,大志难以伸张,故向朝廷乞请回乡省亲,获准。回到家 乡后,大开讲坛于余姚、绍兴两地。在余姚,设讲学堂于龙泉山中天阁;在绍兴,讲学于稽 山书院和阳明书院。其听讲者盈门的盛况长达六年之久。 五十六岁时,广西发生农民起义,朝廷任命王守仁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4、总督两广军务。 在不动一刀一枪的情况下,王守仁就平息了那场起义,着手总揽安抚事宜。五十七岁,王守 仁病发, 不得已只好起身返乡。 但未及返乡, 病势即恶化。 当时, 他的学生周积服侍在身边, 请他留下遗言,王守仁说: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随即瞑目而逝。在王守仁死后,他的学 生把他的著作编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流传于世,今有王阳明全集出版。 二、教育思想内容二、教育思想内容 (一) “心即理”的本体论 与陈献章的思想路径一致,王守仁也是把“心即理”的本体论作为其整个心学教育思想 的逻辑起点。 不过, 这一起点不是直承陈献章, 而是在批判朱熹理学的基础上建立的。 对此, 他说得很明白: “

5、晦庵谓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是其一分一合之间,而未免已启 学者心理为二之弊。 ”可见,王守仁对朱熹把心与理二分的主张是持反对态度的。正是因 为这样, 王守仁才反其道而行之, 明确提出: “心即理也, 天下又有心外之事, 心外之理乎 ” 他主张: “理”不是外在于人的高高在上的最高存在,而是内在于人的“心” 。 那么,什么是“心”呢?王守仁这样解释: “所谓汝心,亦不专是那一团血肉。若是那 一团血肉,如今已死的人那一团血肉还在,缘何不能视听言动?所谓汝心,却是那能视听言 动的。 ”他还说: “心者,身之主也。 ”(传习录中传习录上传习录 上传习录中)其意思非常明确, “心”就是主宰人的生命活

6、动的灵智。在王守仁看来, 人的生命活动的灵智是世界的本体。 对于这样一个迥异常识的观点, 他解释道:“所谓汝心, 却是那能视听言动的。这个便是性,便是天理。有这个性,才能生这样之生理,便谓之仁。 这性之生理发在目便会视,发在耳便会听,发在口便会言,发在四肢便会动。都只是那天理 发生。以其主宰一身,故谓之心。 ”他在这里强调的是,离开了人的感觉和思维,就不可 能认识到万物,那么,万物的存在对于人来说就等于无。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王守仁 还举例说: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 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由此清楚地表明,王守仁是站在外在客体因主体心

7、灵的存 在而具有意义的立场上来确立其心本论的。 (二)去除私欲对良知的遮蔽 王守仁的良知思想的基础来自孟子 。在孟子中有这样一段话: “人之所不学而能 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王守仁以此为出发点,认为人人具有不学不 思而本来具足的“良知” 。从这一“良知”与宇宙最高本体的关系来看, “良知只是一个天理 自然明觉发现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他在这里想要说的是,人内心的良 知完美地体现了宇宙的根本法则。如果从其对于人的价值而言, “尔那一点良知,是尔自家 的准则。尔意念着处,他便是非,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意思是,良知具有自觉 的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为主体提供根

8、本性的、内在的价值评判标准。这一对良知的界定与 阐释,不仅打通了本体论与人性论,还将先验的道德理念安置在人心之中。这是非常巧妙的 理论创造。 不过,王守仁在这里为自己留下了一个思想上的难题:既然“良知”本来具足,那就意 味着人的本性是至善的, 为什么人还会作恶呢?为了回答这一难题, 王守仁提出 “私欲客气” 的命题。他说,人们之所以会有恶的行为,是因为人们对体现宇宙根本法则的“良知”不能 明了。为什么人们不能明了“良知”呢?因为“私欲客气”把“良知”遮蔽了。如果人人能 够去除自己身上的“私欲客气” ,那么,本性至善的“良知”自然就会“显现”出来。这就 需要教育在其中发挥作用。因此,教育的作用就

9、是将“私欲客气”对“良知”的遮蔽去掉, 即“学以去其昏蔽”。 (三)博爱与无我兼具的精神境界 既然教育的作用是去除私欲对良知的遮蔽, 那么, 在这一去除的过程中获得什么结果时 才能止步呢?这就是教育的理想目标问题。对此,王守仁的回答是: “当笃志为圣人之学” ( 传习录上传习录下孟子尽心上传习录中传习录下 传习录上传习录上王文成公全书卷三七) 。他的目标是培养圣人。在他看 来,作为圣人,需要具备两方面的境界: 一是人与万物一体。据湛若水在阳明先生墓志铭中记载,正德元年(1506 年) ,王 守仁与湛若水在京城相识,“遂相与定交, 讲学一宗程氏仁者浑然与天地万物同体之旨” 。 王守仁刚过而立之年

10、,便有人与万物一体的主张。到了晚年,王守仁居于越城讲学时, “只 发大学万物同体之旨,使人各求本性,致极良知”。这说明,人与万物一体是王守仁 一以贯之的主张。对于这一主张,王守仁在拔本塞源论中进行过集中阐述。他说: “夫 圣人之心,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其视天下之人, 无外内远近, 凡有血气, 皆其昆弟赤子之亲, 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 于有我之私,隔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者。 圣人忧之,是以推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以教天下,使之皆有以克其私,去其蔽,以复其心体 之同然。 ”在这里,王守仁讲得很清楚,

11、圣人把天地万物看做与自己没有距离、没有隔阂 的存在。因此,他把天下所有的人都当做自己的至亲一样对待。在现实生活中,普通人之所 以达不到这样的境界, 原因在于世俗对功利的追求构成了障蔽, 使人们难以恢复自己的良知。 这也正是圣人推行人与万物一体思想的根本原因。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述的“万物为一体”的境界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一种抽象的精神品 格,为了给它赋予更为具体而丰富的内涵,王守仁在大学问 中对之作了进一步阐述: “大 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 小人矣。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 ”在这里,王守仁 通过点出儒家的

12、“仁”与“万物一体”的关系,给那种有些抽象的精神贯注了人道内涵,赋 予了“万物一体”以真诚地关心、爱护天下所有人的具体内容。这是儒家博施众济精神之极 致的又一次光辉闪现。 二是无我为本。 “无我”在道家与佛家中是一个常用的词语。王守仁借助道家和佛家的 思想来阐释成圣之标准。他说: “古先圣人许多好处,也只是无我而已,无我自能潦。 ”在 此,王守仁把“无我”看成是圣学的根本,成就圣人的最高道德境界之一。他指出: “诸君 常要体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无纤介染着,只是一无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 即傲也。 ”显而易见,王守仁是利用佛家的“不可有” 、 “无纤介染着”的清净心来强调无 执无著、

13、无滞无累的心理状态,因而与佛道的人生理想有相通之处。正因为如此,王守仁才 说: “仙、佛到极处,与儒者略同,但有了上一截,遗了下一截,终不似圣人之全;然其上 一截同者,不可诬也。 ”所谓“上一截”即“极处” ,是就终极境界的追求而言的。道家讲 “无情” 、 “无心而顺有” ,佛家讲“无所住而生其心” ,都是指无滞、无累的心理状态。王守 仁显然同意佛、老的这种说法,其“四句教”之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 ,就是指向这样一 种“无”的境界。人如能达到这种境界,就可以“无入而不自得”( 王文成公全书 卷三四传习录中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六传习录下传习录下传习 录下王文成公全书卷三五) ,在任何情况下都髓保持

14、内心的充实满足。不过,必须 指出的是,王守仁在吸取佛、道思想为己所用的同时,也朋确地和佛、道思想划清了界限。 他曾经这样批评佛、道的思想: “仙家说到虚,圣人岂能虚上 1I 得一毫实?佛氏说到无, 圣人岂能无上加得一毫有?圣人只是顺其良知之发用, 天地万物, 俱在我良知的发用流 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在这里,王守仁认为,佛、道的“虚 无”是在本体之上又安立一物,无论是长生还是脱离苦海,都是不合乎儒家道德的。这就在 人格境界上坚守了他的儒家本位。 (四)培养圣人的规范 要使受教育者达到圣人的境界,那就需要教育者遵循特定的规范展开教育活动。对此, 王守仁有一系列精辟见解。现

15、简要提炼如下: 1知行合一 针对朱熹“知先行后”的教育观,王守仁指出: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 ” 为什么在教育活动中需要知行合一呢?他解释说: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 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 其意思是,人的实践活动必须由两个要素组成:一是理性及其对行为的指导,二是在理性 指导下的现实行动。这二者是合为一体的。因为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创意于知,实践于行。知 与行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包含、渗透。既然知与行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那么,在教育 活动中,对知与行,就“不可以分为两节事” ,而只能是“合一并进”。 2自求自得

16、 自求自得有两层含义,一是依靠受教育者自己获得,教育者无法代替。用王守仁的话来 说就是: “学问也要点化,但不如自家解化,自一了百了。不然,亦点化许多不得。 ”二是 受教育者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对于这一点,他曾这样说: “夫学贵得予心,求之予心而非 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 ” 3循序渐进 在教育活动中,王守仁主张要“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 。这显然是借用了孟 子循序渐进的说法。对于如何实施这一原则,王守仁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今日良知见在 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 工夫” 。其意思是,要实现循序渐进,就一定要考虑受教

17、育者的心理发展水平,随着受教 育者心理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渐次推动教育进程。 4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资质、个性,相应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也是王守仁提出的一个重要的教 育原则。对此,他曾说: “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眼等。中人以下的人,便与他说性说命, 他也不省得,也须慢慢琢磨他起来。 ”( 传习录中传习录中传习录上传习录 上传习录中传习录中传习录上传习录下传习录下) 为了把这一道理讲得更为通俗易懂,他还以治病为喻来说明: “良医之治病,随其疾之虚实 强弱,寒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初无一定之方,不问症候之如 何,而必使人人服之也。君子养心之学,亦何以异于是。 ”这就把因材

18、施教的道理说得更 为透彻了。 (五)道德修养的方法 遵循一定的规范推行教育为造就圣人所必需,可是,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受教育者自我 的道德修养对于造就圣人也是不可或缺的。毕竟“致良知”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实现的过程。 因此,我们不得不对王守仁的道德修养思想作一总结。在王守仁看来,自我的道德修养需要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立志 对于立志在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王守仁一再指出: “大抵吾人为学,紧要大头脑只是 立志; ”“夫学莫先于立志。志之不立,犹不种其根,而徒事培拥灌溉,劳苦无成矣。 ” “大头脑” 、 “莫先于立志”等论断,都意在强调立志之于道德修养的首要地位。既然立志如 此重要,应该确立什么志向呢

19、?王守仁指出: “人之学为圣人也,非有必为圣人之志。 ”可 见,他主张受教育者确定成为圣贤的大志。 2静处体悟 所谓静处体悟,就是要求受教育者静坐澄心,排除一切杂念,由此体认心中的良知。在 王守仁看来,善行、恶行的根源全在良知;依良知之本体而行,就是善行,否则就是恶行。 如果能在这种静坐澄心中直接悟到良知本体,那么,受教育者就可以契入“人己内外一齐俱 透”,很快就可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自然成就善行。 3省察克治 所谓省察克治,就是在对道德上的过错进行检省悔悟的基础上顿弃勇改。在这点上,王 守仁特别强调,要把“只求日减,不求日增”作为具体的努力目标,注重在克服错误的道德 意识与行为上狠下工夫,将

20、不符合道德规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扫除廓清,一毫不存”。 (六)儿童教育观 除了前述在一般意义上对教育问题的卓识之外, 王守仁对儿童教育的独到见解也值得我 们珍视。这里将其择要陈述如下: 王守仁对儿童教育问题的阐发是从批判传统儿童教育的弊病切入的。 对于传统儿童教育 的弊端,他痛切地指出: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 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 ”这样做导致的结果是,不仅使 学生厌恶、憎恨教师与学校, “视学舍如图狱” 、 “视师长如寇仇” ,而且会使学生想尽一切办 法蒙骗老师,品德“日趋下流” 。因此,他大胆断言,这种教育方式不是教人为

21、善,而是“驱 之于恶”。 (静心录卷二传习录中传习录中,王文成公全书 卷八明儒学案卷十传习录上传习录上, ) 在对这一无视儿童身心特点, 摧残儿童天性的教育方式进行尖锐批评的基础上, 王守仁 提出了自己的儿童教育策略:顺应儿童生理、心理特点,促进其自然发展。对此,他说: “大 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萎。 ”意思是 说,儿童的性情是喜欢嬉戏玩耍而害怕受禁锢的,就像草木刚刚萌芽,顺应它的自然状态就 可以使它长得枝繁叶茂, 阻挠它的自然生长就会使它衰败枯萎。 而之所以强调顺应儿童特定 的身心特点施教,他的理由是: “今教童子, 必使其趋向鼓舞, 中心喜悦

22、, 则其进自不能已; 譬之时雨春风,沾被卉木,莫不萌动发越,自然日长月化。 ”可见,他在这里强调的是,顺 应儿童性情进行教育,那么,儿童在学习活动中就会兴趣盎然、心情愉悦。这样,其成长、 进步自然不可遏止。就像时雨春风滋润草木花卉一样,没有不生机勃发地一天天长大的。反 之,如果违背儿童的身心特点施教,就会压抑儿童学习的积极性,使儿童如同遭遇冰霜的花 木一样, “生意萧索,日就枯槁”。 对儿童的教育策略是顺应,那么,其教育内容应该如何选择、设计呢?在王守仁看来, 其内容应当是多方面的, “不可执一偏”。为此,他提出了歌诗、习礼和读书等方顽的内 容,并对歌诗、习礼和读书的教育意义作了说明: “故凡

23、诱之歌诗者,非但发起志意而已, 亦所以泄其跳号呼啸于咏歌,宣其幽抑结滞于音节也;导之习礼者,非但肃其威仪而已,亦 所以周旋揖让而动荡其血脉,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讽之读书者,非但开其知觉而已, 亦所以沉潜反复而存其心,抑扬讽诵以宣其志也。 ”其意思是,引导儿童歌诗,不但可以 激发其意志,还可以释放其乱跳乱吼的精力,宣泄其内心的烦恼和抑郁;引导儿童习礼,不 但可以使其养成庄严的仪容举止,还可以通过周旋揖让、拜起屈伸的活动鼓荡其血脉,坚强 其筋骨; 引导儿童读书, 不但可以开启其智能, 还可以使其在反复涵泳书中内容时存养内心, 在抑扬顿挫的讽读中宣发情志。由此可见,王守仁是把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内容都考虑 在内的。 (传习录中传习录上传习录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