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气候形成的因素2.pdf

上传人:奉*** 文档编号:4209833 上传时间:2021-05-2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1气候形成的因素2.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7.1气候形成的因素2.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1气候形成的因素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1气候形成的因素2.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气候与中国气候 气候形成的因素 气候形成的因素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对气候形成的影响 太阳辐射因子 大气环流因子 下垫面因子 人类活动 海水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比陆地大; 海洋蒸发量比陆地大; 海洋吸收热量后储存的层次比陆地深; 海水比热比陆地大。 海陆差异的原因 海洋升温慢、降温也慢,升降温的幅度比较小,可称为 热量的储存器和气温的调节器。 下垫面因子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造成不同的冷热源 夏季:大陆为热源,海洋为冷源; 冬季:相反。 影响天气系统(高、低压系统的形成和加强 ) 影响大气环流(如我国) 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影响降水的时空分布 临近海洋

2、,受海洋影响越大,海洋性气候越显著(如厦门、青岛); 伸入内陆,受大陆影响越大,大陆性气候越显著(如西藏、新疆)。 海陆差异的表现形式 下垫面因子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洋流:大规模的海水在水平方向上的流动。 下垫面因子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暖洋流(湾流、黑潮) 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 冷洋流(亲潮) 从高纬流向低纬的洋流。 地图来源: 暖洋流(湾流、黑潮) 冬季气温较高,温度年变化 幅度小,降水量较多的气候。 冷洋流(亲潮) 冬季较寒冷、温度年较差大、 降水量小、雾多的气候。 下垫面因子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在南北方向上可调节高、低纬度的温度。 洋流加剧了大陆东西岸的气温差异。 暖洋流沿岸有高温

3、、高湿水汽供应,多降水; 冷洋流沿岸则多雾、少降水。 下垫面因子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温度(T)的变化 H T。 降水量(R)的分布 下垫面因子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山脉自身气候特点 武夷山脉:H R ;但是,超过一定高度后H R T、R的分布形成垂直气候层: 阔叶林针叶林灌木草类苔原积雪 下垫面因子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山脉自身气候特点 降水量(R)的分布 东西向山脉成为南下冷气流和 北上暖气流的障壁,造成山脉南北 两侧的温差,降水量、湿度差异大。 秦岭山脉 天山山脉 东西走向的山脉影响最大的是 气温,和海岸线平行的山脉影响最 大的是降水。 下垫面因子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山脉对邻近地区气候的影响 地图来源: 森林、草原、农田(沙漠化效应)、 水库(湖泊效应) 人类活动 各种能源和人畜新陈代谢放热(城市热 岛效应、火炉效应);城市(城市热岛 效应) 改变下垫面性质 改变大气成分 CO2、CH4(温室气体); 气溶胶(阳伞效应) 人为释放热量 气候形成的因素 太阳辐射因子 大气环流因子 下垫面因子 人类活动的影响 太阳辐射在纬向上的分布不均,形成了和纬度大致相 平行的热量带; 热量带影响温度带、气压带、风带和水分带,所以形 成气候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