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二轮复习: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课件】( 62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二轮复习:第5讲 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至甲午中日战争前 【课件】( 62张).ppt(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5讲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鸦片战争 至甲午中日战争前,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894年前,是中国晚清政府统治时期。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及社会生活都发生了重要变化。 (1)政治上:西方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民族危机加剧的背景下,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担负起了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2)经济上:随着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并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伴随着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经济开始向近代化迈进。,(3)思想文化上:封建统治者“天朝
2、上国”的愚昧思想受到猛烈冲击,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开始萌发。 (4)社会生活上: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西方生活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高频主题一两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典例1】 (2018全国卷,28)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琉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是中国的藩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曲”。这说明当时(),近代列强侵华和中国政治领域的变化,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D,答案,1.
3、(命题点:鸦片战争的影响)有史学家指出:“如果用短近的眼光来看,这场战争对中国似乎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他意在强调这场战争() A.使中国蒙受屈辱 B.成为中国历史转折点 C.激发了救亡意识 D.引发瓜分中国的狂潮,对点精练,解析“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体现鸦片战争激发救亡意识,故选C项;“似乎只是”则否定了旨在强调蒙受屈辱,排除A项;意在强调是“一个新的起点”,并不是历史转折点,排除B项;甲午战争引发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排除D项。 答案C,2.(
4、命题点: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主要表明当时的中国() A.“天朝上国”观念发生变化 B.政府开始建立总理衙门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在1858年所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规定,在以后所颁布的各式公文中,只要涉及英国官民,都不得使用“夷”字,说明随着中国大门的被打开,清政府的“华尊夷卑”的思想理念即“天朝上国”观念逐渐发生变化,故选A项。 答案A,【典例2】 (2018海南单科,7)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
5、、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国() A.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 C.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 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太平天国运动的特点和评价,A,答案,1.(命题点:太平天国运动与外交近代化)资政新篇中说:“凡于往来言语文书,可称照会交好、通和、亲爱等意,其余万方来朝、四夷宾服及夷狄戎蛮鬼子,一切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这表明() A.洪仁玕具备了初步的近代外交理念 B.太平天国摒弃“天朝上国”外交思想 C.资政新篇着重解决了外交问题 D.太平天国的外交政策赢得了列强支持,对点精练,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资本主
6、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结合材料中“凡于往来言语文书,可称照会交好、通和、亲爱等意”及“一切轻污之字皆不必说也”,说明主张开放、平等外交,反映出洪仁玕关注世界形势,具备了初步的近代外交理念,故A项正确。 答案A,2.(命题点: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追求自己的理想。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一观点旨在强调太平天国() A.革命纲领具有落后性 B.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 C.其失败缘于时代局限 D.阶级局限导致革命失败,解析根据材料中“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
7、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说明当时社会仍是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这是时代的局限,所以农民阶级不可能独立领导反封建反侵略斗争的胜利,故C项正确。 答案C,高频主题二晚清时期中国经济和思想领域的重大变化,【典例1】 (2019全国卷,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晚清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B,答案,1.(命题点:近代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的联系)鸦片战争前,烟叶已经成为商品性的农作物,1844年,烟叶的
8、出口数量为2.444 3万担,1894年为11.388 6万担。导致烟叶大量出口的主要原因是() A.鸦片战争使国内战乱不断 B.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需求,对点精练,解析烟叶出口与国内战乱无关,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逐渐解体,使农产品日益商品化,但不能反映烟叶大量出口的原因,故B项错误;烟叶大量出口能够体现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但不是对其出口原因的表述,故C项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列强大量引进中国农产品,导致烟叶等产品出口,故D项正确。 答案D,2.(命题点: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南通农学家朱祖荣在通属种棉述略中说,棉花为
9、通属出产一大宗,自昔商旅联樯,岁售银百数十万。咸、同以来,增开口岸,互市通利,西人又购我棉,而吾通之花市日益盛,岁会棉值数百万。由此得出() A.西方侵略加快农产品商品化进程 B.近代开放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列强收购原料优化中国经济结构 D.棉花大量出口增加棉农家庭收入,解析材料中南通棉花在开辟通商口岸后“花市日益盛,岁会棉值数百万”,体现由于西方侵略,南通棉花出口日益增加,故选A项;材料体现了在西方入侵下,地方农产品日益商品化的过程,没有体现促进资本主义发展问题,排除B项;列强收购原料使我国日益沦为西方的原料供应地,不是“优化”结构,排除C项;棉花大量出口,使小农经济日益解体,农民破产
10、,排除D项。 答案A,【典例2】 (2020全国卷,28)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自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这表明() 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 B.清政府鼓励民间投资设厂 C.求富以自强方针的改变 D.洋务派准备创办民用企业,洋务运动与中国经济近代化,D,答案,1.(命题点:洋务运动与教育近代化)京师同文馆设立之初,纯粹是一所外国语学堂,以培养翻译人才为目标,“所有课程方面,只限于外国语言文字”。1867年增设算学馆,新增课程包括算学、化学、万国公法、医学生理、天文和格致。这一变化
11、体现了() A.传统儒学教育受到冲击 B.“中体西用”思想开始实践 C.中国的教育迈向近代化 D.西方教育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对点精练,解析材料京师同文馆课程设置从语言到西方自然科学的变化,反映出教育向培养实用人才的转变,体现出近代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故选C项;材料只反映出引进西学,没有体现出冲击传统儒学,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出引进西学,没有涉及维护中体,排除B项;材料只反映出引进西学,没有体现出西方教育思想的地位,排除D项。 答案C,2.(命题点:洋务运动的特点)下表反映了洋务民办企业的筹资活动。据此可知,该做法(),A.改变了洋务企业资金短缺的局面 B.迫使投资者调整投资观念 C.有利于引导社
12、会资金的流动方向 D.使企业商办色彩大大减弱,解析通过该表可以看出洋务民办企业通过自身示范入股、官利保护入股者利益、股份可以合买等手段刺激社会资金投资积极性,故选C项;该表体现用不同手段刺激投资者积极性,不能反映有没有改变洋务企业资金短缺问题,排除A项;该表的措施在于刺激民间资金投资于民办工业,但是并没有“迫使”改变观念,排除B项,表中刺激民间资本更多参与的措施,会强化商办色彩,排除D项。 答案C,【典例3】 (2020全国卷,28)1876年,英国传教士在上海创办的格致汇编设有“互相问答”栏目,其中大多问题是从读者的兴趣、关注点出发的。各类问题所占比例如表所示。 表格致汇编“互相问答”栏目各
13、类问题所占比例,近代“西学东渐”潮流,据此可知,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的传播受到了抑制 B.中外交汇促进维新思想深入发展 C.西学传播适应了兴办实业的需求 D.崇尚科学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思潮,C,答案,A.引起了清政府对边防问题足够的重视 B.推动了清政府大规模近代化的实践 C.开启了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 D.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主动融入世界,对点精练,解析材料并未体现该书引起了清政府对边防问题足够的重视,故A项错误;清政府大规模近代化的实践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B项错误;该书反映的是鸦片战争后,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其意义在于引导国人瞩目世界,对思想起到了启迪作用,开启了中国早
14、期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故C项正确;“主动融入世界”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2.(命题点:“中体西用”的目的和影响)“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在19世纪后期的中国风头甚健,洋务派以“体用”“本末”的关系来努力论证中西文化可以相容,能够互补,极力证明中国固有文化可以通过采纳西学而增益新知、焕发生机。洋务派极力宣扬“中体西用”文化观的根本目的是() A.调和中西文化冲突 B.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C.推动中国的近代化 D.遏制革命形势发展,解析19世纪60年代由于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机,为了挽救清政府危局,洋务派开展了学习西方器物以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洋务运动,故B项正确;洋务运动指导思想是“中体西
15、用”,并不是调和中西文化冲突,故A项错误;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是洋务运动的客观影响,故C项错误;遏制革命形势发展是洋务运动直接目的,不是根本目的,故D项错误。 答案B,【考题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茶叶外销有据可查的最早史料直到南北朝时期才出现。嗣后,日本、朝鲜、南洋等周边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唐朝日僧最早在将茶种引入日本的同时,也 。16世纪中国茶传入西方,17世纪才真 正“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摘编自陶德臣简论中国古代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点,题型一综合类试题“影响类”设问,说明中国古代茶叶“走向世界”的原因,将茶饮引入了宫廷,得到了天皇的重视,材料二 “夫茶叶一宗,上供税课,下系民生
16、,为东南数 省民命攸关”。“故茶叶一衰,而种茶者不能以此种彼,而人亦因之失业。既失业而无进款”。 。业茶之人“所获之利不足以资养”, 。严峻的形势致使社会舆论一片大哗,社会有 识之士大声疾呼, 摘编自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等,茶叶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政府税收减少,生活发生变化,振兴茶叶的思潮出现,茶叶出口数量增长的趋势一直持续到19世纪80年代末,嗣后,中国茶叶贸 易不断衰退,茶叶产业走向萧条。,官方抱怨厘金或内地茶税的减少,“改图别业”是茶农生活的主要选择,强烈要求振兴中国茶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茶叶“走向世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
17、茶叶贸易衰败的 。,影响,指出设问主体,答案(1)原因:中国制茶技艺高超;饮茶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密切;特殊人物的推动。 (2)影响:导致区域经济衰败;清政府税收萎缩;社会生活嬗变;茶叶贸易严重衰落震惊了晚清社会,社会上形成了一股振兴茶业的思潮。,【考题2】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 , 也是封建制度的基础。 ,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价值的70%。原“衣被天下”的东南沿海,一些专以纺织为业的农村因而受到很大冲击。与此同时,外国商人还从中国大量收购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题型二开放类试题论题阐述类,点明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男耕女
18、织,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棉纺织业的结合是自然经济的主要形式,点明时间和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原因,鸦片战争之后,资本主义国家依靠侵略特权的保护和机器 工业品质优价廉的竞争优势,中国丝、茶的大量出口,刺激了国内丝、茶的生产发展。 ,并日益商品化。 摘自曹中原中国自然经济究竟何时开始解体,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外商操纵中国丝茶的出口 贸易,使中国的丝、茶生产服务于资本主义市场的需要,这种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诱使土地所有者改变农业生产的目的,不得不面对农产 品市场,调整种植结构以增加收入。生产目的的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了自然经济的 性质,为自然经济的解体敲响了丧钟。,得出结论自然经济解体,围绕材料,结合, 。
19、(要 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中国近代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指明答题范围,点明设问要求,答案示例论题: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推动了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依靠侵略特权的保护和机器工业品质优价廉的竞争优势,导致洋纱首先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因其质优价廉,取代土纱,使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与此同时,随着洋布的输入,逐渐取代土布,家庭手工棉纺织业的逐渐破产,造成中国农家的“织”与“耕”分离,这样,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纱洋布,促使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此外,列强还大量收购中国以丝、茶为大宗的农副土特产品,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它们在农业经济中的自给自足的成分,造成中国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促进了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总之,鸦片战争后,列强利用侵略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推动了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