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5社会史观(解析版).doc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4194326 上传时间:2021-05-0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5社会史观(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5社会史观(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5社会史观(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5社会史观(解析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五、社会史观【概念内涵】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主要内容】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

2、等。【关键词】衣食住行用、休闲娱乐、婚丧嫁娶、社会生活【真题回顾】1(2019.4浙江高考4)“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记录了唐朝民间商贸的景况。下列项中对其解读错误的是()A草市的作用已十分显著 B草市逐渐成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C草市已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形式 D草市大多集中在水运方便的地方【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迎江货税海商”,诗中描述的江、海贸易,不能断定是否为“对外贸易”,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材料“草市迎江货”,表达了草市商业繁荣的景象,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草市迎江货”,结合所学,草市逐渐发展成为地方的商业中心,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材料“迎江货税海商”

3、,表明草市迎接着源源不断的来自江、海的货物,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2(2019天津高考2)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耍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A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 B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C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 D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中“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耍街”,出现了“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现象,并且在集市上“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

4、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表现了商业的繁荣景象,据此可知,在明朝嘉靖年间,武城县的集市出现了文化和商业相结合进而活跃了经济现象,故选B项;根据题干中“集日寡而旷多”,表明山西武城县原来就有农村集市,只不过不太活跃,排除A项;根据题干可知,武城县县令为了改善农村集市的冷清现象而采取了活跃文化措施,不能表明当时居民文化活动的丰富,排除C项;乡村城镇化一般表现为常住人口的增多、城镇规模的扩大、各种服务质量的提升等,而题干仅是提及了其集市的繁荣现象,排除D项。3(2019.4浙江高考12)观察右侧两图(绘制时间:1924年)。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项中

5、表述正确的是() 20世纪上半叶男装流行长袍马褂 知识女性着装宽松肥大男性着装凸显等级身份 女性服饰趋向短袍窄袖A B C D【答案】A【解析】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在20世纪上半叶仍旧流行,故正确;晚清普通女子着装宽松肥大,遮盖了身体曲线,故错误;根据图片信息不能体现两人的身份地位高低,故错误;根据图片信息,女性服饰开始合适身体,短袍窄袖方向发展,故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4(2019江苏高考7)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

6、确的是()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答案】C【解析】“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表明女子缠足在当时仍然是普遍现象,故C项正确;“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表明脚带畅销,不是无人问津,故A项错误;卖宁波脚带是劝诫歌谣,而不是政府诏令,故B项错误;民国之后废止缠足才逐渐成为社会共识,与题干清末不符,故D项错误。5(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

7、,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的社会风尚,故选 C项;材料仅涉及拔河渊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排除 A项;材料主要讲拔河活动不是战争,排除B项;材料“荆楚民间”说明不是以宫廷生活为主,排除 D项。6(2018.4浙江高考9)清代北京竹枝词中说:“坤(女)鞋制造甚精工,争奈人多足似弓。庚子(1900年)已过尚依旧,几时强迫变颓风?”这反映了()A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 B社会启蒙与进

8、步知难行易C妇女缠足之风气日趋衰颓 D近代女鞋制造工艺删繁就简【答案】A【解析】材料清末北京的汉族妇女缠足之风仍很盛行,因此穿弓形鞋的人极为普遍,传统观念影响习俗变革,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缠足习俗的变革,与社会启蒙及进步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妇女缠足风气仍然盛行,故C项错误;材料“甚精工”反映出近代女鞋制造工艺精湛,与删繁就简无关,故D项错误。7(2018江苏高考7)张园是清朝末年上海最大的私家园林,被主人开放为公共场所。右图为筠香斋刻印的年画海上第一名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该年画()A延续传统绘画的以形求神 B体现追求时尚的国民共识 C反映世界交通的最新成果 D表明社会

9、生活的新旧杂陈【答案】D【解析】顾恺之潜心研究绘画理论,提出“以形写神”,画人物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而图片中描绘的是当年张园门前的景象,属于写实画作,不是写意,故A项错误;图中人物有不少很传统的打扮,国民共识夸大其词,故B项错误;图中仅见马车、黄包车,而“清朝末年”的最新成果已经有汽车、飞机,故C项错误;“清朝末年”中国的社会生活总体上呈现新旧杂陈,与图中的人物服饰、西式马车等相符,故D项正确。8(2018海南高考8)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

10、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A道教的地位被否认 B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C官府反对政治革新 D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答案】D【解析】据材料官府否定的发式只是“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可得出与道教的地位被否认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新式学堂学生”“城市青年”发式的变化,并不能代表社会潮流,故B项错误;材料官府反对的是“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这一发式的变化,与反对政治革新无关,故C项错误;1903年随着革命思潮的发展,发式的变化被赋予政治意义,带来新式学堂学生”“城市青年”发式的变化,故D项正确。9(2018海南高考12)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

11、公务。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17年出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A进出口贸易增长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出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与进出口贸易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体现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文化水平提高,以及对外开放的扩大,成效显著,故B项正确;据材料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不能推断出公务出境人数的减少,故C项错误;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只是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的原因之一,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成效显著,故D项错误。10(2018.4浙江高考28)【加

12、试题】阅读下表,解读正确的是()时间影事概略1896年上海徐园首次放映“西洋影戏”1905年中国拍摄第一部影片京剧定军山(片断)1927、1930年有声影片传入中国;有声电影开始拍摄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影片摩登时代在上海、广州等地上映风云儿女三毛流浪记等国产片上映20世纪50、60年代红色娘子军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歌颂革命斗争、社会主义新生活的题材是电影的重要内容20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后,牧马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多种题材电影相相继问世;红高粱黄土地等获得国际大奖;泰坦尼克号等国外影片在中国热映中国电影在发展初期以戏剧电影为主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中国电影事业经历

13、了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电影以其特有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A B C D【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出中国电影在发展初期有戏剧电影,如京剧定军山,但不能推断戏剧电影的地位,故错误;表中20世纪2040年代中国与欧美几乎同时进入“有声电影黑白时代”,故正确;中国电影事业初期以进口片为主,到中后期以国产片为主,故正确;材料“红高粱黄土地等获得国际大奖;泰坦尼克号等国外影片在中国热映”,促进了多元文化的发展,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11(2018.4浙江高考15)“两盒点心跑一天”到20世纪90年代已不再是人们春节拜年的主要形式。1994年,某城从除夕夜7点到初五中午12点,家庭电话通话

14、次数比平日增多了65%左右;1999年,中国电信网上每天至少有四五千封电子贺年邮件接来送往。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微信拜年成了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A邮政电信合一时代到来 B电信缩短了人们的心理距离C改革开放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D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活方式【答案】D【解析】电信成为“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与邮政并没有合一,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电信成为人们新的交流方式,但没有体现出人们心理距离的缩短,故B项错误;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互联网时代人们新的交流方式,没有体现出城市化进程加速,故C项错误;电信成为“现阶段人们春节期间拜年的首选”,通信网络发展改变了生

15、活方式,故D项正确。12(2017.4浙江高考9)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直堪嗟,抑女权,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C婚俗中西合壁土洋结合 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答案】D【解析】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故A项错误;民生主义是指人民的生活水平高的改善,故B项错误;婚俗中中西合璧土洋结合材料没有涉及到,故C项错误;“我中华,旧俗直堪嗟,抑女权,九州铸铁错。”表明旧的婚姻习俗受到新思想的冲击,故D项正确。13(2017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9)20世纪30

16、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30年代上海的婚礼仪式,无法获知这些婚礼的配偶是否是出于自愿,所以不能说明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故A项错误;“喜字纱灯”、“蓝袍黑褂”是中国婚礼的习俗,而“演奏钢琴曲”、“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则是受西方婚礼仪式的影响,说明当时的婚礼仪式具有中西习俗融合的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婚礼的形式和规模,没有提及当时的择偶标准

17、,因此不能说明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故C项错误;社会习俗的变迁受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材料中的集体婚礼虽由政府组织举办,但不能扩大为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故D项错误。14(2017江苏高考7)万国公报对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学者统计了其中发表的相关文章,如下表:主题 时间1880188918901899年19001907年禁缠足(篇)31117兴女学(篇)5617介绍外国妇女(篇)21922合计103656由此推断()A万国公报是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C知识界的宣传呼吁迫使清政府革除陋习D随社会发展知识界对妇女问题渐趋重视【答案】D【

18、解析】中国人最早创办的报刊是昭文新报,不是万国公报,故A项错误;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与史实不符,因为封建专制的言禁传统扼杀了言论自由,故B项错误;知识界的宣传呼吁没有使得清政府革除陋习,只能说推动了陋习的革除,革除陋习是在民国成立后,故C项错误;禁缠足、兴女学、介绍外国妇女方面的文章逐渐增多,表明知识界逐渐重视妇女问题,故D项正确。15(2017北京高考37)(38分)儿童:成长、保护与发展 材料一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中国古代儿童称谓简表年龄段称谓称谓由来(摘自礼记等)13岁孩提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10岁以前孺子孺子早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满10岁幼学人生十年曰幼,

19、学1315岁(男)舞勺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种文舞)15岁左右(男)束发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15岁(女)及笄十有五年而笄(笄礼)1520岁(男)舞象成童,舞象(一种武舞),学射、御满20岁(男)弱冠二十曰弱,冠(冠礼) (1)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社会的重要基础。表中能够反映礼乐制度对儿童要求的称谓有哪些?简析在先秦社会礼乐制度是如何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10分)【答案】(1)称谓:幼学、舞勺、束发、及笄、舞象、弱冠。简析:先秦有严格的礼乐制度;贵族根据礼乐制度培养子弟;依据儿童年龄划分学习阶段;男女要求不同;学习礼乐目的在于更好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稳定统治秩序。【解析】(1

20、)第一小问称谓,材料一中的表格从满十岁开始受礼的教育和影响,根据材料一表格列出即可;第二小问简析,根据材料一中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要求,说明实行严格的礼乐制度,根据材料一中在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要求,得出是注重对子弟的培养,依据年龄划分不同的受教育的内容,根据材料中女孩“十有五年而笄(笄礼)”而男孩则“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说明男女有别,“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说明是为了更好地维护等级秩序。【模拟训练】11915年,中华民国司法部制定了民法草案,有关婚姻部分明确规定:“男子未满十六岁,女子未满十五岁,不得成婚”“有配偶的,不得重婚”“夫妇不相和谐而两愿离婚的,得离婚”等。

21、这反映出当时中华民国政府()A杜绝陈规陋习B顺应时代潮流C照搬西方文明 D提倡男女平等【答案】B【解析】A项表述绝对,排除;根据材料,中华民国政府对旧式婚俗进行改革,顺应了时代潮流的发展,故B项正确;C、D两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2(2019厦门质检)1934年初,国民政府发起“新生活运动”,“以礼义廉耻”改造“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最终实现国民生活的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1935年起,新生活运动配合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组建劳动服务团并开展国民军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以中国传统道德对抗西方文化B试图在军阀混战中取得优势C与中共争夺中国革命的领导权D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对日作战【答案】D【解

22、析】联系所学可知,19341935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故A项错误;国民党的新军阀混战是在19291930年期间,故B项错误;此时国民政府为中央政府,是民主革命的打击对象,故C项错误;联系所学和材料中“最终实现国民生活的军事化组建劳动服务团并开展国民军训”可知增强了自身实力,故D项正确。3沪北西人饮食竹枝词记载:“筵排五味架边齐,请客今朝用火鸡。啤酒百壶斟不厌,鳞鳞五色泛玻璃。”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的传统饮食被西餐所取代B西餐成为中国人款待贵宾的一种时尚C西餐已逐步进入普通百姓之家D西餐在城市社交活动中逐渐流行开来【答案】D【解析】“中国的传统饮食被西餐所取代”的说法

23、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由材料出处沪北西人饮食竹枝词可知描写的是在上海的西方人饮食情况,没有反映“西餐成为中国人款待贵宾的一种时尚”,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西餐已逐步进入普通百姓之家,故C项错误;据材料“请客今朝用火鸡。啤酒百壶斟不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在城市社交活动中西餐逐渐流行,故D项正确。41912年3月5日孙中山颁布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云:“满虏窃国,易于衣冠,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当其初,高士仁人,或不屈被执,从容就义;或遁入缁流,以终余年。痛矣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以除虏俗而壮观瞻。此令!”从中可以看出孙中山力

24、倡剪辫的主要目的是()A改良社会风气 B恢复汉族传统C推翻专制统治 D革除满清恶俗【答案】A【解析】从材料“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允宜涤旧染之污,作新国之民。以除虏俗而壮观瞻”,可知孙中山认为剪辫是消除满洲陋习、改良风气的行为,故A项正确;剪辫是效仿西方的发饰,不是恢复汉族传统,故B项错误;从材料“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可知剪辫是在推翻清朝专制统治之后,故C项错误;剪辫是革除满清陋习,但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革除陋习,使社会风气向文明方向发展,故D项错误。5民国时期,巴黎的时装服饰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上海。一首流行俚语说道:“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不像样,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又变新

25、花样。”这主要反映出当时上海()A已成为全国服饰制作中心 B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C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D习俗与世界关系紧密【答案】D【解析】上海服饰的变化速度之快说明当时上海的社会习俗与世界的关系紧密,故D项正确。6传统社会男性主导的婚姻制度在近代发生变化。根据上海社会局统计,1934年离婚案为502件,离婚由女方提出的较多,主要原因是“不合”。出现这一变化的背景是()A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 B中日民族矛盾不断上升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加快【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离婚由女方提出的较多”反映的是近代女性在婚姻生活中地位的提高,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原因是西方男女平等思想的传

26、入,故A项正确;中日民族矛盾的上升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后,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变化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关系不大,故D项错误。7下图是2018年春节出现的科技进步新玩法。据此可知()A当前的旧年俗交织新风尚 B中国已处于科技强国行列C互联网方便人民经济生活 D改革开放促进了科技进步【答案】A【解析】 “新玩法”中的“支付宝”“电子红包”等属于社会“新风尚”,“福字”“除夕”“拜年”等为“旧年俗”,A项正确;B项材料无法体现;“经济生活”在图片信息中体现不充分,C项错误;图片中缺乏“改革开放”的措施,排除D项。8中国最早的红绿灯出现在上海英租界。改革开放后,

27、随着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自助红绿灯、触摸红绿灯、语音红绿灯等接连出现,以保证道路的顺畅。由此可知,科技进步()A遏制了城市化带来的弊端B彻底改善了城市交通的面貌C消除了城市严重的社会问题D促进了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答案】D【解析】材料说的是城市红绿灯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并没有涉及城市化带来的弊端,故A项错误;彻底改善了城市交通的面貌,说法太过绝对,故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涉及城市严重的社会问题,故C项错误;据材料“改革开放后,随着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自助红绿灯、触摸红绿灯、语音红绿灯等接连出现,以保证道路的顺畅”可知科技进步促进了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故D项正确。9(2019张家口期中)下

28、面为1931年上海法租界内持证登记的轿车品牌和数量表。这体现出()雪铁龙雷诺标致塔尔伯特德翁布顿德拉哈耶萨尔姆松布加迪424辆235辆79辆21辆20辆8辆6辆4辆A. 交通方式继承了中国的传统B汽车工业在中国已经出现C近代交通文明逐渐传入中国D交通的规则由清政府制定【答案】C【解析】中国传统的交通方式不是汽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这些汽车的生产国,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1931年上海法租界内持证登记的轿车品牌和数量表,说明近代交通文明逐渐传入中国,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交通规则的信息,故D项错误。101980年,英国撒切尔政府开始通过公房出售的方式改革原有的公房使用制度,并缩减社会住房开支

29、,随后在1988年开始了把社会住房转让给住房协会的改革。其主要目的是()A减轻政府负担 B改善公民住房C缩减社会福利 D加强政府干预【答案】A【解析】由于70年代的“滞胀”表明凯恩斯主义失灵,80年代起英国开始减少政府干预,减轻政府负担,故A项正确;改革目的不是为了改善公民住房,故B项错误;缩减社会福利是表现,不是目的,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减少政府干预,故D项错误。11(2019重庆七校联考)如图是一幅欧盟福利的漫画。该漫画的寓意是()A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B福利国家使欧盟每况愈下C发挥福利制度的正面效用D福利国家使欧盟不堪重负【答案】D【解析】从图片信息看出,欧盟福利沉重的包袱加大了欧

30、盟压力,结合所学,福利国家制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缓解社会矛盾,另一方面,造成国家财政开支巨大,负担加重,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漫画主旨,排除;B项表述不准确,福利国家制度有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有加重财政负担的消极作用,故B项错误;图片反映的是福利制度的负面效应,故C项错误。12(2019清江中学阶段检测)罗斯福说:“我们政府不是主人,而是人民的工具。国家的责任之一,就是关怀那些陷入逆境以致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这一认识()A促使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B催生了福利国家模式C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完善 D推动美国调整农业结构【答案】B【解析】“人民的工具”“关怀那些

31、陷入逆境以致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的信息体现出政府对于人民群众的关怀,这一思想导致罗斯福新政实行社会福利措施,催生了福利国家模式,故B项正确。13(2018扬州中学质检)1933年,美国国会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授权政府招募失业者从事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随后国会又于1935年颁布社会保障法,明确规定:“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据此可知()A新政期间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B新政注重直接救济与以工代赈相结合C美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实现社会稳定D社会福利开支过大

32、导致财政不堪重负【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罗斯福新政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但不能推断是否完善,故A项错误;紧急救济拨款法反映出新政以工代赈,注重间接救济,社会保障法体现出新政注重直接救济,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美国通过国家干预经济,但没有体现出实现了社会稳定,也没有体现出财政不堪重负,故C、D两项错误。14.节俭观变化表时代节俭观古代韩非子:“侈而惰者贫,力而俭者富。”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司马光:“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明嘉靖年间出现了崇奢黜俭,奢能致富的思想近代梁启超认为东方国家的衰亡,根源就在于崇俭晚清时上海报刊公开讨论“俭与奢”,发表题为论治世不必偏重节俭的文章抗战时期

33、国民政府发起节约储蓄运动现代“一勤二俭三节约,全家老少幸福多”新时期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基本国策问题:解读材料,围绕“节俭观变化”自拟角度确定一个论题,并对该论题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答案】论题(一):经济发展水平对节俭观念有重要影响。阐述:经济水平落后促成节俭观的形成:中国古代是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产品匮乏,为了降低生存风险,形成了“黜奢崇俭”的观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对缓慢,节俭成为民众普遍接受的观念。经济发展冲击了节俭观念: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出现了“崇奢黜俭”的观念;近代以来,传统经

34、济结构变革,过分节俭制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崇俭观受到批判。总之,节俭观念的消长,受社会物质丰富程度的影响。论题(二):节俭观念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阐述:节俭观的盛行有利于国家财富的积累:中国古代,“黜奢崇俭”的观念便于增加社会物资储蓄,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国家统治;“一五”计划期间,节俭观普遍被接受,生活消费的节制,保证了国家集中物力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得以实施。节俭观促成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中国古代倡导节俭,反对铺张浪费,有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近代兴起的奢侈之风败坏了社会风气,节俭观有利于抵制不良风气,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健康发展。总之,在经济发达、物质丰富的同时,不应丢弃节俭的传统美德。【解析】对于“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节俭观”的认识,主流观点认为节俭观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从全新视角分析可知节俭观念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高中历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