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广东省高考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全解析doc--高中化学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858619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广东省高考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全解析doc--高中化学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0年广东省高考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全解析doc--高中化学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广东省高考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全解析doc--高中化学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广东省高考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全解析doc--高中化学 .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解析 2010届化学备课组7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 NH4+ 、Ag+ 、PO43 、Cl B. Fe3+、H+、I、HCO3C.K+、 Na+、 NO3 、 MnO4 D.Al3+ 、Mg2+ 、SO42 、CO32A答案Ag+和PO43、Cl不能大量共存。B答案Fe3+和I、HCO3不能大量共存;H+和HCO3也不能大量共存;D答案Al3+、Mg2+和CO32不能大量共存8.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g CH4中含有4 nA个C-H键B.1mol.溶液含有nA个C.1mol

2、 Cu和足量稀硝酸反应产生nA个NO分子D.常温常压下,22.4L中含有nA个分子A16gCH4为1mol,根据甲烷的结构式可知含有4 nA个C-H键。B.体积未知。C 根据电子守恒可知产生2nA/3个NO分子。D条件应该为标准状况。9在298K、100kPa时,已知:2 则与和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2 B =+C. =-2 D. =-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为A10.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 丙丁丙 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A答案应该为丙丁戊。B答案应该为甲丁戊,故正确。D答案应该为甲 c(A) c(H+) c(

3、OH)B. c(Na+)c(OH) c(A) c(H+)C. c(Na+)+ c(OH)= c(A )+ c(H+)D. c(Na+)+ c(H+)= c(A)+ c(OH)NaA属于强碱弱酸盐,水溶液显碱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D答案正确22. 对实验的实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A 实验:液体分层,下层呈无色 B 实验:烧杯中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溶解C实验:试管中溶液颜色变为红色 D 实验:放置一段时间后,饱和CuSO4溶液中出现蓝色晶体 A答案CCl4密度比水大,在下层,上层为水层呈无色。B答案沉淀不会溶解。C答案Fe3+与KSCN结合为血红色。D答案因为CaO有吸水性。23. 铜锌原电池(如图9)工

4、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正极反应为:Zn2e-=Zn2+ B。电池反应为:Zn+Cu2+=Zn2+ +Cu C 在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 D 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 A答案应为负极。D答案盐桥中的K+移向CuSO4溶液30.(16分)固定和利用CO2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并减少空气中的温室气体CO2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化合物,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化合物,如反应和所示(其他试剂、产物及反应条件均省略)(1)化合物的分子式为_,1 mol该物质完全燃烧需消耗_mol O2 (2)由通过消去反应制备的化学方程式为_(注明反应条件)。(3)与过量C2H5OH在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有机物的

5、结构简式为_(4)在一定条件下,化合物V能与CO2发生类似反应的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请写出其中任意一种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5)与CO2类似,CO也能被固定和利用.在一定条件下,CO、和H2三者发生反应(苯环不参与反应),生成化合物和,其分子式均为C9H8O,且都能发生银镜反应下列关于和的说法正确的有_(双选,填字母)A都属于芳香烃衍生物 B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都能与Na反应放出H2 D 1 mol或最多能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1.C8H8,10mol 2. 3.4.或。利用逆向思维,反应产物有两种断键方式:则可以得到和CO2。故答案为以上两种。5.AB。化

6、合物和,分子式均为C9H8O,且都能发生银镜反应,反应时苯环不参与反应。结合不饱和度可知:化合物和含有苯环,醛基,碳碳双键。31.(16分) 硼酸(H3BO3)在食品、医药领域应用广泛(1) 请完成B2H6气体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2H6 + 6H2O=2H3BO3 +_(2)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H3BO3 +3CH3OHB(OCH3)3 +3H2O中,H3BO 3的转化率()在不同温度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见图12,由此图可得出:来源:学科网 温度对应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移动的影响是_. 该反应的_0(填“”).(3) H3BO 3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 H3BO 3(aq)+H2O

7、(l)B(OH)4-( aq)+H+(aq)已知0.70 molL-1 H3BO 3溶液中,上述反应于298K达到平衡时,c平衡(H+)=2. 0 10-5molL-1,c平衡(H3BO 3) c起始(H3BO 3),水的电离可忽略不计,求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H2O的平衡浓度不列入K的表达式中,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根据原子守恒可知为:6H2 2. 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升温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温度越低反应速度越慢,降温平衡向逆方向移动。反应为吸热: 3.根据平衡常数的公式可知:K=5.710-10 molL-1(可以不写单位)32(16分) 碳酸锂广泛应用于陶瓷和医药等领域。

8、已-锂辉石(主要成分为Li2OAl2O34SiO2)为原材料制备Li2CO3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Fe3+、Al3+、Fe2+和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分别为3.2、5.2、9.7和12.4;Li2SO4、LiOH和Li2CO3在303K下的溶解度分别为34.2g、12.7g和1.3g(1)步骤前,B-锂辉石要粉碎成细颗粒的目的是_(2)步骤中,酸浸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Li+、SO42-,另含有Al3+、Fe3+、Fe2+、Mg2+、Ca2+、Na+等杂质,需在搅拌下加入_(填“石灰石”、“氯化钙”或“稀硫酸”)以调节溶液的PH到6.06.5,沉淀部分杂质离子,然后分离得

9、到浸出液。(3)步骤中,将适量的H2O2溶液、石灰乳和Na2CO3溶液依次加入浸出液中,可除去的杂质金属离子有_(4)步骤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5)从母液中可回收的主要物质是_增加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同时加快反应速度。石灰石。石灰石与酸作用,才可调节溶液的PH值。调节溶液的PH到6.06.5,沉淀部分杂质离子,此时Al3+、Fe3+已除去。Fe2+ ,Mg2+、Ca2+ 。加入适量的H2O2溶液、石灰乳为了把Fe2+ ,Mg2+除去,加入适量Na2CO3溶液为了除去Ca2+ ,过滤后,滤液为LiOH和Li2SO4。蒸发浓缩滤液和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有利于得到Li2CO3沉淀。2Li+CO3

10、2-=Li2CO3 NaOH、Na2SO433.(16分) 某科研小组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Cl2时,利用刚吸收过少量SO2的NaOH溶液对其尾气进行吸收处理。(1)请完成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NaOH = _(2)反应Cl2+Na2SO3+2 NaOH=2NaCl+Na2SO4+H2O中的还原剂为_(3)吸收尾气一段时间后,吸收液(强碱性)中肯定存在Cl、OH和SO请设计实验,探究该吸收液中可能存在的其他阴离子(不考虑空气的CO2的影响)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只存在SO32-;假设2:既不存在SO32-也不存在ClO;假设3:_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

11、题卡上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现象和结论。限选实验试剂:3moLL-1H2SO4、1moLL-1NaOH、0.01molL-1KMnO4、淀粉-KI溶液、紫色石蕊试液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步骤1:取少量吸收液于试管中,滴加3 moLL-1 H2SO4至溶液呈酸性,然后将所得溶液分置于A、B试管中步骤2:步骤3:SO2+2NaOH =Na2SO3+H2O Na2SO3 只存在ClO 。步骤2:在A试管中滴加0.01molL-1KMnO4溶液12滴,振荡 预期现象和结论:如果溶液颜色褪去,说明有SO32-,则假设1成立,反之则说明没有SO32-,则假设1不成立。步骤3:在B试管中滴加淀粉-KI溶液12滴,振荡 预期现象和结论:如果溶液颜色变蓝色,说明有ClO,则假设3成立。反之则说明没有ClO,则假设3不成立以上分析如有不足的地方,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永久免费组卷搜题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