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培训学结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培训学结 .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课程培训学习总结新课程所带来的冲击和挑战,通过本次学习我深感历史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理念、专业能力对其发展的重要性。一、专业知识是新课程教学的基础专业知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历史教师应具备系统、扎实的历史教学专业知识。它包括历史学科专业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历史研究和教学的学术能力、历史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第一,掌握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历史新课程采取中外历史合编模块加专题化的课程结构。因此,历史教师首先要精通中国通史、世界通史、课标所涉及的主要专题史、地区史、国别
2、史、断代史和史学理论知识等。同时,由于模块间的内容有交叉,纵横交错,这就要求我们对历史知识要有一个横向的整体掌握。历史教师只掌握历史学科专业知识,深入透彻地了解历史新课标所列的主体教学内容及相互间的关系,才能明白它们在历史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价值,才能在历史教学中通观全局地分析教材,灵活把握处理每一节历史课,使知识在教学中不只是以生硬的符号形式存在,而是以思想、精神的方式出现,从而真正地展示出所授历史知识的无限生命力和价值,引导学生在历史的海洋中畅游,充分发挥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第二,掌握广博的多学科知识。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社会科学,它涉及到语文、政治、地理、音乐、美术、物理、化学、生物
3、等学科知识,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历史学科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更好地理解所授知识,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三,掌握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近几十年来,史学研究的领域不断扩大,研究程度也不断深入,相当一部分研究成果已被历史新课程教材所采纳,历史教师应密切关注历史学和考古学的新动态、新成果,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专业发展更上一层楼。第四,掌握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近年来,我国历史教育教学研究产生了大量的成果。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重要资料。近年来,在研究历史新课程方面,也出版了一些专著,如中学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等历史教学专业期刊上刊载了历
4、史新课标方面的许多学术论文和经验文章,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拜读并借鉴,让我们的专业发展少走弯路。第五,掌握良好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历史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现在的高中生生活在物质相当丰富和信息传播多样化的现代信息社会,再加上独生子女和家庭独居方式的影响,他们的生长、学习无疑都有了根本性变化,因此,历史教师应熟悉授课的对象学生的历史学习情况。这样你的教学才会目中有“人”,才能真正关注你的学生,关注你的学生的学习,关注你的学生的发展。二、专业理念是新课程教学的指导专业理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是支撑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它指引着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因此,中学
5、历史教师应深刻领会普通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摒弃传统观念中与中学历史新课标不相符的观念,重构自己的理念体系。(一)增强课标意识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确立以普通历史课程标准为教学依据的思想;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在普通历史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钻研教材是怎样体现课标理念、贯彻课标目标和内容的;增强课标意识,就要认真思考普通历史课程标准对教学、学习评价、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等方面的建议并结合学校和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贯彻。增强课标意识就是要将普通历史课程标准的精神,特别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落实到备课、课堂教学、课后作业、教学反思等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中去。(二)转变课程观新课程改革
6、实施后,国家明确规定,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制度,课程管理也由国家统管制逐步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的分权决策制。这就意味着教师不必过分强调教材的权威性,不必完全忠实于教材,而只是将教材作为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也不应仅仅是国家和地方课程的执行者、使用者,也应当结合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本地历史课程资源。通过编写校本历史教材,成为学校课程的研制者、开发者,从而形成正确的课程观、教材观、课程资源观。(三)转变教师观教学的根本在于学生的学,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因此,教师的角色亦被赋予新的内涵:教师的职责现在是越来越少
7、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要求中学历史教师的角色应发生以下变化。1.由单纯的历史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中学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信息源。2.由中学历史教学的“权威”转变为中学历史教学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3.由强制式的教学管理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四)转变教学观新课标要求改变旧有的单一、被动的教学方式,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善发展。中学历史课程改革,要求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也应发生以下的转变。1.必须从偏面的历史知识传播转变为更关注三维(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8、、情感与价值观)的发展。2.必须从偏重教师的“教”转变为重学生的“学”,特别是中学历史的学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3.必须从单一的讲解、单向的提问转变为师生多向互动,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阅读自学,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4.必须从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关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5.必须从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变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发展,重视学生差异性发展。(五)转变学生观新课程站在中华民族复兴和素质教育的高度,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核心理念,不再将学生当作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权威下的“奴仆”,而是将学生视作教学的主动探索者、参与者
9、、与教师平等的合作者,将他们视作学校教育教学关注的中心和重要的教学资源,需要我们尊重他们的正常需要,关注他们全面成长。三、专业能力是开展新课程的保障专业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具体表现,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专业理念于育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总和。面对高中历史新课程,历史教师在提高教学基本技能的同时,尤其要提高反思能力、课程能力和科研能力。(一)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教学反
10、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有目的地进行审视,作出理性思考,并以指导以后的教学,反思性教学源于教师自身的教学实践,贴近教师的专业生活,能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地位的提升大有帮助。反思性学习是历史新课程倡导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面对历史新课程下学生的反思性学习,教师理所当然应成为反思型教师。教师的教学反思可在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三个阶段进行。在教学前,教师应根据历史新课程标准为指南,借助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案进行反思。比如,对历史新课程标准所定的本节课的目标理解得如何?学生对本节课会有哪些疑难点?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是否符合历史新课程
11、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应如何实现?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处理是否妥当等。在教学中,应对教学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及时发现,自动反思,迅速调控。主要表现为对课程中生成性教学资源的适当处理和运用,教学中的反思表现为教学中的机智、教育智慧。教学后的反思是应在某一教学活动告一段落(如上完一节课或一个专题,一个模块等)后,在历史新课程标准和自己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去发现、反思、研究整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取得的教学效果及原因,并对有效的经验进行理性的总结和提升。这是对前一轮教学活动的终结,也是新一轮反思性教学的前奏。教学反思应从多角度去审视,以下四个角度应是重点关注的。1.历史教师自身所提供的视
12、角。包括自己在上课时的教学体会及经验,对自己教学过程的录像、录音的重温及自己去听其他历史教师上课的感受等。2.自己所教学生所提供的角度。对自己教授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及作业反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感受、体会和教学效果。3.同事所提供的视角。通过集体备课、公开课等方式,加强与本校历史学科教研组、备课组、教师、领导和本地区历史教研员及其他学校同行的交流,请他们对自己教学中的问题提出中肯意见。4.教育文献所提供的角度。阅读一些发表的历史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案例和历史教育大家的点评,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以历史新课标作为度量的标准。历史的教学反思最好以文字的形式体现出来。教学日记、教育
13、叙事、教学小论文等都是较常见的几种类型。而教学日记能较忠实、系统地记载本人教学反思的过程和内容,见证自己专业发展的历程,并能为自己教学研究积累大量的原始素材而备受欢迎。教学日记应重点记录以下五点:第一,记录教学中的“亮点”。一节课下来,如果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如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手段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环境的设计等)感到满意,就可以记录下来。第二,记录教学中的“缺点”。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精心设计的一节课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我们可以把它记录下来,进行分析、总结,让遗憾变成一笔宝贵的财富。第三,记录教学过程中突发的“灵感”。这种灵感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突然迸发的,是之前无法
14、估计的,这些灵感一经提升,往往会变成你的教育智慧。第四,记录学生的“闪光点”。中学生的想像力丰富,有时会别出一格,闪烁着“创新的火花”。教师要善于及时捕捉,认真做好记录。第五,记录创造性使用新教材、新课程资源时自己的“观点”。将这些内容用专门的笔记本记下来,不时翻看、重温,审视原来的教学过程的成功和失误,体验职业幸福。当然这要求教师要养成良好的反思写作习惯,要有较强的理论功底(特别是对历史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要有揭自己短的勇气和胆识。(二)教学教研能力历史课程改革产生了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这要求历史教师和学生要有新教法、新学法、新评价。这六个“新”中有很多问题等待着历史教师去探讨、研
15、究,教学研究既需要教师本人和研究团队的努力,也需要专家的引领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三)课程建设能力历史的课程资源除了传统的历史教科书外,还包括历史教师、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会、历史遗存、互联网等七种课程资源,其内容也大大拓展,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同时历史课程资源又关系着历史教学质量的高低和历史课程目标的实现。因而历史新课标也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这是历史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它包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力。1.提高历史课程资源利用能力(1)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首先,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要大力提
16、高历史教师的素质,让历史教师在课堂上以生动的语言、得当的肢体动作、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将其精深的历史专业知识和对所授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深厚的专业能力展示给学生,为学生勾画出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去吸引学生,调动他们的思维,达到课程目标。同时,其他学科教师也是很好的人力课程资源。如:可在美术教师指导下欣赏历史图片(如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作品),可在计算机教师指导下在互联网收集历史学习资源等。其次,利用好学生资源。中学生对历史学习有一定基础,并对历史事件、人物有一定的评价能力。可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收集整理历史课程资源,如收集历史歌曲、外出旅游参观历史遗址时的照片、报刊杂志中有关的历史文章等。同时,更
17、重要的是要将他们引入到历史教学中来,以课堂讨论、组织历史辩论会和故事会、编制历史剧、开展社会调查等形式,增强他们的历史体验和感悟。再次,利用好学生家长资源。学生的长辈经历丰富,是近几十年历史发展的见证者,他们与学生关系密切,他们的生活与学生贴近,所以他们的讲述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身边的历史,更能让历史教学走近他们的生活。最后,要利用好社会各界人士资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重大历史事件的亲身经历者进课堂讲述历史。(2)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课程资源首先利用好历史教材。在历史新课程标准中,历史教材不再是一字都不能动的“圣经”,不再以作者所表达的意义作为唯一标准。它允许历史教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增删、
18、诠释乃至重新编排。其次利用好图书资料。学校和历史教师多少都有一些历史文献,历史读物和历史报刊,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到图书馆去借阅或购买,这也是一笔宝贵的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种类繁多,各具特点。在教学中要根据课程目标、师生实际、客观条件和各类资源特点,合理利用。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实施、反思、研究,以提高历史资源利用能力。2.提高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有必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适当地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其主要就表现在历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上。这首先要进行需求分析,即本校历史教学是否有此必要、本校能否提供相应的人力财力等方面的保障、学生是否对此感兴趣等。其次分析所在地区、学校和师生实际,并与历史学科的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选择相应的内容。再次确定开发校本教材的目标,即人文教育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最后选择适当的开发方式,组织相关人员编写并在应用中不断改进。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多次反复,在不断的开发、实施、反思中提高历史课程开发能力。历史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要求每一个教师必需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课标要求,分析自己在专业知识、专业理念、专业能力方面的优势和不足,确定发展目标,有目的、有重点地发挥自己优势,改进不足,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促进个性发展。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