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老子》读后感_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老子》读后感_1.docx(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老子读后感老子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 仔细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肯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意应付就可以,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老子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子读后感1读老子,我自然而然地融入那个无欲,无求,无我的自然空灵的世界,“道”的世界,是自然的世界,恬淡安静里蕴含无限玄机。或许,没有读老子之前,我对老子及其思想始终停留在历史课本上“无为而治,消极避世”。在花费了颇长时间研读之后,掩卷之余,不免为自己从前那狭隘片面的肤浅理解惭愧不已!老子其人格,是宏大的、高尚的;其精神看似波澜不惊,但体察其深处,却让人感受到一种隐
2、幽的愁闷和苦痛之情。读罢此书,我能深深地、切实地感受老子也是酷爱人世,关切人世的。与孔子实行的主动入仕以推行仁义不同,老子另辟蹊径,探究人与自然,人与道法,人与天地的内在关联,极力使人道符合于天道自然无为的客观规律来求得自己的志向社会。唉!惋惜个人的实力是有限的,和孔子一样,在有生之年,老子的思想也未能被圣人所重视。那怎么办呢?孔子选择了著书立说,论诗书,授弟子;而飘逸的老子,没有了俗世的羁绊,选择了更富历史传奇性的方式夕阳古道,羸弱青牛,函谷关口,飘然而逝。老子是才智的。第四十三章里,“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最松软的东西,能在天下最坚毅的东西中自由穿行),好比人的舌头和人的牙齿当
3、你老了的时候,坚硬的牙齿都掉光了,而松软的舌头却依旧存在。“柔能克刚”,这个现实的规律被老子三言两语揭示出来。又及五十八章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灾祸啊,华蜜紧靠在它旁边;华蜜啊,灾祸正在里面躲藏),这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里提到的唯物辩证法的详细阐释,看似冲突的“华蜜”和“灾祸”,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的环境,却能相互地转换,或者说和谐地共处。行文至此,让我想到了“塞翁失马”。塞翁失马,焉知其非福耶?焉知其非祸耶?老子是浪漫的。除却对现实的探讨,老子里不乏空想的意象的成分。例如第四章、其次十五章里对“道”的描述:“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我不知道它是何物之子,它好像先于天帝而产生
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母”(有一物体,混然而不行分,在天地形成之前即已产生。它宁静而无声,空虚而无形!是唯一的存在,恒久不会变更。它循环运行,永无止怠,可以作为天地的命根)。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浪漫的民族,民族性的浪漫则可以体现在文学上,而老子的道家哲学恰恰开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从“道”的说明,起先,浪漫持续在老子的字里行间,持续在屈平的离骚、天问,持续在太白的“飞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老子又是孤独的。老子希望天子能循天道,修玄德,不要过分追求盈满。他认为虚静而不盈满的君主才能有所作为,功用才永不衰竭。他还主见人们都效法那泽被万物却“不争
5、”的睡“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且,君主还要做到“不争”,即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因为“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不争,还体现在不以武力、兵强而争于天下,故而底层的劳动人民得以养精蓄锐,过上太平的日子。老子完全是出于一种古代的人道主义,从体恤劳动人民的角度动身。然而,老子的主见、志向已经不行能为当时的社会现实所认同、容纳。试想,在那一个打着“尊王攘夷”幌子的春秋时期,“家天下”名存实亡,礼崩而乐坏,兼并土地,掠夺财产才是各诸侯热衷干的事,哪个朝廷还会听得见一个周王室守藏之吏的话呢?回到氏族社会?无为?开什么玩笑!可以想象,道不行的老聃是凄怆的、隐
6、忧而苦痛的!所以,就有了函谷关口,老聃的青牛孤独的身影(幸好,他还有函谷关关长尹喜这个铁杆粉丝,在他“莫知其所终”前让他著下老子)。虽然,老子的理想在那个社会巨变的历史时期不得实施,但老子里许多修身的阅历我们却可以借鉴。比如我们应当像天地那样自然地、无所偏私地普爱万物;比如不要有心的追求作为,有心便会“妄作”;又如,为人处世,我们应当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虽然我们不能像圣人那样“被褐怀玉”,“方而不割,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廉而不刿”,但是基本的道德行径,我们还是能明白并实践的。读老子,不能不提到“道”。“道”是什么呢?依据老子所说,这个“道”是万物之本原,它先于天地而存在,是天地万物
7、更是人类所应遵循所应效法的最高准则和典范。“道”效法自然,其存在本身就是自然之永恒规律,不会有任何改易改变;它虚寂幽玄,但功用却永无穷竭;它混沌素朴,和光同尘,顾伟天地万物之宗;只知它先于天地而存在,却不知它原委由何而有。我想,或许“道”是不存在的,又是无所不在的;或许,“道”是无形无状的,又是充塞宇宙的。或许,“道”就在我们心中老子读后感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祸的因素。也就是说,好事和坏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肯定的条件下,福就会变成祸,祸也能变成福。老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老子是中国,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辩证法思想的哲学家之一。关于老子其
8、人、其书及其“道论”历来有争辩。依据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给他写的一个简洁的传记来看,他是春秋时闻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厉乡曲仁里人。“老子”是人们对他的称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他的生卒年月不详。老子做过周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馆馆长),所以他谙于掌故,熟于礼制,不仅有丰富的历史学问,并有广泛的自然科学学问。公元前520年,周王室发生争夺王位的内战,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刘耿立王子猛为悼王。王子朝杀悼王独立。晋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为敬王。这次内战达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
9、失败,席卷周室典籍,逃奔楚国;老子所驾驭的图书亦被带走。于是,老子遂被罢免而归居。形势的改变,使老子的地位发生改变,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转变,由守礼转向反礼。老子由于身受奴隶主贵族当权者的迫害,为了避开祸害,不得不“自隐无名”,流落四方,后来,他西行去秦国。经过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西南)时,关令尹喜知道老子将远走隐去,便请老子留言。于是老子写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传老子出关时,骑着青牛飘然而去。老子的思想主见,大都保存在老子一书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两篇。因为它所讲的是道与德的问题,后来人们又称它为老子道德经。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老子一书,并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战国时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
10、却是属于老子的。老子一书,文词简短,艰深难懂,因此后人作了很多注解。最通行的有西汉时道学家河上公,注,三国时魏国哲学家王弼注,还有清朝时魏源的老子本义,等等。下面我们就通过老子这本书,来了解老子的哲学和政治思想。“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说明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起先了改变。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
11、。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特别道。名可名,特别名。无,名天地之始。老子读后感3是谁在数千年的历史中悠悠地述说着亘古的才智?是谁在漫漫的岁月轮回里传递着不变的真理?是谁只留下五千言却给人类带来了无限的哲思?是他,哲学的圣者,生活的智者老子。他就如一颗绚烂而又古老的恒星,散发出神圣的光线,透过数千年的时间,照射在宇宙深处的每一个角落。老子具有非同一般的才智,那一双犀利的明眸洞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渴望着安静与恬适的生存方式,力图避开现实的纷纷扰扰,追求那一份纯真的心灵自由,这种超乎其然的生活看法,为后人指明白一条新路,令人神往,令人渴望。他的思想,他的哲学,总与道休戚相关。道是万物的本源
1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通过一个道字把自然创建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否定了一切唯心论和宗教主义。在我看来,道的就是一种客观规律,看不见,摸不着,而世间的每个微小之处都存在着道的本真。做人之道,为学之道,谋事之道,道道相关,到处都是才智,都须要我们去发觉和领悟。每个人都必需生活,做人为学谋事之道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颇为重要,道德有无,道德凹凸,确定着你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式和成效。老子教我们的是修身之法,以来提高精神境界,让我们学会生活。每个人都渴望着自由与欢乐,而苦恼无处不在,坎坷接踵而至,若要从中解脱,主动权在自己手上。“有志气去变更能变更的,有肚量去接受不能变更的”,“不
13、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这样,方可身心自由,才能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老子之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无为。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无所谓,无所为吗?其实不然。无为的精华之处在于它的玄理,有太多的人无法真正理解无为的,把其归为消极避世的人生观。然我的理解有所不同,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不作为,而是不为所欲为,不胡作非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是顺道办事,根据事物的客观规律,顺自然发展的一种高姿态的才智。“不做也完备”从某种角度看,的确有道理。汉武帝当年并没有实行黄老之学的不为之道,而采纳了有为,让汉朝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台阶。殊不知,正是当前的文景之治的无为政策,实行了养精蓄锐,为有为创建了机会,打下了基础。
14、因此,汉武帝的有为也是某种程度上无为,无为是过程而非目的,我想,这样的相识,只有真正意义上悟到无为思想的精华方可理解。每每联系起现实的生活和社会,就越觉得他的思想之宏大。人们太多的有为让悲剧不停地上演。那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那黄河、长江的水体污染;那海底大片的珊瑚礁死亡;那南极臭氧层空洞的不断扩张;全球气候的急剧变暖这一切的一切摆在眼前时,想想我们的有为是否已经过了度?现在,我们呼吁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数千年前的老子早已悟到这真理,这也正说明白老子在当今社会乃至将来存在着巨大现实意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一书通过对道与自然的结合,阐明白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到处充溢着辩证
15、的思想,体现着最朴实的才智。老子短短五千言,字字精炼,句句精髓,篇篇精华,渗透着一丝丝奇妙的让人钦佩的大智。我想用安静的心态,渐渐地品,读,看,听,思,悟,像老子一样,坦然地生活!老子读后感4假如说,半部轮椅可以治天下,则一部老子可以治宇宙。老子是一部宏大的哲学著作。李约瑟说,中国文化就像一颗参天大树,而这颗参天大树的根在道家。可以见得:老子是如此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奇葩。读了老子,我只能说是读了老子,理解了这部巨著中的皮毛罢了。对于自己,只能说,选出几个特有感想的来说。老子开篇为我们讲解并描述了“道”,道产生了天下万物,可它不是一般的道,不行以用言语来表述的.,是特别深邃奥妙的;“道
16、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就是道创生万物的本原。老子中认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混而为一”道。这与古希腊的许多哲学家的想法很不一样,泰勒斯认为万物的本原是水,亚里士多德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乃至后来在科学水平比较高的状况下,出现了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这一说,让我不禁思索:在古代中国,为什么会认为道这虚拟的东西是万物的本原,而不是跟西方所说的某一特定的物质。莫非是文明的本质性不同吗?“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其实,客观世界就是冲突对立着的,可人们却因为自己的主观,有了所谓的美恶、善与不善,这才有了每个人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等等。可在老子里面,“有无相生,难以相成,
17、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每个事物的存在都是以其对立面的存在来体现了。或许,这就是我们中国古典哲学中的“相反相成”。“上善若水”这是家喻户晓的一句经典了,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呢?老子以水来教化世人,用水性比方有高尚品德者的人格。“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不就是说高尚的品行就像水那样,那么柔,停留在卑下的地方,滋润万物却不与之争。这才是最高的善吧。而如今,反思社会,争权夺利,趋炎附势,哪能体现善呢?又还有多少人做到无私呢?老子认为“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能自生,故能长生。”由天地之许久存在,是因为天地如此无私的奉献着自己。所以。老子说:“是
18、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由于自己的无私,最终成就了自己,如此都宏大呀。其实,老子里讲到了许多人道的部分,正是我喜爱的。关于为人处世的哲学:“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为人之道,要求行事须留有余地,不要把事情做得太过,无论做什么都要有一个度,应当适可而止。人们不行“盈”,一个人在成就功名之后,就应当身退不盈,才是长保之道呀。“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道之宏大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乃万物之母呀。老子的老子,是那么深邃,又是那么高深莫测,早晨一露珠,夜晚一颗星,都在这宏大的道里面,渺渺众生中的
19、我,是多么想了解这宏大的道呀,只有接着努力地学习着,才能越来越接近“道”。渐渐地了解道,犹如数星星般,无穷无尽。老子读后感5所为,有所不为,是我读完老子后的最大感受。辩证的“祸福相依”同样出于此部经典伟著道德经,另有很多的哲理成语,诸如“和光同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皆由此道中来。“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起先了改变。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
20、“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特别道。名可名,特别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恒久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定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致虚守静平淡处世道德经十六章有言:“致虚极,守静笃。”这句话强调了致虚守静的工夫修养和复归之理。我理解,所谓“致虚极”,就是“致极虚”;“守静笃”,就是“笃守静”。我想,这是修道的基本方法。“致虚极”是说,自己假如想修道的话,要努力使自己达到极端空虚的境界。极虚指心灵一尘不染,近于真空,就是要去除世俗的妄念杂欲。“笃”是敦厚,笃守就是坚守。“守
21、静笃”就是坚守清寂一个事物的发展至极点,必定会向其反面发展改变。所以要能维持它的发展而不至于变为它的反面,就必定要先了解它的反面,在发展过程中不让其到达极点。“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自居于弱势、静态而保持一种弹性,促使敌对一方向膨胀、夸张发展以至成为脆弱,即产生盛衰的对转,这的确是看得很深。老子提出了一个不分善恶美丑的观点,让我们不用好和坏,美和丑去评价别人,他认为美是因为丑的存在才有了美,善是因为恶的存在才有了善。所以美只是一面,还有丑的一面,善也只是一面,还有恶的一面。不仅如此,还认为困难与简单,长与短,高与低是相互比较而
22、形成的,音与声相互谐和,前与后相互追随。这些都是永恒的道理,我们不应当太去在乎它。只有这样我们看事物才能更为全面。老子觉得学道的人应当把自己看得比别人低一些,柔弱一些,弯曲一些。出门做事就似乎在别人家坐客一样,与人说话就像对待自己的上级那样,行走在外看起来毫不起眼。他举例说大海之所以成其大海是因为自己所在的位置比别的地方都低,所以全部的水都汇聚到了海里。他更要求我们要从小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高台以土垒之。只有这样才可以接近道,接近道的方向。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致虚极,守静笃”,“柔弱胜刚毅”。老子的这一原则叫做“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作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
23、地去做。有的人觉得老子的不争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竞争。其实并不是这样,老子只是用了另一种方法进行竞争;不但如此,他的方法还可以帮助你在竞争的同时处理好与四周环境的关系。与人和善是方法。老子随时在提示我们自己应当做什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追求什么样的生活。换句话说就是在人生、社会中的定位是什么。只有明白自己的定位,才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之德是最近于圣人之德的。而志向中的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看法。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
24、,必定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本质。每本书都有其局限之所在,有其不行理喻之处。如论语中的迂腐世故的君子主义,庄子的虚幻不切实际。道德经中也有其消极避世的一面。但我们不能否认古典的经、史、子、集历年历代给中国人以才智的启迪,以心灵的释然,以生活的动力,以处于天地之间行动的规则。每一种道理也总不能囊括世间万物,合众人脾胃。因此才有百家争鸣的文化盛宴,与不同世界观的人生。知道自己应当做什么。老子读后感6今年春,忘了是几月几日,先生拿出三个紫砂杯,让我从中选一个,说是在文化城那边买的。我一眼看上其中一个上有“修心养性”字样的杯,盖上还有一个小“太极”。由喜读道德经到偏爱
25、与“道”有关的书和物,这就是“爱屋及乌”吧。老子其次十八章我觉得对“修心养性”是有帮助的,他教人顺乎自然、安守清静、无为、不争之心、为天下式。二十八章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如要说明这段话,就是说:知道要用雄(刚毅)的手段爱护自己,可却不与人争雄,反而甘心守雌(柔顺),这样,就会如天下溪流归注,得到天下人的归服,最高的不变的德不离散,他更能回返原有的童心(赤子心),达到纯真的境界。所以有“小儿是神的确
26、定”之说。知道要显露表现自己,使人知道自己光明的一面,却不与人争表现,而甘愿隐伏,甘居黑暗。这样的人能成为天下人的榜样和典范,其最高的不变的德不会出差错和过失,而能返朴归真,回来于纯自然而与道合一(无极乃太极之母)。知道光荣和富贵的一面,却不与人争光荣与富贵,而甘居耻辱和平常。这样的人心胸开阔,得天下人的归服,其最高的不变的德是足够的,更能复归于万物的原来,朴是至真至纯的。朴被破坏,朴散成为详细的器物。圣人在朴被破坏的基础上,以浑朴的原则建立管理和领导,所以,善治和完备的管理是顺天道,使万物各遂其性而行,也就是依从无为而无不为。老子主见顺乎自然,一切不要牵强。人工有损自然,因为天地也是受大自然
27、的驱迫,而不自主的在那里不停的工作。大自然是什么?便是万能的天道。所以人当听从天道,不能自作主见。庄子说:“吾在天地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也就是看到人与自然的关系。老子主见清静无为为人道之极轨,守不争之德,守住清静、柔弱、抱一、寡欲之心,遵循自然、玄妙的法则修行。我们凡人如照此修心养性,对身心健康是大有好处的。今日中午听一位医生谈某文章上说,把病人分两组:一组服药,一组学道德经,几个月后,学道德径这组的疗效好过另一组;我想,这可能就是人们说的,心病(苦恼心)还需心药治。人回来于自然之心,也就无所谓心病了;这也就是佛法讲的清净无染之本性,本性清净无染,何来心病?老子读后感7老子道德经,蕴含
28、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从这部人类礼貌史上的才智宝典中吸取治国安民、修身养性、立人处世的精髓。当今社会科学发达,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宝越来越殷实,而精神财宝却越来越贫乏,道德沦丧的现象日益严峻。“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实实工作”的呼声日益剧烈。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如何去应对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呢?我们同样能够在道德经这部圣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意守静处世,清静自省,尽心本职!既然我们个体非常渺小,力气非常微弱,人生非常短暂,我们何不端正心态呢?静心、净心、尽心就是人们的三个不一样心态层面。静心:静安人生坐标;净心:
29、净处人生方向;尽心:尽展人生作为。静心,静安人生坐标。老子以“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为”为修道之本。道德经十六章云:“致虚极,守静笃。”强调了致虚守静的修养。“致虚”就是要消退心灵的蔽障和理清混乱的心智活动,而后才能“守静”,透过“静”的工夫,深蓄厚养洞察力,才会“知常”,逢凶化吉。老子之后,庄子强调少私寡欲,以静养神,这是道教静中养生的思想理念。“静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静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扰,不因进退去留而影响;静心,才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孤独。总之,静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们的心境到达虚静的状态,才会时刻持续虚心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才会在
30、社会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净心,净处人生方向。“净者,不污也”,天地万物之间,干净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义很广泛,老子道德经十二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意思是说五彩缤纷的世界使人纷繁芜杂,各种各样的声音使人响彻云霄,美味佳肴使人馋涎欲滴,纵横驰骋的心灵使人心态若狂,拥有珍贵难得的货物使人心惊胆寒。就从视、听、味、嗅、触、物六方面形象勾划了人们因贪欲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导致的严峻后果。故后人云:六根清净、一尘不染。意在教人约束,收敛人们的贪欲之心。再看老子道德经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
31、若身。”我们能够看出“宠辱若惊”的根源就在于“为吾有身”,“为吾有身”就在于人的心性不能清净如水,澄澈透亮,把个人看得太重,把自我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假如恬淡处世,致虚守静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何来“贵大患若身”呢?由此,净心能使自我自觉地坚持自我反省,能时刻检束自我的贪欲之心、遏制自我的非份之想。净心是持续醒悟相识的源泉。尽心,尽展人生作为。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21页 共21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第 21 页 共 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