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改革局工作总结及2021工作计划稿和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调研报告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改革局工作总结及2021工作计划稿和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调研报告范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0年改革局工作总结及2021工作计划稿和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调研报告范文2020年改革局工作总结及2021工作计划范文稿2020年以来我局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有力推动全区经济社会常态化复苏。现将我局2020年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7%;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3%;区属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5.9%;区属财政收入完成11.83亿元,同比增长8.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4.6%;城镇居民人
2、均可支配收入36942元,增长3.7%,排名全市第1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96元,增长9.0%,排名全市第3位;新增9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48.6%,排全市第1位。(二)有序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2018年度9个项目,总投资93802.59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46060.71万元),项目开工率100%,中央投资完成率100%。中央预算内资金支付率71.19%,离100%的年度目标任务还差28.81个百分点。2019年度19个项目,总投资9968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8368万元),项目开工率100%,中央投资完成率100%。中央预算内资金支付率10
3、0%。2020年度4个项目,总投资7579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255万元),项目开工率100%,中央投资完成率、中央支付率线上调度均已达95%以上,分别超出年度目标40个百分点、25个百分点。(三)加强项目申报项目,推进“五网”建设一是做好抗疫特别国债项目的申报。2020年全区申报抗疫特别国债(新增中央投资)项目207个,总投资125.77亿元,申请抗疫特别国债(新增中央投资)资金91.89亿元,目前下达抗疫特别国债项目4个,项目总投资1.20亿元,抗疫特别国债金额2.76亿元。二是积极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全区录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并获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审核满足专项债券尽调前置条件推
4、送项目共18个,总投资41.72亿元、专项债券需求21.25亿元。其中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类投向债券需求最多,共13个项目、专项债券需求14.75亿元;农林水利类投向3个、专项债券需求4.3亿元;生态环保类投向1个,专项债券需求1.4亿元;社会事业(文化旅游)1个,专项债券需求0.8亿元。三是加强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的申报工作。申报2021年中央预算内项目共130个,申请中央资金21.8亿元,部分项目已完成立项、可研、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项目用地选址已落实。如:城南创业园项目已完成所有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市区小平阳等9个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建设工程(二期)、市区应急物资储备调度指挥中心项目、市区凤
5、凰镇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项目、市区寺山镇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项目、市区小平阳镇应急物资储备中心项目已做好项目建议书和初设,项目用地选址已落实。四是推进“五网”建设。全区已列入自治区盘子项目共26项,项目总投资54.52亿元。1-12月,全区“五网”项目已完成投资4.5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47.33%。已开工项目21个,开工率80.77%,组织各部门完成“五网”项目集中调整工作,及时增补66个符合条件的项目列入自治区“五网”项目库管理。五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申报工作。2021年乡村振兴提前批申报468个项目,总投资130.75亿元,申请乡村振兴补助8.24亿元。(四)项目审批时限再压缩固定资产投资项
6、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及核准、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办结时限经两次压缩,由法定20个工作日压缩到2个工作日办结。企业投资项目取消了备案材料,业主自行网上备案,审核通过承诺即时办结。2020年底,共审批备案247项,项目总投资330.58亿元,同比增长74.66%,其中审批类87项,总投资102.92亿元;备案类160项,总投资227.66亿元,节能类0项。(五)超前规划,精准定位一是印发了市区“十四五”规划推进工作方案。二是申请列入市层面的“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重大工程项目共计283项,总投资约1610.5亿元,“十四五”计划完成投资约1260亿元,占总投资的78.24%。三是配合市级开展“三江口”规划工作
7、,做好三江口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完成。四是组织开展“十四五”规划各项编制工作,统筹各区直单位,采用实地走访、座谈会、专题汇报等多种方式,开展了12次编制工作,起草了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研究市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思路纲要),经过征求意见5次,修改7次,并于2021年2月提请区人大会审核通过。(六)狠抓服务业上规工作强化部门协同合作,成立区服务业办公室,加大企业服务和管理力度,用好用足各项企业扶持政策,推动更多“准四上”企业上规入统。2020年完成新增入库企业9家,超额完成市级下达我区新增入库5家的目标任务。(七)抓好粮食及价格
8、工作粮食工作:扎实做好各级储备粮管理工作。区储存粮食储存管理工作达到“一符四无”粮仓标准;2020年完成储备粮收购13976吨,完成全年收购计划99.8%,完成县级储备粮轮换收购3648.94吨,发放售粮价格补贴511.43万元;全面完成“粮安工程”粮食仓储设施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16个仓库智能化升级改造等设备安装工程已全部竣工,并完成工程验收工作,现已全面投入使用,有效地保障了粮食储存安全。价格工作:完成自治区价格主管部门布置的糖料蔗、玉米、花生生产成本等调查任务,为自治区制定农产品价格提供参考依据。经过成本监审,制定民办小学市丽景双语学校、公办幼儿园市城南第二幼儿园、市第十四中学、市第三中
9、学等学校的收费标准。启动实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根据统计,2020年我区共发放2284.523万元给区范围内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城市低保对象、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做好保供稳价工作。二、工作亮点(一)向上申报项目呈现大幅“双增长”态势。申报2021年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28个专项,同比增长127%,中央预算内资金36.90亿元,同比增长212%。(二)“三江口”港产城新区、良江产业园规划编制工作顺利开展。我局主动与市级部门对接,确保区、武宣县重点产业片区(区高安乡、南泗乡,武宣县二塘镇)空间发展规划工作有序进行。将良江产业园和区红河工业集中
10、区共计约35.48平方公里,顺利纳入三江口港产城区新区拓展区,坚持规划先行,强调科学规划的重要性,以避免空间开发无序、管控失衡以及项目审批难落地等问题。增强了东部产业转移新高地的承接能力。市区良江产业园总体规划(2020-2025)、中国食品安全生产()示范园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区良江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现已圆满完成编制工作。(三)助力“湾企入桂”工作。我局草拟的市区2020年“湾企入桂”工作方案(送审稿)现已下发,有助力我区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实施“湾企入桂”行动,推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新高地建设,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区发改局作为区经济部门之一,多次陪同上级领导赴深
11、圳、广州等地开展招商工作,截止目前,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6个,部分项目在商洽中。今后依托各种商会活动,开展精准招商,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四)服务业快速增长成为社会经济主要拉动力。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各项经济受到严重影响,我区服务业呈现出强力的发展韧劲。2020年我区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1%,拉动地区生产总值较为明显,排全市第1位。新增9家规上服务业企业,超额完成市级下达我区新增入库5家的目标任务。(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硕果累累。一是推行全程电子化,实现“零见面”审批。今年我区充分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及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业务系统,全面推行企业登记“全程网办”。二是推出网上营业厅,
12、“水电气”业务办理全面实现“零跑腿”。我区在全市6个县(市、区)当中率先推出掌上移动营业厅,用水、用气居民用户只需关注相关公众号,按照报装开户步骤填写个人信息,即可开启网上服务新模式,实现线上报装。三是立足审判职能,破产案件清算办理实现“零”突破。我区人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通过破产案件的审理,使尚有存续必要的破产企业通过破产重整获得新生。三、存在问题(一)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固定资产投资结构不合理,我区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依赖5000万元以上项目,该类型项目投资已成为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房地产项目投资增长乏力,成为制约我区投资平稳运行的关键因素。(二)项目申报方面:近三年来,我区争取到中
13、央、自治区、市的投资项目和资金逐年减少,特别是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严重下降。主要原因是各单位对储备项目谋划重视不够,申报项目欠主动,项目前期工作不足,导致政府投资项目申报成功率低或不能按进度完成项目建设,形成全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后劲乏力的不利局面。(三)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方面:一是项目设计变更频繁,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及验收。“双高”基地项目建设因设计理念与实际不符、群众对项目要求较高等因素,导致土地整治项目设计变更频繁,极大影响了建设进度及验收工作。二是水利化项目片区推进较慢。因桂中治旱工程未竣工、供电部分投资成本高、部分片区群众积极性不高等原因,影响了设计进度和实施进度。四、2021年经济预期目
14、标和工作计划(一)2021年经济预期目标。根据对比区2020年度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我局2021年主要预期目标如下: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财政收入增长6%,区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区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9%,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3%左右,节能减排降碳控制在市下达目标内。(二)持续抓好固定资产投资。一是做好2020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结转至2021年的计划中,确保项目投资应统尽统;二是做好目标任务的分解工作,将项目精细化管理、跟踪、调度工作贯穿始终;三是做好项目筛查
15、工作,从备案立项目录筛查出符合入库要求的项目,逐个推进入库入统;四是定期召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推进会,执行红黑榜通报制度。(三)抓好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一是做好项目储备,依托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切实做好项目储备工作,形成滚动实施的良性循环;二是认真审核遴选项目,通过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从纳入三年滚动投资计划的储备项目中,选取符合投向要求的项目或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编制投资计划;三是做好项目调度工作,指导项目部门完善国家重大项目库项目调度信息;四是根据目标任务制定倒排工期,落实领导责任,继续实施并落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精细化管理;五是积极调度资金全力保障上级补助项目资金足额拨付。(四)抓好农经工作
16、,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一是做好2020年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开工后,快速扎实施工建设进展,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保质保量完工。二是根据自治区指导已完成2021年乡村振兴提前批申报的前期基础工作,继续完善乡村振兴审批工作及审批后所确认的项目开展建设工程等其他相应工作,积极努力按时保质保量完成项目的建设。(五)深化改革开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改革开放方面,草拟2021年市区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工作方案,继续组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一是加大2021年营商环境重点指标样本培育力度。二是加快推进政务数据共享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数据互联互通,打破信息孤岛。三是加快全区一体化网上平台建设,实现
17、横向联通、上下贯通,打造全区“一张网”。(六)全力抓好服务业发展,提升经济增长拉动力。一是加大服务业企业上规入库培育力度。加大排查力度,深入挖掘“准规上”企业,及时组织企业申报上规入统;对外地的还未在区落地注册的法人企业分支机构要执行激励政策,鼓励在区注册为法人企业,实现联网直报的入统要求。二是加大服务企业力度,解决企业经营存在的问题。深入企业主动服务,及时掌握企业问题诉求,分类分析问题,积极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不能协调的问题及时上报区“四上”办交由相关职能部门给予协调解决。(七)继续抓好价格工作,推进保供稳价。一是加快推进价格机制改革。二是切实推进价格服务工作,做好产品生产成本调查工作。三是做
18、好价格监测工作,配合市及时实施价格临时干预措施,推进各项保供稳价工作。(价格)(八)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推动粮食工作上新台阶。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军粮供应政策,确保完成军粮供应任务。二是积极完成2021年稻谷补贴粮食收购工作,认真抓好县级储备粮1448吨轮换工作任务。三是全力抓好粮食仓储设施二期智能化、良江粮库仓储基础设施、良江粮库应急大米加工厂项目等粮食项目设施建设策划。2021年实施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调研报告范文稿“十四五”时期是xx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市委xx届x次全会深刻把握振兴发展新要
19、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提出了全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十个突破性进展”的主要目标,其中之一就是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部署要求上来,立足市情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在现代化新xx建设中展现省会担当、作出省会贡献。一、打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八字方针落实到农业生产领域,就是要大力实施科技兴农、质量兴农战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当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争做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稳步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牢记习总书记考察xx时,关于“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20、”的殷切嘱托,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机械化、水利化、科技化、标准化水平,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灌区续建配套、防汛抗旱等水利工程,通过应用大型农机具、发展农业物联网等手段提高农业产出率,打牢稳定粮食产能基础,使“中国饭碗”装上更多xx粮食。到2025年,力争地表水源工程水田区灌溉保证率达到xx%以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着重在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能农业、生态环境等关键领域开展攻关,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强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以市场为导向,以发展现代农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科技
21、示范园区,推进农业科研、推广及生产基地一体化,促进重大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落地,形成园区引领,辐射带动全市高效农业发展的新格局。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加快形成“市级农业科研推广机构+县级农业推广机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技人员队伍”三位一体的三级农业科技服务网络,解决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到2025年“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总面积达xx万亩。二、建设国家高品质农产品基地围绕种好“中国粮食”、端好“中国饭碗”,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引导优势品种集群集聚,打造一批高品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鼓励发展地表水灌溉,扩大绿色、有机水稻规模,重点建设五常、方正、通河等绿色水稻基地。稳定玉
22、米种植面积,逐步增加鲜食玉米、高油大豆、杂粮杂豆、设施蔬菜等高效作物种植面积,重点建设双城、巴彦等加工型玉米基地和巴彦、尚志、依兰等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加快发展林下经济,扩大以食用菌、经济林果、北药等为特色的林下产业规模,重点建设尚志黑木耳基地、通河大果榛子基地、宾县养殖基地和五常刺五加等森林北药基地。三、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以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为核心,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种养加结合和产业链再造,提高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创建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先导区。大力发展农业市场信息、农资供应、农业绿色生产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机作
23、业及维修、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营销等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大力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开发农业多种功能,积极发展生态观光、都市农业、休闲渔业、农事体验、乡土风情、农耕文化展示等现代农业景观区块,打造一批集餐饮、度假、观赏和娱乐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四、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贯彻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加快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构建符合国情和发展阶段的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盟
24、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经营规模化、合作化、产业化、社会化水平。到2025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x万个以上,实现xx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境内上市。五、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工业立县、工业强县”,突出抓项目、强园区、优环境、惠民生、补短板,推动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总量、产业层次、财政实力全面提升,营造竞相发展、争先晋位的良好氛围。积极落实“百千万”工程,狠抓产业招商,制定农业项目招商图谱。以“两头两尾”为抓手,聚焦工业、突出优势、产业链和产业集群谋项目,以项目建设带动县域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推进县域园区特色化、专业化提档升级,突出发展食品和农副产品精深
25、加工业,提高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打好寒地黑土、非转基因、绿色有机优势牌,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和管理,组织一批农产品和食品加工龙头企业与国际标准对接,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实施兴村强县示范行动,集中建设好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六、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统筹规划设计,科学组织施策,高质量推进基础设施补短板,大力度强化公共服务补强,进一步完善乡村水、电、路、通信、广播电视、物流等基础设施。打好环境整治硬仗。加强乡村治理,启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县及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建设。实施“x+x”行动,开展农村垃圾革命、厕所革命、污水革命、能源革命、菜
26、园革命和xx民居建设“x+x”行动,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坚持“尊重民意、整村推进、室内为主”,探索推广适合北方高寒地区改厕模式,科学稳妥推进农村改厕。同时,积极开展xx民居建设行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大力加强农村新文化建设,培养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要注重开展对农民的劳动技能培训,包括加强对进城农民务工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和文化培养,努力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要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科学文化传播阵地,繁荣农村文化事业,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精准施策,落实“四个不摘”,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不变,巩固现有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开展监测,定期核查,及时发现,及时帮扶,动态清零。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要围绕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提升,打好经营增收、就业增收、多元增收三套“组合拳”。通过种、养、加、销各环节同时发力,发展、改革、创业、就业多措并举,推动形成农民持续快速增收的综合机制。研究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接续推进减贫工作,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强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