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培训课件-社会心理学(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培训课件-社会心理学(1).ppt(1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社会心理学,第一节 概述,社会心理学是一门有关人类社会行为研究的现代社会科学,即研究个人心理与社会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中间性、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 1875年德国学者谢夫勒最早提出。,本书概念: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 诞生标志: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出版社会心理学:大纲与资料集、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社会心理学导论,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侧重于心理学的定义: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以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的影响及其变化(现实、想象、隐含的影响)
2、美,奥尔波特兄弟 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以群体生活的心理为基础,强调以习惯来解释人类行为,认为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的心理学有赖于对个体生活在其中的历史的与社会环境的理解。美,艾尔乌德 介于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定义:强调社会心理学研究特定生活条件下个体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着重研究社会关系、社会情境、个体的心理反应以及个体内在的心理因素。中,潘菽,本书认为: 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心理现象及其行为规律的科学。,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二、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 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和反应系统。 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刺激作出的回答,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其所处的情
3、境。 勒温:B=f(P,E) B(behavior)行为,P(person)个体;E(environment)个体所处的情境;f(function)函数关系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导向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行为与社会心理的关系,第一单元 研究对象和范围,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个体层面:个体社会化与自我意识、社会知觉、态度、动机、社会学习等; 人际层面:个体间相互作用与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等; 群体层面:群体凝聚力、群体心理氛围、个体与群体的相互作用、社会影响等 社会层面:风俗、时尚、阶段、阶层及民族的心理特征、国民性等。,专栏2-1 两种
4、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美国学者霍兰德三阶段理论: 哲学思辨启蒙期 关于“人性”的哲学争论:人本善、人本恶 经验描述形成期 19世纪上德国民族心理学:拉扎鲁斯、谢夫勒、冯特 19世纪中法国群众心理学:塔尔德模仿率、迪尔凯姆、列朋 20世纪20年代英国本能心理学:达尔文、麦独孤12种本能 奥地利的精神分析派:弗洛伊德 实证分析确立期 奥尔波特、勒温等,第二单元 社会心理学简史,实证分析确立期 先驱:特力普里特(美)、莫德(德) 奥尔波特社会心理学、墨菲夫妇实验社会心理学 1. 瑟斯顿、李科特:态度测量 2. 谢里夫:游动效应 3. 莫里诺:社会测量法 4. 勒温:群体动力学
5、二战后多元发展 20世纪80年代: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美),第三单元 研究方法,一、原则: 客观性原则:中立 系统性原则 理论结合实际原则 伦理原则 研究者必须采取保护被试的措施和步骤 研究者应评估研究计划的道德可接受性 研究前,研究者应向被试说明研究计划的主要部分并征得被试同意;在特殊情况下的欺瞒须经同意,并在事后向被试说明,求得理解 被试有退出研究的自由 对被试提供的资料应加以保密,如公开发表,须经被试同意 不得和被试者建立研究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工作关系),第三单元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观察法 自然观察 参与观察:观察者隐瞒自己身份 调查法 访谈法 结构访谈、非结构访谈 直接访谈、间接访谈
6、 问卷法:标准化、收效快 结构问卷、无结构问卷 发送问卷、访问问卷、邮寄问卷 问卷设计原则:目的性、全面性、非歧义性、非暗示性 档案研究法 实验法: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与社会常识的区别,第四单元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描述现象 解释事实 探求规律 预测行为,社会学习论 社会交换论 符号互动论 精神分析论,勒温:“好理论,最实际”,一、社会学习论,起源:行为主义(班杜拉、沃尔特斯) 学习机制: 联想:经典条件反射 强化:强化物;正强化、负强化 模仿:榜样;父母与重要他人 观察学习: 班杜拉: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不足:忽视情境、外归
7、因、关注行为,二、社会交换论,霍曼斯、布劳、埃莫森 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基本准则,个体为了在交换中获得最大收益,减少代价,使得交换行为本身变成得失的对照;社会交换关系是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的人们的自愿的活动,不仅存在与个体之间,而且存在于群体和社区之间。 互动维持的条件是: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或扩大满意度、减少不满意度的平衡。 基本观点:成功、刺激、价值、剥夺-满足、侵犯-赞同命题,“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三、符号互动论,詹姆斯、米德、布鲁默(“符号互动”)、库利、杜威、库恩、威因斯坦、戈夫曼 基本假设: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其意义为基础的;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
8、互动,而不是存在事物自身中;个体在应付其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己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强调事物的意义、符号在社会行为中的作用,意义存在于互动中。,三、符号互动论,主要观点: 1、心智、自我和社会的形成发展以使用符号为前提; 2、语言是心智、自我形成的主要机制; 3、心智是社会过程的内化; 4、个体具有能动性; 5、行为受认知信念的制约; 6、身份与身份的意义存在于互动过程中; 7、自我是社会的产物,是主我和客我互动的结果。,四、精神分析论,弗洛伊德 意识、潜意识、前意识 里比多 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生本能与死本能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荣格:心理分析 情结与梦 发展潜力
9、与完善人格 集体无意识 生命力,四、精神分析论,新精神分析论 霍妮:“文化因素”论(强调后天因素) 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论 学习信任阶段(018月)、成为自主者阶段(18月4岁)、发展自主性阶段(45岁)、变得勤奋阶段(511岁)、个人同一感阶段(1118岁)、承担社会义务阶段(1830岁)显示创造力阶段(中年及壮年)、达到完善阶段(从成熟到晚年) 沙利文:人际关系学说(强调人际关系),相关复习题,1霍妮主张( ),批评弗洛伊德的力比多说。 A文化因素论 B、自我实现论 C、现实主义论 D、人格发展阶段论,相关复习题,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问卷设计的主要原则是( )。 A有结构原则 B、非
10、歧义性原则 C、目的性原则 D、全面性原则,相关复习题,3社会学习论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派别,它强调( )。 A、文化对个体社会行为的影响 B、人们之间的互动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一种交换 C、事物意义及符号对个体行为的作用 D直接强化、间接强化与自我强化,相关复习题,多选 4下列属于霍曼斯的社会交换论提出的五个普遍性命题的是( )。 A成功命题 B侵犯赞同命题 C价值命题 D剥夺与满足命题,相关复习题,多选 5问卷设计的适度规模原则包括( )。 A针对特定问题展开 B问题不要太多 C、避免出现歧义 D面不要太广,相关复习题,多选 6问卷的结构一般包括( )。 A题目 B指导语 C结束语 D调
11、查实施记录,第二节 社会化与自我,第一单元 社会化 第一单元 社会角色 第一单元 自我、身份与自尊,第一单元 社会化,一、社会化的概念 从社会角度看: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从个体角度看: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接受社会影响,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和行为规范,形成适应社会环境的人格、社会心理、行为方式和生活技能的过程。 终生社会化=早期社会化+继续社会化 再社会化,第一单元 社会化,二、社会化的内容 掌握生活与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遵守社会规范:教育和舆论 树立生活目标 培养社会角色 三、社会化的基本条件 人
12、类有较长的甚或依赖期(13-25年),是社会化的基础 较好的遗传素质:脑的智能,第一单元 社会化,四、个体社会化的主要载体 家庭: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学校:地位的正式性和管理的严格性 大众传播媒介:影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 参照群体:能为个体的态度、行为与自我评价提供比较或参照标准的群体(个体可以不具备这个群体资格,但是这个群体能为个体提供行为参照) 作用机制:规范(框架)和 比较(标准),第一单元 社会化,五、社会化的外延(类型) 语言社会化:个体与社会联系的纽带,语言包括语词、语音、意义符号 性别角色社会化:性(生物学)、性别(人格特征)、性别角色(角色期待) 道德社会化:道德
13、观念与道德判断(认知) 、道德情感(体验)、道德行为(行动) 政治社会化:国家形象阶段(国歌国旗领袖)、抽象国家观念阶段、国家组织系统阶段 爱国意识的发展和培养是政治社会化的核心内容,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一、社会角色的概念(芝加哥学派米德) 社会角色是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按照获得方式:先赋角色、成就角色 按照功能:功利型角色、表现型角色 按照规范化程度:规定型角色、开放型角色 按照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自觉角色、不自觉角色,第二单元 社会角色,三、角色扮演过程: 角色期待:他人和社会的期待 角色领悟:个体对角色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表
14、现社会角色的过程 四、角色失调: 角色冲突:角色间冲突、角色内冲突 角色不清:角色模糊。 角色中断:旧角色推出来不及进入新角色 角色失败:退出舞台,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和自尊,一、自我 自我的概念: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包括生理、心理状态,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主我是个体的主观经验,是认识的主体,是自我的动力成分,是活动的过程;客我是经验的内容,是认识的对象,制约主我的活动。(詹姆斯) 镜我:自我概念是他人判断的反映。 自我的结构: 物质自我:看自己身体; 心理自我:看自己心理世界(态度、信念、价值观、人格综合); 社会自我: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 理想自我:个体期待
15、自己成为的人; 反思自我:个体评价他人或社会对自己的看法(自我概念反馈),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和自尊,自我概念的功能 保持个体内在的一致性 解释经验 决定期待 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生理自我(8月至3岁):占有感、支配感、爱护感 社会自我(3岁至13、14岁):理解社会期待,调整自己的行动 心理自我(青春期到成年):知觉调节心理特征及状态 主动和独立,强调自我价值和自我理想,发展了自尊和自信自我概念得以发展,自我概念的测量,高顿(15个我是) 1、 2、 3、 15、 7分钟内写出15个 “我是谁”的陈述句,想到什么些什么,为自己写不为别人写,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和自尊,二、
16、身份 身份是由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自我认同,社会地位地位身份,相对稳定,是身份的主体;处境地位处境身份,易变。 身份是由角色构成的,在地位身份中,角色就是由身份决定的行为期待。 身份的特点:客观性、主观性、多重性、稳定性、契约性,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和自尊,三、自尊 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对成就、优势、自信等的欲望,对名誉、支配地位、赞赏的欲望) 詹姆斯:自尊成功/抱负,第三单元 自我、身份和自尊,影响自尊的因素 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影响 行为表现的反馈 选择参与和扬长避短 根据相似性原理正确进行社会比
17、较 自尊的测量: 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相关复习题,1个体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的层面,称为( )。 A物质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相关复习题,2关于再社会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成年期的社会化 B、教导社会成员树立生活目标 C、教导社会成员掌握、遵守社会规范 D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相关复习题,3一位教师感到难以兼顾培养学生素质和提高升学率,他面临的角色失调是( )。 A、角色间的冲突 B、角色不清 C角色内的冲突 D、角色失败,相关复习题,4身份的特点不包括( )。 A、客观性 B、主观性 C社会性 D、
18、契约型,相关复习题,5身份是个体的社会地位及处境地位决定的( )。 A、行为功能 B、角色 C、行为期待 D自我认同,相关复习题,多选 6角色扮演过程包括( )。 A、角色失调 B角色领悟 C角色实践 D角色期待,相关复习题,多选 7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有( )。 A家庭 B学校 C文化 D同辈群体,相关复习题,多选 8按社会化发展阶段划分,包括( )。 A早期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毕生社会化 D、继续社会化,相关复习题,多选 9下列角色中属于开放性角色的有( )。 A父亲 B、法官 C、政府外交官 D朋友,第三节 社会知觉与归因,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 第一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 第一单元 归因
19、,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一、基本概念 社会知觉、社会认知:对人(他人、群体、自己)的知觉,对行为原因的知觉,包括整个认知过程,包括想象、判断等过程,是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化过程、社会行为发生的基础。 社会知觉的范围 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认知:表情(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对性格的认知(自我知觉) 对人际关系的认知(人际知觉) 对行为原因的认知 社会知觉与普通心理学“知觉”的区别:前者包括复杂的认知过程,第一单元 社会知觉,三、影响社会知觉的主观因素 认知者的经验:图式: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图式的作用: 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影响记忆 影响自我知觉:自我图式 影响个体对他人的知觉 认
20、知者的动机与兴趣:影响对注意对象的选择 认知者的情绪:积极关注与消极关注,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一、印象及其形成的概念 印象是指在个体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 印象形成:个体首次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个体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等,明确其对个体的意义以使个体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 第一印象,初次印象,素不相识的两个个体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首因效应(不熟悉的人):第一印象的机制 近因效应(熟悉的人) 光环效应、晕轮效应(马太效应):以偏概全 刻板印象(简化知觉过程):凝固性、偏向性 定型:针对某群体的刻板印象,第二单元
21、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三、印象形成中信息整合模式 累加模型:总体印象的形成首先遵循加法模式,马太效应 平均模型:根据他人的诸特征的平均值来形成总体印象 加权平均模型:既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 总体印象WiXi/ Wi 中心品质模式:积极中心品质(真诚、热情);消极中心品质(虚伪、冷酷),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四、印象管理 有意地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各种印象的过程,在认知者获得知觉并形成印象时,被认知者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他完全可能也确实能够通过对自己的装束、语言、表情以及动作的选择来影响或改变认知者对他的印象,以期符合个体的期待。 印象形成对认知者是信息
22、输入,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印象整饰是信息输出,是对他人印象形成施加影响。 印象管理的作用: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方式。,第二单元 印象形成与印象管理,印象管理的基础:正确理解(情境、他人、自身状态、角色期待) 印象管理的策略 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 隐藏自我与抬高自我。 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角色的社会规范。 投人所好。,第三单元 归因,一、概念 归因是指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社会行为的原因所作的分析和研究,并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归因不仅是一种心理过程,也是人类一种普遍需要。 二、行为原因的分类 内因与外因 稳定性与易变性 可控性原因与不可控性原因,第三单元 归因,三、控制点理论:
23、美国心理学家罗特 认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个人生活中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的努力程度,他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控制点在个人内部,称内控者。 个体生活中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状况,而个人努力是无济于事。倾向于放弃对生活的责任,控制点在个人外部,称外控者。 内控者与外控者对待事物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也不相同。前者积极、后者消极。,第三单元 归因,四、归因原则 不变性原则:海德 人们归因时,通常使用不变性原则,就是寻找某一特定结果与特定原因间的不变联系。如果某特定原因在许多条件下总
24、是与某种结果相联,如果特定原因不存在,相应的结果也不出现。这就可把特定结果归结于那个特定原因。不变性原则的思想方法是科学的,用这种方法可找到某种行为或其结果的关键原因。 折扣原则:凯利 如果也存在其他看起来合理的原因,那么某一原因引起某一特定结果的作用就打了折扣。当一种结果是由一种以上原因引起的,将其归结于某一特定原因时显然需要谨慎行事。,第三单元 归因,协变原则:凯利三维理论预测归因结果 人们归因时试图找出一种效应是否由于各种条件的规律性协变而产生的。一种效应会被归因于效应发生时发生,而效应不发生时也不出现的条件。我们可通过检查三个独立维度的信息来归因:刺激客体维度、行为主体维度以及背景维度
25、。根据三维理论,个体在归因时需要三种信息,个体从以下三方面信息的协变得出结论。 特异性信息(主体)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是否只针对某一刺激客体做出反应。 共同性信息(客体)不同的行为主体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一致性信息(情境)行为主体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应是否一致。,第三单元 归因,五、影响归因的因素 社会视角的影响:由于人们在归因上的社会视角不同,因而对行为原因的解释也会有明显的不同 自我价值保护: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成败归因与动机性归因误差) 观察位置(空间因素) 时间因素,相关复习
26、题,1一见钟情所描述的是社会认知信息整合过程中的( )。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社会刻板印象 D、晕轮效应,相关复习题,2把成功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 )。 A、羞耻感 B自豪感 C、责任感 D、理智感,相关复习题,3创立三维归因模式的心理学家是( )。 A、阿特金森 B、海德 C韦纳 D、班杜拉,相关复习题,4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因会越来越具有( )。 A、理性 B、全面性 C情境性 D、紧迫性,相关复习题,5从罗特控制点的理论看,主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人们归因倾向属于( )。 A、内归因 B外归因 C、稳定归因 D、非稳定归因,相关复习题,多选 6个体归因中属于内因的是
27、( )。 A人格 B努力程度 C动机 D心境,相关复习题,多选 7社会知觉包括( )。 A对他人表情的知觉 B对他人人格的知觉 C对人际关系的知觉 D对行为原因的知觉,相关复习题,多选 8印象形成中的信息模式包括( )。 A平均模型 B加权平均模型 C加法模型 D中心品质模型,相关复习题,多选 9新进企业的员工不知如何完成份内工作,从而招致被解雇,其原因是( )。 A员工对其扮演的角色认识不清楚 B、员工没有很好地完成角色转换 C主管没有很好的把角色期待传递给他 D、由于角色期待之间的冲突,相关复习题,多选 10小强数学考试得了100分,他将原因归结为是自己天资好,能力高的结果,这种归因是(
28、)。 A不可控的 B、可控的 C内部的 D稳定的,第四节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概述 第一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 第一单元 社交情绪,第一单元 概述,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 二、动机过程 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动机过程。 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需要满足紧张减除新的需要 三、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启动行为)、指向功能(指向目标)、维持和调节功能,第一单元 概述,四、动机的
29、分类 按性质可分为自然动机与社会动机:自然动机原发性动机,社会动机衍生性或精神性动机。 按作用可分为优势动机和非优势动机:强烈而稳定的称为优势动机;微弱而不稳定的是非优势动机。优势动机对行为起支配作用。 按个体是否意识到可分为清晰动机自觉程度较高;模糊动机无意识 五、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倒U型曲线,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亲合动机 成就动机 权力动机 侵犯动机 利他动机,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一、亲合动机: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的一种心理倾向。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最低的层次。亲合需要引起亲合动机,而亲合动机导致亲合行为。 亲合起源于依恋 亲合的作用 满足个体某些社会性需要
30、 获得信息 减轻心理压力 亲合可使个体避免窘境 影响亲合的因素 情境因素:情境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悲惨情境能刺激亲合动机 情绪因素: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焦虑高亲合倾向低 出生顺序: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而且是按出生顺序递减,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二、成就动机: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即个体在广泛背景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成就动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动机 成就动机的重要性 社会的高度发展的需要 经济成功的原因之一 教育中强调成就倾向,是高水平社会成就的主要因素之一 抱负水平: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
31、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抱负水平代表个体的一种愿望,与个体实际成就可能有差距。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与个体已往成败经验有关,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 目标的吸引力:吸引力越大,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越大 对达到目标所承受风险的估计:很有把握的事与无获胜机会的事均不会激发高的成就动机 成功与失败的主观概率:个体成功的主观概率低,达到的目标风险小,则目标的价值也小,此时成就动机的激励作用就小 个体为实现目标施展自己才干的机会:机会越多,成就动机就越强 培养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 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 社会环境的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
32、有深刻影响: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氛围有益于个体成就动机的提高,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三、权力动机: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为了获得地位和权力。积极的权力动机谋取领导职位或权力,消极的权力动机害怕失去权力。 引起权力动机的因素 社会控制的需求 对无能的恐惧,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四、侵犯动机:侵犯是侵犯行为的简称。侵犯动机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以使自己获得平衡和满足的心理倾向。 侵犯的构成 伤害行为:身体伤害和言语伤害 侵犯动机:侵犯意图,是侵犯行为的原因 社会评价: 违反与破坏社会规范和社会准则的侵犯具有反社会性质(狭义的侵犯) 维持社会规范与准则的侵犯是亲社会性质的 介乎二者
33、之间的侵犯,被认可的侵犯,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侵犯的原因 本能论的解释 弗洛伊德:侵犯是性本能的一部分,遵循快乐原则行事;死本能自我破坏的倾向。受到求生欲望的妨碍,因而对内的破坏转向外部,以侵犯形式表现出。侵犯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伤害意图和冲动。以社会认可的形式表现,则是竞技、冒险等 洛伦茨:侵犯是一种本能,是具有生物保护意义的本能,其生存意义很重要 挫折侵犯学说:多拉德 与预期惩罚成反比 侵犯是挫折的一种后果,侵犯行为发生以挫折存在为条件 社会学习论的观点:班杜拉 侵犯行为的学习机制是强化、联想和模仿 习得性无助,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 情绪唤起水平:尤其是非特
34、异性情绪 道德发展水平: 自我控制能力: 社会角色与群体:社会容忍度 大众传媒的影响 去个性化与侵犯行为,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五、利他动机: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期待任何回报的行为 利他的性质 利他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利他是一种以人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利他行为是由利他动机引起的 利他行为的特征是以完全有利于他人为目标 对利他行为的解释 生物学观点:先天的利他因素,通过遗传将利他因素传给后代? 社会规范论的观点:利他是一种社会交换。利他者的付出是帮助他人,其收益是自我价值的提高和焦虑减小,第二单元 主要的社会动机,利他产生的条件 外部因素 自然环境:良好的气候及环境 社会情境(他人
35、在场、情境的社会性意义) 时间压力:时间紧迫 利他对象的特点:与利他者相似的人(特别是态度与价值观相似)、未伤害过利他者的人与有吸引力的人 利他者的心理特征 心境:心情愉悦易导致利他行为 内疚:内疚倾向于做些好事加以补偿,以减轻内疚造成的心理压力;内疚得到表白,心理压力减少,导致利他减少 人格:社会责任感与利他行为呈正相关;对他人的同情与理解和利他亦呈正相关 利他技能:救助技能与手段,第三单元 社交情绪,一、社交情绪的定义: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的社会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应。人的社会需要获得满足,就会伴随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会引起消极的情绪体验。 二、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1、社
36、交焦虑:持续性焦虑、预期性焦虑、回避行为 2、嫉妒:针对性、持续性、对抗性、普遍性 3、羞耻:缺憾、自卑、逃避 4、内疚:良心上和道德上的自我谴责,心灵报警器,相关复习题,1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称为( )。 A、侵犯行为 B、印象管理 C、依恋行为 D权力动机,相关复习题,2出生顺序是影响亲和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西方心理学研究表明( )。 A、长子长女的合群倾向要比弟妹们更不明显 B、长子长女的合群倾向与弟妹们无明显差别 C、长子长女的合群倾向与弟妹们一样 D长子长女的合群倾向要比弟妹们更明显,相关复习题,3一个喝得醉醺醺、摇摇晃晃的人突然摔倒在马路上一时爬不起来,此时经过的路人都
37、不愿去帮助他。下列四个原因中哪个是最可能的原因?( ) A、人们比较愿意帮助自己喜欢的人 B、外貌有吸引力或者人品好的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 C、旁观者对别人陷入困境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是人们决定是否给予帮助的原因之一 D求助者对自己所处的困境所应承担的责任,是影响他人给予帮助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关复习题,多选 4社会性动机包括( )。 A交往动机 B成就动机 C工作动机 D权力动机,相关复习题,多选 5关于社交焦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B、社交焦虑的个体与他人交往的时候往往没有生理上的症状 C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
38、的情绪体验 D人们为了回避导致社交焦虑的情境,通常是减少社会交往,选择孤独的生活方式,多选 6依恋的产生来自于( )。 A先天因素 B双亲的强化 C、社会影响 D、需要强度,相关复习题,相关复习题,多选 7侵犯的学习观认为个体习得侵犯行为的途径有( )。 A强化 B、习惯 C观察 D模仿,第五节 态度,第一单元 态度概述 第一单元 态度转变 第一单元 态度测量,第一单元 态度概述,一、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它具有评价性、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 态度的成分:态度的A、B、C模式,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占有重要地位,
39、往往决定行为倾向 认知成分(Cognition)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与评价 情感成分(Affective)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反应或情感体验 行为倾向(Behavior)个体对态度对象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第一单元 态度概述,态度与行为 态度具有行为倾向性; 态度与行为常常不一致,这种不一致还不影响生活质量; 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态度与价值观 态度来源于价值,价值是态度的核心。 个体对某一对象的态度,就其认知成分来说,评价是中心环节。评价即确定价值,就是确定态度对象对个体的社会意义。个体的态度取决于这一对象的价值 态度/价值观:价值观抽象、持久、无行为
40、动力意义 二、态度的功能 工具性功能:功利性 自我防御功能:防护性 价值表现功能:价值性 认知功能:意义性,第一单元 态度概述,三、态度的维度 方向、强度、深度(卷入水平)、向中度(核心价值)、外显度: 四、态度的形成: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 服从: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服从是表面的、暂时的 认同: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 内化: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情感成
41、分是中介因素,认同基于情感上的喜欢。而内化过程是以,即认知成分(理智)为基础,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一、态度转变模型:霍夫兰德(美)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传递者:信息传递者的威信、立场、说服的意图、说服者的吸引力 沟通信息:信息差异、畏惧(中等强度)、信息倾向性(单一、正反)与提供方式(口头/书面,对面/大众) 接受者 原有的态度与信念(内化、事实、需要) 人格因素 个体心理倾向: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 情境 预先警告:它有双重作用 分心:注意分散 重复: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重
42、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二、态度转变理论 海德的平衡理论(POX模型) 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态度转变中的作用。 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即如果出现不平衡,则向平衡转化。 在改变态度时,遵循“费力最小原则”,即个体尽可能少地改变情感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 社会交换论:霍斯曼 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 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态度持有者不是被动接受环境的影响,而是主动对诱因周密计算的选择者,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费斯廷格认知失调论(知、情、行) 态度改变是
43、为了维持态度三因素的一致。如果两种认知不一致,就会造成认知失调;如果失调认知的成分多于协调认知的成分,则会引起更大的失调;认知失调给个人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紧张状态。此时,个体就会产生清除失调、缓解紧张的动机,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达到认知协调的平衡状态 认知失调可能有四种原因:逻辑的矛盾、文化价值冲突、观念的矛盾以及新旧经验相悖 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 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二个认知因素协调 引起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不协调关系 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 态度方向、态度强度 量表:单维量表、多维量表,
44、相关复习题,1态度对于心理和行为能够起到一种激发、始动和调整、协调的作用,这体现了态度的哪种特性?( ) A、社会性 B、主观经验性 C动力性 D、结构性,相关复习题,2( )不是霍夫兰德的说服模型中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A、传递者 B反馈 C、情境 D、接受者,相关复习题,3认知失调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海德 B费斯廷格 C、霍夫兰德 D、班杜拉,相关复习题,4一个人吸烟成瘾,但也知道吸烟会导致肺癌,肺癌会危及生命,为了减轻内心的矛盾,他搜集了很多有关世界上吸烟而长寿的人很多的例证,根据费斯廷格的理论,这属于通过何种方式保持自己的认知平衡状态?( ) A、改变认知 B、消除认知 C增
45、加新的认知 D、改变行为,相关复习题,5通过角色扮演,让个体学习和建立新的( ),是转变态度的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A、价值观 B、态度体系 C、评价体系 D行为模式,相关复习题,多选 6认知失调论认为,认知失调可能的原因有( )。 A逻辑的矛盾 B文化价值冲突 C新旧经验相悖 D观念的矛盾,相关复习题,多选 7大体说来,关于态度转变的理论包括( )。 A海德的平衡理论 B认知失调论 C社会交换论 D、本能论,相关复习题,多选 8态度与价值观有根本的不同,在于( )。 A价值观更抽象 B价值观更稳定和持久 C、态度具有间接性 D价值观具有间接性,相关复习题,多选 9态度的三成分说,认为态度包括的成分有( )。 A认知 B情感 C行为 D、意志,相关复习题,多选 10下列有关费斯廷格(LFestinger)对认知失调理论的阐述中,错误的有( )。 A、将个体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协调、不相干、不协调三种可能性 B个体可以通过削减认知、改变行为、增加新的认知三种方式消除认知失调状态 C认为认知不协调的状态受到个体自由选择度和外在压力的影响 D与平衡理论相比,认知失调理论将认知失调视为人的认知系统的一种非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