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目标1.会认“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生字。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3.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教学重难点1.自主识字,能通过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并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重点)2.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3.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一、
2、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教师简介雷锋事迹,导入新课。2.教师板书“雷锋叔叔”,指导书写“锋”字。(1)强调“锋”左窄右宽,提醒右下部分“丰”的三横不要写错。(2)联系形近字“蜂、峰”,区别偏旁,比较识记。(3)学生用“锋”说词语,如“先锋”“刀锋”。(4)指名说:我们刚刚运用了哪些方法识字?3.学生交流雷锋的相关故事。4.小结:这么受人尊敬的雷锋叔叔在哪里呢?(补充课题,板书“,你在哪里”)我们一起去寻找一下吧!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思考:读完诗歌,你知道了什么?2.边读边标注小节号,圈画课后生字。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4.重点强调:
3、“锋、曾、蒙、泞、荆、莹”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课文中读“cng”;“棘”读二声;“泞”读四声。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思考:雷锋叔叔到底在哪里?把相关语句画出来。出示: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你在哪里?(重点指导:第2个“你在哪里”语气加重,读出寻找、呼唤的语气;男女生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2.你们找到雷锋叔叔了吗?(小溪、小路)小结:大家可真厉害,下节课我们继续看看雷锋叔叔在小溪上、小路上都做了什么。四、指导写字,书写美观1.“冒”上宽下窄,“”最后一笔两边不封口。2.“暖、昨”“洒、温”,你能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重点指导“暖”中“爰”不要写成“爱”)3.教师范写,学生书
4、空。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查,随机点评,展示。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3个生字。(重点)2.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3.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难点)一、复习导入1.开火车复习生字词。2.上节课,小溪和小路告诉了我们雷锋叔叔的位置。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在那里干什么呢?二、精读课文,直击重点1.出示:第一、二小节(1)提问:雷锋叔叔曾在哪里出现?出示词语“泥泞”,引导推测词语的意思:引导学生关注“蒙蒙的细雨”“路上的脚窝”等细节,联系上下文推测;也可以根据“泥”的意思以及“泞”字的三点水进行推测。(2)出示“泥
5、泞的小路”图片,引导学生回想自己走在泥泞路上的经历,想象雷锋叔叔抱着孩子走在泥泞路上的情景。(“抱”得紧紧的,甚至用自己的外套裹着孩子,生怕孩子被雨水淋着。)(3)指名朗读第一、二小节,进一步体会雨水多、脚步重,抱孩子走路不易。(4)师生合作读第一、二小节,升华情感。2.出示:第三、四小节(自学这两节内容)(1)自学要求:小组内合作读第三、四小节,读完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哪些词语你还不懂,把它勾画下来。(2)重点指导:“年迈”“晶莹”“荆棘”的理解。(配图,联系生活)(3)小组汇报,教师评价总结。(“背着年迈的大娘”,“背”的样子如何?“背”得背都弓着了,汗水直流。)3.出示最后一节,齐读。(
6、1)联想近义词猜测“寻觅(寻找)”的含义。(2)你读懂了什么?(3)出示最后一句话。雷锋叔叔最爱出现在哪里?(需要帮助的人的身边)雷锋叔叔是个什么样的人?(有爱心、乐于助人)我们身边有像雷锋叔叔这样的人吗?举例说说。(班级同学)4.总结:我们身边处处都有像雷锋这样的人存在,我们要学习雷锋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三、指导写字1.“弯、留、背”,你会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们呢?2.重点指导“弯”书写时注意上宽下窄。教师范写,学生书空。3.学生练习,教师巡查,随机点评,展示。教学板书5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反思本文是一首诗歌,我把重点放在了对文本的诵读感悟上。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抓住重点词语进行配图,
7、联系生活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含义。第二课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感悟,再结合身边的事例来体会雷锋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以此来攻破本课的难点。6千人糕教学目标1.会认本课“糕、特”等15个生字,会写“能、桌”等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的”的读音。2.默读课文,能借助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教学重难点1.自主识字,初步掌握用默读的方式了解米糕制作的过程。2.能联系生活实际,懂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的道理。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的”的读音。(重点)2.默读课文,初识千人糕。3.正确、流
8、利地朗读课文。一、揭题导入1.出示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蛋糕)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制作而成的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不予评价)2.今天,我们的小作者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份糕点,看看和我们平常吃的糕点有什么不一样吧!(板书课题)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二、读文识字,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想一想文中讲了什么。2.标注自然段,画出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语句。3.出示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1)重点认读:“蔗、汁”为翘舌音,“菜、算”为平舌音;“嘛”读轻声;“应”读第一声;“的确”的“的”是多音字,读“d”。(2)出示图片,帮助识记“甘蔗”和“甜菜”。4.指名朗读各段,思考课前质疑的问题是
9、否得到解答,学生交流,教师总结。5.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告诉了我们什么?(通过父子的3次对话,爸爸告诉孩子,千人糕是很多人共同劳动的成果。)过渡:千人糕到底是怎样做成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瞧瞧吧!三、学习课文第1-5自然段1.自由读第1-5自然段,想一想千人糕是什么样的。2.分角色朗读这几段话。3.思考下列问题,从文中找出答案。(1)千人糕是什么样子的?(2)出示: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指导朗读:第一句读出好奇、疑惑的语气,第二句读出不以为然的语气。(3)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呢?(需要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共同劳动才能做成的糕)四、书写指导1.学习“能、桌、味、买”4个生字。能:左下
10、部的“月”字撇画要改为竖画,右边两个“匕”字分写上下格,下“匕”略大。味:右边“未”字,上横短,下横长,注意与“末”字区别。买:起笔横钩居上居中,末笔要写成长点,而不是捺画。2.学生练习书写,师生共同评价。3.练习组词说句子。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5个生字。(重点)2.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插图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难点)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积累近义词。好奇/特别/急忙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千人糕,但是千人糕是怎么做成的,我们还没有找到答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二、研读第6-11自然段1.指名读第6-9自
11、然段。(1)出示问题:千人糕是怎样做成的?(2)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出示课本句子及千人糕制作流程图:千人糕是把大米磨成粉做的,还加了糖。(3)从千人糕的制作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讨论)(没有工人叔叔、农民叔叔以及其他人的合作,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我们是很难吃上这香甜的“千人糕”的。)2.指名读第10-11自然段。出示句子:一块平平常常的糕,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才能摆在我们面前。(1)比较词语:平常平平常常(“平平常常”比“平常”程度上要深些,在上面的句子中强调了米糕的普通。)(2)指名说这句话的意思。(一块普通的糕,都要经过很多很多人的劳动,那么,一个不平凡的东西不更是如此吗?看
12、来,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都要经过许多人的共同劳动,才能创造出来。)(3)练习说话。以生活中的任何一样东西(衣服、文具等)为例,学习课文的表达方式,说说这东西也是由很多很多人的共同劳动创造出来的。(4)小结: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我们需要的东西五花八门,而这一切需要经过许许多多的人共同努力,互相协作,才能创造出来。3.齐读课文,思考: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珍惜劳动成果)三、指导书写1.学习“具、甘、甜、菜、劳”5个生字。2.学生互相交流写字方法。学生提出难写的字,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具:框内三短横等长,注意不要漏写。甘、甜:带有相同的偏旁“甘”,都表示甜的意思。菜:上“艹”下“木”
13、,中间是“爫”。3.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执笔和写字姿势。4.评议学生写的字,学生积累本课喜欢的词语。教学板书6千人糕教学反思千人糕一文的中心是赞美了不起的劳动者,教育学生要珍惜劳动成果,让学生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很多很多人共同劳动的成果。怎样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呢?我首先从导入上设悬,让学生带着思考去读课文,基于这一点,学生能较快找出文章的中心,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细节的处理上,我注重口语表达训练,因为口语表达训练是语文能力的外延,在读中加以认识,在认识中加以理解,在理解后方有感悟。7一匹出色的马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郊、泛”等15个生字,会写
14、“匹、妹”等9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能说出变化的原因。3.读句子,能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教学重难点1.识记字词,朗读课文,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能说出变化的原因。2.读句子,能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5个生字。(重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和家人一起散步的经历,散步时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请两位同学来讲一讲吧。(指名回答)2.同学们的故事十分有趣,我们今天也来学习一篇有趣的故事一匹出色的马。(板书课题)下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
15、求读准字音,读通语句。遇到生字拼读有困难时,反复朗读。2.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思考:你知道了什么?3.识记生字。(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齐读。(2)教师相机正音,提示注意区分前鼻音、后鼻音和三拼音节。(3)交流识字方法,相机指导:“郊、波、纹”等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葱、毯”等可用图片帮助理解记忆,其他生字可以采用组词认读的方法识记。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轮流读课文。将各组选派的代表指定顺序,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选出“最佳朗读小能手”。2.交流阅读收获。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在郊外,他们看到了哪些自然景色?3.提出疑难问题,存疑,让学生再继续细读课文想想、议议。(1)妹妹求
16、抱抱时,爸爸妈妈是怎么做的?(2)“一匹出色的马”指的是什么?(3)妹妹前后有哪些变化?四、细读第13自然段,积累词句1.出示: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指名读)2.思考:春天的郊外有哪些美丽的景色?在第1、2自然段中找一找,想象句子所描述的画面。(出示表示“碧绿碧绿”“泛起层层波纹”“拂过”“葱葱绿绿”“柔软的绿毯”这些词的配图,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语句,读出喜爱、享受的语气。)过渡: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家人们的心情怎么样呢?你们有过类似的感受吗?(教师总结,补充学生发言)3.再次出示: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男女生比赛读)(指导:读出快乐的语气,想象一家人在一起时温馨、和谐的生活画面,进而
17、体会妹妹快乐的心情,可突出读“异常”。)五、小结这么美丽的春景,让大家都有些恋恋不舍,到了回家的时间,妹妹有什么表现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第2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9个生字。(重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能说出变化的原因。3.读句子,能想象文中描写的画面。(难点)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生字词,开火车读。2.妹妹得到“一匹出色的马”,心情是怎样的呢?我们继续来学习吧!二、分角色朗读第4-7自然段,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1.小组指派代表,分角色朗读。2.从妹妹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妹妹会有这样的表现?(小组讨论,教师补充)3.角色扮演,体会妹妹的变化。(1)出示句子
18、:当我们往回走的时候,妹妹求妈妈抱她:“我很累,走不动了,抱抱我。”(妹妹的话要读出哀求、撒娇的语气)想一想:如果你是妹妹,心情会是怎样的呢?为什么妹妹会求妈妈抱她?(2)出示句子: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想象妹妹骑“马”时高兴的样子,读出愉快、得意的语气)想一想:此时妹妹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为什么妹妹会从“求”到“高兴”?(因为妹妹得到了“一匹出色的马”)妹妹的“马”是从哪里来的?这匹“马”是一匹怎样的“马”?(爸爸在一株柳树下拾到的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为什么爸爸会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鼓励妹妹自己回家)你觉得这匹“马”怎么样?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
19、了课文一匹出色的马,欣赏到了春天傍晚时郊外美丽的景色,也从这匹出色的“马”中体会到了想象的乐趣。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像妹妹一样对自然、对生活充满好奇和想象,并从中体会到快乐。四、指导写字1.将生字按结构分类。2.重点指导。(1)妹、波、纹、像: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像”字书写时,右边“象”的第六笔撇从“口”字中间穿出去。(2)景、恋、舍:上下结构,“景”字上面的“日”要写得小而扁;“恋”字注意每个点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距离;“舍”字的“人”字头要写舒展。(3)求、匹:独体字和半包围结构,“求”字下部是四笔,“点、提”“撇、捺”笔势互为呼应,与“水”字作对比观察;“匹”要注意书写顺序,先
20、里边后外边,最后一笔是竖折。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注意提示执笔和写字姿势。教学板书7一匹出色的马妹妹求抱抱骑一匹出色的马又长又细的柳条高兴教学反思初步接触散文,为了抓住散文语言优美的特点,我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深入朗读,分角色扮演,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去体会课文的情感。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认读表示职业名称的词语,能发现这两类词语的特点,能选择词语说句子。初步掌握写好字的方法。2.展开想象,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句子。体会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里有不同的意思。3.能尝试写出好朋友的样子和一起常做的事。4.能积
21、累关爱他人的谚语。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一株紫丁香,感受师生间的关爱之情。教学重难点1.认识生字词,能在句子中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学习根据情境写话。2.能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认11个生字,认读表示职业名称的词语,能发现这两类词语的特点,能选择词语说句子。初步掌握写好字的方法。(重点)2.展开想象,能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句子。体会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里有不同的意思。(重点)3.能尝试写出好朋友的样子和一起常做的事。一、识字加油站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吗?能不能给我们做个简单的介绍?(指名说,同学之间相互交流)1.出示课本上的生字。老师
22、领读生字,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同桌之间相互检查生词认读情况,相互纠错正音。3.指名读词语,针对读不准的生字,集体讨论识记的好方法。(联系生活识记法,形近字对比识记法,数笔画识记法)4.交流:你的家人中有这些职业的人吗?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介绍一下。二、字词句运用1.出示课本短文。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画面内容。2.你喜欢哪些景物?为什么喜欢它们?请同学来说一说。景物:花草树木,山峰,河流,建筑等都属于景物。(图片展示)3.指名说自己喜欢的景物,引导学生说“像”的句子。提示:鲜花蝴蝶小河飘带圆月白玉盘4.写一写。拿出练习本,写自己最喜欢的风景,用上“像”的
23、句式。5.作品展示。挑选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三、我的发现1.出示句子,学生自由读句子。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分别圈出两组句子中的“特别”“经过”。学生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思考:这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吗?分别是什么意思?3.指名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讲解。特别:第一句中的“特别”强调“格外、非常”;第二句中的“特别”强调“与众不同”。经过:第一个“经过”是“经历”的意思;第二个“经过”是“通过某个地方”的意思。4.小结: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表达的意思也不尽相同。理解词语的意思时,必须把它放进语言环境里,才能理解得更准确。四、我会写话(一)引导交流,明确训练目的1.过渡:每个人都
24、有自己的好朋友,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快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吧!2.课件出示三个男孩的图片,请同学们根据教师的描述,猜一猜他们分别是谁的好朋友。(1)淘淘的好朋友,剃了光头,眼睛很大,睫毛像小刷子一样长长的、密密的。(2)君君的好朋友,脸圆圆的,笑起来有两个酒窝,眼睛眯成了两条小细缝儿。(3)大宝的好朋友,眉毛很粗,他的眉毛时而紧紧地皱起,眉宇间形成一个问号;时而愉快地舒展,像个感叹号。3.学生猜测,并交流自己猜测的理由。4.教师小结:只有抓住人物的外形特点来介绍,才能让别人知道你介绍的好朋友是哪一位。(二)观察实践,介绍朋友外貌1.学生回忆或看照片,想一想:自己好朋友的外貌有什
25、么明显的特点?2.指名交流,如果介绍的人物是大家认识的,可以猜一猜同学介绍的是谁。如果介绍的人物是大家不认识的,可以把照片展示给大家,让大家说一说介绍的内容是否体现了好朋友的外貌特点。3.根据评议时大家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再来回忆一下自己好朋友的外貌,用准确的语言说出他的外貌特点。4.过渡:我们熟悉好朋友的外貌,我们也经常和好朋友一起做些事情。请你想一想,你经常和好朋友一起做什么事情?5.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补充,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说完整。(三)练习写话,落实写话要求1.写一写自己的好朋友。写清楚他是谁,长什么样子,你们经常一起做什么。可以采用书中表格的形式填写内容,也可以将这三个方面连成
26、一段话,完整地写下来。2.学生动笔实践,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五、展示书写、交流经验1.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同学的写话片段,重点展示书写美观的片段。2.请同学们观察这几个同学的书写,谈一谈自己的感受。3.小组展示:你最近有没有自己比较满意的书写作品,展示给小组同伴,组员互相评价,说说这些作品好在哪里,或有什么建议。4.经验交流:你是怎样把字写美观的?预设:(1)我在写字时注意观察字的每一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观察得越仔细,字就写得越漂亮。(2)我在写字时还特别注意了书写姿势,姿势正确,字才会写得更端正。5.请大家选择一个最喜欢的句子,美观大方地抄写在田字格中,注意回忆同学总结的经验,并用
27、上这些经验。6.将同学写得好的书写作品集中展示在黑板上,让其他学生参观、学习。第2课时课时目标1.能积累关爱他人的谚语。(难点)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一株紫丁香,感受师生间的关爱之情。一、我会积累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句子,这种句子在民间流传,用简单易懂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我们把这样的话称为谚语。(出示3句谚语)1.互相读一读,并说说你读懂了哪句。2.交流句意。(学生先自由说,教师总结)3.读了这些谚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要懂得关爱他人,帮助他人)4.背诵并积累这几句谚语。5.小结:通过民间谚语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到谚语这种语言形式。学习谚语,让我们懂得了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伸出援助之手
28、。无私地帮助他人,也会给自己带来快乐。二、我爱阅读1.播放诗歌音频,学生欣赏。2.学生自由读诗歌,把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读完小组交流。3.教师范读,学生仔细听,特别是自己勾画的地方。4.分五个小节,指名分小节朗读。教师指导正音。5.理解诗歌内容。(出示“踮、疲倦、挂牵”,放到句子中理解)6.复述诗歌内容。(学生把一株紫丁香种在老师的窗前,让老师消除疲倦,体现了学生对老师的关心和喜爱。)7.师生合作朗读诗歌。尝试背诵诗歌。三、课堂小结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还有很多有趣的语言形式等着我们去探索。这些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好好地继承和发扬。教学反思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倡导: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学习,使学生获取探究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自己从知识的阐述者变成学生自主探索的引导者,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去设计教学,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通过自己的朗读、思考和感悟,理解谚语和诗歌的内容与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