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度云南省玉溪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文)--高中物理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8-2009学年度云南省玉溪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文)--高中物理 .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08-2009学年度云南省玉溪一中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文科)第一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1在下图的四个速度图象中,有一个是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这个图象是 ( )2关于机械波,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抖动绳子的一端,在绳上形成的波是纵波B由于声源的振动,在空气中形成的声波是纵波C只有横波才能产生干涉现象D只有纵波才能产生干涉现象3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分别是30N和40N,如果它们的夹角是90,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 ) A10N B35N C50N D70N4改变汽车的质量和速度,都能使汽车
2、的动能发生变化,在下面4种情况中,能使汽车的动能变为原来的4倍的是( )A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 B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C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 D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8倍5电容的单位是 ( )A库仑 B法拉 C伏特 D安培6在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二者的距离保持一定。若把它们各自的电量都增加为原来的3倍,则两电荷的库仑力将增大到原来的 ( )A3倍 B6倍 C9倍 D3倍7关于物体内能的改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够改变物体内能的物理过程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B物体吸收热量,它的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放出热量,它的内能一定减少D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一定
3、增加8一个人在船上测得,每经过3秒有一个波峰经过船的锚链,以及两波峰间的距离为15m,这时的波速为( )A45 m/s B1/5 m/s C5 m/s D无法确定。9许多人造卫星都用太阳能电池供电,太阳能电池由许多片电池板组成,某电池板的断路电压是600mV,短路电流是30mA,这块电池板的内电阻是( )A 20 B40 C 60 D1010质量为m的石子从距地面高为H的塔顶以初速v0竖直向下运动,若只考虑重力作用,则石子下落到距地面高为h处时的动能为(g表示重力加速度) ( )AmgH+ BmgH-mgh CmgH+-mgh DmgH+mgh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四小题,每小题4分,共16
4、分)多选错选得零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1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 )A力 B功 C 加速度 D电压12下图是电场中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图,P点是电场中的一点,则 ( )AP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左BP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向右C正点电荷在P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向左D正点电荷在P点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向右13决定单摆的振动周期的物理量有:()A单摆的摆长B摆球的质量C摆的振幅(始终很小)D当地的重力加速度14下图是某区域的电场线图。A、B是电场中的两个点,EA和EB分别表示A、B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FA、FB分别表示同一个点电荷在A、B两点所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EAEB B
5、 EAEB C FAFB D FAFB第二卷三、填空题:(共20分,共5小题,每题4分)15库仑定律的公式:_ ;其中静电力常量为:_ 。16质量为2千克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在下落过程中,头2秒内重力的做的功是_J,第2秒内重力的功率是_W。(g取10m/s2)171mol某种物质的质量是 M kg,若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则这种物质每个分子的质量是_ kg。18在一条通有恒定电流的导线中,电流强度是I。如果每个电子的电量用e表示,那么,在时间t内通过该导线某一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等于_。19下图是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从图中可知,振动的振幅是_cm,完成一次全振动,振子通过的路程是_cm。
6、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20、(6分)一质点做半径为2m的匀速圆周运动,在的时间内转过,求质点的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21(6分)如下图所示,一个质量m为2kg的物块,从高度h=5m、长度l=10m的光滑斜面的顶端A由静止开始下滑,那么,物块滑到斜面底端B时速度的大小是(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22(7分)下图所示的电路中,路端电压为11 V,R1=1,R2=2,R3=3,那么通过电阻R1、R2、R3的电流强度之比I1I2I3为 多少?23(7分)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电池组的总内电阻 r=1, 外电路电阻 R=5,电压表的示数U=25V,求:电池组的电动势E 为?24(8分)质量为2kg的,物体置于水平粗糙地面上,用20N的水平拉力使它从静止开始运动,第4s末物体的速度达到24m/s,此时撤去拉力。求:(1)物体在运动中受到的阻力;(2)撤去拉力后物体能继续滑行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