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度济宁市嘉祥县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初中生物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2007学年度济宁市嘉祥县第二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初中生物 .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06-2007学年度济宁市嘉祥县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生物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5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历史、地理、生物合场,考试时间150分钟。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不属于原始大气成分的是( )A、甲烷和氨B、水蒸气和氢气C、二氧化碳和氮D、氧气和一氧化碳2、化石的重要作用在于( )A、证明了生物的兴衰均由神定B、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C、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的艺术品D、是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的文物3、
2、造成同源器官形态功能差异的原因是( )A、进化水平不同B、原始祖先不同C、生存环境不同D、各自的变异方向不同4、在动物的进化历程中,最早成为真正陆生脊椎动物的是( )A、鱼类B、两栖类C、爬行类D、哺乳类5、下列各类植物中,最早出现在原始海洋中的是( )A、原始的藻类植物B、原始的苔藓植物C、原始的蕨类植物D、原始的裸子植物6、下列关于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始大气成分与现代大气相同B、原始生命在短时间内形成C、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过程D、自然选择与环境变化无关7、鱼和鲸有共同的原始祖先,证据来源于( )A、古生物学的化石B、比较解剖学的同源器官C、具有相同的生活环境D、生
3、态学的生活环境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进行生存斗争的一项是( )A、同一片森林里的树木必然争夺阳光B、食性相同的动物必须争夺食物C、食肉动物与食草动物之间的捕食与反捕食D、亲代的性状遗传给予代9、一年生植物到秋天死亡,但它们却能利用种子过冬,就像许多昆虫利用卵过冬一样,这都是对寒冷气候的适应,这种现象用达尔文的观点来解释,是由于( )A、大量繁殖的结果B、遗传和变异C、生存斗争的结果D、自然选择的结果10、下列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人类的祖先是森林古猿B、现代类人猿与人类没有共同祖先C、人类进化过程是人为控制的D、人类进化过程与自然选择无关11、“人猿同祖”的理论主要
4、是依据下列哪种研究方法提出的?( )A、胚胎学的研究B、比较解剖学的研究C、古生物学的研究D、遗传学的研究12、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历程中,最关键的是( )A、使用火B、产生语言C、制造工具D、使用工具13、在古人类进化到现代人类的过程中,从结构特征上看,变化最显著的是( )A、上下肢分工的程度B、大脑发达的程度C、直立行走的程度D、身高增长的程度14、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说法正确的是( )A、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B、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传、遗物都是人类起源的直接证据C、通过模拟古代环境证明人类的起源D、古代的传说和书籍的记载都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15、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5、一群羊B、一片森林C、一个池塘D、一块草地16、在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始终与下列哪一项结合在一起进行?( )A、氮循环B、水循环C、能量流动D、能量循环17、在生态系统内,食物网越复杂,说明( )A、生产者的个体数量过多B、消费者的个体数量多C、消费者的种类越多D、分解者的种类越多18、“一山容不下二虎”、这一谚语,用生态观点可以理解为( )A、虎性情孤僻,不群居B、虎所需的生活空间很大C、身体强壮的虎以身体弱小的虎为食D、营养级别高的生物,能得到的能量越少,个体数量也就越少19、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B、动物和植物组成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D、所有生物
6、组成20、动物和细菌、真菌一样,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所以动物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既是消费者又是分解者21、在湖区,人们用围湖造田的方式来增加耕种面积,结果害虫大量繁殖,导致农业减产,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害虫繁殖能力太强B、害虫的天敌繁殖太慢C、人为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D、人为活动改善于生态平衡22、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物质循环的简图,图中甲、乙、丙各代表( )A、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B、甲为消费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23、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
7、量以外,至少必须具有( )A、消费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D、生产者24、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农田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生物圈25、某池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由于污染物的排放而遭到破坏,停止排放污染物后,由于自身的净化作用,逐步恢复原状,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 )A、抵抗力稳定性B、恢复力稳定性C、抗污染能力D、抗干扰能力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二、非选择题。(每空l分,共50分)1、植物进化的历程是:(7分)生活在海洋中的 ,经过极其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成藻类植物和适应陆地生活的 苔藓植物和 蕨类植物,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殖仍然
8、;后来,一部分原始的C进化成为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的 和 ,它们的生殖完全 。适应能力进一步加强,因此就发展成为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植物。2、科学家发现了一处未被破坏的沉积岩,在上层发现了物种A的化石,中层发现了物种B的化石,下层发现了物种C的化石。请分析回答。(6分)(1)一般来说,更复杂更高等的物种化石是 。(2)出现较早的物种是 。(3)通过对物种化石的研究发现,三种生物进化的顺序是 (用字母、箭头排序)。(4)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3、达尔文在克格伦岛上发现有两种类型的昆虫,一种翅特别发达,飞翔能力很强;另一种翅退化,不能飞。这个岛上经常刮大风。请回答:(1)
9、这两种昆虫能否适应该岛的生活环境?(2)决定昆虫的翅向这两种极端类型进化的外界因素是 ,它对昆虫翅的各种变异类型进行了选择;而遗传又使 类型得到不断的积累和加强,结果使昆虫的翅向 和 的方向发展。(3)上述现象表明,自然选择就是把生物群体中早已存在的 变异类型选择出来,并逐代积累加强,最终形成适应环境的新类型。同时也说明了生物界的变异是 的,这些变异只有经过 ,才能检验出是否有利于生存。4、请将下列相关的左右两栏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5分)A、森林古猿a最早用火,开始狩猎,能按意愿制造工具,具语言B、南方古猿b脑的沟回与人的已经相似,可能具有语言C、能人 c脑容量与人相似,已能缝制兽衣,使用标
10、枪、长矛D、直立人d树栖生活E、智人e已经能够两足直立行走5、请根据下图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回答有关问题。(14分)(1)此食物网属于 生态系统。(2)该生态系统中共有 条食物链,它们共同构成了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在这条食物链中,共有 个营养级,鹰属于 级消费者。在此食物链中,含总能量最多的生物是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总量维持在 的状态,这一现象称为 。(4)如果由于人类大量围猎狐,那么野兔和老鼠的数量会 ,最后会导致 的破坏。(5)图中生产者是 ,从营养方式来看,它是 生物。(6)若使其成为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该有 。6、在某湖泊生态系统中,湖水中的DDT浓度为0.000510-6。先发现各种生物体内均有不同浓度的DDT,检测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为各种生物个体所含DDT浓度的平均数),请分析回答:(10分)检测对象ABCDEDDT浓度(10-6)0.0052.00.50.480.04(1)从上表可知,含总能量最多的生物是 ,它最可能是 ,在此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 。第二营养级是 。(2)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能量流动是从 开始的,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传递效率大约是 。(3)从表中可以看出,生物体内的DDT浓度的积累是通过 这条途径来实现的,受害最严重的生物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