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pptx(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形成,本单元重点,1、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的背景及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特别是儒家三人的主张 2、西汉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 3、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理学的基本内容及评价 4、明清进步思想的背景三大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及影响 5、不同时期儒家思想的特点,一、单元概述,1、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先秦儒学形成,2、汉代董仲舒新儒学,开始成为主流思想,本单元讲述的是儒家思想的形成和演变的过程,3、宋明时期儒学发展为理学,4、明清儒学注入新时代特色,对传统儒学 批判继承,出现早期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二、考纲解读,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宋
2、明理学 4、明清之际的儒学,三、知识梳理,(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先秦儒学产生),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经济:,铁器牛耕的推广,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迅速发展(物质基础),政治:,分封制崩溃,诸侯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士阶层兴起,文化:,私学兴起,文化下移,2、“百家争鸣”的主要流派及思想主张,(1)儒家,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政治思想,“仁”:仁者爱人,遵循“忠恕”之道,进步性,“礼”:克己复礼,遵循等级名分制度,,治国之道:“为政以德” ,逐步改良政治,保守性,(1)儒家,哲学思想,对鬼神“敬而远之”,注重先尽人事,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3、学思结合、虚心等,整理典籍六经,传承文化: 诗书礼易乐春秋,(1)儒家,孟子儒家学派奠基人,战国,“仁政”思想(核心):,“民贵君轻”,伦理观:,人性本善,人格观:,“养浩然之气”,重义轻利,(1)儒家,荀子 儒家学派重要代表、 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朴素的唯物思想,“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伦理观:,“性恶论”,治国之道:,以礼为主,礼法并施,君舟民水, 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不受重视的原因,1、儒学主张的“仁”和“德治” 不适应天下由 分裂走向统一过程中的社会需求,2、 “恢复周礼”的这一保守思想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趋势,(2)道家,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哲学思想:
4、,“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朴素辩证法,政治思想:,无为而治,(最有价值),积极:主张统治者体谅百姓,不要过分压迫,消极:主张实行“愚民”政策,消极避世,(唯心主义),(2)道家,庄子道家学派代表,战国,哲学观:“齐物”,人生观:“逍遥”,自然观: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应自然,(3)墨家,墨子墨家创始人,战国,兼爱,非攻,尚贤、节约,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小生产者)利益。,(4)法家,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战国,法、术、势相结合, 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国家,社会不断发展变化,主张变法革新,法家的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外儒内法”,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
5、理论基础,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儒家推崇“人治”,即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是一种民本思想; 法家主张“法治”,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 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实际上是把三者加以融合互补,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法家思想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3 、“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2)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儒学孕育了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构成了哲学基础; 法家提供了变革精神,(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背
6、景,经济:,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为思想大一统奠定了物质基础,政治:,汉武帝力图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但地方王国问题突出,思想:,汉初的黄老之学已不适应中央集权形势的需求;,儒学自我调整,整合出一套为专制集权服务的新儒学体系,2、董仲舒新儒学体系, 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君主须遵循天道,行仁政,有利于限制君权, 三纲五常,有利于稳定统治秩序,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独尊儒术的实施,1、起用大量儒学家参与国家大政。 2、规定儒家经典为学校的教科书; 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各级学校推广儒学。,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评价,积极:政治上适应
7、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稳定;思想文化上确立了儒学的主流地位,消极:本质是一种思想专制,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使中华文化中自我封闭、因循守旧的因素发展,汉代新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继承仁政、民本、三纲五常,发展大一统、 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根本目的神化皇权,维护专制集权,1、 (1)继承:汉代新儒学继承了先秦儒学的“仁”“仁政”“礼”“为政以德” “民本”等思想。 (2)发展 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理论,更加强调“君本”思想;又增加了“大一统、中央集权”思想 兼收并蓄,融合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汉代新儒学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8、,2、汉代新儒学的特点,(1)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 (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 (3)继承和发扬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 (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 (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第二课,儒学的发展,(三)宋明理学儒学的新发展,1、背景,(1)魏晋时期,佛、道迅速传播,儒学出现危机,(2)唐宋时期,儒、佛、道“三教合一”,2、主要内容,(1)程朱理学(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 世界观“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理”在社会上体现为儒家道德伦理、三纲
9、五常, 方法论格物致知, 存天理,灭人欲, 世界观“理”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方法论格物致知,(2)陆王心学(南宋陆九渊、明朝王守仁),(1)程朱理学(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 世界观“理”是万物的本原,但理就在人心之中,“心即是理也”, 方法论发明本心(陆);,致良知(王),南宋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明初确立统治地位,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点,都属理学,都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 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以儒家的纲 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理在心外,,理在人心,,格物致知,发明本心, 致良知,3、宋明理学的影响,(1)积极影响,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 自我节制,强调人的
10、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优秀品质起到了积极作用,(2)消极影响,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阻碍社会的进步,宋明理学的三大特点 1、儒学进一步思辨化这是宋明理学的突出特点。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变成了哲学理论体系 2、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理学所强调的天理,实质上也就是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无论是理学的本体论、人性论、“存理灭欲”或“存心灭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 3、更多吸收了佛、道因素宋明理学作为儒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带有明显的佛道化的特点。
11、宋明理学的佛道化是更多地吸收借鉴佛教与道教的形而上学,把佛、道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作为理学的核心思想,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四)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注入时代特色的新发展,1、背景,政治:,专制集权空前强化,吏治日益腐败,经济:,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工商阶层壮大(根源),思想:,理学僵化,文化专制使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西学东渐开拓了眼界(西方科技传入),2、代表人物及主张,(1)明末“异端”思想家李贽,鞭挞程朱理学否认孔孟学说 人皆有私,顺其自然之性,男女平等 万物皆生于两,(四)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注入时代特色的新发展,(2)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王
12、夫之:,朴素唯物主义,批判宋明理学, 黄宗羲:,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主张限制君权,经济上:批判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经世致用”,“理在气中”,肯定私欲,实践出真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 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 思想上:批判程朱理学,主张“经世致用”,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共同点:,主张工商皆本,具有早期民主色彩和启蒙性质,反映了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时代要求,3、明清儒学的主要特点:,4、影响:, 政治:冲击君主专制制度和纲常礼教, 经济: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思想:经世致用思潮立足现实,影响深远,对传统儒学的批
13、判继承,使儒学重新焕发生机!,明清之际思想活跃但未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 (1)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物质基础。 (2)政治:专制集权制度压制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 (3)思想文化:礼教纲常,文化专制,阻碍早期民主思想的传播。 以上因素决定了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跳不出传统儒学的范畴,决定了它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成为时代的主流思想。,构建未来资本主义 社会美好的蓝图, 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思想家属于传统儒生,思想家属于资产阶级,没有提出建立新社会制度的主张,也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无法根本动摇专制 统治基础,没有促成明清社会的转型 , 本质上仍属于儒家 思想,极大推动欧美乃至全世界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潮流,传统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倡导道德规范现代公民公德意识,大一统思想 祖国的统一大业,民本、以和为贵建设和谐社会,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农本思想三农问题,传统儒家文化的消极的一面,(1)尊卑等级观念; (2)重男轻女的观念; (3)因循守旧的观念; (4)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属于封建糟粕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