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学案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学案5.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三细胞的生命历程学案5细胞的增殖和受精作用连接处思考(1)在哪些分裂时期染色体数DNA数12?(2)哪些时期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等?要点突破一、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图像的判断1辨认分裂图像的关键是识别同源染色体。下列五组中的染色体,哪几组是同源染色体?2总结下面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方式的判断(1)染色体相对散乱,排列在 纺锤体中央(2)染色体排列 在赤道板上 3在不明确几倍体的情况下怎样确定下列细胞分裂图像?应用突破1 (2011江苏卷,11)下图为基因型AABb的某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相关判断错误的是 () A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此细胞中基因a是由基因
2、A经突变产生 C此细胞可能形成两种精子或一种卵细胞 D此动物体细胞内最多含有四个染色体组 应用突破2 中的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细胞分裂后期的图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细胞是雄性动物的体细胞B甲、乙细胞可能属于同一雄性动物C乙、丙细胞可能属于同一种动物D甲、乙细胞可能属于同一雌性动物二、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数量曲线判断下图为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与受精过程中两曲线变化,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区分核DNA的变化曲线和染色体的变化曲线的技巧:看“斜线”,曲线中存在斜线的为 变化曲线,不存在斜线的为 变化曲线。2区分开核DNA和染色体的变化曲线后,再区分细胞增殖的方式(1)看“染色体峰值”
3、,染色体数目最大为4N的,是 分裂;染色体数目最大为2N的,是 分裂。(2)看“DNA复制和分裂次数”,斜线代表DNA复制,竖直下降代表细胞分裂完成。因此斜线出现1次,而竖直下降2次的,为 分裂;斜线出现1次,而竖直下降1次的,为 分裂。(3)看“结果”,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或核DNA的数量与分裂前相等则为 分裂;若减半则为 分裂。应用突破3 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曲线。正确的说法是 ()AAB段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BBC段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中、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中、末期CCD段表示分裂期的后期 D纵坐标中N1或2应用突破4 下图中
4、图1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那么,图2中处于图1中的BC段和DE段的细胞分别是 () A丙甲、乙B乙丙、甲 C甲乙、丙D乙甲、丙二、选择题1(2010海南生物,3)有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板在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 B同源染色体配对通常发生在分裂前期C在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D在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2(2011山东卷,8)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
5、期的分析,正确的是()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BCD3(2011天津卷,4)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b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C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4(2010山东理综,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
6、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 ()A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三、非选择题5(2011浙江卷,31)为了探究其物质(X)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1)实验分组: 甲组:培养液Y细胞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生理盐水乙组:培养液Y细胞3HTdRX(用生理盐水配制)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2)分别测定两组的CRD(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求每组的平均值。(3)将各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后,测定其CRD,求每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要求与说明:答题时用X、CRD、3HTdR表示相关名词;Y细胞是能增殖的高等动物体细胞)请回答:(1)实验目的: _ _。(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 _。(3)实验中采用3HTdR的原因: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