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欣赏.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84520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画欣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画欣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画欣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画欣赏.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诗情画意中国画的欣赏1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进入我们今天所要讲授的内容之前呢,我们先在音乐背景下欣赏一幅画。我们首先先来看一下,在画面的最上方是皓月当空,皎洁的月光倾洒在大山之中,前面的两株屹然挺立的松树之间,泉水从山上流下,在石上静静的流淌。那我们那位同学能为这幅画配上几句诗呢?(提问)学生回答(山居秋暝)放幻灯王维诗我们首先来提一下王维,王维是我国唐朝著名的诗人,同时也是中国水墨山水的创始人,可以说王维把诗的诗情、中国画的画意结合到了一种及至。因此宋代大文豪苏轼赞其曰“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品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那我们今天呢就以诗情画意来欣赏一下中国画。2讲授新课诗情画意中国画的欣赏第一部分

2、:诗中有画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中国的古诗,那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所学过的那些诗能表达一种绘画的意境?(提问)非常不错,这位同学把他已经想到的已经表达了出来,是非常好的,我接下来我们看一下一些国画大师是怎么来表达诗中的意境的。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我们读一下诗,看一下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大雪过后,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没有人走过的痕迹,只有一个老渔翁独自架着小船,披着蓑戴着笠在寒江之上垂钓。诗人用淡墨轻描,展现出了一个洁净绝美的画面。我们再看看画;画:画家用简练的笔墨描绘出这幅江雪图,鸟绝人灭之寂与老渔翁垂钓之生趣形成鲜明对比,画面之静谧衬

3、托出了人物心绪之涌动,其实这正是诗人心情意绪的真实写照,可以说这幅画诗中的景、物和情描绘的淋漓尽致。英国的著名诗人雪莱在西风颂曾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上面写的是冬景,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写春意的诗:杜牧的清明(朗读一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首先这首诗给我们点出了季节是春季,清明时节是万物复苏,大地上一片似绿非绿,似黄非黄的样子,“欲断魂”更是传神般的描绘出了此时此刻行人触景伤情的内心活动,在蒙蒙细雨中更给行人增添了一份绪愁。我们来看最后一句“牧童遥指”,到底遥指指的是多远?这正是遥指二字用的精妙之处,这中似近非近,似远非远的意境给我们

4、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个无尽的意味。下面我们来看画;画:画家用绿和墨的混合使用表现出了那中似绿非绿,似黄非黄的季节,柳条经过细雨的洗涤更是增加几分春的意味,在下面画家用水墨色的相互使用进行晕染给人了一种雨过地犹湿的感觉,仿佛还有人和物的影子。最妙的就是牧童这遥手一指了,在画面上并未出现酒家的影子,但是却留给我们了更为深远的意味,这就会让我们情不自禁的去想想后面好象将要出现的酒家影子。上面我们看的两幅画都是以写景为主的,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写事的,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

5、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官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诗:诗人灵活的运用陪衬和反衬的表现手法,用“两鬓鬓苍苍”突出老翁的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了“伐薪烧薪”的艰辛,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有老翁的悲惨命运激起人们的同情,引起人们的共鸣,这是画家有诗而感做的一幅作品。画:在枯草瑟瑟,白雪皑皑的背景当中,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这首诗的主人公卖炭翁,我们看他须发全白,衣衫褴褛,目光呆滞告诉了我们他生活的艰辛,后面的那头老黄牛已经是瘦骨嶙峋,与卖炭翁相映相衬,不离不弃,一起经历着人生

6、的苦难和辛酸,就是这样一位几乎濒与生活绝境的老翁所唯一希望的,便是“身上衣裳口中食”,然而,事与愿违,希望终究化为了泡影。恰恰这一切更激起了我们对主人公的同情和怜悯!但是,诗歌毕竟是诗歌,还是以抒发情义为主,我们可以用绘画的语言来描述诗歌的意境,那么画的意境呢?我们可不可以用诗的意境来表达呢?(放幻灯)第二部分:画中有诗(我们可以从音乐中去感受其中的意境,当然我们也可以从画里去感受别的方面的意境,我们来一起看一下)下面是两幅不同时期的画家所描绘的万壑松风图,虽然是万壑,但是我们仔细看一下,画面上有没有千沟万壑的影子呢?没有,但是画面上巍巍群山由近及远,却给了人一种千沟万壑的意境,仿佛微风袭来,

7、我们可以听见阵阵松涛。这正和辛弃疾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实画中有诗,就是要追求画要像诗一样富有意境并带有诗的意味,更能创造画外有意。我们来欣赏一下范宽的踏雪寻梅,细观画面,上面有没有出现梅花?并没有出现,离我们最近的就是一位骑着毛驴的老书生,后面跟着一个畏首畏尾极度怕冷的小书童,这正对应了题目里面的“寻”字是不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这么写到: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全诗44个字没有出现一个直接描写“梅”的风姿的字,但但是字字句句都是在写梅花的高尚品质和苍劲的气节,看似咏梅却以梅自喻,所以

8、也就比单纯的咏梅的诗词境界更高了。这首诗和前面那幅画一样,里面并没有提到诗人或画家想要表现的事物,但却给观众留足了想象的的空间去体会作者想要表现的意境。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首诗是作者写给董大的离别诗,诗的首句展现了西北黄土高原风卷尘沙入云端的独特景象,在冰天雪地、大雪分飞的时候,朋友即将离别,这可以说是意见非常凄凉的事情了。朋友即将远行,我们拱手道别,临别之前,只能道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既是董庭兰盖世美誉的赞扬,也是对友人光明前途的一种预言!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过一首教育我们珍惜劳动成果的诗,有那位同学能够想的出来并背

9、诵一下?(对背诵的同学予以充分的肯定)。有了这首诗我们在给它配上一幅画,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放幻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画家并没有直接描绘农民在田间劳作的辛苦,而是通过他们在田间休息时的情景来表达这首诗的涵义的。离我们最近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着,正在低头痛饮,由于长时间的劳作,骨瘦如柴成了他们共同的特征,远处,骄阳似火,把天际的云都烧的通红。现在正是歇晌的时候,而他们却在为了以后的丰收和希望辛苦的劳作,看到这我们不禁感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今天我们再次学习了这首诗,又看了由诗而配的话,就更加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第三部分:诗画同一

10、上面我们了解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知道了他们之间的联系,那他们有没有什么最根本的区别呢?现在呢大家分成几组相互讨论一下,有那位同学起来说一下?(意境方面是根本一致的)。其实,诗画初无二道,画着形也,形依情只能深,诗着,情也,情依形则进,这正是说明了二者之见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的关系。我们来欣赏一下下面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画和诗;首先我们看一下郑板桥的竹(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其实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无论各方来的风怎样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郑板桥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也暗

11、示了自己不畏强权的高尚品格。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诗人下笔点题,突出一个“独”字。春天幽静的月夜,月色溶溶,花香袭人,令人惋惜的是诗人自饮自酌,竟无一人陪诗人共饮,“一壶酒”已见冷清,“独酌”、“无相亲”重复渲染,倍见孤独之情。环境的优美与人心的寂寞对照。题目是“月下独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表面看来,诗人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我们再来看画。明月当空,花香袭人,

12、喝酒行令,本是几个朋友一起做的事情,但是现在呢?就我孤独的一个人,唯一与我相伴的只有我自己的影子和月亮了,虽是良辰美景,我也只能对月长叹,对影成三人了。表面看来,诗人是能自得其乐的,但是背面却有无限的凄凉!上面的我们看过的画都是工兼写的的表现方式,下面呢我们再来看一幅非常有意思的水墨画,齐白石先生的蛙声十里出山泉。说到这幅画呢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上个实际50年代,50多岁的老舍先生去拜访已90高龄的白石老人,不知道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老舍先生就给白石老人出了这么一句诗那就是“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个在一般情况下是非常难以表现的,白石老人经过仔细琢磨以后就借用青蛙出生时蝌蚪的形态来表达诗中的

13、意味,使诗的意境得到了完美的表达。远处黑色的岩缝里面汩汩的流着泉水,几只小蝌蚪顺流而下,穿过岩缝,此时没有蛙声却已胜有了蛙声,把一句诗用绘画的语言进行了形象的诠释,岩石用厚实的浓墨,水则用细柔的线条,并用浓墨点缀蝌蚪游弋其间,黑白相对是中国传统绘画特有的对比方式,白石老人在此用的是恰倒好处!3第四部分:总结中国画崇尚“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与诗词中咏物咏起神的不即不离的观点是一致的,其实这个观点只不过是把“自然景物只是作者对人生的认识和反思的一中载体”具体话了。中国的诗画相结合,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涵和民族风格,成为东方绘画某种的最高典范,“风流文才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多去了解我们祖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加热爱我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