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智能水表“守护”独居老人让科技更有温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智能水表“守护”独居老人让科技更有温度.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作文素材之时事热评:智能水表“守护”独居老人,让科技更有温度目录:1.太赞了!为独居老人装智能水表,12小时不走自动预警2.论见丨12小时内读数低于0.01m自动报警,智能水表有“智”更有“情”3.智能水表“守护”独居老人,让科技更有温度4.人民来论:让新技术成为老年人的“守护人” 5.让科技“守护”独居老人6.智能水表呵护老人 ,看点在“智”更在“能”7.智能水表怎样“守护”独居老人?可以在全国推广吗?8.“独居老人智能水表”值得推而广之9.从智能水表的跨界看养老,独居老人的守护者,智慧养老还远么?正文:太赞了!为独居老人装智能水表,12小时不走自动预警2020 12/11 19:24 中国
2、蓝新闻上海为独居老人装智能水表,12小时不走自动预警。0.01立方米的水能做些什么?做两顿饭、给鱼缸换一次水,简单洗几件衣服对于家住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87岁的张美霞老人来说,这0.01立方米的水“能救命”。“我们独居老人最怕的,就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街道说要给我装上这个智能水表,我举双手赞成!”张奶奶口中的这个智能水表,正是上海推行的智慧养老试点项目之一。给独居老人安装一个智能水表,实时监测老人的用水情况。12小时内用水量一旦低于0.01立方米,街道层面的“一网统管”平台就会接收到报警信息,并及时通知社区,社区志愿者第一时间上门查看老人情况。“社区里的独居老人都有一对一结对子的志愿者,
3、平日里我们每周都要上门看望这些老人,但没办法做到无微不至。这些智能设备就派上了大用场,把老人的日常细微处都能关照到。”张奶奶的结对志愿者李春说。“只要用水超过0.01立方米,我就知道老人在家还很好,我也就安心了。”网友纷纷为人性化的智能水表点赞,并表示,建议全国推广!破题独居老人的养老难,科技成为重要的手段之一。独居生活近20年的张奶奶,平日里爱在阳台养养花,手机只会“打打电话、拍拍花”。她感慨,以为自己会是被科技进步“忘记”的人。如今家里安装的高科技“四小件”却给她带来不少安全感。智能水表、智能门磁、烟感报警器、红外监测器,上海不少独居老人正在被这“四小件”全方位守护。“我们之所以积极探索智
4、慧养老,不仅是解决现实痛点,也希望让老年人享受到科技进步的红利。”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数目庞大。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而据预计,到2020年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左右。随着我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解决养老问题刻不容缓。而对于上海这个创新举措,广大网友是一片叫好之声,建议要全国推广。其实,无论是智能水表、智能门磁,还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智能科技,都应大力开发适老、护老应用,把科技融合进养老服务之中,让“智能”为养老护航。论见丨12小时内读数低于0.01m自动报警,智能水表有“智”更有“情”近段时间以来,有关老人的新闻
5、总会吸引不少关注的目光。这不,一种为独居老人安装的智能水表引发网友讨论。日前,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若12小时内读数低于0.01立方米会自动报警,居委会干部会第一时间上门探视老人,并将核实情况上报。小小智能水表,为何会引发关注?其背后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养老大问题。我国正迈入老龄化社会。人口预测结果显示,到2030年,我国的空巢、独居老人数量将增加到两亿多。近年来,有关独居老人家中摔倒、突发疾病甚至是离世无人知晓的事件时有发生、令人揪心。2019年3月3日,江苏无锡一位独居老伯长期患病,等亲戚上门看望时已孤独离世;今年8月,上海浦东高桥某小区一位独居阿姨在家中过世,几
6、天后邻居发现异样才报警空巢、独居老人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亟待解决。上海江苏路街道是一个人口深度老龄化的社区,现有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2万余人,占全街道总人口39%左右。除了智能水表之外,街道还将智能门磁、烟感报警器、红外监测安装在独居老人家中,如遇反常情况,均通过“一网统管”平台及时反馈。养老问题,需要全社会协力解决,而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工作人员是除了家人之外,离老人最近并且熟悉老人情况的人群。社区为独居老人安全考量,想招、出招,借力科技手段守护老人安全,是担当,是有为。从这个意义上说,小小智能水表,提供了守护独居老人安全的解决方案之一,是基层社区的积极探索,值得其他地方借鉴与学
7、习。或许有人会问,一个小小的水表,真能发挥守护独居老人安全的作用吗?如果有突发情况,12小时后再报警会不会为时已晚?诚然,智能水表无法解决所有老人的安全问题,但从普通水表到智能水表,本身已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关爱的进步。它只是一个起点、一种启迪,代表着努力的方向。它启示我们,基层的智慧是无穷的,科技的想象和实现空间无限。发挥基层的力量,借助科技的手段,未来我们还可以为老人做得更多更好。比如,鼓励邻里结对,发挥邻里互助的积极作用;比如,借助互联网科技的力量,为老人配备摔倒检测器、报警按钮,进行健康监测,更及时地发现老人的异常情况等。应当承认,智能水表等技术只是工具和手段,真正重要的是基层社区工作人
8、员的用心和坚守。智能水表的安装,体现了一种关爱和用心,而智能水表一旦报警后,还是需要社区工作者第一时间到现场查看和处理。“人”的努力和付出才是独居老人安全的真正保障。智能水表,有智慧,更有温情。让老人远离“被遗忘的角落”,期待有更多“智能+”产品的出现,这需要更多人的用心用情,贡献更多的智慧。(杨丽)智能水表“守护”独居老人,让科技更有温度澎湃特约评论员 孙欣祺 2020-12-10 18:02来源:澎湃新闻上海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12小时内读数低于0.01立方米,系统会判断老人家中有事,并及时向居委预警。独居老人多了一重智慧的数字守护。这项举措赢得一片叫好,被网友盛赞为“
9、0.01立方米的关爱”。其实智能水表的监测和报警原理并不复杂,引发热议的根本原因也不在于科技含量之高。从讨论中我们不难发现,对智能水表的点赞折射出百姓对于老龄化的关切和担忧。我们的社会正迈入老龄化时代,独居、空巢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生活方式。如何及时发现独居老人面临的难处,尽可能消除“遗弃感”,已然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如果把发展中的社会比作行进的队列,那么腿脚不便的老年人自然落在了队伍的后方。然而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年轻人的明天。所以当社会的队列大步向前奔走,总要有人伸手拉一把落后的老者。科技就是这只无形的手。长时间以来,科技作为社会进步的象征,始终与朝气蓬勃的年轻人紧密挂钩
10、。但科技不仅无形,而且无情。扫码支付、指纹认证、人脸识别.信息技术进步在造福青年的同时,反而为学习能力不足的老年人设置了重重障碍。老年人因不熟悉智能技术而无法办事的新闻频频成为热门话题,已经反映出社会对于智能时代的反思。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科技,而在人,因为人有情。独居老人面临的难处需要服务者用心去体会,社会存在的关怀漏洞需要治理者用心去发现,精准对接老龄化时代的技术手段需要企业单位用心去研究。说到底,冰冷的科技需要人心来温暖,老龄化的社会需要技术来赋能。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对服务性行业提出“适老化改造”的明确要求,让广大老年人搭上智能技术的
11、快车。从这个意义上讲,普通水表升级为智能水表,正是街道服务部门于细微处见知著,将“适老化改造”落到实处。当然,“适老化改造”不等同于纯技术的迭代升级,智能水表显然也无法适应全部场景。比如老年人出远门,智能水表发出“误报”,街道服务人员如何研判处置?此类细节是对科技的检验,更是对服务的考核。作为一座超大型城市,上海在老龄化时代面临的挑战将更复杂、更艰巨。也正因此,这座城市的治理者、服务者才更需要以科技为依托,用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叩开独居老人的房门和心门。责任编辑:沈彬人民来论:让新技术成为老年人的“守护人”发布时间:12-1209:12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如果12小时内用水量低于0.0
12、1立方米,系统将自动报警,居委会干部或社区志愿者会立刻上门探视。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网友纷纷点赞。“非常有安全感”,独居老人最怕“一旦有闪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智能水表根据用水量预警,既不影响老人日常生活,又能及时发现险情,着实是“妙招”,更是贴心之举。据悉,这只是上海推行的智慧养老试点项目之一,智能门磁、烟感报警器、红外监测器同样成为不少独居老人的“守护人”。暖心之余,也值得深思。一是关爱老人要“走心”,养老服务要务实。“居家养老”仍是主流,地方管理者更应关注社区服务有哪些不足、可以做出怎样的改进。安装智能水表、一键呼叫等设备是为了应对“突发状况”,开办社区
13、食堂、提供家政服务则能满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从老人角度出发,努力破解老年人生活中的难点,减少老人的后顾之忧,养老服务工作才能取得实效。二是科技理当以人为本,技术需要“适老化”。生活中,许多老人面临“数字鸿沟”,没能享受“科技红利”,这一问题不容小觑。智能水表的“创新性”在于,不是让老年人“适应”新技术,而是让新技术“适配”老年人。这种转变不只是技术层面的,更是人性化思维的进步。值得一提的是,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适老应用”空间将会进一步拓展。三是智慧养老是“朝阳产业”,有望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能。从“智能家居”到服务网络,可形成新产业链、催生
14、新业态。不断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是全社会的责任。为老人提供相关服务的机构和工作人员,也会得到社会的尊重。 让科技“守护”独居老人2020-12-11 14:46:52来源:河北新闻网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若12小时内读数低于001立方米会自动报警,居委会干部会第一时间上门探视老人,并将核实情况上报街道责任科室。此外,江苏路街道还将新的智能门磁安装在独居老人家中,一旦超过设定时间未开门,后台就会响起预警。(人民日报)尽管当今世界科技发展迅猛,但科技与生活的联系与应用细节还有待挖掘,让科技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如今,仍有许多高龄老人无法掌握
15、和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那就不妨让科技去适应和守护老人的生活,带给他们更多的安心和幸福。用智慧科技,守护生命安全。此前有将生命照护系统嵌入床垫之中,可全时监测老人的生命体征、监测老人的起床次数、离床时间、睡眠质量等信息,并且自动上传数据,老人家属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掌握老人的状况。生命照护系统,还会在老人健康出现异常时第一时间发送预警信息,便于在第一时间得到照料与救治。用科技助力,守护失能老人尊严。在上海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上,出现了一张眼控护理床模型,它以眼球追踪技术为核心的眼控仪为中介,通过眼控仪与护理床的链接,让人仅用眼睛就可操控护理床,比如坐立、翻身、床椅转移等,甚至不动手、不张嘴就
16、可以和他人沟通交流。失能意味着生活能力和社交能力的丧失,由于无法正常生活和交流,失能者往往生活质量不高,缺少尊严。辅具产品可以让失能者尽可能地重获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和沟通能力,让他们生活得更舒心。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5G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服务于老年人的科技产品有了更大的潜力。另一方面,中国老龄化日益严重,相关产品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而此类的科技产品往往研发的成本高,市场定价高,让许多老人“想得却不可得”,同时,产品卖不出去,相关企业亏本经营也会迟早退出。为使科技产品更好地走进老年人的生活,就必须要填补企业经营和有需求老人间的价格沟壑,这就需要政府做出努力,将相关的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
17、,平衡价格矛盾和供需矛盾,让产品卖得出去,让普通老人买得起。结合老人的实际需求和现状去设计产品,将科技真正融入老人生活。通过政府的协调指导,解决社会需求和相关产品之间的供需矛盾。通过“互联网智慧养老”使未来的养老模式变得多样化、人性化、高效化,让老年人生活得更幸福,让子女更安心。(张庆)责任编辑:霍骋远智能水表呵护老人 看点在“智”更在“能”2020-12-12 11:48:16来源: 江南都市报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上海长宁区江苏路街道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12 小时内读数低于 0.01 立方米,系统会判断老人家中有事,并及时向居委会预警。即便现在是寒冬,我们仍可以从 0.01 立方米的读
18、数中,感受到社区的温度、城市的温情。智能水表,给独居老人带来了一重智慧的数字守护,难怪网友们都大呼 全国推广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我国 60 周岁及以上人口约 2.54 亿人,占总人口的 18.1%,其中,65 岁及以上人口为 1.76 亿人,占 12.6%。这里面,独居老人不在少数。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智能穿戴产品、智能家居也呈现日新月异的态势。据媒体报道,2019 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出货量突破 2 亿大关,达到 2.08 亿台,较 2018 年增长 33.5%。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各地启动智慧城市建设,智能产品服务功能将会越来越强大。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现实存在问题,智能产品对年轻
19、人相当友好,对老年人却是 数字鸿沟 。作为一项工具,智能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为此,如何将智能产品 无缝 地服务于老人,比如智能水表 低于 0.01 立方米自动报警 ,新闻真正的看点,不仅在设备的 智 ,更在运用的 能 。上海在智能的 能 上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可以作为各地学习的样本。比如,该市江苏路街道还将智能门磁、烟感报警器、红外监测安装在独居老人家中,如遇反常情况,均通过 一网统管 平台及时反馈,并 召唤 人员前来看望。比如,一旦超过设定时间未开门,智能门磁就通过后台自动报警。以上智能配套,不但安全,也特别人性化。为了能让老人享受社会发展的福利,国家也在积极发力。随着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
20、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的印发,多地多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在此背景下, 能不能 让智能设备更好地服务于老人,在于落实,在于细节,更在于人。老人使用智能设备,如何解决 能 的问题,可以在这几方面积极发力。一方面,可以通过家人、志愿者,向一些有能力的老人,普及网络知识,教他们简单地使用智能手机等设备;其次,可以让科技工作者为老年人 量身定做 智能用品,如新闻中的智能水表等;再次,即便老人不会使用智能设备,可以将网络端口接入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通过工作人员帮老人监控或对需求作出响应 技术运用的背后,是人的主动作为,才会让智慧养老既有 智商 又有 情商 ,让冰冷的设备有了温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21、老人空巢而居的背后,难免会遭遇无处话凄凉的各种难题。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我们关注智能设备更好地服务于老人,也是在关心将来的我们。最美不过夕阳红,老年人的生活,通过智能设备的加持,本应该过得更温馨又从容。文 / 张建新编辑:陈远路智能水表怎样“守护”独居老人?可以在全国推广吗?中国青年网 发布时间:12-1207:10中国青年网官方帐号一块智能水表,如何为独居老人安全增加保障?智能水表、智能门磁、烟感报警器、红外监测,上海正在探索一个什么样的老年人服务网络?新闻1+1连线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戴涛;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共同关注:智能水表,怎样“守护”独居
22、老人?智能水表+“一网统管”平台,24小时守护老人安全,第一时间进行安全救护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戴涛:智能水表的应用得益于上海每个区、每个街镇都有城市运行中心,城市运行中心是24小时运行,它搭建了“一网统管”的平台,能够把这些数据实时传递过去。如果发现了问题,会第一时间通过政务微信端把信息发送给联系人,就是这个独居老人的联系人,还有居委干部,包括他的家属等等。这些联系人一般是所在的楼栋或者是小区里面的一些志愿者等等,他们会第一时间上门,如果发现一些情况,与我们的后台联系, 120或者其他的相关部门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的想法从何而来?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党工
23、委书记 戴涛:我们平时有老人一对一联系机制,但是后来也发现不可能24小时全天候陪伴,怎么样及时掌握动态信息,然后去提供关怀?疫情期间,我们就发现通过安装门磁可以掌握一些动态的信息,所以我们就在想是不是可以用这样的一种方法对老人的动态信息进行掌握。正好中国电信跟水务部门也在我的驻区单位,我们就和民政部门一起跟他们商量,是不是可以通过这样一些现代科技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智慧养老智能设备,独居老人是否都能接受?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戴涛:随着这两年上海推行“一网统管”、“一网通办”,整个城市的数字化,再加上现在的数字化转型,上海老年人对于智能化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但我们觉得也不能完全依赖于
24、智能化,智能化的手段跟我们传统的工作方法还是要紧密结合起来的。深度老龄化社区,社区工作人员面临怎样的压力?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党工委书记 戴涛:我们社区工作人员平时压力也是很大的,尤其像我们这样一个高度老龄化的社区,怎么样让老人首先做到安全,在这个基础之上更加幸福,生活更加有品质?我们也在想如何能够给他们提供一种全天候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也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但还是需要整个社会一起来共同参与。可以在全国推广吗?上海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的创新背后是政府的用心和企业的有心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彭希哲:长宁区的个案实际上是智慧养老发展到现在一个实际的运用,它是可以在全国进一步推
25、广,但智能水表它的技术并不复杂,也没有特别重要的一种科技创新,但是这个技术在养老领域中运用,体现了政府很用心,第二个企业有心。它的背后是一个完整的养老服务体系,它从智能水表发现问题到传到网上,然后网络后台要处理,之后志愿者和专业人员上门服务,整个体系是需要建设的,不是光装一个智能水表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实现智慧养老,需要政府理念的提升和市场配置的助推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彭希哲:上海为独居老人安装智能水表进行试点背后体现了政府服务的理念,要建设服务型政府,特别是利用现在物联网、互联网IT的技术,能够为养老服务创造更好的效益,能够让老百姓得到更好的服务和满足。同时充分利用市场资
26、源配置能力,水表本身不是政府在做,是市场在做,它是一个养老的产品,但是把企业做的养老产品纳入到政府的“一网统管”、“一网通办”大的网络和管理系统和平台中间,它发挥的作用就非常巨大。因此我觉得如果需要在全国推广的话,可能不仅仅是智能水表自己的技术,而更多是整体服务体系。经济欠发达地区,如何做好养老?理念比钱重要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彭希哲:各个地方经济条件会有差别,各个地方都并不一定都要用同一种办法推广这个技术,要因地制宜。要考虑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传统、生活的居住模式,使服务体系能够满足和符合当地养老服务管理的习惯。上海以前也是有互助门铃、安康通等等,那个时候没有互联
27、网,也是可以服务的,只是互联网这种技术手段、平台,能够使原有纯粹靠人力服务体系,服务效果更好。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还是理念,只要理念对了,观念对了,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从市场中获得,有的时候也不是说一定要花大钱才能做成这些事情。未来智慧养老:想象力+理念+富有人文关怀的技术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彭希哲:对于养老,想象力,尤其是理念,最后搭起一个完整的系统才是在各地因地制宜之后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养老服务做到现在,实际上技术是冰冷的,但是加上人文关怀,这个时候技术就会变得有温度,这就需要政府、市场、社会,包括家庭、老人等等共同来推进这件事。共同做这件事情,这件事情
28、就一定能够做好。(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独居老人智能水表”值得推而广之2020年12月13日 戴先任“这种智能水表,如果是家中12小时不用水便会告警。”上海市长宁区江苏路街道目前有独居老人1200多名,安装智能水表的半年时间里,他们共接到了告警近30次。“其中绝大多数情况都是虚惊一场。安装了智能水表后,老人们表示非常有安全感。”社区工作人员称。(12月11日北京青年报)独居老人家的水表12小时不走就自动向居委会预警,居委干部接报立刻上门走访,确认情况,针对独居老人的这一“贴心服务”,引来了广泛好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各种原因使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的照料问题显得更加迫
29、在眉睫。街道将智能水表和门磁的终端接入“一网统管”平台,对独居老人予以“智能守护”,有助于解决独居老人看护难的问题。如在以往,相关方面要守护独居老人的生活安全,往往采取上门探望的方式,一个街道志愿者往往要负责数个独居老人,有时他们也分身乏术,就容易出现疏漏。通过智能水表对独居老人用水情况进行监测,就能节省相关工作人员的时间,节省了人力,也提高了效率,能够更好保护独居老人的生活安全。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对服务性行业提出“适老化改造”的明确要求。安装在独居老人家中的智能水表,正是适老化改造的一个成功范例,有助于清除独居老人生活安全的养老痛点,值得推广
30、。推进适老化改造,有必要多尝试智能化应用,更好地为科技“赋能”,多进行服务创新,多一些细心与暖心,才能更好保护老年人的安全,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解决独居空巢老人的照护难题,将敬老爱老融入社会治理,提升老龄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精细化、人性化管理与服务,有利于清除养老痛点,也有利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从智能水表的跨界看养老,独居老人的守护者,智慧养老还远么?2020-12-13 14:20:50来源: 明星粉丝队昨天看新闻了解到了一个比较新颖的应用,一个小区正在试行一种独居老人安全监控方式,通过实时检测老人家里的用水量来预警潜在的风险,具体是这么操作的:当远程监控发现某位老人家里的用水量
31、在一段时间内出现异常,就会触发报警,通知周围社区人员上门查看,避免这些独居老人发生意外而导致救治不及时,这确实是一件好事,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智慧养老带来了一种新的思路。我们知道,目前一些国家包括我们国家都出现了老龄化趋势,在这之中有一大部分老年人实际上都处于独居状态,没有老伴,子女不在身边,很多的情况下,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只能求助于邻居或者社区,而传统的方式往往是主动求助,打电话、敲门,即便是目前在一些家庭里使用的老人求助装置也需要老人按下sos按钮,这种方式的最大问题在于,当老人发生意外或者突发疾病的时候,从体力和意识上往往都是处于失能状态,无法触发相应的求助方式,所以我们显然需要一种更智能的方
32、式来处理这些突发问题。现在流行一个词叫做“跨界”,跨界使用某项技术或者方法,往往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举一个被大家熟知的例子,手机支付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钱包里不在装现金,小偷没有的下手的对象,这就造成了一个“传统行业”的逐步消亡,要知道很多年前我的朋友被偷之后,只能自认倒霉而没有任何办法,很简单,茫茫人海你甚至不知道小偷的样子。智慧养老同样也可以采用技术手段的跨界来实现,我之前也琢磨了很长时间,如何养老,如何能够实现全方位地老人服务,我们先来看一下老年人潜在需求:孤独感和恐惧感时不时的出现,需要有一个温暖的港湾和强力的臂膀这一点是我对于独居老人最深刻的感触,也许对于年轻人来说,独
33、居可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宅男宅女的生活有时也是一种享受,但是对于独居老人,他们感受到的往往是害怕,害怕生病没人知道,担心身边人没有能够及时救助,吃饭睡觉这些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生活日常对于他们来说有些时候是种奢望,孤独感、恐惧感在独居老人当中很普遍,这也就是为什么,你的父母希望你时不时打电话给他们,时不时回家的原因,理解老人,年轻人应该更尽心一些。需要有一个交流的圈子,需要倾诉的对象以我亲身经历和了解的情况,很多的老年人有自己的小秘密,喜欢分享给身边比较亲密的人,很显然这样的角色大多是儿女,不是女婿、儿媳妇,儿女们充当的角色是倾听者,不需要过多的发表意见,表明观点,你需要做的其实只是静静的倾听
34、和点头的肯定,把父母心里的结打开,让他们能够释放心里的压力,让他们安心。以上两点是我了解到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两个需求,也是智慧养老本身需要解决的问题,老人的日常监护需要提供更加完善的监护装置,要做到不影响日常生活,不需要人为操作,智能判断老人身体状况和行动状态,个人认为至少需要在两个方面下足功夫:行动的检测,需要能够监测老人的运动状态,摔倒、长时间体位变化,体温,心率、呼吸状态,这些目前来看可以不用传统的可穿戴设备来解决,只需要在家里安装一些传感器即可,最大限度保证不打扰老人生活;心理状态的感知,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之所以会想到这些,是因为我的一个朋友的爷爷患有抑郁症,很需要一种方法来进行实时的看护和状态的监控,这就是心理状态检测的必要性,我查阅过一些资料目前还确实没有很适合的方式,所以这方面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总体上看,困扰很多年的智慧养老问题有了新的思路,一些智能产品的出现和创新型使用也给了独居老人很大的便利,我相信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扩展,我们会逐步完善和解决独居老人的养老问题,不仅仅从日常的吃喝拉撒的满足,而是要实现更优质、更人性化的老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