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2).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574247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2).doc(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教学目标重点难点1、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初步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增强我们适应大自然的意识。重点: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难点: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软体动物种类很多,约有 万种,是动物界第二大门类。2、常见的软体动物有: , , ,3、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 ,大多数具有 用 运动。4.地球上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 ,常见的种类有 。5、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 ,躯体、足和触角均 。使得它们的运动更加 ,活动范围更加 ,体表有 既能 内部结构,又能有效的防止 。6、常见的节肢动物有:

2、蝉、 、蟹、 等。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虫的足、翅、触角各有何特点?这对蝗虫的生活有可意义?2、体表坚硬对蝗虫有什么意义?3、推测蝗虫气门的作用?三、当堂巩固一、选择题:1.白天下过雨后,经常见到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这是因为( )A 土壤中缺少空气,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进行呼吸 B 土壤中食物减少,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进行觅食C 蚯蚓爬到地面上来饮水D 潮湿的地面有利于蚯蚓运动2.下列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A 对虾 B 蜈蚣 C 蛇 D 水蛭3.我们判断蚯蚓的前端和后端,最方便的是根据( )A 体节的形状 B 环带的位置 C 刚毛的长短 D 口和肛门的位置4.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相似之处是( )A

3、体表外有外骨骼B 身体分部 C 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 D 靠体壁进行气体交换5.蝗虫 蜻蜓等昆虫腹部不断进行收缩和舒张,这是它们在进行( )A 呼吸运动 B 消化活动 C 产卵 D 感受气味6. 蚯蚓生活在土壤中,如果把蚯蚓放到玻璃板上它将不能( )A 运动 B 呼吸 C 分泌黏液 D 无影响7.关于蝗虫的气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交换之处 B 气体进入的“门户” C 和听觉有关 D 完成气体交换和形成听觉8.下列有关蝗虫适于陆地生活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体表具有外骨骼 B 身体分节,有三对足 两对翅C 有三个单眼,仅能感光 D 具有适于在陆地进行呼吸的气门和气管9、蝗虫适于

4、陆地生活,其形态结构特点有( ) 用气管呼吸 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有外骨骼防止水分蒸发 视觉发达有一对复眼 A B C D10、下列哪项不是节肢动物所具备的特点( )A身体分部有许多体节构成 B 体表有外骨骼 C 都有三对足两对翅 D足和触角都分节11、蚯蚓的生存环境是( )A 潮湿、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B 干燥、疏松的土壤C 潮湿、疏松、富含氧气的土壤 D 潮湿、疏松、植物稀少的土壤12、下列动物不是环节动物的是( ).A沙蚕 B水蛭 C猪肉绦虫 D蚯蚓13、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是依靠( )。A.体表 B.口 C.肺 D.肠壁14、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如果蚯蚓在纸上或玻璃上运动时间过长,会导致蚯蚓活动能力下降,甚至死亡,其原因是( )A.体内水分散失,血液循环停止 B.体表逐渐干燥,无法呼吸C.离开了穴居生活 D.神经系统遭到破坏15、蚯蚓在粗糙的纸板上可以爬行,而在玻璃板上几乎不能爬行,其原因是( )。A玻璃板摩擦力大 B蚯蚓不能在土壤之外爬行C蚯蚓的运动要借助刚毛的活动 D玻璃板不能粘住蚯蚓的身体15、蝗虫外骨骼的作用( ) A 防御敌害B 协助运动 C 有利于捕食 D防止水分蒸发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