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语文10、《幸福是什么》郑振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语文10、《幸福是什么》郑振霞.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备课教师韦艳红 王美方 刘琼 许慧慧集备时间2013.9.17课题10.幸福是什么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3自然段。教学难点通过三个青年的经历,理解幸福是什么。教具准备幻灯片预习提示读两遍课文。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个人复备一、 谈话导入:1、同学们,你们理解什么是幸福吗?你觉得什么是幸福(举手回答自己理解的幸福的含义。)2、课件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师: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定能达到本节课的目标。二、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 2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三、第一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困难可以请教老师或者周围的同学。(4分钟后比谁的自学能力强。)1、学生自学:2、自学检测:生字检测:b qio ch ch mi w彼 锹 杈 诧 麦 务请每组的5号6号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出问题及时纠正。强调“qio”的读法。2、词语检测:彼此 枯枝败叶 铁锹 树杈诧异 清澈 谦虚 耕地 同桌互读词语,然后个别读,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朗读检测:请每组的4号朗读课文,要求:不丢字、不加字、停顿正确。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个人复备四、第二次“先学后教”:1、出示自学指导
3、(二)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幸福是什么?找出相关的句子用笔画下了,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独立完成分钟后组内交流3分钟,分钟后比谁的发言最精彩。)2、学生自学:3、自学检测:指名个别学生回答问题。预设:我耕地。地上长出麦子来。麦子养活了许多人。我的劳动也没有白费。我也感到很幸福。五、自学指导(三)自读课文,思考: 十年来三个青年分别做了什么?对于他们的作为,人们会怎么评价呢?他们最终明白了幸福是什么?(自学2分钟后,组内交流2分钟。4分钟后比哪个小组的表现最佳。) 六、主题学习。读“万物皆有灵”44页的九点钟的电话和73页留着爱的位置 ,思考: 你从两篇短文中分别体会到幸福是什
4、么?(自学5分钟后,组内交流2分钟。7分钟后比哪个小组的学习效果最好。)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个人复备板书设计10.幸福是什么劳动尽义务做有益于人民的事教后反思这篇童话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先讲三个牧童发现树林里一口老泉已经不涌泉水了,他们主动带来锄头、铁锹,疏通泉眼,开沟引水,砌井加盖。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人们能喝到干净的泉水。再讲智慧的女儿看见了他们的所作所为,称赞他们做了一件好事,并祝他们幸福。这时,三个牧童并不理解什么是幸福。智慧的女儿没有直接告诉他们幸福是什么,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弄明白。接着讲十年以后三个牧童又在小井旁边相遇。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的好处:有了泉水,树木茁壮成
5、长,人畜可以随时饮用。他们为此感到快乐。回顾各自十年的生活经历,他们对幸福是什么有了比较深刻也比较一致的体会:因自己的劳动给别人带来益处而感到幸福。最后讲智慧的女儿再次出现,她概括了他们的体会,揭示了幸福的含义。故事情节奇异是本文的一大特点。文中“智慧的女儿”突然而来,飘然而去。她肯定、赞扬三个牧童疏通泉眼的劳动;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弄明白什么是幸福;在他们有了体会之后,揭示幸福的含义。她就像有着无穷智慧的导师,指引三个牧童去实践,去发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智慧的女儿这一形象在文中起到了“魂”的作用,正是这一人物形象,使整个故事变得神秘而有趣,大大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这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了解故事内容,懂得幸福是什么,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二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巨人的花园和幸福是什么这类超人体童话在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表达上的一些特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