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侵害反思 (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范侵害反思 (3).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九课“保护自我”第二目“防范侵害,保护自己”。【课标分析】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的“学法用法”部分:“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追求安全而充实的初中生活;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的勇气和信心;学会依靠家庭、学校和社会保护自己,学会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能力目标:学会认识和判断面临的不法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运用有效方法,逐步形成自我保护能
2、力;初步形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知识目标:知道身边存在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了解青少年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二、教学重难点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设计思想】1回归生活世界。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视频播放、案例分析、材料阅读、图片欣赏等,架设生活与教材的桥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在真实情境体验中生成知识而不是呈现现成的知识。2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所以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在积极参与、快乐体验中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构建开放互动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
3、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教学过程以教师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师生共同探究作为基本模式。通过创设相关情境、设置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引导者、促进者与参与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营造民主、开放的教学空间。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法和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4、,导入新课师: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有时是顽强的,一如青松傲然挺立,又如红梅馨香四溢。但生命有时又是脆弱的,一次意外的伤害、一次突发的事故,往往就会使生命之花枯萎甚至凋零课件播放:一段汶川大地震的视频。师提问:听着忧伤的音乐,看着房倒屋塌、生命逝去的惨景,此刻你的心中有什么感受?生自由回答。师归纳、导入:是啊,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汶川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尤其是许多在校的中小学生伤亡惨重,令我们痛心不已。同时留给了我们深深的思考:我们平时应多学一些防灾避险、自我保护的知识,这样才会在危难中使宝贵的生命幸免于难,不留遗憾。因此,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势在必行。这
5、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有关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让我们一起为生命撑起自我保护伞。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汶川大地震图片、视频以及背景音乐的烘托,创设一种触目惊心、哀伤痛心的情境,让学生从悲伤的氛围中感受缺乏自我保护知识的惨痛后果,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日常生活中加强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互动探究,学习新课师:刚才从视频中我们已经看到了,地震这种意外伤害夺去了许多未成年人如花的生命,可以说,意外伤害是威胁我们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说一说:你知道在我们身边有哪些意外伤害吗?生自由列举。课件出示地震、火灾、车祸、溺水、中毒、不法分子的侵害等。师:可见,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可能潜伏着安全隐患,来不得半点马
6、虎大意。一旦造成意外伤害,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个人的不幸,更是对家庭的打击。设计意图:以地震这种意外伤害为切入点。让学生列举其他的意外伤害,使学生认识到意外伤害无处不在,要提高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意识。过渡: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怎样保护自己,避免意外伤害呢?下面我来检验一下,同学们对自护知识知多少。环节一:自护知识知多少。设计意图:本环节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取舍和拓展,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地开发了防震、防火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保留了上学放学途中防交通事故的自护知识,使教学内容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性。本环节意在使学生了解掌握一些防灾自护的知识和方法,学会用知识守护生命
7、。谈一谈:1你知道在学校发生地震时应怎样安全逃生吗?生回答,师简要点评。师:在汶川大地震中,各中小学校伤亡惨重,但桑枣中学却仅用了一分零十六秒,就使2200多名师生全部撤离,无一伤亡,被教育部命名为“抗震救灾”先进集体。我们来观摩一下桑枣中学的地震逃生经过,认真看他们有哪些逃生经验?课件播放视频:桑枣中学师生在地震中逃生的经过。提问:桑枣中学有哪些逃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生回答,师评价。你知道在户外和家中怎样避震吗?多名学生回答,师点评。课件播放视频宋祖英的防震自护箴言。师:希望大家牢记这些自护箴言,掌握自护知识。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谈平时学校地震逃生演练的经过、观摩桑枣中学安全逃生的视频、拓展
8、户外家中的避震知识等活动,对防震的自我保护知识和经验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情境体验中生成知识,了解自我保护的方法。这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一个重要环节。课件出示:火灾、上学放学途中两幅图片。师:在上面情境中,该用哪些自护知识来保护自己?师将学生分为火灾自护组和上学放学途中自护组。前后桌四人为一小组讨论,讨论结果由一人负责记录。生讨论交流。1火灾自护组派代表讲火灾自护知识。师补充评价后,课件出示:防火自护宝典。 (1)在家里不能随便玩火。(2)一旦发现火情要及时关闭电源和煤气总开关,同时打开门窗呼救。 (3)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在楼道中应伏身前进,不得乘坐电梯。如果地势、楼层较低可
9、将床单撕成长布条、绑在窗户上,并沿着下水道逃生。 (4)如果火势很大,应迅速拨打“119”报火警。师:你会正确使用火警电话119吗?课件播放小动画:模拟报火警。师小结:希望大家用正确的方法报火警,以此来保证生命的安全。2上学放学途中自护组派代表讲在上学、放学途中如何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师:同学们说得很全面,我们再来巩固一下防交通事故的自护守则。课件出示:防交通事故的自护守则(六张图片和文字)。师:要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上学放学途中就要严守这些交通规则,同时还要认清交通标志。课件出示:认一认交通标志。师提问:万一发生意外,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多少?生自由回答。师小结:刚才我们在起交流了防震、防火、
10、防交通事故的自护知识,希望大家牢记于心,灵活运用,平时多学习、了解一些相关的自护自救知识,用知识守护生命。设计意图:出示火灾和上学放学途中两张图片,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生生互动、合作探究,达到集思广益,了解防火防交通事故的自护知识的目的。教师归纳时,播放模拟报火警的FLASH动画、拓展认一认交通标志。目的是直观生动丰富学生的自护知识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自护知识记忆深刻,以突破重难点。过渡:当今社会,正气是主流,但仍存在一些坏人坏事,网络犯罪、盗窃、抢劫、绑架等现象时有发生。面对这些情况,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已呢?环节二:足智多谋巧自护。设计意图:本环节我
11、设计了“请你支招”、“智慧考验”、“斗智斗勇”三个活动,意图是让学生通过活动开动脑筋,生生互动,讨论交流,在情境体验中生成知识,了解上网时、面对盗窃或被绑架时自我保护的技巧,学会用智慧保护自己。师:网络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交流沟通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我们来看一则材料。活动一:请你支招。【课件出示】材料(都是网络惹的祸)。14岁的小雅通过网上聊天,认识了网友小A。他们在很多观点上是一致的,小雅视小A为知己。当小A向小雅介绍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基本情况后,小雅也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等真实信息告诉了小A。不久,小雅的家被盗,而作案者正是小A。小雅懊悔地说:“唉,
12、都是网络惹的祸!”思考:1你怎样看待小雅的行为?2你能告诉小雅一些上网时自我保护的技巧吗?生自由回答。师归纳,并把自编的上网自护技巧的顺口溜献给同学们:匿名交友网上多,透露真情会惹祸。网上人品难区分,提高警惕没有错。不良信息勿浏览,低级庸俗须避开。当你独自在家时,网友约见莫理睬。若是交友心太切,一定要把家长带。师小结:希望同学们熟记并运用上网自护技巧,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材料都是网络惹的祸中小雅行为的分析、思考,找出小雅上网时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行为,并积极为她安全上网支招,明确上网的注意事项,以此来掌握上网自护技巧,形成能力。活动二:智慧考验。思考:当你推开家门
13、,发现歹徒正在行窃时,你应该怎样保护自己?师点拨:对正在室内作案的盗窃分子,不应径直入室制止,而应迅速到外面喊人或报警。如果盗窃分子已经发现你,那就要急中生智,巧妙地保护自已。播放视频:让学生观看并学会面对入室盗贼时一种巧妙的自我保护技巧。设计意图:联系生活,进入问题情境,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应变能力,让学生思考对策,急中生智,以提高学生面对家中被盗时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巧。后观看视频,让学生学会一种巧妙的自护技巧,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三:斗智斗勇。课件出示:男孩袁帅遭遇绑架的文字材料。师:请你设想一下袁帅是怎样逃离险境的?生四人一组讨论。派代表回答,师点评:同学们在发言中让老师看到了你们
14、的智慧和勇气,这也是成功实施自我保护、与不法分子做斗争的最重要的心理品质。播放视频:展示袁帅真实的逃离情境。师问:你从袁帅身上学到了什么?生回答。师:为避免类似遭遇的发生,老师送你们一个自护锦囊。课件出示:应对绑架自护锦囊。 (1)预防:上学、放学要结伴而行;单独行走时,尽量走大路;在公共场所不能炫耀自己的财物,不让别人发现自己的财物;不随意和陌生人走;平时应记住自己家、学校、亲友的邮编、地址和电话。(2)冷静:万一被绑架,要弄清自己在什么地方,对方要达到什么目的。(3)自卫:告诉对方自己是未成年人,受法律保护,以法律和道德震慑对方。(4)逃脱:寻找机会逃跑或设法用信、电话求救、报警。师小结:
15、我们在遇到不法侵害时,要做到斗智斗勇不硬拼,寻找机会巧脱身,运用智慧保护自己。设计意图:通过文字材料设置问题情境。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考验学生脱离险境的智慧和勇气。观看真实逃离情景的视频,让学生在既紧张又轻松的气氛中获得最直观的方法,以提高自护自救能力。教师归纳出示自护锦囊,让学生明确应付绑架要有保护自己的智慧和方法。过渡:自我保护除了用知识和智慧之外,还需要一种最有效的武器。环节三:金色盾牌助自护。师:请欣赏一段动漫小品:放学路上。主要情节:八年级学生小文放学回家的路上,两次被两个不三不四的青年拦截,要他交“保护费”。第一次忍气吞声地给了,第二次不给,遭不法分
16、子的拳打脚踢,并限定了交钱时间小文很是气愤,边走边想:太欺负人了,明天我一定找几个人收拾他们一顿。各抒己见:1面对不法侵害,你赞同小文的做法吗?为什么?生自由回答,发表看法。师归纳:小文开始忍气吞声的做法,会助长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导致对小文的勒索变本加厉。第二次他想找人收拾他们,也不可取,这是用非法手段报复,会导致打群架,扰乱社会治安,既害人又害己。2如果你是小文,你会怎样正确而有效地保护自己呢?生自由回答。师归纳:立即告诉家长或老师,并向公安机关报案。当我们遭到不法侵害时,寻求法律帮助是进行自我保护的有效武器。(板书:法律)请同学们切记:遇事一定冷静,依法自护记心中。歹徒相貌要记清,时刻不
17、忘“110”。师:那么,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有哪些呢?课件出示:法博士支招(获得法律帮助的五种方式和途径)。师小结:希望同学们在遇到不法侵害时,一定要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动漫小品展示中学生小文面对歹徒的勒索恐吓的两种做法,引导学生反思、交流,从而明确:面对不法侵害,寻求法律帮助是进行自我保护的有效武器。通过法博士支招,让学生快捷地了解获得法律帮助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学生依法进行自我保护的意识三、全课小结,寄语平安 1请学生谈谈学了本节课有哪些收获与启示。2师归纳、寄语: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希望同学们
18、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用知识、智慧和法律来撑起自我保护伞,遮挡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更好地保护自己。祝愿同学们健康成长,幸福平安!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完成板书、寄语平安,意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学有所得,知道用知识、智慧和法律可以撑起自我保护伞来保护自己。师生沟通,升华情感。四、赠卡送歌,课后延伸 师: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两件礼物。第一件礼物:赠给每人一张未成年人自我保护卡,要求同学们课下把上面印的自护知识牢记于心,上课没讲到的自护知识自己动脑筋填完整。第二件礼物:请大家欣赏自我保护问答歌,在歌声中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赠送自我保护卡和自我保护问答歌,既拉进师生关系
19、、营造平安祥和的氛围,深化本节课的主题,又巩固知识并实现知识的扩容和迁移。教学过程设计总意图:整个教学过程从情景导入,通过展示情境、设置问题、引导探究,从而明理导行。整个教学过程力求教法与学法、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教学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力求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从而有效达成“三维”目标。(多媒体展示)教法与学法、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和谐统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明理与导行的统一【教学反思】1 从“教教材”向“用教材”的转变。面对传统课程理念下对教材的绝对遵从,新课程改革指出,教材不再是“法典”,它只是课程目标得以实
20、现的文本载体,但却不是惟一载体。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新时期的政治教师不应拘泥于教材的知识体系。本节课的设计突破了教材的原有体系,调整了部分知识在教材中的顺序,同时不再以知识教学为主线,而是以实践活动为主线,很好地将教材知识串联起来,显得自然而不牵强。但是这种改变又以教材为基础,既忠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既符合学生的生活逻辑和思维习惯,又符合学科逻辑,较好地体现了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学理念的转变。2设置情境,突出学习过程的体验性。本节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置了真实的或是模拟的情境,目的在于使学生置身真实的实践环境中,以其亲身的感性认识产生丰富真切的体验,深化和升华理性知识。通过观察、反思、抽象、概括,最后把体验和获得的经验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3在探究中生成。教师为学生营造了民主、平等合作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讨论、创新,为知识生成奠定了主体基础;拆解教材固有的知识体系,从创新的思维角度,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重新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使知识、能力的生成具备了主观前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为中心,在问题的驱动下,促使学生思考形成新的知识观点,使知识生成成为可能;有效的互动是知识生成的有效机制,师生合作,学生之间的冲突与合作、使课堂不断在思考中延伸,在智慧的灵光闪现中显现生命的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