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21世纪教育的特征是创新教育。创新源于问题,问题推动发展。某大学一位教授说:“观察一个学生的天分和潜能,重要的是看他(她)怎么提问题:从一个简单的问题上,可以看出一个学生具备不具备抓住整个讨论中最关键环节的智慧穿刺力。”而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首先要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必须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在人的思维活动和认识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应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在学校的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呢? 1 数学问题意识的涵义 数学问题意识就是指人们在数学认知活动(数学概念的学习、数学
2、命题学习、技能形成与问题解决)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和解决问题。 对于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 (1) 教学中产生数学问题意识的主体是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意识到问题存在、产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应该是学生,即是说,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不应该是他人给予问题,而应是自己发现问题。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具有积极探索的态度、猜想发现的欲望。教师要设法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猜想和发现问题,经常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其问题意识。 (
3、2) 数学问题意识产生于一定的问题情境。即问题意识的产生有赖于适宜的土壤和环境,并且学生要有机会有时间去发问。离开了这样的环境和氛围,学生的问题意识可能会被湮没,从而制约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3) 问题情境要能激起学生的怀疑、困惑、紧张和挑战的心理。如果问题情境中的信息不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那他也就不会有以后的一系列行为反应。只有恰当的问题情境才能使学生产生疑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的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和学习的内部动机。 (4) 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应该循序渐进,有一个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这是因为从心理学角度讲,有意识行为和无意识行为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意识行为有明
4、确的目的性,并有计划去达到它,而这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 (5)问题意识的产生需要培养和激发。我认为,是否具有问题意识是一个习惯问题,这种习惯的养成需要外部因素的介入。 2 培养数学问题意识的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具体来说,它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培养创新意识。所谓创新意识就是对创新的渴望使人们重视创新,推崇创新,认为创新有最高的价值,从而把自己的活动指向创新的观念和意识。在创新意识的指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愿望,产生创新的动机,才能确立创新的目标,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5、。而科学的理论和实践证明:一切的发明和创新都源于问题的发现。问题意识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前提,只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会产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而在试图精确地提出问题及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设想时,学生必须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这样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力可以得到培养,创新意识得到增强。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创造和创新的起点,学生只有在不断地试图提出问题,克服一切困难,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培养起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品质。 1.2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所谓数
6、学素养是指人们通过数学教育及自身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能力、观念和品质的素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越强,他对数学的理解就越深刻。相应的,他也就能较好的领会数学的思维方式、数学精神、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将这些思想融入到他的日常生活和言行中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越强,他越能看透那些隐藏在表面上看来没什么关系的问题之间的联系,而这是数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事情,这常是大数学家新研究的成功 、困难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之点。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1.3 培养数学问题意识的若干途径 加强“双基”学习,奠定培养问题意识的基础 “双基”学习是问题意识产生和培
7、养的必要前提和基础,缺少相应的知识经验,问题意识必然淡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清楚表明,一个人不能“数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必要的数学知识。正是由于已掌握的数学知识的广泛迁移,个体才能形成系统化、概括化的数学认知结构,从而形成产生问题、发现问题等的数学能力。因此,培养问题意识首要的是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学习,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另外,引导学生观察,提高观察能力,对培养问题意识也很重要。问题的发现既可以由教学内容引起,也可由观察大量的现象引起。学生通过观察,会发现许多和原有知识经验不一致或相矛盾的现象,使头脑里经常带着“为什么?”。同时,通过观察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开发他
8、们的直觉思维,有利于问题意识的培养。此外,鼓励和指导学生自学也是培养问题意识的一种基本训练,自学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善于自学就能活跃思维,增长知识,发展能力。自学往往是求知欲驱动的,而求知欲又是从问题开始的。总之,培养问题意识首要的是加强学生的双基学习,提高他们的知识水平,不能占有大量的数学知识,空谈培养问题意识,无异于纸上谈兵。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所谓好奇心是指在认识事物过程中对未知的新奇事物的积极探索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人类求知的最原始的内在动力,是促使个体对新奇的事物去观察、探索、操弄、询问,从而获得对环境中诸般事物了解的一种原始性内在冲动,是产生观
9、念和思想的基础,也是创造性人才的品质特征。好奇心是问题的源泉,是问题意识的典型表现。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学生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对未曾见过的事物、情况和新发生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从而发现问题,并驱使学生积极思考,追根寻源,引起探究的欲望。但我国传统教育总是给学生太多的“好胜心”,很少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抑制了学生提出问题的冲动。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教授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教师首先问学生想知道什么;想提出什么问题,教师的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纷纷提出了一系列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怎样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0、?”“为什么要研究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它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等等。随即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小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索的欲望,培养了其数学问题意识。 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质疑,就是对已有的定论提出怀疑,它是学生是否具有问题意识的主要表现之一。质疑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的过程,质疑精神是破除轻信和迷信,冲破旧传统观念束缚的一把利剑。但在实际的数学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所接触的数学知识绝大多数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属于真理性的知识,课堂教学中也是清一色的“标准答案”和“非质疑性”的知识,使得学生在遇到问题时总是
11、不假思索的去解决,对它的真实性从不怀疑,即没有质疑的意识。我们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质疑提问的勇气和兴趣,鼓励学生积极讨论、争辩,敢于向老师质疑,敢于对书本知识提出疑问,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探索的学习心态。 教师教学中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生质疑什么与质疑是否有道理均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自认为有根据地提出了质疑意见,他们提出质疑的目的是理性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而不是其它。 教师和学生平等对话,增强学生的批判意识。批判意识是主体进行批判活动的自觉性与能动性,或者是主体对其所进行的批判活动的认识和了解。 培养批判意识,在学生的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的教学文化将改变学生
12、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而代之以鼓励学生进行有益的怀疑并迫使他们提出问题,探查、假设、寻求合理性。 具有批判意识是学生能进行批判性思维的前提,也是质疑的进一步延伸。批判性思维是问题意识形成的核心元素,学生只要具有批判性思维,就不会迷信权威,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要增强学生的批判意识,教师和学生就要平等地对话,创设一种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教师要敢于和善于鼓励学生对自己的教学大胆地质疑甚至否定,并且最好采用批判性的教学模式。另外,学生也不要不懂装懂,要学会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主见等。 用爱心去呵护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无论是质疑,还是批判,都要求学生自己
13、去独立思考。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对学生回答的问题立即做出分析判断,而应鼓励学生去发现更多的问题,提出更多的想法,加强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保护他们的问题意识。 加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除给学生思考的时空外,教师在教学中也要留有余地,即对有些内容不能讲解过细,否则会造成学生学习不分主次,抓不住最基本的东西,不会独立地获取知识,老师不讲就不会,没有自我开拓的能力,不会自己钻研新的问题,依赖性较大,难以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观点,从而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较难形成。 1.4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 如何加强教师的数学问题意识 意识固然不能由一个人的大脑中飞到另一个人的大脑中,但却可以利用人脑的反映功能
14、,通过在物质世界中造成一定的物质特征(这些物质特征包括文字、语言等人工信息和各种自然信息),并让别人通过大脑对其反映,就可以在别人的大脑中产生相同或相类似的意识。但意识传输有一个根本条件,这就是,传输者自己的意识内容要超出接受者已经具有的意识内容,即传输者自己所具有的意识在深度和广度上必须超过意识接受者已经具有的意识。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首先教师要具有强于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求学生面对问题情境时能够质疑、批判、探究、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自己要有这一系列的反映。只有善于思考、思维敏锐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善于思考、思维敏锐的学生,而实际上我们有些数学教师的问题意识也不尽如人意,因此
15、,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教师的问题意识是当务之急。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首先得有一桶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先行一步。 (2) 如何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习惯 所谓探究数学问题是指学生围绕某个数学问题,自主探讨、深入研究、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观察分析数学事实,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猜测、探求适当的数学结论或规律,给出解释或证明。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和善于反思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问题意识并不是简单提出和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揭示问题本质的发现过程,是研究和发现问题的动态过程。因此,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始终对问题保持一种好奇心和敏感性是提高其问题意识的关键。但我们如何把自主探究变成学生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学习行为模式,变成学生自觉的心理过程,使其养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形成渗透式思考问题的研究品质,养成自主研究的学习品质就值得深入研究。 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长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