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文化生活第二单元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文化生活第二单元试卷.doc(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检测题(二)第二单元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一、单项单选题(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在诗人白居易眼中,有如醉人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当地时间2011年6月24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3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顺利通过审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该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因为它()体现着民族文化的魅力 能够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A B C D2中国的“丝绸之路”有“南方丝绸之路”“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这些丝绸之路既是重要的贸易商道,也是承载沿途
2、多种文化形态互相交流、彼此影响的文化长廊。材料表明()人口迁徙就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 商贸活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古代,中华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 商品交换中也蕴涵着文化交流A B C D3易经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故而叫重阳。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每逢重阳佳节,很多单位组织敬老活动。这表明 ()透过传统节日可以领略民族文化的韵味 传统美德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庆祝民族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传统习俗有助于培育文明风尚A B C D4我国历史上历代王朝在处理文化问题时,一般实行“文化多元”的政
3、策,强调“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因俗而治”等;在宗教方面,也充分利用境内各种宗教来维护社会秩序,不同宗教信徒之间,基本上能够和睦相处,共生共存。这表明()A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就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B我国历史上就有各族文化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传统C文化多样性有利于各民族相互取长补短并促进各自的变迁和发展D文化多样性是各民族各自认同的文化基础5. “我希望世界各地的文化之风都能尽情地吹到我的家园,但是我不能让它把我连根带走。”甘地这句名言强调的是()A要扬弃传统文化,革故鼎新B要承认不同民族文化具有共同性C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繁荣和发展D要汲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4、也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特色6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孔子的三千弟子”手持竹简高声吟唱的精彩场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豪迈歌声,撞击着全世界观众的耳膜,透视着好客的中国人无比的热情和真诚。材料说明() 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 尊重文化多样性要坚持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传统文化有继承性和鲜明的民族性A B C D7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对于我们的近邻韩国、日本的崇拜几乎达到了疯狂的程度,身上挂着日韩饰物,耳朵听着日韩音乐,眼睛看着日韩剧这类人被称为“哈日(韩)族”。这警示我们()A文化交流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B要热忱欢迎
5、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C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努力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D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竞争力8“中国是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对待传统文化,我们要完全继承 B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财富,应该加以继承和发展C中国书法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D现代文化不可能从根本上动摇传统文化的地位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诞生了诗经尚书春秋等优秀作品。回答910题。9由此可见()A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思想运动影响着文化的发展C多种思想观点的对立、争论是诗经等作品产生的源泉和动力D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
6、的特点10诗经等文化作品的产生与当时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当时正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封建制度逐渐代替奴隶制度的时期。这表明()经济是基础,决定着文化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始终保持一致 社会制度的更替能影响文化的发展A B C D11在新形势下,要让孝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我们要()对其全面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要让这一民族精神的火炬发扬光大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丰富和发展孝文化,使之与社会相适应,体现时代性A B C D12下图中“教”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教”字的右边象征一只手拿着一根“教鞭”(棍棒),左下是一个“子”
7、字,左上两个又是被“教鞭”抽打的象征符号,金文、小篆只是甲骨文略加变形而已,演变至楷体,字形变化较大。宋朝朱熹依据“教”的楷体字形训诂字义:“文”孝谓之教。”这一演变告诉我们 ()A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B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C要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 D传统文化具有鲜明民族性13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之一。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经常运用“和”的观念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今天,我们所说的“政通人和”、“和谐社会”等都是这一思想的延伸。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B传统文化是稳定不变的 C传统文化体现了浓厚的历史色彩 D先进文化只能从传统文化中吸取合理内容14对
8、于传统艺术或者前辈艺术家的艺术成果,是“把自己掰碎了做成别人”进行复制,还是“把别人掰碎了成为自己”再加以提高?我们无疑应该选择后者。这是因为 ()A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 B继承和发展是统一的C发展是继承的必要条件 D文化具有继承性15动漫产业的发展关键靠创意,动漫创作者要立足于我国极为丰厚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和当代的生活实践,创作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动漫作品。材料表明()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的需要A B C D16对“前贤”文章,杜甫主张既要兼取众长,加以继承(“转益多师是汝师”);又要区
9、别真伪(“别裁伪体亲风雅”),反对一味因袭(“递相祖述复无谁”)。这对我们进行创新的启示是()创新要以继承为前提 继承要以创新为着眼点创新是继承与发展的统一 学习是创新的根本途径A B C D17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在1996年修订本的基础上共增收词语6000余条,如“愿景”“和谐社会”“丁克家庭”等,涉及语文、政治、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等诸方面。这一事实说明A文化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文化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C文化是人脑主观自生的 D文化先于人们的实践活动18文化交流像“茶与咖啡的对话”: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喜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试一下咖啡,对咖啡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这启
10、示我们文化往来应()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C相互尊重、推陈出新 D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19澳门是一个国际性城市,其主要特点在于它具有中西合璧的文化教堂与牌坊、基督与天地(神),使澳门呈现出非常独特的文化景象。澳门文化独具特色说明()A只有保持文化的独立性才能保存本民族文化B文化创新离不开传统文化C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必然经历的过程D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果20一曲富含现代音乐元素的奥运歌曲北京欢迎你红遍全国。而这首灵感源自童瑶的歌曲是用中国古代宫、商、角、徵、羽五调式谱写,“歌曲中流淌的全是中国DNA”;这主要说明()A传统文化
11、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B优秀文化具有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C社会实践是实现文化创新的源泉 D文化创新必须实现传统和现代的融合21近年来人们从各种新的角度、采用不同风格来描绘西藏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作品有尘埃落定、藏地密码等。这些作品激起了人们探究西藏历史渊源和神秘文化的极大兴趣。这表明()A书籍是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B保护文化历史遗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前提和源泉C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D要通过文化内容形式的创新推动民族文化的繁荣22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
12、共同错误在于()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二非选择题(共56分)23有人说:“对待文化多样性,就是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请结合有关知识分析。(12分)24材料一在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婚礼备受年轻人的重视。有人用豪华车队迎亲,以奢侈喜宴祝贺;而更多新人则选择了利用传统婚礼礼仪举办自己的婚礼。这种传统婚礼礼仪既时尚又节俭,还让现代的城市人目睹了久违的传统婚礼场面,很有意义。材料二前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说:精美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母亲文化,是我们的根。留住祖先的记忆,非常重要。但我们又必
13、须赋予她新的时代精神。(1)结合材料,请用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现代化的今天许多年轻人愿意采用传统的婚礼习俗来举办婚礼?(6分)(2)从文化继承的角度分析我们应当如何留住“祖先的记忆”和“民族的根” ?(8分)25近年来,我国文化“走出去”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外文化贸易发展较快,中外文化合作方兴未艾,一些文化企业在海外落户。短短七八年间,100多个国家共开设了300多个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伦敦中国文化年、纽约中国文化游、“感知中国”等活动把中国文化带到国外民众中间,产生了积极影响。文化“走出去”正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是提升国家形象和软实力的有效
14、途径。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有下列两个观点。观点一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是简单的文化产品“走出去”,而是中华文化价值观的“走出去”。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表示,要提升文化自信,强化文化主体性建设,提升媒体融合力度,加强传播机制和手段创新,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观点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识和名片,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宣部秘书长官景辉说。他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一是重视内容创新,增强吸引力;二是重视出口平台和对外营销渠道的建设;三是重视发展新兴产业,努力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新的增长点。(1)结合材料分析中华文化“走出去”的
15、战略意义。(8分)(2)结合材料,请你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出自己的建议。(10分)26京剧经过200 多年的不断丰富、革新与发展,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京剧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中国京剧吸收昆腔、京腔、秦腔等艺术成分,从18 世纪 90 年代初徽班进京,至19 世纪40 年代末,在徽、汉二调皮黄戏的基础上融汇衍变,形成了以唱西皮、二黄为主的北京皮黄戏。随之向外流动,班称京班,调称京调,先后传入天津、上海等地。结合材料二,试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如何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12分)高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检测题(二)答案1-5:ADCBD 6-10:DDBBD 11-15:DCABC 16-20
16、:ABADD 21-22:DD23以上说法是片面的。(1分)对待文化多样性,需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是本民族文化发展创新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韩国文化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它在中国的流行可以推动我国学习和吸收其优秀文化成果,取长补短,推出融汇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4分)对待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面对韩国文化在中国的流行,我们应保持和发扬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反对一味推崇外来文化,只有这
17、样,我们才能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4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在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更应该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竞争力。(3分)24(1)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今天许多年轻人愿意采用传统的婚礼习俗来举办婚礼体现了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传统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等特点。传统婚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许多年轻人愿意采用传统的婚礼习俗来举办婚礼展现了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中华民族的
18、基本特征,又能够因时而变,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前提,文化传承是一个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的过程。今天许多年轻人愿意采用传统的婚礼习俗来举办婚礼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6分) (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内容,要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
19、的过程中继承。 这就是文化传承。在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把握好二者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出既具有时代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新形式。 (8分)25(1)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以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展示世界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发展本民族文化。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中华文化“走出去”,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维系社会稳定。(8分)(2)立足社会实践,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推动民族文化创新。
20、推动文化“走出去”,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又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同时要贯彻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利用传统的文化传播途径的同时,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文化贸易增长,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10分)26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工作者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新的主体作用。文化创新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这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同时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