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doc(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作为学校,不能把心理教育视为一种附加的教育,而应该把它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尤其是学科教学显得更为重要。而课堂教学是学生一天的主要活动,课堂也是学生一天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学生在课堂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最多。所以,如果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意义和价值的开展途径和方式。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指路人”。因此各科教师要做到教书育心,主动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
2、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体到语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从新时代的要求看,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即要让学生做到心理健康。一个学生只有在身体与心理两方面健康了,才算是真正的健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有责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世界中健康成长。 而现代学生的一些行为和心理,让我深思,引起了我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在此,就如何在课堂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 一、 中学生自杀现象的透析 网上看到这样一个信息:江
3、苏省疾病控制中心进行了“江苏省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该调查结果显示,15.4%的中学生考虑过自杀。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学生自杀或想自杀。我认为从学生心理健康的层面去分析大致有以下原因 (一)、心理压力比较大。这里面主要是来自升学压力。大部分学生的家长把孩子的学业成置于最重要的位置。加上学校的试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考试的机器。于是孩子从第一天挎着书包起,就面临着无形而又沉重的学习压力。 (二)、心理承受能力弱,缺少意志、毅力。 现在,中学生独生子女多,有的从小过着众星捧月式的小皇帝小公主生活,致使他们产生依赖性,缺少独立性。意志软弱,缺少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决心。 (三)、自私狭隘,缺乏包容、合
4、作意识。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全家以他为中心。只能别人包容他,而他不能包容别人。常常只想让别人来适应自己,而自己却很少考虑应该适应别人。 (四)、情绪易波动,自控能力差。表现为急躁、冲动,缺乏忍耐性,面对一点不顺心、一点委屈,就大动肝火,怒气冲天。 (五)、自我意识淡薄、生命意识淡薄。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然而中学生往往不能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不能有积极的自我体验,从而也就不能愉悦的接纳自己。自暴自弃,生命意识淡薄。 一句话,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二、 立足语文课堂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大部分农村中学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也没有专职心理辅导教师。我们语文教师应担当起对学生进行心理健
5、康教育的责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努力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立足语文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认为应从下列几个方面努力实践: (一) 、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积极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的人际关系的性质。要使青少年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教育者以身作则,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见,努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一个体现。 为建立这种和谐的、亲切的关系,教师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客观、准确地了解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端,为此教师对写生作出正确客观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教师要充
6、分尊重和信任学生。 第三,教师对学生的积极期望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有效手段。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尊重、信任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把他们看作在人格上与我们平等、独立的个体。努力让学生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亲密朋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这种合作友好的师生关系的建设中,学会尊重、信任别人,学会与他人合作。 (二) 、摒弃陈旧的教学目标观、努力优化学科课堂教学 学生在学习上不如意,不顺心就会引起学生情绪波动。部分学生因厌学而学业不良,往往产生自卑、孤僻的心理,直接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策略落后是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厌倦原因之一。因此,为学生健康成长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教学目标观
7、、努力优化课堂教学。 新的教学目标观要求我们,教学时不仅要重视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更应重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的教学,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生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法”;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对学生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其次、选择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活动设计。如为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感与创造而采用愉快教学。以及针对学习困难
8、学生可采用分层递进教学和成功教学。 (三) 提高课堂管理能力,精心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牢牢树立现代教学理念,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指导自己的教学,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不仅能提高教学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良好学习情绪的形成。同时能改善了师生关系,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四) 、立足语文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铸造学生健全人格 部分学生自我意识淡薄,情绪易波动,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适应其生存的环境,人际关系紧张,这些都是人格不够健全的表现。语文教师有义务担当起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责任
9、。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我认为,语文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是铸造学生健全人格一个很好的平台。 (四)立足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 部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缺少意志、毅力。因此,一旦遇上风险和挫折,往往会向挫折屈服,成为困难和挫折的牺牲品。看来,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对学生心理健康显得非常重要。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结合语文学科自身的教学任务,从以下几个入手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首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那些因偶然遇到重大挫折便有轻生的的想法的学生,其
10、心理健康不是一个挫折造成的,而是长期形成的对人生价值的错误理解导致的。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能使学生对人生、对世界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能正确的观察和分析客观事物,提高对挫折和心理冲突的忍耐力。同时有了远大的理想学生就不会斤斤计较眼前的痛苦和得失,从而有足够的动力克服悲观主义情绪。 例如:教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文时,可通过让学生讨论诗歌中表现出的作者的人生态度,以及交流学习体会,让学生明白挫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引导学生敢于面对挫折、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待挫折;树立世界终将变得美好的坚定信念。又如教学生命 生命一文时,通过对文章的品读,使学生明白应树立的正确的人生态度观,那就是我们“必须对自己
11、负责”“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 其次、培养学生知难而上、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意志品格 课堂是培养良好意志品质的主渠道,课堂训练坚强的毅力,应该成为最重要的方法。1、充分利用好教材中涉及良好意志品质培养的课文。如七年级下册登上地球之巅一文通过叙述中国登山健儿克服重重困难,登上珠峰的经过,歌颂了队员们的坚强意志和大无畏的精神。教学时,让学生联系实际谈体会,谈谈如何克服学习上的困难,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2、针对初一抗干扰能力差这一特点,进行抗干扰训练。在课堂上,让单数行学生背课文,双数行学生做阅读分析题,然后总结分析。这样双数行学生的意志在训练中的得到培养。这就有一
12、的意志的考验。教师应适时引导,以培养学生知难而上、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意志品格。 第三、帮助青少年掌握一些战胜挫折的方法。 语文教材的营养很丰富,她蕴涵着许多战胜挫折的方法。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帮助青少年掌握这些战胜挫折的方法。如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时,让学生学会“冷静对待”“树立信心” ;教学登上地球之巅时,让学生学会“团体合作”;教学荒岛余生时,让学生学会“自我疏导”。“自我激励”等。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不是让语文教师脱离语文教学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而是要求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立足语文学科自身任务与学科的规律,去寻求两者的结合点。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意志与行为的发展,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 总之,不论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好,还是教育改革的趋势也好,都迫切地需要我们的教育者多学一点儿童心理健康知识。它不仅能使我们的工作开展得得心应手,而且还能为促进我国儿童身心健康做出有益的贡献。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开展心理教育,应该寓心理教育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实现“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知不觉中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