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电除尘内部检修项目三措两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电除尘内部检修项目三措两案.doc(5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6号炉电除尘内部检修项目“三措两案”设备管理部2021 年 1月 27日审批表(内部项目): 项目名称:6号炉电除尘内部检修项目“三措两案”编 制: 年 月 日专业审核: 年 月 日相关部门(专业)会签: 年 月 日安监部审核: 年 月 日编制部门审批(主任): 年 月 日批准(总工程师或生产副总经理): 年 月 日 一、项目概况.6二、组织措施6三、技术措施7四、安全措施8五、施工方案12六、应急预案13一、项目概况:具体项目概述: 6号炉电除尘是兰州电力修造厂生产的RWD/KFH30253.52双室五电场卧式电除尘器。2005年12月投入运行。为规范电除尘系统检修工作,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
2、依据“受限空间”相关制度要求,按照确定的检修项目,特制定此方案,使电除尘系统检修工作在规定工期内、保质保量、安全高效有序的完成。为确保项目质量可控在控,安全有序实施,特制定本“三措两案”。二、组织措施为了本项目保质保量安全完工,特成立以下组织机构:1. 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 技术质量负责人: 专职安全员: 施工人员(或班组):2. 各岗位主要职责项目经理:负责整个施工的具体组织管理工作。负责审查本施工“三措两案”,检查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监督、检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对现场安全和质量进行抽查和指导。技术质量负责人:负责编制本施工”三措两案”,监督、检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检查规章制度执行情况,重点对
3、施工现场的安全和质量进行检查和指导。专职安全员:督促落实现场安全工器具配备使用符合要求,督促检查班组召开安全技术交底会和班前班后会,深入施工现场检查安全生产和遵章守纪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施工人员:班组长负责具体组织工作,召开班组安全技术交底会和班前班后会,监督班组成员正确、安全的进行工作,对违章或违反工序人员加以制止和责令改正。施工人员认真学习执行电业安规、作业指导书、安全交底内容正确、安全进行工作。三、技术措施1.引用标准:火力发电厂电业作业安全规程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5210-20092.技术措施:(1)维修部灰硫专业及责任点检
4、员是6号炉电除尘内部检修的责任主体,负责按照要求对电除尘进行全面检查。检查过程严格执行规程规定的项目、检查方法、质量标准。(2)责任点检员是6号炉电除尘内部检修的监督责任人,对检查过程的安全、质量和技术措施执行负责。(3)6号炉电除尘内部检修工作安排合理,应尽量避免交叉作业。(4)在电除尘、烟道内工作时,焊条头、材料及杂物必须清理干净,不得遗留在灰斗、烟道内。(5)进入电除尘内部工作前,应对携带的物品进行检查、登记,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物品掉落至灰斗内。四、安全措施1.危险点分析和预控措施作业内容危 险 点控 制 措 施进入现场落物伤害进入检修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系好帽带,工作前检查作业现场有
5、无落物的可能,并要及时清理工作区域上部可能下落的杂物。工具伤害不合格的工具禁止使用,及时擦拭工具上沾的水、油迹,防止工具打滑伤人。高处坠落工作人员应使用防坠器和安全带。机械伤害角向砂轮机使用前检查,转动部分加防护罩,使用合格的砂轮片。积灰坍塌伤害必须采用自上至下顺序清理,严禁采用挖空底脚方法清理。人员触电使用电焊机,必须防止触电,工作现场必须设专人监护。在电除尘内部使用12V行灯或手电筒。每天工作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气体中毒测量有害气体浓度,发现不合格时,禁止进行工作。脚手架坍塌脚手架必须经过验收合格后,才能使用。脚手架平台上堆放材料、机具等不能超载。发生火灾电除尘内部使用电、火焊时,氧气、
6、乙炔瓶放置在电除尘外面,氧气、乙炔瓶应保持5m以上的安全距离工作结束污染环境1.对检修现场地面应做好防护措施,使用的工具应有序摆放。2.工作结束及时清理工作现场遗留杂物。2.安全措施(1)断开6号炉电除尘A、B、C、D室 、 、 、 、电场高压控制柜电源开关,并在操作把手上设置“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告牌。(2)断开6号炉电除尘A、B、C、D室低压控制柜电源开关,并在操作把手上设置“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告牌。(3)将6号炉电除尘A、B、C、D室 、 、 、 、电场两点式隔离刀闸切至接地端。(4)将6号炉电除尘A、B、C、D室 、 、 、 、电场极板、极线进行验放电。(5)停止6号炉甲、乙侧引
7、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运行,切断电源,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警告牌。(6)关闭6号炉甲、乙侧引风机入口挡板门,挂“禁止操作,有人工作”警告牌。(7)关闭6号炉甲、乙侧送风机、一次风机出口挡板门,挂“禁止操作,有人工作”警告牌。(8)开工前,必须办理工作票,全体检修人员学习危险点控制措施、三措两案等文件并本人签名。安全措施执行完毕后,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开工。(9)电除尘内保持通风,温度降至40以下时方可进入。工作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穿工作服戴防尘口罩。(10)工作前30分钟内或间断超过30分钟继续工作时,必须进行有害气体检测并合格(合格值:一氧化碳含量20mg/m,二氧化硫5mg/m)。当发
8、现不合格时,工作人员应立即撤出电除尘内部,停止工作,在未查明原因或排除前禁止电除尘内部工作。(11)按标准搭设脚手架,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12)电除尘内部工作时,外部要设专人监护,与内部检修人员要可靠的通信工具,监护人员在工作期间不得离开,离开时必须停工,严禁无监护人工作,作业停工期间,在有限空间的入口处设置“危险!严禁入内”警告牌或将人孔门封闭,防止人员误入。(13)内部作业使用工具要放好,并使用工具袋。(14)施工前,要仔细检查所使用的工器具,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15)正确佩戴并使用合格的安全带及安全工器具,安全带应高挂低用,并应挂在坚固的构件上。(16)电除尘内部使用电、火焊时,氧气
9、、乙炔瓶放置在电除尘外面,每次作业结束后或暂停作业,现场监护人应确认氧气、乙炔带撤出电除尘。作业面必须放置2具灭火器,做好火灾事故预想。 (17)火焊作业,氧气、乙炔瓶应保持5m以上的安全距离,氧气带、乙炔带不得混用或沾有油迹。(18)电焊作业电焊线绝缘应良好,不应有破损漏电现象,并有良好接地线。工作地点及工作人员的着装要保持干燥。 (19) 电源线必须有专业电工接线,湿手不准从事接引电源工作,电源线及电动工具绝缘应良好电线无破损现象,使用的照明设备必须有完整的防护罩,电源线无破损,必须使用漏电保护器,使用12V行灯或手电筒。(20) 使用电动工器具或照明时,应接漏电保护器,由电工接、拆电线,
10、非电工人员禁止拆卸和移动电气设施,同时遵守用电安全规定。(21)电除尘内部工作时,必须使用合格电气工具,或选用类手持式电动工具。必须设专人不间断地监护,监护人可以随时切断电动工具的电源。电源联接器和控制箱等应放在容器外面、宽敞、干燥场所。使用电动工器具时,应接漏电保护器,由电工接、拆电源线,非电工人员禁止私自接线,所使用的电动工具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粘贴合格证。 (22)施工人员在作业中,还应做好互相配合、互相提醒,做到四不伤害。特别注意磕伤、碰伤、落物伤人等问题。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有专人监护,进入受限作业人员、工具等应进行出入登记。(见附表1) (23)电除尘内部工作的人员,应根据具体工作性
11、质,事先学习必须注意的事项(如使用电气工具应注意事项,高空坠落、窒息急救法等),外面至少2人在监护,监护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现场。监护人应站在能看到或听到电除尘内工作人员的地方,以便随时进行监护。监护人不准同时担任其他工作。出现问题时,应防止不当施救。 (24)每天安排工作前,必须进行三讲一落实学习,特别是临时用工,并履行签字手续。(25)工作结束时,要对内部进行彻底检查并清点人员、物品,及时清理现场卫生,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人孔门才可关闭。(26) 工作中抓好作业过程管理,工作人员应做好风险辨识和管控,做到“一停二想三作业” (到达作业现场先停下来,核对作业地点、观察作业环境,想一想“三讲一
12、落实”的内容,在头脑清醒、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才能开始作业。)。坚定落实“四不干”(“无工作票不干、无监护人不干、不知道作业危险点不干、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干”),有效防控安全风险。五、施工方案1项目简述:6号炉电除尘是兰州电力修造厂生产的RWD/KFH30253.52双室五电场卧式电除尘器。2005年12月投入运行。6号炉A级检修计划2021年3月20日开工,5月13日完工,工期55天。2 施工内容: 1、电除尘内部清灰。2、阳、阳极振打系统检修3、导流板、气流分布板、挡风板、槽形板的检修4、进出口烟箱及灰斗壳体磨损情况检查、检修5、电除尘阴极振打瓷轴加热处钢板厚度检查、处理3质量验收标准:检修
13、作业完成后进行试运行,验收标准如下。检修项目验收标准电除尘内部清灰灰斗内部、走道、各灰斗连接处、导流板、均流板、槽型板、振打传动部分、出入口烟道、烟箱内部框架和梁等处各部件上无明显积灰、结垢。阳、阳极振打系统检修振打轴及振打锤头转动灵活,打点不偏,无卡滞。导流板、气流分布板、挡风板、槽形板的检修无缺失、变形,固定、焊接牢固。进出口烟箱及灰斗壳体磨损情况检查、检修钢板厚度大于3mm,无漏风缺陷。电除尘阴极振打瓷轴加热处钢板厚度检查、处理记录钢板厚度,无漏风缺陷。六.应急预案1.基本原则与方针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令法规;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事
14、故发生后,应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优先保护人和优先保护大多数人,优先保护贵重财产等原则和方针。2.工程项目安全措施与配制施工现场严格按有关要求设置消防设施,配备灭火器。医疗器材:担架、氧气袋、塑料袋、常用救护小药箱;照明工具:手电筒、应急灯12V以下安全线路、灯具;通讯交通工具:手机、电话、汽车。防护用品:绝缘鞋、绝缘手套、安全带、安全帽、防烟面具。3.可能发生事故的确定根据施工特点和任务,本工程项目可能发生的主要安全事故有:中毒事故、脚手架事故、高处坠落事故、触电事故、机械伤害事故、物体打击事故、火灾事故等。4.应急救援机构的组成、责任和分工指挥机构及其成员本项目成立“施工
15、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机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小组由生产、安全、设备、保卫等负责人组成;详见项目现场指挥机构图。项目现场指挥机构图施工安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后勤保障组应急救援技术组应急救援专业小组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组长(项目经理)、副组长(技术质量负责人)应急救援技术组成员(施工、质安等岗位负责人)应急救援后勤保障组成员(费用、材料、后勤保卫等岗位负责人)(2)应急救援专业小组成员由各专业技术骨干、义务消防人员、急救人员和一些各班级专业的技术工人等组成。(3)职责和分工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修订本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建应急救援专业小组,并组织实施和演练。检
16、查督促做好施工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事故发生时,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并组织指挥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组织或参与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工作小组人员分工和职责组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副组长:协助组长负责应急救援的整个具体指挥工作和负责日常工作。施工、安全负责人: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和事故处置工作。后勤、材料负责人:负责应急救援的生活和救援物资供应。保卫负责人:负责消防、警戒、治安保卫、疏散和道路管制工作。救援专业小组成员:现场救援工作。 (4)报警与通讯报警注意事项:准确报告事故的具体出事地点;要说明附近有何特征等,便于查找。报告事
17、故类型:说明伤情(病情、火情、案情)和已采取了些什么措施,让救护人员事先做好急救的准备。如火灾报警时说明燃烧爆炸物质、燃烧程度、人员伤亡,发生火灾楼层等。报告出事单位(或事故地)的联系人及联系电话。以便救护车(消防车车、警车)找不到所报地方时,随时取得联系。并应派人在场外等候接应救护车(消防车、警车),同时把救护车进工地现场的路上障碍及时予以消除,以便救护到达后,能及时进行抢救。报警救援及其他电话:单位或姓名电话火警119医疗120程亮(设备维修部主任助理)15978693544冯新亭(项目经理)13937979375盛军(技术质量负责人)13526985266王喆(专职安全员)1500379
18、0598惠恩先(维修部班长)13939944804(5)事故应急与救援安全事故的应急和救援措施应根据事故的发生的环境、条件、原因、发展状态和严重程序的不同,而采取相应合理的措施。本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安全事故发生后,实施抢救工作和进行事故处理指导性意见,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随机进行处理。应急程序一般伤害事故在发生一般伤害事故等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报告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及时进行事故处理。人身死亡、重伤事故在发生人身死亡、重伤等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报告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启动事故应急预案,及时进行事故处理。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接到现场报
19、告后立即汇报公司主要负责人,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在30分钟内上报河南公司领导及总值班室,同时向地方政府及应急管理部门汇报。事故的应急救援措施基本要求事故发生后,现场应确保有人指挥、组织应急救援。各有关人员接到报警救援命令后,应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尤其是现场急救人员要在第一时间内到达事故地点,以便能给伤者得到及时、正确的施救。事故发生后,当人员伤害较多或较严重时,要立即与120急救中心联系。医生未到达事故现场之前,急救人员要按照有关救护知识,立即救护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要停止和放弃施救。事故发生后,或发现事故预兆时,应迅速组织疏散无关人员撤离事故现场,积极采取有关措施并组织治安
20、人员建立警戒,不让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并保证事故现场的救援道路畅通,以便救援的实施。各种事故的应急处置(见附件:现场应急救援措施及防范)47现场应急救援措施及防范序号事故类别事故原因现场救援措施防范措施1中毒事故1进行有毒材料作业的施工环境不通风有毒气体中毒。3未按规定配备劳护用品或劳护用品不合格。1事故发生即大声呼救,向有关部门及人员报告,请求救援,查明原因正确使用施救方法,通风送氧,减低毒气浓度,决不盲目进入事故现场施救,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2立刻设危险区域,设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3迅速与120急救中心联络,争取尽快让患者得到专业救治。4迅速查明原因和判断事故发展状态,对中毒地点进行送
21、风输氧处理,然后派有经验的救护人员佩带防毒器具进入事故地点将患者移至空气流通处,使其呼吸新鲜空气,并对患者进行紧急抢救。5在切断毒物来源之前,严禁任何人未佩带防毒器具进入现场抢救。6急救人员按照有关救护知识,立即救护伤员,在等急救中心到来前不要停止和放弃施救,如采取人工呼吸、清洗包扎等。7现场应配备气体监测仪、通风设备、供氧得防毒面具、担架、急救药品等急救用品。佩戴合格劳动用具熟悉施工器械并有较强自我保护意识序号事故类别事故原因现场救援措施防范措施2脚手架事故1脚手架支撑系统失稳坍塌。2脚手架平台上堆放材料、机具等造成超载。3脚手架拆除过程中架板的不规则脱落。1发现者立即大声呼救,现场管理人员
22、应指挥作业人员迅速离开危险区,向有关人员报告。2按照应急程序处置。3在坍塌过程中不要盲目抢险,应设专人监护,密切注意事态的发展,根据险情设危险区域,设警示标志,严禁内进;同时组织抢救人员,准备抢救;有危及用电安全的,应立刻切断电源。4在确认未有继续坍塌危险的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抢救,抢救时应首先抢救受伤人员;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时,应立即向社会求救。5现场急救处理:(1)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挤压综合症的发生。(2)伤肢制动,可用夹板等简单托持伤肢。(3)伤肢降温(避免冻伤),尽量避免局部热缺血。(4)伤肢不应抬高、按摩或热敷。(5)如果挤压部位有开放创伤及活动出血者,应止血,但避免加压,除
23、有大血管断裂外不用止血带。(6)迅速转往医院。施工作业前检查施工器具,做到合格后方能使用原则,不合格坚决不用。序号事故类别事故原因现场救援措施防范措施3高处坠落事故1无临边、洞口防护措施等。2高空作业不戴安全带。3违章操作或带病作业。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必要时,立即拨打120电话,配合医务人员抢救。2在医务人员未到之前,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取以下措施: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出现
24、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剌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
25、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a.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b.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c.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
26、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心肺复苏的操作流程心肺复苏(CRP)是一个连贯、系统的急救术,各个环节应紧密结合不间断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步骤如下:a.证实:迅速用各种方法刺激病人,确定是否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主要采取“一看”:看形态、面色、瞳孔:“二摸”:摸股动脉、颈动脉搏动:“三听”:听心音。证实病人心跳停止后应立即进行抢救。b.体位:一般要去枕平卧,将病人安置在平硬的地面上或在病人的背后垫上一块硬板,尽量减少搬动病人。c.畅通呼吸道:其操作方法是仰额举颌法:一手置于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近下或下颌角处,抬起下颌。有假牙托者应取
27、出。d.人工呼吸:可采用口对口呼吸。方法: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位置下进行;用按于前额之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病人的鼻翼下端;术者深吸一口气后,张开口贴紧病人的嘴,把病人的口部完全包住;深而快地向病人口内用力吹气,直至病人胸廓向上抬起为止;一次吹气完毕后,立即与病人口部脱离,轻轻抬起头部,面向病人胸部,吸入新鲜空气,以便作下一次人工呼吸。同时使病人的口张开,捏鼻的手也应放松,以便病人从鼻孔通气,观察病人胸廓向下恢复,并有气流从病人口内排出;吹气频率:1220次/min,但应与心脏按压成比例。单人操作,心脏按压15次,吹气2次(15:2)。双人操作按5:1进行。吹气时应停止胸外按压;气量:一般正常人的
28、潮气量500600ml。e.胸外心脏按压:在人工呼吸的同时,进行人工心脏按压。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的正中线上或剑突上2.55cm处。按压方法:1、抢救者一手掌根部紧放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放在此手背上,两手平行重叠且手指交叉互握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2、抢救者双臂应绷直,双肩中点垂直于按压部位,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部肌肉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45cm。3、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下压与向上放松时间相等;按压至最低点处,应有一明显的停顿,不能冲击式的猛压或跳跃式按压;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应尽量放松,务使胸骨不受任何压力。4、按压频率:80100
29、次/分,按压与放松时间比例以0.6:0.4为恰当。与呼吸的比例同上述。按压有效的主要指标:1、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8.0kPa;2、患者面色、口唇、指甲及皮肤等色泽再度转红;3、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4、出现自主呼吸;5、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睫毛反射与对光反射出现,甚至手脚抽动,肌张力增加。在胸外按压的同时要进行人工呼吸,更不要为了观察脉搏和心率而频频中断心肺复苏,按压停歇时间一般不要超过10秒,以免干扰复苏成功。1.高空作业人员安全带、安全帽、防护手套和防护服佩戴方法一定按照安全规章制度佩戴和使用2.安全带一定要系在牢固不可收外力断裂的地方以保证安全序号事故类别事故原因现场救
30、援措施防范措施4触电事故1触碰外电线路。2设备漏电,未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装置等。3天气潮湿、线路破损漏电。4违反操作规程等。1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要贯彻“迅速、就地、正确、坚持”的触电急救八字方针。发现有人触电,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根据触电者的具体症状进行对症施救。2脱离电源的基本方法有:将出事附近电源开关刀拉掉、或将电源插头拔掉,以切断电源。用干燥的绝缘木棒、竹竿、布带等物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者将触电者拨离电源。必要时可用绝缘工具(如带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切断电源线。救护人可戴上手套或在手上包缠干燥的衣服、围巾、帽子等绝缘物
31、品拖拽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由于痉挛手指紧握导线缠绕在身上,救护人可先用干燥的木板塞进触电者身下使其与地绝缘来隔断入地电流,然后再采取其它办法把电源切断。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且尚未确证线路无电之前,救护人员不可进入断线落地点810米的范围内,以防止跨步电压触电。进入该范围的救护人员应穿上绝缘靴或临时双脚并拢跳跃地接近触电者。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应迅速将其带至810米以外立即开始触电急救。只有在确证线路已经无电,才可在触电者离开触电导线后就地急救。3在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时应注意的事项:未采取绝缘措施前,救护人不得直接触及触电者的皮肤和潮湿的衣服。严禁救护人直接用手推、
32、拉和触摸触电者;救护人不得采用金属或其它绝缘性能差的物体(如潮湿木棒、布带等)作为救护工具。在拉拽触电者脱离电源的过程中,救护人宜用单手操作,这样对救护人比较安全。当触电者位于高位时,应采取措施预防触电者在脱离电源后坠地摔伤或摔死(电击二次伤害)。夜间发生触电事故时,应考虑切断电源后的临时照明问题,以利救护。4触电者未失去知觉的救护措施:应让触电者在比较干燥、通风暖和的地方静卧休息,并派人严密观察,同时请医生前来或送往医院诊治。5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尚有心跳和呼吸的抢救措施:应使其舒适地平卧着,解开衣服以利呼吸,四周不要围人,保持空气流通,冷天应注意保暖,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送就近医院抢救。对
33、电缆及带电设备施工,尽可能切断电源后在施工,或者佩戴橡胶鞋及橡胶手套,外露电缆一定要做好防护后施工人员方能施工序 号事故类别事故原因现场救援措施防范措施5机械伤害事故1违章操作机械。2机械发生故障及防护装置失灵至使伤人。3未按规定配备劳护用品。1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立即切断动力电源。首先抢救伤员,观察伤员的伤害情况,如手前臂、小腿以下位置出血,应选用橡胶带或布带或止血纱布等进行绑扎止血.2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胸处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3出现颅脑损伤,必须保持呼
34、吸道畅通。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移动。遇有凹陷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邻近的医院治疗。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移动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导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移动过程中,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工程中各种机械设施除相关操作人员外禁止非操作员使用,机械使用需办理使用手续方能使用,大型机械施工需配备作业指挥员5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移动伤
35、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以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板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提侧下肢缚在一起。6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7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8当机械发生重大事故时,必须及时上报有关单位和组织抢救,保护现场,设置危险区域,专人监护,拍摄事故现场照片。序号事故类别事故原因现场救援措施防范措施6物体打击事故1高空坠物伤人。2
36、未按规定佩戴劳护用品如安全帽等。3违章操作机械。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2拨打电话120送就近医院抢救。3在医务人员未到之前,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采取以下措施:在移动昏迷的颅脑损伤伤员时,应保持头、颈、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出
37、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高空作业人员携带物品必须带保护套或禁止随手丢弃物品,不使用物品一定要放在安全的作业平台上,尽可能固定防治滑落序号事故类别事故原因现场救援措施防范措施7火灾事故1违章使用明火、电焊、气焊2电线短路3随意乱丢火种4易燃易爆气体泄漏等1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大声呼救,启动警报装置。现场防火责任人立即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和其他救援专业人员正确
38、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同时打电话119报警及向上级有关领导报告。2启动应急处置程序。3根据火灾的影响范围,迅速指挥疏散无关人员到指定安全区。保卫人员要迅速建立禁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在未有安全保障措施的情况下,不要盲目行动,尤其易燃易爆气体泄漏造成的火灾,应等待公安消防队或其他专业救援队伍处理。4作业区火灾,可采用建筑物内楼梯、外脚手架上落梯、离火灾部位较远的外施工电梯等疏散;不得使用离火灾部位较近的外施工电梯,严禁使用室内电梯。在火灾现场的管理人员和班组长不得抢先逃离,要负责指挥疏散,防止恐慌而发生其他事故。5火势难以控制时,要及时采取隔离火源措施或搬出附近的易燃易爆物品和贵重物品,防止火势漫燃
39、到有易燃易爆物品或存放贵重物品的地方。当有可能发生气瓶爆炸等紧急情况时,应及时组织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区,防止伤害事故发生。禁止携带明火以及在工地上随意扔烟头,吸烟到指定区域,电气焊人员一定注意工作区域易燃易爆物品的防范,施工区域随时摆放灭火器等消防器械,密闭空间施工一定注意通风及安全通道畅通6发生易燃易爆气体泄漏时,最早发现者应立即大声呼救,根据情况可立即采取正确方法施救,如尝试采取关闭阀门,堵漏洞等措施截断、控制泄漏气源,若一时无法控制,应立即带走所有移动通讯工具,迅速撤离并打电话119报警,不得使用手机或电话在气体泄漏区内报警。7有气体泄漏区内严禁使用手机、电话、启动电器设备及一切产生明火或火花的行为,并及时指派电工切断泄漏区域的电源和电话线路等,同时停止附近的作业。附表1受限空间作业人员进出登记表序号姓名进入时间出入时间附表2作业人员学习签字页人员班组是否清楚三措两案内容时间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