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统编新教材】《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统编新教材】《故都的秋》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故都的秋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2课(部编版必修上第七单元)。本单元所选篇目都是写景状物散文,这些篇目都描绘了祖国大地风物美景,传达了作者内心的独特感受。故都的秋通过对“北国的秋”和“南国之秋”两地的描写,突出故都秋天的悲凉,表达了自己对北国秋天的赞颂。在学习中学生可采取点画评注的方法,身临其境,展开想象,从而逐步提高对散文的鉴赏能力。【练习分析】故都的秋“研讨与练习”部分要求学生从景物、句段中体察“故都的秋”的特点,从品味文句中感受作者深沉细腻的情思。同时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拓展阅读,选取最喜欢的一篇描写秋天的诗文进行交流赏析,加强所学知识的联系。【学情
2、分析】 经过前期的学习,高一学生接触了一些散文篇目,对散文文体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代的散文表现个性,散文内容往往带有一定自叙传的色彩。根据目前高一学生的知识文化底蕴,如何联系作者的个性、情感、文化精神去解读理解散文,感受作者的人生经验,成为当前高一学生的一个难点。【教学目标】基于学情分析、练习分析和教材分析,我确定了本课基本教学目标:1.掌握本文出现的基本字词的读法、写法、释义,积累好词好句。2.通过圈画评注法品读文中关键词句,理解感受“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词句。3.了解作者,联系作者文化精神和文化个性,通过联想、想象来理解感受作者深沉而细腻的情思。【教学重点】1
3、.掌握文中出现的字词,积累好词好句。2.品读文中关键词句,感受本文作者笔下景物的特点。【教学难点】联系作者经历理解感受本文中作者深沉而细腻的情思。【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注明每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注意事项一、本课导入:预设时间2分钟同学们,在上节课中,我们一起领略了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领略到大自然夏天荷的香气、水的光彩。那继夏之后的秋天,在中国文人的笔下,又会是一副怎样的景象呢,大家脑海中会闪现出什么词语、诗句?(教师播放PPT秋景图片,根据学生反应作出相应评价,简单评说“秋”的特点)词语:萧瑟、悲凉、凉爽、喜悦、伤感诗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
4、沧海);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古风二首 通过插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串联相关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尽快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二、检查预习情况:预设时间5分钟1.同桌相互检查字词预习情况(是否圈画点评、是否搜集了相关资料),同学发言分享,教师最后明确相关字词读法、写法、释义:一椽(chun):一间屋。槐树(hui) 房檩(ln)落蕊(ru):凋谢后自然飘落的花蕊。2.指名2名同学介绍本文作者,其余同学进行补充。(教师适当补充)郁达夫的出生地浙江富阳,有着烟雨江南的温润氤氲。郁达夫幼时丧父,家境艰难,17
5、岁时,他在兄长的资助下到日本留学,一呆就是十年。1933年郁达夫处处碰壁而退出“左联”。1.同桌相互检查字词预习情况。1-2名同学发言分享自己预习的重点字词。2.学生介绍本文作者。(预设:在此环节学生可能仅仅介绍郁达夫基本信息,而不涉及到本文写作时作者所处的年龄阶段、文化个性)通过课前预习夯实语言文字基础,知人论世,为理解文章内容铺垫。教师对布置预习作业进行反馈,在同桌互查时教师可下讲台到学生旁边查看,从而进一步保证反馈情况的真实性。 三、入景知情:感知课文,身临其境体验故都秋景(预设时间38分钟)(一)一读文章粗认识(8分钟)1.结合音频,教师进行美读示范。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出语调、语
6、速、重音、节奏、感情。3.定位出本文描写故都秋景的片段,圈画相关字句,观秋色、听秋声。(二)二读文章深体验(20分钟)4. 学生齐读课文,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秋天的特点,明晰作者对故都秋天的感情。(明确:清 静 悲凉)细细品味,清、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是客观色彩,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更多的传达了作者的主观色彩,感情内敛而又伤感。5.小组合作对故都秋景片段的文字进行分析,划分结构,“这是什么样的故都秋景?” 明确:晨院秋景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清秋丰收图。作者将客观色彩和主观色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这两种色彩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在郁达夫的笔下相得益彰。把心底的浓情寄托
7、在几幅清净淡雅的画面里,以景显情。注意:五副秋景图归纳时无需锱铢必较,避免因追求文字的一致性而挫伤学生的积极性。6. 体现人文情怀,感悟美感哲理。试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进行批注,分享交流。注意:引导学生从感官视角关注文本语段,其间教师也参与讨论和辩论。比如:“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句描写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踏”“柔软”除了体现环境之静,更体现了心境之静。(此处教师适当点拨:1934年作者处于苦闷期,思想苦闷、创作枯淡。“清、静、悲凉”是此时心境的写照)7.自由朗读,除了写北国之秋的片段外,文章还有没有其他内容,有没有代表性的句子能说明?这部分内容
8、能不能删除?试着将这部分和我们刚才讲的对比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明确:南国之秋)(郁达夫的散文具有诗一般的气息,清新隽永的语言,不滞腻,不浓丽,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在比较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故都的秋意)8.在散文阅读中,散文标题往往带有一定的含义。我们一起看看本篇课文标题,解读标题。(故都:北平、北国,故都有旧、过去的意思,包含一定的文化厚度、历史底蕴,寄托一定的思念之情。“故都”与“秋”所组合,既让人肃然感受到故都的苍凉和凄清,也会很自然地读出作者心中对这座历史名城的珍爱、赞叹及深情的眷恋和向往。)(三)三读文章拓思路(10分钟)9.齐读3-11段,写“故都的秋”明明可以选取香山红叶、
9、金碧故宫等景象,作者为啥却只字不提?“郁达夫到底是悲秋,还是赏秋”?学生小组间交流讨论。明确:一片落叶就是一个季节;一点秋意就是一番心境;一番心境就是一篇散文。知人论世,一切景语皆情语,“清、静、悲凉”不仅仅是自然之秋的特征,而且也是一种审美理念。透过“清、静、悲凉”,我们不仅能感受到郁达夫悠闲的心境,又能体现他个性化的审美观念。悲的是景色,赏的是心情。10.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结合朱自清荷塘月色,谈谈我们应该怎么阅读写景抒情散文。小组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学生提出意见。注意:就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智性思维过渡,相机作适当点拨,给出讨论后较为一致的评价。(一)一读文章粗认识(8分钟
10、)1.学生听读教师示范片段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句段3.学生齐读文章,初步感知富有美感和表现力的文句片段,找出相关句子分享:我 不 远 千 里,要从杭州这 故 都 的 秋 味 。 (可 见 爱 秋之切。)秋天,这北国的秋天, 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换 得 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见爱秋之深)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来得悲凉。(二)二读文章深体验(20分钟)4. 学生齐读课文,把握作者笔下故都秋天整体感觉。5.学生定位段落,概括景图。预设:破院秋色,第三段。 槐树落蕊,第四段。 秋蝉残鸣,第五段。闲话秋凉,第六到十段 。 清秋佳果,第十一段。
11、6.学生找寻自己喜欢的句子,品读语句,交流发言。7.学生归纳其余文段内容,对比阅读,体会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的不同。8.学生解读标题。 预设:标题揭示了本文的描写对象、内容(三)三读文章拓思路(10分钟)9.学生交流讨论。学生小组思考探究后回答:与个人身世有关、与个性风格有关悲秋,开头就说悲凉赏秋,正是因为美,才会写,以独特的视角写故都的秋(预设:学生可能出现无效讨论,缺乏合作交流意识)10.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见解,激发发散性思维。学习时关注两篇写景文章的语言艺术,从词、句式等方面品味。(预设: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思想碰撞的火花,有分期争论,也有赞赏认同,有感性思维、理性思维
12、)(一)通过初读,初步获得对课文的整体认知,体验课文的精妙之美。(二)故都的秋是一篇画面感很强的现代写景散文, 作者用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图。正文讲授开始时,教师可调动学生的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各个感觉器官,带领学生进入文本所描绘的画面中,获取感官审美愉悦,感知文章蕴含的感情,体会语言的隽永,为深层次的审美体验创造条件。故都的秋是“赏秋”的,那么文本中的“悲凉”应该做如何理解,两者是否属于情绪上的矛盾呢?通过鉴赏相关语句文段,进一步体会作者感情和文句之美。(三)知人论世,触类旁通,结合所学知识,考虑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运用比较、综合、分析等思维训练方法,小组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加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四、作业布置选做题:二选一作答。1.仿照故都的秋,写一篇不少于800字“_的秋”散文。2.你读过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文?请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做简要赏析,写成一篇500字左右的鉴赏性文章。学生根据自己兴趣选择作业,按要求自主完成作业将所积累的词句加以运用,提供弹性作业,增强学生学习自主选择性,增强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板书设计】故都的秋 郁达夫 1、闲情无事园静观北国之秋 2、槐树落蕊而知秋清、静、悲凉 3、秋蝉残鸣而报秋 4、秋雨淋人人知秋5、果树秋天而爱秋记叙、描写(触觉) 对比、议论 眷恋向往南国之秋:慢、润、淡色彩不浓、回味不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