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文言文阅读——《庄子》(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文言文阅读——《庄子》(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练:文言文阅读庄子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庄子曰:“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人,天而不人。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圣人以必不必故无兵众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顺于兵故行有求兵恃之则亡小夫之知,不离苞直竿牍,敝精神乎蹇浅,而欲兼济道物,太一形虚。若是者,迷惑于宇宙,形累不知太初。彼至人者,归精神乎无始,而甘冥乎无何有之乡。水流乎无形,发泄乎太清。悲哉乎!汝为知在毫毛而不知大宁。”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稚庄子。庄子曰:“河上有家贫特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
2、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领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国之深,非直九重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子能得车者,必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为赍粉夫。”或聘于庄子,庄子应其使曰:“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及其牵而入于大庙,虽欲为孤犊,其可得乎!”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徵徵,其徵也不徵。明者唯为之使,神者徵之。夫明之不胜神也久矣,
3、而愚者恃其所见入于人,其功外也,不亦悲夫!(摘编自庄子杂篇列御寇)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敝精神乎蹇浅敝:破旧B迷惑于宇宙于:被C使骊龙而寤寤:睡醒D以不徵徵徵:证验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圣人以必不必故/无兵/众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顺于兵故/行有求/兵/恃之则亡/B圣人以必不必/故无兵/众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顺于兵/故行有/求兵/恃之则亡/C圣人以必不必/故无兵/众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顺于兵故/行有求兵/恃之则亡/D圣人以必不必/故无兵/众人以不必必之/故多兵/顺于兵/故行有求/兵/恃之则亡/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以及对作家、作品的评价,
4、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认为,做人应追求宁静、自然和无为的状态、境界,不宜把非必然的东西看作必然,不应该在浅薄的事情上耗费精神,被身形劳苦拘累。B庄子用河上人家之子在深渊中得到价值千金的宝珠这一寓言故事告诫“那个人”,认为他能从宋王那得到好处纯属侥幸,后面可能会有灾祸。C庄子拒聘的故事体现了他鄙弃名利的态度,而他在临死之前谢绝了陪葬品和不怕尸身被乌鸦老鹰吃掉的故事则充分体现了他视死如归的心态。D庄子的作品想象奇幻,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艺术风格;瑰丽诡话,意出尘外,多用寓言故事则是其重要特点之一。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稚
5、庄子。(2)子见夫牺牛乎?衣以文绣,食以刍叔。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魏莹与田侯牟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犀首1公孙衍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仇。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虏其人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2,然后拔其国。忌也出走,然后抶其背,折其脊。”季子闻而耻之,曰:“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又坏之此胥靡3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乱人也,不可听也。”华子闻而丑之,曰:“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君曰:“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
6、”曰:“然。”“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若存若亡乎?”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于梁中有王,王与蛮氏有辩乎?”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客出,惠子见。君曰:“客,大人也,圣人不足以当之。”惠子曰:“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4。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选自庄子杂篇则阳)注1、犀首:官职名。2、内热发于背:因恚愤而背生痈疽。
7、3、胥靡:服役的人。4、管,一种乐器。剑首:指剑鼻环的小孔。嗃,洪亮而悠长的声音。吷,细微的声音。5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君为万乘之君也万乘:大国B而反在通达之国通达:通情达理C君以意在四方上下有穷乎?穷:穷尽D圣人不足以当之当:相称,相配6可填入第段方框处的固定格式是()A不然B然则C是以D所以7下面选项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B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C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D筑十仞之城
8、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8对第段“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触氏和蛮氏常因争夺地盘发生战斗,两国伤亡惨重,所以他们选择在北方打十五天后返回。B触氏和蛮氏和抢占他们土地的国家交战,伤亡惨重,追逐战败者往往十五天才返回。C触氏和蛮氏和抢占他们土地的国家交战,两国伤亡惨重,所以他们选择在北方打十五天后返回。D触氏和蛮氏常因争夺地盘发生战斗,伤亡惨重,追逐战败者往往十五天才返回。9下列选项是对文中戴晋人游说之辞的分析,请选出其中错误的一项()A戴晋人运用了比喻说理的手法,使说理深入浅出。B戴晋人在游说中阐明了事
9、物的大小是相对的道理。C戴晋人说理是为讽刺梁王魏莹的傲慢自大。D按戴晋人的说法,为了无稽的纠纷而发动战争是没有必要的。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齐国毁约而要发动战争的主战派,是要争一口气;反对战争的反战派,是顾及王家基业。这两者本质上都是主张“有为”的。B华子既反对主战,也反对反战,是最合乎“无为之道”的,但是华子却不愿意讲,只是说:“你还是求助于清虚淡漠、物我兼忘的大道吧!”C戴晋人用“蜗角虚名”的故事进行说理,想象奇特,形象中蕴藏着不易领悟的“道”。D文章一方面指出战国时期诸侯间的战争是为了名利的行为,予以否定;同时,也宣扬了道家的无为思想。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10、,完成下面小题。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盍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
11、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
12、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注】介:独,只有一只脚。一说“介”当作“兀”,失去一足的意思。秦失:亦写作“秦佚”,老聃的朋友。县:同“悬”。“指”“薪”即脂薪,又称烛薪,用以取光照物。1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B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
13、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C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D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1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缘督,“缘”指顺着、遵循,“督”是正道。中医中的督脉即身背之中脉,具有总督诸阳经之作用,“缘督”就是顺从自然中道的含意。B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与此称谓方式相同的还有“师襄”“弈秋”“匠石”等。C桑林经首都是传说中的古代乐曲名。桑林是传说中商汤时的乐曲名,经首是传说中尧时的乐曲名。D本文选自庄子养生主,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
14、以及后学者的著作,分内篇、外篇、中篇三部分,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作品。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第一段是全篇的总纲,指出养生之道重在“缘督以为经”,即秉承事物的中虚之道,顺应自然的变化发展。B本文第四段先后用了三组对比进行说理:一是庖丁解牛之初与三年之后的对比,二是庖丁与普通厨工的对比,三是将庖丁解牛与文惠君治国对比。C本文通过庖丁解牛、右师之介、泽雉不薪畜樊和秦失吊老聃四个寓言故事,主张崇尚自然,反对人为,说明顺应自然之道即为养生之要这一中心。D本文结尾以“薪尽火传”为喻,总结全文,说明人的精神、思想、人格的生命之火一旦点燃,就应该一直传递下去而永无止境。14把
15、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15结合文章语句,谈谈你悟出了哪些养生之道。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客得之,以说吴王。越有难,吴王使之将,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能
16、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惠子谓庄子曰:“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节选自庄子逍遥游)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鬻技百金 鬻:卖
17、,出售。B何不虑以为大樽 虑:考虑。C与越人水战 水:名词作状语,在水上。D死于罔罟罔:网。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B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C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D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1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中惠子和庄子就“有用”“无用”展开辩论,表现了庄子善于从世人认为没有价值的事物中
18、发现价值。B以外地人用百金的高价收买“不龟手之药”这一故事,例证“夫子固拙于用大”的观点。C作者在逻辑推理中巧妙用比喻、象征手法,以哲学观点代替寓言故事,让读者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领悟其中的道理。D庄子认为“无用的大樗”栽到无边无际的旷野中,就会“物无害者”“无所困苦”。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2)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五、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庄子者,蒙人也,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作渔父盗
19、跖胠箧,以诋訾孔子之徒,以明老子之术。畏累虚亢桑子之属,皆空语无事实。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洗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选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删改)材料二: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
20、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土,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选自庄子外物,有删改)材料三: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选自庄子外篇秋水,有删改)2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以诋訾孔子之徒徒:门徒B故往贷粟
21、于监河侯贷:借,借贷C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肆:杂货铺D庄子持竿不顾 顾:回头看2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使使厚币迎之人皆有不仁人之心B衣以文绣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C有中道而呼者人而不仁,如礼何D有鲋鱼焉就有道而正焉2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B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C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D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
22、升之水而活我哉/23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庄周撰写的书籍,大都是寓言之类;庄周在著书时,善于运用叙事寓情的手法;用语一点儿也不拘束,汪洋恣肆,然而都是空话,没有实事。B楚威王听说庄周很有才干,便派使者送给他丰厚的礼物,并请他做卿相。庄周以神龟为喻,表明了自己保全性命的立场。C“涸辙之鲋”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这个寓言故事表达了庄周对监河侯之流不能急人所急的言行的不满。D三段材料出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都给我们展示了庄子清高,不为名利所累的高尚品格。2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2)此龟者
23、,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25庄子阐明道理的方法是什么?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分析。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节选自论语)乙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
24、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节选自孟子)丙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25、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节选自庄子养生主)【注】 介:只有一只脚。一说“介”当作“兀”,失去一足的意思。蕲(q):祈求,希望。秦失(y):亦写作秦佚,老聃的朋友。县解:天然的解脱;县:同“悬”。2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
26、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B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C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D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2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家必闻家:大夫的封地B无辞让之心辞让:谦逊推让C自贼者也贼:伤害D是遁天倍情倍:加倍2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蕲畜乎樊中相与枕藉乎舟中B人皆有不忍人
27、之心人之有是四端也C天与,其人与其皆出于此乎D必有不蕲言而言吾尝终日而思矣2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认为读书人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是追求虚名,即名实相符,表里如一,才能通达,只有通达了,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B乙文以“乍见孺子将入于井”为例,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C庄子用“薪尽火传”来说明,人的精神、思想、人格的生命之火一旦点燃,就要一直地传递下去而永无穷尽,人生的真正意义也就在此。D三篇选文都看出作者在治理国家方面的政治思想,内容充实,论证的条例清晰,充分展现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真谛、精
28、髓。3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2)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问题甲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
29、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节选自孟子)乙文王观于臧,见一丈夫钓,而其钓莫钓。非持其钓有钓者也,常钓也。文王欲举而授之政,而恐大臣父兄之弗安也;欲终而释之,而不忍百姓之无天也。于是旦而属之大夫曰:“昔者寡人梦见良人,黑色而髯,乘驳马而偏朱蹄,号曰:寓而政于臧丈人,庶几乎民有瘳乎!”诸大夫蹴然曰:“先君王也。”文王曰:“然则卜之。”诸大夫曰:“先君之命,王其无它,又何卜焉。”遂迎臧丈人而授之政。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
30、列士坏植散群,则尚同也;长官者不成德,则同务也。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北面而问曰:“政可以及天下乎?”臧丈人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朝令而夜遁,终身无闻。(节选自庄子田子方,有删改)注释:臧:地名。庶几:差不多。民有瘳:民可以解除病痛了。3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名词作状语,在里面B自贼者也贼:伤害C文王欲举而授之政举:推荐D欲终而释之释:舍弃,放弃3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敏于事而慎于言B谓其君不能者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C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当其无,有室之用D臧丈人昧然而不应,泛然而辞人而不仁,如之何
31、3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B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C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D典法无更/偏令无出/三年/文王观于国/则列士坏植散群/长官者不成德3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以突然看见小孩快掉入井里时的反应为论据,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此提出人都有“四端”,进而论述“四端”对为人处世、治理天下的重要性。B甲文“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中“羞恶之心”是指明辨善恶是非曲直之心。C乙文当周文王问臧地
32、老者的治国方法是否可以在全天下推广时,臧地老者悄然走开,早上还接受文王旨令,当晚就逃走了,终身再无消息。D甲文综合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假设论证和对比论证,思路清晰,有说服力。乙文借助故事,婉曲达义,增强了说理的效果。3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2)文王于是焉以为大师36在治理国家的问题上,儒家和道家主张各有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
33、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选自孟子公孙丑上)(二)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仲尼曰:“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虽今来,何及矣!”无趾曰:“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
34、。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孔子曰:“丘则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请讲以所闻!”无趾出。孔子曰:“弟子勉之!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无趾语老聃曰:“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彼且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老聃曰:“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无趾曰:“天刑之,安可解!”(选自庄子德充符)3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彼且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B孔
35、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彼且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C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彼且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D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彼何宾宾以学子/为彼且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3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党:指同乡。古代五百家为党,一万二千五百家为乡,合称乡党。孟子认为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名声非“人”内心所愿。B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周环海,因而称四方为“四海”,泛指天下各处;也可指世界各地。选文中“天下”是“四海”义项之一。C仲尼: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字,孔子提倡“仁”“礼
36、”,被称为圣人。孔子因叔山无趾肢体不全而拒绝接受他,是不合“礼”的行为。D桎梏:指刑具,脚镣和手铐,用以比喻束缚人的东西。选文中叔山无趾认为奇异虚妄的名声是束缚“至人”的枷锁。3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见孺子将入井而生怵惕恻隐之心,并不是为了结交孺子父母等,孟子以此证明恻隐之心是仁心之端。B孟子用刚刚燃起的火、刚刚涌出的泉水作比,突出“四端”力量旺盛的特点,如果人们能扩大充实它,就一定能安定天下。C被砍去脚趾的叔山无趾,用脚后跟走路去拜见孔子,遭到批评,无趾感慨孔子和心目中无所不包的“天地”形象差多了。D叔山无趾认为自己因不识事理、轻率对待自身而失掉脚趾,但道德
37、修养比保有双脚更为可贵,自己要竭力保全它。4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2)丘则陋矣。夫子胡不入乎,请讲以所闻!(3)天刑之,安可解!41选文(二)中“孔子”所说的叔山无趾“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的行为是否属于有“羞恶之心”的表现?为什么?第9页 共10页 第10页 共10页参考答案1A2D3C4(1)有个拜会过宋王的人,宋王赐给他车马十乘。依仗这些车马在庄子面前炫耀。(2)你见过那准备用作祭祀的牛牲吗?用织有花纹的锦绣披着,用草料和豆子喂养它。参考译文:庄子说:“了解道容易,不去谈论却很困难。了解了道却不妄加谈论,这是通往自然的境界。
38、了解了道却信口谈论,这是走向人为的尘世。古时候的人,体察自然而不追求人为。朱泙漫向支离益学习屠龙的技术,耗尽了千金的家产,三年后学成技术却没有什么机会可以施展这样的技巧。圣哲的人对于必然的事物不与人持拗固执,所以总是没有争论;普通人却把非必然的东西看作必然,因而总是争论不休。曲从于纷争,总是因为一举一动都有所追求。纷争,依仗于它到头来只会自取灭亡。世俗人的聪明做法,离不开赠予酬答,在浅薄的事情上耗费精神,一心想着兼济天下疏导万物,满以为这就可以达到混沌初开、物我相融的境界。像这样的人,早已被浩瀚的宇宙迷惑,身形劳苦拘累却并不了解混沌初始的真谛。那些道德修养极高的人,让精神回归到鸿蒙初开的原始状
39、态,甘愿休眠在没有任何有形事物的世界。像水流一样随顺无形,自然而然地流淌在清虚空寂的境域。可悲啊!世俗人把心思用在毫毛琐事上,却一点也不懂得宁静、自然和无为。”有个拜会过宋王的人,宋王赐给他车马十乘。依仗这些车马在庄子面前炫耀。庄子说:“河上有一个家庭贫穷靠编织苇席为生的人家,他的儿子潜入深渊,得到一枚价值千金的宝珠。父亲对儿子说:拿过石块来锤坏这颗宝珠!价值千金的宝珠,必定出自深深的潭底的黑龙的下巴下面。你能轻易地获得这样的宝珠,一定是正赶上黑龙睡着了。倘若黑龙醒过来,你还想活着回来吗?如今宋国的险恶,远不只是深深的潭底;而宋王的凶残,也远不只是黑龙那样。你能从宋王那里获得十乘车马,也一定是
40、遇上宋王睡着了;倘若宋王一旦醒过来,你也就必将粉身碎骨了。”有人向庄子行聘,庄子答复他的使者说:“你见过那准备用作祭祀的牛牲吗?用织有花纹的锦绣披着,用草料和豆子喂养它。等到牵着进入太庙杀掉用于祭祀,就是想要做个没人看顾的小牛,难道还可能吗!”庄子快要死了,弟子们打算用很多的东西作为陪葬。庄子说:“我把天地当作棺椁,把日月当作连璧,把星辰当作珠玑,万物都可以成为我的陪葬。我陪葬的东西难道还不完备吗?哪里用得着再加上这些东西!”弟子说:“我们担忧乌鸦和老鹰啄食先生的遗体。”庄子说:“弃尸地面将会被乌鸦和老鹰吃掉,深埋地下将会被蚂蚁吃掉,夺过乌鸦老鹰的吃食再交给蚂蚁,怎么如此偏心。”用偏见去追求均
41、平,这样的均平绝对不是自然的均平;用人为的感应去应验外物,这样的应验绝不是自然的感应。自以为明智的人只会被外物驱使,精神世界完全超脱于物外的人才会自然地感应。自以为明智的人早就比不上精神世界完全超脱的人,可是愚昧的人还总是自恃偏见而沉溺于世俗和人事,他们的功利只在于追求身外之物,这不很可悲吗!5B6B7C8D9C10B参考译文:魏莹与田侯牟订有盟约,而田侯牟却违背了盟约。魏莹十分愤怒,准备派人去刺杀他。犀首公孙衍将军听说后,感到这种做法很可耻,便对魏莹说:“君主您是万乘大国的国君,却用老百姓的方法去报仇。我恳请受命率领二十万披甲士兵,为您攻打齐国,俘虏他的人民,牵走他的牛马,让他因恚愤而背生痈
42、疽,然后占领他的国家。等齐将田忌出逃,然后抓住他,鞭打他的后背,折断他的脊梁。(这才是大国的风度,光明正大的做法。)”季子听了公孙衍的议论感到可耻,他说:“譬如要修筑十仞高的城池,已经修筑了十仞之高,却又去把它毁掉,这可是服役之人的辛苦劳动啊!现在不用兵打仗已经七年了,这是王业的基础啊。公孙衍是个挑起战乱的人,他的话不能听。”华子听了这些议论之后,感到这些观点都很不好,便说:“鼓动攻打齐国的人,是好乱之人;鼓动不要攻打齐国的人,也是好乱之人;议论攻打与不攻打来搅乱人心的人,又是一个好乱之人。”君主说:“那么怎么办呢?”华子回答说:“君主但求自然之道就是了。”惠子听说了这件事,把戴晋人引荐给了魏
43、莹。戴晋人说:“有一种小动物叫蜗牛的,君主知道吗?”魏莹说:“知道。”戴晋人接着说:“有个国家建在蜗牛的左角上,人称触氏;还有一个国家建在蜗牛的右角上,人称蛮氏。它们时常为争夺地盘而挑起战争,战斗中倒伏在地上的尸首就有数万之多,战胜者追逐战败者往往十天半月才返回。”魏莹说:“唉!这不是虚话吗?”戴晋人说:“我请求为君主把话说实。君主认为自己的主观想法推测宇宙的空间有极限吗?”魏莹说:“无极限。”戴晋人接着说:“知道自己在无极限中遐想,再返回人迹所到之处的国家,是不是感到若有若无、难以捉摸呢?”魏莹说:“是的。”戴晋人又说:“在这人迹所到之处有个魏国,在魏国之中有个梁都,在梁都之中有个君王,(试
44、问)君王和蛮氏有分别吗?”魏莹说:“没有分别。”戴晋人离开后,魏莹心中恍惚,若有所失。客人走后,惠子觐见。魏莹说:“客人真是位德才超群的人,像尧、舜这样的圣人也比不上他。”惠子说:“吹奏管,尚能发出洪亮而悠长的声音;吹奏剑首,就只能发出细微的声音罢了。尧、舜是人们所赞誉的圣人。但在戴晋人面前提起他们,则犹如一声细微之音而已。”11C12D13B14(1)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那么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2)这种情况是背弃自然,给世俗感情推波助澜,而忘了人的生命都受于自然,古时候称这种做法是违反自然所招致的刑罚。15庖丁解牛中通过其解牛时目无全牛和顺应牛的结构解牛刀十九年不坏,下文中通过人应该安时而处顺,启示人们要顺应自然规律。参考译文: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真是危险啊!已经有了危险,还要执著地去追求知识,那么除了危险以外就什么都已经没有了。做好事不要求名,做坏事不要受刑罚,以遵循虚无的自然之道为宗旨,便可以保护生命,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养父母,可以享尽天年。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