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演讲与辩论《诺贝尔和平奖颁奖演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演讲与辩论《诺贝尔和平奖颁奖演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诺贝尔和平奖颁奖演说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特里萨修女事迹,感悟特里萨的崇高精神。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特里萨修女事迹,感悟特里萨的崇高精神。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 【导入】和平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字眼,然而它的到来总是那样的不容易。一个矮个子的女人为之奋斗努力了一生。今天,让我们来一起走进她,聆听她,鉴赏她!二、【走近作者】本文是1979年诺贝尔委员会主席约翰桑内斯在授奖仪式上所发表的演说。他
2、代表诺贝尔委员会向全世界宣布:加尔各答的特里萨修女,罗马天主教修道会、教会慈善事业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为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三、 【背景资料】特里萨修女(19101997),生于马其顿一个富裕的家庭。12岁时萌生了做修女的愿望,18岁远赴印度受训成为修女,27岁发终身誓愿并升任女修道院院长。自38岁起,她开始了在加尔各答贫民窟为赤贫者、濒死者、弃婴、麻风病人服务的生涯。40岁时,建立“仁爱传教修女会”。她获得过多个国际性奖项,1979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97年,这位身材矮小、广受爱戴的修女,平静地离开了人间。对于特里萨修女,世人给予很高的评价,她被誉为继1952年史怀哲博士获得诺贝尔
3、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位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她创建的仁爱传教女会有4亿多美金的资产,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捐钱给她,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然而,当她去世时,她全部的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四、 【整体把握】这篇演讲词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试加以阐释。第一部分:全文的总起,演讲者站在历史与现实的角度,高屋建瓴地阐明特里萨修女的意义,指出肯定她的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是人类社会和平与健康发展的需要。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特里萨修女的生平与主要事迹。演讲词追述了特里萨修女加入爱尔兰洛雷托修道会,继而去印度加尔各答贫民区做慈善工作的
4、经过,描述了她在当地最贫困、最悲惨的穷人之间,无私地为他们提供帮助的情景。 第三部分:演说的重点。在此,约翰桑内斯代表诺贝尔委员会阐明了特里萨修女对当今世界的巨大意义。他指出,并不是这些统计数字打动了委员会,而是“贯注在她们工作中的精神”。他指出,特里萨修女“工作的标志就是对个人、对个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尊重”。这无疑是对特里萨修女一生工作与精神的最精当、最深刻的概括。这正是特里萨修女精神中最可贵的一点,也是她广为世界人民尊敬的根本原因。正因为如此,在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之前,她就得到印度总统、世界银行主席、挪威诗人等的广泛赞誉。当今的世界需要的正是这种精神,诺贝尔和平奖的选择正是代表了世界人民期盼和
5、平与平等的美好愿望。五、【课外延伸】特里萨修女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大会上的演讲穷人是非常可爱的人。有一天,我们从街上收容了四个无家可归的人,其中一个人看起来情况非常糟糕。我对修女们说:“你们去照顾那三个人,我来看护这个病人。”我用全部爱心和所能做到的一切去抚慰这个可怜的人。我扶着她躺在床上。她的脸上露出了美丽的笑容。她紧紧拉着我的手,感激地说了一句话:“谢谢你。”然后闭上眼睛死去了。我在她面前禁不住对自己反思。我问自己:“如果把我换成她,我会说什么呢?”我可能会说:“我很饿,我快要死了。我很冷,我浑身都在疼。”或者其他什么话。然而她的话却教给了我很多很多,她给了我崇高的爱。她带着安详的微笑死去了
6、。一个穷人能说出这样的话,足以看到她内心的伟大,她的品德是非常令人感动的。她临死前并没有诅咒任何人,没有说过别人的坏话,也没有去和其他任何人攀比,她就像一个纯洁的天使。这就是我们人民的伟大之所在。我想,我们算不上真正的社会工作者。在人们的眼中,或许我们是在做社会工作,但实际上,我们只是内心世界的修行者。我想,在我们的大家庭,我们不需要枪支和炮弹来破坏和平,或带来和平我们只需要团结起来,彼此相爱,将和平、欢乐以及每一个家庭成员灵魂的活力都带回世界。这样,我们就能战胜世界上现存的一切邪恶。我在这里要对你们讲,要你们在这里发现贫乏,发现你们家中的贫乏,然后将爱灌输到贫乏之处,从灌输爱心做起。请把这个
7、喜讯带到你们家人那里,带到你们的邻居中去,去真正认识他们。我曾经结识了一个印度家庭,这个家庭有八个孩子。从和这个家庭的接触中,我有一些非常感人的收获。一天,一位先生来到我们的住处。他说:“特里萨嬷嬷,一个有八个孩子的家庭已经断炊好几天了,请帮帮他们。”听了他的话,我马上给这个家庭送去了一些大米。孩子们看到大米眼睛都睁得大大的,眼睛里还闪着兴奋的光。我不知道你们是否见过饥饿的人的眼睛,但是我太熟悉这些眼睛了。 当那位母亲接过大米后,立即把它分成两份,然后就出去了。当她回来后,我问她:“你去了哪里?做什么去了呢?”她简单地回答说:“他们也在挨饿。”原来她的邻居也正在受着饥饿的煎熬。所以她把我送给她
8、的米分了一半出去。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我。但我再没有给那个家庭送过米。这样做的原因,是我想让她们分享相互帮助的快乐和美好。你瞧,这就是爱的发源地,爱的源头出自家庭。我很清楚,在座的各位做不到将家产倾其所有去布施穷人,我们也不需要大家这样做。我们希望各位,尽你们所能来献出你们的爱心,帮助我们的事业。让我们感谢上帝赋予我们这个机会,使我们大家相聚在这里,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把我们紧紧地连结在一起。我将用获得的和平奖奖金为无家可归的人建立一所救济院,将爱心从这里不断地延伸。我们一定要把和平传给世人,让他们理解我们的爱。要让所有贫穷和贫乏的人都知道这个喜讯,把这个喜讯传到自己的家中,传到我们的国家和整个世界
9、。我相信,我们一定能够让全世界都了解慈善会的工作和热情,并让我们唤起全世界人民的热情,共同分担世界上贫苦人民的疾苦。我在大街上遇到穷人时,会给他一碗米饭或一片面包,我有一种满足感,因为我已经尽了责任,我帮他解除了饥饿。但是对他而言,他是一个无家可归、被社会的大门所拒绝、被遗弃、遭唾骂、受威胁的人,这样的贫穷对他来说是伤害最大的,也是我们使他们摆脱贫穷最难做的事情。我们感到所做的只不过是汪洋中的一滴水,但若欠缺了那一滴水,这汪洋总是少了一滴水。我们应该在自己的国家里逐渐了解贫困和贫乏的人,也许在座的各位并不为生活发愁,但是如果审视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我们就会发现,有时家人之间相互微笑也是件不容易
10、的事。那么就让我们从相互微笑来开始我们爱的传播吧。所以,让我们见面时彼此微笑致意。微笑是爱的开端。一旦我们彼此有了爱心,我们就要去做一些事情。请为我们祈祷。如果你们不能和我们共同承担这个使命,恐怕我们的事业也不能很好地发展下去,但是我并不想看到你们倾家荡产。我只要你们尽其所能。上帝赐给我们每个人的礼物是要我们互相爱戴。我们都可以用上帝的礼物做我们能做到的事情。让我们互相爱戴,施与他人爱心吧。让我们像他爱我们一样,让我们用无私的爱去爱他。让我们的心中保持这种爱并和所有我们接触过的人共同分享。基督是我们送给他人的微笑和他人带给我们的微笑。愿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决不使一个孩子被遗弃;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恶劣环境,我们都要保持微笑。我认为,我们一定要为美好的生活而生活。我们只要记着上帝是爱我们的,我们就会像他爱我们那样去爱他人。不为大而爱,只为琐细的爱。从细微的小事中体现博大的爱。我们要以挪威为中心,将爱传播到整个世界,让战争远离我们。如此,那些待出生的婴儿就会欢叫着来到人间。我们把自己变成传播世界和平的火种,挪威的诺贝尔和平奖将会真正是献给和平的厚礼。愿上帝保佑你们!1979年12月10日(本文有删节)六、【作业】熟读课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