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word版含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有人认为,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世界其他地区,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及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这表明()A.两河流域村落发展迅速B.农业发展决定村落规模C.原始村落分布较为均衡D.地理环境影响村落位置2.夏、商都城往往以宫城为中心,宫室组群沿中央轴线作对称布置,官舍、民居、作坊、道路等环绕其周围。凡是宫室建筑都建于地面土阶之上,而且没有当时一般民居的半穴居或穴居形式。这反映出当时()A.礼制观念影响城市建设B.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C.古代都城模式已经定型D.经济发展水平极端低下3.(20
2、21北京顺义期末)“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上述材料是墨子认为古人营造宫室的原因。对其解读准确的是()A.文化习俗影响民居的建筑B.民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C.经济发展决定民居的建筑D.村落的兴衰决定民居建筑4.(2021山西运城模拟)下面是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表。唐朝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草市的作用已经十分显著北宋草市或集、墟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政府扶持市镇经济发展B.市镇成为城市和乡村的桥梁C.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D.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5.(2021浙江衢丽湖三地市质量检测)“亥市”是指
3、隔日交易一次的集市。唐诗中关于“亥市”的记载有“亥市鱼盐聚”“野桥经亥市”等。唐朝的“亥市”()A.都分布在水运交通方便的地方B.具有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C.很多逐渐演变为地方商业中心D.交易商品的类型有严格的限制6.(2021河南模拟)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新兴城市不仅有分工十分细致的市场,并且“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这表明()A.商业城市开始出现B.诸侯势力的增强C.商人社会地位提高D.商业贸易的勃兴7.(2021浙江模拟)它是女神雅典娜的栖息之处,阳光射来,明朗而温煦,给人以亲切感。自由和民主的气质,在这里得到了形象的表达。材料描述的著名建筑是()8.(2021北京昌平期末)人类的居住形
4、式和居住环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下列居住形式和居住环境出现最早的是()A.“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B.“巨镇水陆冲,弹丸压楚境。”“人言杂五方,商贾富兼并。”C.“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D.“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9.(2021天津部分地区期中)古代罗马建筑形态对后世影响深远。古罗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是()钢筋混凝土拱券希腊柱式A.B.C.D.10.(2022广东茂名期末)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
5、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这表明古代希腊()A.具有政教合一的特征B.基督教神学确立为统治思想C.城市布局整齐、对称D.城市建筑深受政治、军事影响二、能力提升11.先秦时期,城市排水管道是方形和五角形。秦汉以后,出现圆形排水管道,并在管道接口处使用了一大一小套接接口技术,使接口处缝隙较小,此外,还在管道出口处做了特殊设计,可定期清理泥沙等杂物。这些变化()A.得益于标准化生产技术的萌发B.表明民众主导城市建设C.使城市逐步成为科技文化中心D.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12.(2021浙江温州模拟)唐朝后期,一些大城市城外的定期集市贸易发展起来,有的集市长期开设,有商人定居置店,日久升格为县。
6、据此可知()A.商业发展影响行政区划设置B.民间集市“草市”开始出现C.商人定居置店推动会馆设立D.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13.(2021广西桂林二模)市镇是在集市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区域商业中心。有学者对明清时期苏州府、松江府所属市镇的数量变化情况进行了统计(见下表)。时间1550年以前15511722年17231861年18621911年苏州府102128157264松江府59113167369据此可反映出()A.“苏湖熟,天下足”的经济地位形成B.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C.江南市镇经济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D.近代通商口岸开放冲击了江南市镇14.(2021四川射洪三模)周礼记载,西周的
7、城邑规划有严格规定。如城墙高度,天子王城高“九雉”,诸侯国都城高“七雉”,卿大夫都城高“五雉”;对道路的规定如下:天子王城路宽“九轨”,诸侯国都路宽“七轨”,卿大夫都城路宽“五轨”。这表明()A.天子拥有绝对专制权力B.建筑制度突出礼制观念C.统治者重视城邑规划建设D.西周等级森严空前绝后15.(2022福建莆田模拟)古代雅典的城市呈现出宗教区、公共活动区和私人区混合的格局,街道体系也缺乏规划,城市一直延续到郊区和乡村。富人区和穷人区均衡地散布于城市之中,雅典人在这里创造了独特的文明。以上材料能说明雅典城市设计()A.理念促使其民主政治产生B.导致其民主政治出现脱节现象C.与雅典人的行为观念形
8、成互动D.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典范16.(2022云南广南第二中学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
9、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摘编自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农村集市的发展,是明清时期经济发展中引人注目的现象。中国历史上农村集市大规模发展是在明中叶以后,嘉靖、万历年间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农村集市网。明末清初的战乱、天灾使这一集市网遭到很大破坏,康熙、雍正年间逐渐恢复
10、,乾隆至道光年间进入一个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据统计,清代中叶,全国集市总数至少可达22 00025 000个,集市密度大体在每100平方千米12个。农村集市网的形成沟通了城乡市场,使商品流通几乎可覆盖全国的每一个州县,使地区之间分工互补,调整经济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成为可能。明清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没有重大突破的条件下,仍然保持着内在的动力与活力,主要是市场机制在起作用。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正是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摘编自许檀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轨迹探讨材料二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理论形成于周代初年,周礼记载了一种世界上最严整的体现“礼制”的城市规划制度。
11、管子也指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天子中而处,此谓因天之固,归地之利。”唐长安、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和众多南北、东西垂直街道,其测量误差极小,保证天子居于城市中轴。不少城门都有双重城墙形成瓮城,利于防卫,城市中规划一大批学宫、孔庙、魁星楼等设施,很多规模宏大,布局庄严。摘编自汪德华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文化思想材料三尽管在宋代以后,首都等大城市依然沿袭封闭性政治中心的传统,但在经济发达地区,清明上河图的模式长盛不衰。如明清的江南,以经济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市镇,以天然河流和人工运河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以精细农业和商业、手工业和服务业组成的复合经
12、济,形成了崭新的城市、集镇和城市生活。摘编自葛剑雄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态与功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农村集市网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主要因素。(3)从宋代至明清,中国古代城市机能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化对经济、思想、文化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参考答案一、基础巩固1.D根据题意可知,世界上最早的村落多分布在大河流域,说明地理环境影响村落的位置,故选D项;村落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不能说明两河流域村落发展迅速,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农业发展的信息,排除B项;“较为均衡”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C项。2.A从材料可
13、以看出,都城的建筑布局以王宫为中心,而且在水平线上王宫全部建于地面土阶之上,这体现了早期国家形态中的等级观念和意识,故A项正确;当时没有皇权,只有王权,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夏商时期的王宫城市建筑,并不能代表后来的中国都城建筑模式,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都城的工程建筑等级特点,反映不出当时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D项错误。3.B根据材料可知,古人营造宫室及民居是为了解决居住在山洞中“润湿伤民”的问题,说明中国古代的民居建筑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故选B项;材料说明的是自然环境影响民居建筑,与文化习俗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民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与经济发展无关,排除C项;决定民居建筑的不是村落的
14、兴衰,排除D项。4.B根据材料可知市镇是由城外的草市等发展而来,成为城市和乡村的桥梁,故选B项;材料没有涉及政府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市镇的由来,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排除D项。5.C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唐代“亥市”交易较为频繁,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故选C项;“亥市”大多分布在水运交通方便的地方,“都”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宋代的“草市”已经具有比较完善的饮食服务设施,而不是唐代,排除B项;“亥市鱼盐聚”说明“盐”不禁止交易,交易商品的类型没有严格的限制,排除D项。6.D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城市有分工细致的市场,可见城市的经济
15、功能发达,反映出商业的发展,故选D项;新兴商业城市呈现出商业贸易繁荣的特点,并非商业城市开始出现,排除A项;商业贸易发展并不等于诸侯势力增强,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排除C项。7.B帕特农神庙位于希腊雅典卫城的最高处石灰岩的山岗上,是卫城最重要的主体建筑,又译“巴特农神庙”。帕特农神庙之名出于雅典娜的别名,神庙采用多立克柱式,故选B项。8.C“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指中国远古的人们挖穴而居,即穴居,故选C项;A项描绘的是唐都长安,排除;B项描述的是市镇的繁华场景,排除;D项为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排除。9.C钢筋建材出现于工业革命后,故错误;古罗马建筑主
16、要原料是混凝土,故正确;拱券是古罗马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故正确;希腊柱式是古罗马建筑的主要特征之一,故正确,C项符合题意。10.D材料“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体现的是军事因素的影响;材料“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体现的是政治因素的影响。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古代希腊城市建筑深受政治、军事的影响,D项正确;古代希腊并未建立政教合一的体制,排除A项;古代希腊没有确立基督教为国教,排除B项;C项是中国城市布局分布的特征,排除。二、能力提升11.D根据材料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更加完善,设计更加合理,这些都是劳动人民智慧
17、的结晶,D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标准化生产技术萌发,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由民众主导,排除B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城市是科技文化中心,排除C项。12.A材料体现的是唐朝后期部分集市因为长期开设而被升格为县,说明商业发展影响行政区划设置,故选A项;草市在唐朝之前就已经出现,排除B项;会馆是在明清时期出现的,排除C项;草市逐渐演进成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而不是全国性的,排除D项。13.C明清时期苏州府、松江府所属市镇的数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说明江南市镇经济持续发展,故选C项;宋代出现“苏湖熟,天下足”的现象,排除A项;材料表明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会推动商业市镇的增多,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明清
18、时期苏州府、松江府所属市镇的增长,无法体现出近代通商口岸开放对市镇的冲击,排除D项。14.B根据材料可知,在周代礼乐制度之下,建筑也被赋予了等级礼制的色彩,故选B项;周天子并没有实现绝对的专制权力,排除A项;材料强调城邑规划的严格规定,并非单独的城邑规划建设,排除C项;“空前绝后”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15.C由材料“宗教区、公共活动区和私人区混合”“富人区和穷人区均衡地散布于城市之中”可见民主政治影响了城市的布局,同时城市的这种布局也利于民主政治的实施,二者形成互动效应,C项正确; A、D两项表述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排除;B项说法错误,排除。16.(1)西周: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
19、社稷;“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古希腊:公民享有参政权;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2)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17.(1)原因:明朝初步形成农村集市网的基础;清朝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的社会环境;大中型城市发展的带动;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促进;交通的改善和长途贩运的兴盛;商品经济的发展。(2)主要因素:宗法分封、传统礼制的影响;地理环境因素的考量;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的影响。(3)经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反专制反传统的新思想萌生(或明清进步思潮出现);文化: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风俗画出现,宋词、元曲、章回体小说等新的文学形式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