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演练(一)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1139574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演练(一)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演练(一)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演练(一)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模拟演练(一)语文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河北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演练语文(一)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巍巍蒙山高,亲亲沂水长,我们都是你的儿女,你是永远的爹娘”由山东歌舞剧院创作的民族歌剧沂蒙山荣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

2、一工程”奖。这部根据沂蒙根据地抗战历史创作而成的作品,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英雄赞歌,省内外巡演59场座无虚席作品艺术魅力源于何处?为何能在全国掀起一阵阵观剧热潮?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该剧艺术总监张桂林。记者:山东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此次为何选定沂蒙山这个题材?为什么选择用歌剧形式来呈现?张桂林:以沂蒙山为代表的山东革命根据地是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强调“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这要求我们讲好沂蒙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沂蒙山是对沂蒙精神的生动阐释,深刻表现了军民“水乳

3、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我们的创作力求回答两个问题-为何老百姓会跟着共产党走?是什么铸就了军民鱼水深情?是坚如磐石的信仰之力,是矢志不渝的初心伟力,更是“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有力实践。而歌剧是综合艺术,集合了音乐、戏剧、舞蹈、美术等多种表现手段,其丰富性、艺术性、辉煌程度可承载史诗题材作品的波澜壮阔。歌剧沂蒙山体现了题材和艺术形式客观规律的契合。记者:沂蒙山从2017年着手创作,经历了怎样的创作过程?又如何对历史故事进行艺术再现?张桂林:八百里沂蒙,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两年来,主创团队先后十余次到沂蒙山区采风,先后到莒南县大店镇参观我党领导的第一个省政府旧址、八路军115师司令部

4、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到费县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渊子崖烈士陵园等地访问革命后代,体验当地风土人情。任何题材,都要找到独特的呈现角度和创作主题。我们对故事创意和剧本进行了9次重大修改,最终选择在情节的历史真实和人物的历史原型基础上,进行典型化处理。比如:故事选择1938年八路军115师进驻沂蒙地区到1942年共产党在这里建立了巩固的革命根据地这一时段,聚焦海棠由普通群众逐步成长、觉醒并自觉成为革命者的心路历程;夏荷的人物原型来源于陈若克、甄磊、辛锐等八路军女英烈,山妮子的人物原型是曾声言“谁第一个报名参军我就嫁给谁”的沂蒙红嫂梁怀玉人物塑造的典型性和事件情节的戏剧性,为沂蒙山在真实性和厚重感的基

5、础上增添了可看性。记者:沂蒙山在歌剧艺术风格民族化、地域化上进行了哪些探索,从而使这种外来艺术形式与中国观众的审美如此贴近?张桂林:比如沂蒙山中的宣叙调,摒弃了传统西洋歌剧的写法,创新借鉴其他民族艺术形式,以两种方式推动故事:一是用“分节歌”辅助叙事,四句来回反复,歌词口语化、接地气,易被观众接受;二是借鉴中国戏曲,用“叫板”的方式开场,说上两句话,立刻开唱,使念与唱衔接自然协调。剧中的咏叹调也同样借鉴了戏曲,结构类似京剧的叫板、开唱、收尾再继续,符合中国观众审美习惯。演奏为交响乐队,配之以民族乐器竹笛、唢呐、琵琶、坠琴等,使音乐既有歌剧的交响性,又具有民族音乐的独特风情。沂蒙山小调贯穿全剧,

6、在序曲、间奏曲过门、结尾利用其与音乐融合或过渡,并将山东快书、秧歌的音乐元素自然地融入其中这些方面综合起来,让沂蒙山整体呈现出独具山东特色的艺术风格。记者:该剧以男女独唱、对唱、重唱等,刻画出沂蒙军民舍生取义的英雄群像。如何通过人物的核心唱段、唱腔来塑造其独特的音乐形象,从而打动观众?张桂林:音乐形象的塑造基于对人物性格和精神世界的准确把握。只有真实、真诚、真情的故事和有血有肉的人物,才能打动观众。沂蒙山的主题带有悲剧的张力,更蕴含崇高的精神境界,人物唱腔设计就是依循这个思路。比如村长孙九龙性格干练,其音乐形象展现出力量美,有进行曲的意味;而他在生死关头的咏叹调再看一眼亲人吧:“再想看一看三月

7、的海棠我将化在难忘的四季里,我将化在熟悉的田埂上”表现出他对生活和土地的眷恋,这种浪漫主义与其赴死的慷慨决绝,共同彰显出其崇高的精神境界。(摘编自王瑨巍巍蒙山高,亲亲沂水长-专访民族歌剧沂蒙山艺术总监张桂林)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必须继续讲好沂蒙故事,传承沂蒙精神;民族歌剧沂蒙山生动阐释了沂蒙精神。B.沂蒙山摒弃了传统西洋歌剧的写法,创新借鉴其他民族艺术形式,使这种外来艺术形式贴近了中国观众的审美。C.沂蒙山借鉴中国戏曲,用“叫板”的方式开场,说上两句话,立刻开唱,使念与唱衔接自然协调,从而推动故事。D.沂蒙山小调贯穿全剧,并将山东快

8、书等音乐元素融入其中这些方面综合起来,让剧作呈现出山东特色。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何老百姓会跟着共产党走?是什么铸就了军民鱼水深情?民族歌剧沂蒙山给出了自己的回答。B创作人员对故事创意和剧本进行了9次重大修改,这是因为沂蒙山这个抗战题材具有真实性和厚重感。C.村长孙九龙精神崇高,他虽然眷恋着生活和土地,但在生死关头慷慨赴死;由此可见沂蒙山是部悲剧。D记者在采访前已知晓沂蒙山是从2017年着手创作的,这说明记者两年来一直关注该剧创作进展情况。3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的一项是(3分)A1938年八路军115师开始进驻沂蒙地区。B.陈若克、

9、甄磊、辛锐等八路军女英烈为国捐躯。C.沂蒙红嫂梁怀玉曾声言:“谁第一个报名参军我就嫁给谁。”D.抗战时期,我党领导的第一个省政府在沂蒙地区莒南县大店镇成立。4简要分析画线文段论证的严谨性。(4分)5民族歌剧沂蒙山获得了成功,其经验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夜宿双堆集 艾煊松木做的门窗,边框变形、翘裂;窗上插销插不上,门也关不严。床上油腻腻的被子,冒出刺鼻的汗酸味。一盏十五瓦的吊灯,暗得发黄。双堆集的这个小旅店的店址,说起来会使胆小的旅客毛骨悚然。我手头有几张淮海战役中的双堆集照片,纵横交错的交通壕、堑壕,里边横七

10、竖八躺满了国民党士兵的尸体;堑壕的胸墙,是尸体和泥土混合在一起,一层一层垒叠起来的。这是黄维兵团的野战工事。小旅店的宅基,就坐落在这曾填满尸体的战壕上。月亮悄无声地走进屋来,撩得人难以入眠。我起身走到院中,惊醒了树荫下的一群鹅,它们惊慌地互相报警。我绕过了这个部族的宿营地,走到门外。我像个梦游症者,缓缓地走到尖谷堆上。这个仅有二十来米高的小土山上,有固守的阵地,有炮兵观测所。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的十八军,扼守在这制高点上,拱卫一里外兵团部的安全。双方在这座小土山争夺过多次。现在,尖谷堆上矗立了一座测地用的高高铁塔。我踏着垂直铁梯,攀登上了塔顶的平台。圆月立在中天,睁着明亮的大眼。人眼似乎也和月眼

11、一样,能看到整个大平原的极边。天上、地下,处处都是那么纯净、明亮,但仔细辨认,却什么也看不真切。一层轻柔的纱幕,罩在大平原上,远方和近处,村庄、树林、小河,全都迷迷蒙蒙,似有若无。站在尖谷堆的铁塔上四望,这里,显然不是双堆集,但它又确是双堆集。昨天和今天,事实和幻景,理智和情感,常常难以如一。深深刻印在我记忆中的双堆集,那是一个大战的战场,尸体、坦克、大炮,杂乱纷陈。那天是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五日,正是阴历十一月十五。那晚也和今晚一样,圆月悬在中天。我走进成了废墟的双堆集,没有一间完整的房屋,只有许多土墙断裂的空屋框。市集的南边,蒋介石第二快速纵队的将军们,把三百辆无法快速逃跑的汽车,排成了一条

12、军事史上罕见的汽车防线。车厢里、车肚下,堆满泥土;车头朝里,车厢朝外,像撅着屁股挨打的孩子。这不是作战防线,这是积木。国民党将军们在战场上,有时也会像愚劣顽童那样天真可笑。双堆集村外的田野上,挖成了一方一方与人体等长,与人体等宽的长方形土坑。每一土坑里,躺着一名伤兵。一排一排一排,成百上千,伤兵身上盖着降落伞布片或者军毯。布片上军毯上,盖满一层浓霜。这就是黄维兵团的野战医院,名副其实的野地病房。战斗结束的第二天清早,人道主义的山东老区担架队,来到了这块地方。激烈的枪炮声停息了,午夜后的双堆集,也像今晚这么静。胜利的夜晚,有的人疲劳之极,鞋袜不脱,倒到地铺上,沉沉酣睡。我虽然全身极倦,但睡不着。

13、第二天一清早,又走到头晚月光下看不十分真切的战场。坦克、大炮、汽车、尸体、浓霜。朔风在平原上疾走。我拍了一些照片。坐在尖谷堆堑壕的胸墙上,把拍纸簿搁在膝头上,为新华社写了一篇硝烟刚落、和平刚刚起步的战场速写。已经持续了三十六年的和平岁月,就是从那天夜晚开始的。很久就有重访淮海战场的愿望,有种种理由来,也有种种原因不能成行。我想再一次看看烙印在脑中,固定在照片上的双堆集。我不愿相信三十六年前的双堆集是看不到了。但理之常情,又使我相信双堆集是一定会变了样子的。至于变成什么情状,那是无法事先揣测,也根本不愿揣测的。现在,我来了,看到它确是变了。原来的旷野,建了房屋;原来几千名伤兵躺着的土坑式的野战医

14、院,已还原为玉米正在成熟的粮田;原来摆满了汽车、坦克、大炮、死尸,沟壕纵横密布,层层设防固守的战场,重新种上了水稻、玉米、棉花;原来光秃秃的村庄,又长满了遮天蔽日的大树。唯一没有变的,是黄维的作战指挥所,这幢下半截砖砌上半截土垒墙的五间平房,还是当年的样子。这样的战场遗迹,存留已经不多了。我在碾庄圩黄伯韬指挥所附近,也看到这样一幢房子,那是墙壁上布满了弹孔的瓦顶砖墙。房子已出现了倒塌险象。房东老太和她那位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的女儿都说,她们将尽力保存好这面墙壁这座房。这屋、这墙,是一页活的、生动的历史资料。时间和空间经常易位,时间改变了空间的面貌。除了一处两处三数处遗迹外,大战似乎从未在这一带

15、发生过。历史车轮,不会永远停留在旧痕的深辙中。但我愿让追求新生活的居民,从战时的双堆集迁走。迁到五里外的旷野,重建一座新的双堆集。如同碾庄圩的居民,他们保留了昔日的碾庄圩,在旧战场南边三里外的旷野,新建了一座碾庄市集。这并非我忽发奇想,我接触过许多人,几乎都有这个愿望。有些人专程来到徐州,看了凤凰山上的淮海战役纪念馆兴犹未尽,还要到碾庄圩、双堆集、陈官庄这些名气不小,但很偏僻的地方,去实地访问、观光。让这里的空间凝固在一九四八年十二月十五日同样的时间上,凝固在和今晚月色同样明洁的月色中。让国内和国外的旅游者,认识一下再也不会重复的昨天的战争场景;认识一下阻碍历史发展和推动社会前进的人们,是怎么

16、样在这片土地上进行决斗的;认识一下人民的中国是如何从血与火的堑壕里诞生的;认识一下特殊的中国现代史。但愿这里将会变成一座淮海战役的战场博物馆。在我们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的辽阔国土上,再现历史决战场景的地方,只不过占了三数平方千米;但这一小片土地的价值,也许会超过千百万亩土地上种出的庄稼。1984年(有删改)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住在双堆集破旧肮脏的小旅店,这表现了作者重访淮海战场的愿望之强烈,也表现了作者一直保持着当年革命军人艰苦朴素的传统。B.“战斗结束的第二天清早,人道主义的山东老区担架队,来到了这块地方”,这意味着此地的国民党伤兵将会得到及时妥善的转移和救

17、护。C.写徐州凤凰山上的淮海战役纪念馆令一些参观者兴犹未尽,是为了说明应对淮海战役纪念馆进行升级改造,使之能够与时俱进,更接地气。D.“这一小片土地的价值,也许会超过千百万亩土地上种出的庄稼”,由此可见,双堆集在变成“战场博物馆”后将获得巨大的旅游经济收入。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月亮悄无声地走进屋来,撩得人难以入眠”,这句话运用了比喻手法,生动揭示了月光明亮是作者难以入眠的原因。B.双堆集现在仅余下“一处两处三数处遗迹”,这与开头交代双堆集小旅店的店址相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谨严。C.作者引用碾庄圩黄伯韬指挥所附近房东母女的话语,意在引导读者思考如何保

18、护双堆集战场遗迹,表达委婉而观点明确。D.本文在夹叙夹议之中抒发情感,如“这里,显然不是双堆集,但它又确是双堆集”抒发了旧战场未得保护的遗憾之情。8从文章谋篇布局的角度,分析题目“夜宿双堆集”是如何统摄全文的。(4分)9本文在语言方面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肃宗子建宁王倓性英果,有才略。从上自马嵬北行,兵众寡弱,屡逢寇盗,倓自选骁勇,居上前后,血战以卫上。上或过时未食,倓悲泣不自胜,军中皆属目向之。上欲以倓为天下兵马元帅,使统诸将东征。李泌曰:“建宁诚元帅才,然广平,兄也。若建宁功成,岂可

19、使广平为吴太伯乎?”上曰:“广平,冢嗣也,何必以元帅为重?”泌曰:“广平未正位东宫。今天下艰难,众心所属,在于元帅。若建宁大功既成,陛下虽欲不以为储副,同立功者其肯已乎?太宗、太上皇即其事也。”上乃以广平王俶为天下兵马元帅,诸将皆以属焉。倓闻之,谢泌曰:“此固倓之心也。”上与泌出行军,军士指之窃言曰:“衣黄者圣人也,衣白者山人也。”上闻之以告泌曰:“艰难之际,不敢相屈以官,且衣紫袍以绝群疑。”泌不得已受之。服之,入谢,上笑曰:“既服此,岂可无名称。”出怀中敕,以泌为侍谋军国、元帅府行军长史。泌固辞,上曰:“朕非敢相臣,以济艰难耳。俟贼平,任行高志。”泌乃受之。置元帅府于禁中,俶入则泌在府,泌入

20、俶亦如之。泌又言于上曰:“诸将畏惮天威,在陛下前敷陈军事,或不能尽所怀,万一小差,为害甚大。乞先令与臣及广平熟议,臣与广平从容奏闻,可者行之,不可者已之。”上许之。时军旅务繁四方奏报自昏至晓无虚刻上悉使送府泌先开视有急切者及烽火重封隔门通进余则待明禁门钥契,悉委俶与泌掌之。上尝从容与泌语及李林甫,欲敕诸将克长安,发其冢,焚骨扬灰。泌曰:“陛下方定天下,奈何仇死者。彼枯骨何知,徒示圣德之不弘耳。且方今从贼者皆陛下之仇也,若闻此举,恐阻其自新之心。”上不悦。(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安史之乱)【注】太伯:姬姓,周部落首领古公亶父长子,周代诸侯国吴国第一代君主。古公亶父欲传位季历及其子姬昌,太伯偕仲雍让位

21、三弟季历而出逃至荆蛮,建立吴国。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时军旅务繁四方奏报自昏至晓无虚刻上悉使送府泌先开视有急切者及烽火重封隔门通进余则待明B.时军旅务繁四方奏报自昏至晓无虚刻上悉使送府泌先开视有急切者及烽火重封隔门通进余则待明C.时军旅务繁四方奏报自昏至晓无虚刻上悉使送府泌先开视有急切者及烽火重封隔门通进余则待明D.时军旅务繁四方奏报自昏至晓无虚刻上悉使送府泌先开视有急切者及烽火重封隔门通进余则待明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嵬,即“马嵬坡”;唐代安禄山作乱,唐玄宗奔蜀,暂驻马嵬驿,赐杨贵妃死。B.储副,国之副君,指皇

22、太子;秦朝后诸侯王或藩王的正式继承人被称为“世子”。C.紫袍,高官服饰;唐制三品以上服紫,四五品服绯,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D.禁中,即“禁内”,古代朝廷所在之地;因戒备森严,不许人随便进出,故称。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建宁王李倓忠心耿耿,当肃宗在避难路上不能按时吃饭时,李倓悲伤不能自已,军中上下都赞赏他。B.建宁王李倓具有元帅之才,但是他淡泊名利,借李泌之力把天下兵马元帅的职位谦让给广平王李俶。C.肃宗为了及时了解军机事务,就把元帅府设在皇室宫苑中,并且把皇宫钥匙全都交给李俶和李泌掌管。D.李泌与李俶配合密切,当李俶谒见肃宗时,李泌就留在府中当值;当李泌谒

23、见肃宗时,李俶也是如此。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倓自选骁勇,居上前后,血战以卫上。(4分)(2)彼枯骨何知,徒示圣德之不弘耳。(4分)14肃宗是如何一步步让李泌同意做官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516题。越调小桃红杂咏 盍西村海棠开过到蔷薇,春色无多味。争奈新来越憔悴。教他谁?小环也似知人意。疏帘卷起,重门不闭,要看燕双飞。【注】争奈:岂料。小环:指丫环。15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海棠和蔷薇这两种花相比较而言,主人公更喜欢海棠。B.“教他谁?”领起下文,又暗示主人公

24、的身份或为深闺小姐。C.“似”字表明主人公并未言明心事,但是丫环的举动恰合心意。D.本曲直抒胸臆却又婉曲深致,其风格与李清照的声声慢颇似。16请简要概括本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姚鼐登泰山记中,描述日出之前天边呈现五彩缤纷景象的语句是“,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写周瑜临战潇洒从容,体现他对赤壁之战早已成竹在胸、胜券在握的词句是“,”。(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写水,“”写山,从整体上写金陵的山川形势,更给全词描绘出一个广阔的背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

25、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在浙东绍兴一带,朱柿虽种植历史悠久,但过去只可见;而现在,那庭前屋后、溪边岭坡,一树树火红的朱柿成为常见的风景。由此,观朱柿、摘朱柿、吃朱柿的人,也成为霜降过后的季节里,与朱柿交相媲美的另一道的风景。这样的风景,当然是因为缘于朱柿在深秋和初冬时节那成串、成片、成簇的醉人的美。寒露甫至,朱柿尚青黄相间的时候,朱柿树便开始掉叶子了。待霜降一过, 的树枝上与柔韧的枝杈间,能见的唯有火红。那单纯的火红、干净的火红,是红的燃烧,是红的热舞,抢睛夺目,震撼人心。这样的美,随着光阴的转换,亦具无穷的韵味和风采。你瞧,曙光微曦的清晨,那曙光里愈来愈鲜亮的火红小灯笼

26、像是无数的红宝石,闪烁着富丽和神秘;秋阳高照的下午,那和着阳光一起晃荡的火红小灯笼像是跃动的火苗,照红岭坡和山冲;暮色初起的黄昏,那伴随炊烟远近朦胧的火红小灯笼像是曼舞的红纱, 着融融的温馨和感动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零星热烈苍劲浮动B.依稀热烈遒劲流动C.零星热闹遒劲浮动D.依稀热闹苍劲流动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样的风景,当然是因为缘于朱柿在深秋和初冬时节那成串、成簇、成片的醉人的美。B.这样的风景,当然缘于朱柿在深秋和初冬时节那成串、成片、成簇的醉人的美。C.这样的风景,当然是因为缘于朱柿在初冬和深秋时节那成串

27、、成簇、成片的醉人的美。D.这样的风景,当然缘于朱柿在深秋和初冬时节那成串、成簇、成片的醉人的美。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那单纯、干净的火红,是红的燃烧和热舞,真是太好看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中国形象应该由谁来定义?在当下世界传播格局下,不让中国形象全由西方想象、判断与决定,是破解这一问题的重要一环。而有效传播我们自己的前提,是 中国的文化从业者,应加深对自身群体文化的了解,深刻理解我们的文化本源、文化本体、文化构成与文化发展脉络,真正拥有文化自觉意识。从永不消逝的电

28、波高山下的花环等在中国电影各个阶段涌现出的那些彰显着人民性光芒的优秀作品,到近年来典籍里的中国故事里的中国等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弘扬了一部部璀璨的文化经典的电视综艺节目,无不对中国文化中那些震撼人心的美进行了深刻挖掘,()。文化从业者应提升传播能力,尤其是 。在数字时代,跨文化、跨国界传播更具技术上的便利。遇见工匠伟大诗人杜甫等一批国际传播纪实作品,塑造了可亲可爱可敬的中国人形象,表达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实现了在国际国内的有效传播。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个有着历史厚重感、文化纵深感的中国形象呈现在了世界面前B.世界面前呈现了一个有着历史厚

29、重感、文化纵深感的中国形象C.它们向世界呈现了一个有着历史厚重感、文化纵深感的中国形象D.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个有着历史厚重感、文化纵深感的中国形象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在福建省福州市的罗星塔上有一副对联:“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此联为少年林则徐登山观海时所作。读了上面的对联,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准备参加“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学校组织的“踏上新征程,奋进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