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 (word版含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6课藤野先生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一、字词书写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喝( )采为( )难( )血( )管倒( )霉系( )住深恶( )痛疾食宿( )声调( )邮差( )照相( )收藏( )烟尘斗乱(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油光可鉴鉴:_(2)不逊逊:_(3)匿名匿:_(4)适值适:_二、选择题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瞥见(pi)不逊(xn)下咽(yn)B诘责(ji)畸形(q)匿名(n)C绯红(fi)解剖(pu)喝彩(h)D顿挫(cu)厌恶(w)驿站(y)4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xn)
2、,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B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萋然,便说了一个慰(wi)安他的谎话。C解剖(po)实习了大概一星期,他又叫我去了,很高兴地,仍用了极有抑扬的声调对我说道。D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婉如小姑娘的发髻(j)一般。5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深恶痛疾(厌恶)不逊(谦虚)B杳无消息(远得看不见踪影)匿名(隐藏)C油光可鉴(照)好意难却(推辞)D抑扬顿挫(停顿转折)瞥见(斜着眼看)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藤野先生鲁迅现代B三峡郦道元唐C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D渡荆门送别李白唐三、基础知识综合7阅读下文,回答
3、问题。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宛如小姑娘的发j( )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1)给拼音写汉字,给汉字注音。油光可鉴( )发j( )(2)“实在标致极了”,标致一词你怎样理解,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这种用法:_。8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接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辨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
4、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辩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jin),宛如小姑娘的发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1)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绯红( )油光可(jin)( )(2)文中有一个书写错误的词是_,正确的写法是_,(3)语段中划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是_。(4)“实在标致极了”一句中“标致”一词的意思是_,这里运用了_的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四、综合性学习9藤野先生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而又发人深省的故事,谱写了一曲老师的赞歌。为此,某校八年级(2)班拟开展以“老师,您是我心中的灯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5、活动一:读懂师心丽丽同学搜集了以下几则材料,阅读后,请你完成后面的问题。材料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材料二 一个老师排除了孩子世界里的一件小小的纠纷,是多么平常;可是回想起来,那时候我却觉得是给了我莫大的支持!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魏巍我的老师)材料三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鲁迅藤野先生)(1)请结合上面的材料,联系生活实
6、际,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师心”。(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阅读,可借用诗文名句进行批注。对上面材料的批注,不恰当的一项是()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B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C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D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活动二:略表我心在第36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明明同学和佳佳同学进行了一番对话。明明:明天就是教师节了,我打算送一张明信片给老师。佳佳:很好,“一日为师,_”嘛。明明:明信片上的内容为一副对联,上联为“鹤发银丝映日月”,你能帮我想出下联吗?佳佳:哦,我想想看,那就“_”吧。明明:太好了!表现出老师的一片丹心,对仗也很工整。(3)请你在横线上补充恰当
7、的内容。10鲁迅原名_,浙江_人,我国伟大的_家、_家、_家。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_。五、语言表达11选词填空。A居然B凄然C愤然D自然(1)在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无从插嘴,_睡安稳了。(2)爱国青年也 _ ,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3)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_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4)因为看得他有些_,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六、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我的四位恩师季羡林积八十年之经验,我认为,一个人生在世间,如果想有所成就,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 、 。人人皆然,概莫能外。别人先不说了,只谈我自己。关于才能
8、,再自谦也不能说自己是白痴。但是,自己并不是什么天才,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谈到勤奋,我自认还能差强人意。但是,我把重点放在第三项上:机遇。如果我一生还算得上有些微成就的话,主要是靠机遇。机遇的内涵十分复杂,我只谈其中恩师一项。我在学术研究方面的机遇,就是我一生碰到了四位对我有教导之恩或知遇之恩的恩师,我不一定都听过他们的课,但是,只读他们的书也是一种教导。我在清华大学时,读过陈寅恪先生所有发表的著作,旁听过他的“佛经翻译文学”,从而种下了研究梵文和巴利文的种子。当了一年教员之后,由于一个天上掉下来的机遇,我到了德国哥廷根大学。入学第二个学期,瓦尔德施米特先生调到哥廷根大学任印度学讲座教授。
9、当在教务处前看到他开基础梵文的通告时,我喜极欲狂。难道这不是天赐的机遇吗?最初两个学期,选修梵文的只有我一个外国学生。然而教授仍然照教不误,而且备课充分,讲解细致。几乎是我一个学生垄断课堂,受益之大,自可想见。二战爆发,瓦尔德施米特先生被征从军。已经退休的原印度讲座教授西克,虽已年逾八旬,毅然又走上讲台,教的依然是我一个中国学生。西克先生不久就告诉我,他要把平生的绝招全传授给我,包括他费了20时间才解读了的吐火罗文,在吐火罗文研究领域中,他是世界最高权威。我非天才,六七种外语早已塞满了我那渺小的脑袋瓜,我不想再塞进吐火罗文。然而像我的祖父一般的西克先生,告诉我的是他的决定,一点征求意见的意思都
10、没有。我唯一能走的道路就是:敬谨遵命。回忆起来,冬天大雪之后,在研究所上过课,天已近黄昏,积雪白皑皑地拥满十里长街。雪厚路滑,天空阴暗,路上阒静无人,我搀扶着老爷子,一步高一步低,送他到家。我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现在我真觉得,我身边的老人就是我的祖父。他为了学术,不惜衰朽残年,不顾自己的健康,想把衣钵传给我这个异国青年。此时我心中思绪翻腾,感激与温暖并在,担心与爱怜奔涌。我真不知道是置身何地了。二战结束后,听说寅恪先生正在英国,我连忙给他写了一封致敬信汇报成绩。很快就收到了回信,问我愿不愿意到北大任教。北大为全国最高学府,门槛一向极高,难得进入。现在竟有天赐机遇落到我头上来,焉有不愿意之理!寅
11、恪先生把我推荐给北大校长胡适之先生。寅恪先生在学术界有极高的声望,一言九鼎。胡先生立即接受。于是我这个三十多岁的毛头小伙子,在国内学术界尚无籍名,堂而皇之地走进了北大的大门,而且,还做了北大正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此后三年内,我在适之先生领导下学习和工作。我同适之,虽然学术辈分不同,社会地位悬殊,但是见面的机会非常多。他那间狭窄简陋的校长办公室,我几乎是常客。作为系主任,我要向校长请示汇报工作,他主编报纸学术副刊,我又是撰稿者,免不了常谈学术问题;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待人亲切和蔼,见什么人都是笑容满面,对教授是这样,对学生是这样,对职员和工友也是这样。从来没见他摆当时颇流行的名人架子、教授架子
12、。我作为年轻的后辈,在他面前决没有什么局促之感,经常如坐春风中。(节选自二月兰作家出版社)12根据上下文,在第一段空白处依次填上恰当的词语。13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1)差强人意:_(2)如坐春风:_14“我没有见过自己的祖父,现在我真觉得,我身边的老人就是我的祖父。”“我”为什么会这么想?15季羡林先生说:“我一生碰到了四位对我有教导之恩或者知遇之恩的恩师。”(1)他们分别是谁?请列举出来。(2)其中你最佩服哪一位?说说你的理由,并概括他对季羡林的影响。课内文本阅读藤野先生(节选)鲁迅有一天,本级的学生会干事到我寓里来了,要借我的讲义看。我检出来交给他们,却只翻检了一通,并没有带走。但他
13、们一走,邮差就送到一封很厚的信,拆开看时,第一句是:“你改悔罢!”这是新约上的句子罢,但经托尔斯泰新近引用过的。其时正值日俄战争,托老先生便写了一封给俄国和日本的皇帝的信,开首便是这一句。日本报纸上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然而暗地里却早受了他的影响了。其次的话,大略是说上年解剖学试验的题目,是藤野先生讲义上做了记号,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匿名。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我便
14、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
15、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我想去学生物学,先生教给我的学问,也还有用的。”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为医学而教的解剖学之类,怕于生物学也没有什么大帮助。”他叹息说。将走的前几天,他叫我到他家里去,交给我一张照相,后面写着两个字道:“惜别”,还说希望将我的也送他。但我这时适
16、值没有照相了;他便叮嘱我将来照了寄给他,并且时时通信告诉他此后的状况。16以下对选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一句中的“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定,表现看客们不但对自己受剥削受压迫麻木不仁,而且对他人受残害而抱围观、鉴赏、兴奋不已甚至幸灾乐祸的态度。作者对黑暗政治的压迫下和落后封闭的文化熏陶下的国民的劣根性表示了极大地愤慨。B“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作者模拟日本“爱国青年”的口吻,用两层荒谬的推理,表达自己作为弱国国民的极度激愤和无奈。C“呜呼,无法可想!”后的感叹号传达出“我”不
17、可压抑的激愤的感情。“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中的“中国人”指即将被日军枪毙的中国人及围着的一群中国人。D从“我”经历的事情和“弃医从文”的选择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国民不觉悟是国家不强盛的重要原因,要使国家强盛,首先要使国民觉悟。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个人的选择应考虑到国家的前途、民族命运。17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准确的是( )A作者对日本“爱国青年”的反感。B日本“爱国青年”的军国主义思想。C电影演的是日本枪毙中国人。D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18“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那时那地”是指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意见却变化了”指作者的什么想法?试卷第7页,共7页参考答案:1 h
18、wi nn xu do j w s dio chi xing cng du2 (1)照 (2)谦逊 (3)隐藏 (4)正好3B4A5D6B7 (1)jin 髻 (2)标致多用来形容女子相貌姿态美丽,这里是反语的用法,就是说反话,用来讽刺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反语示例:这次考试成绩不好,审题出了问题,老师爱说,你多“厉害”呀,厉害一词就是反语的用法。8(1) fi 鉴(2) 成群接队 成群结队(3)夸张或比喻(4) 漂亮 反语 对清国留学生只知玩乐、不学无术的丑态极端厌恶、鄙视9(1)老师就如灯塔,在知识上为我们答疑解惑;在做人上温暖我心,为我们指引方向。(2)C(3)终身为父 丹心热血沃
19、新花10 周树人 绍兴 文学 思想 革命 狂人日记11 A C D B12才能、勤奋、机遇13 (1)大体上还能使自己满意。 (2)赞美胡适亲切和蔼的态度让我感到非常温暖。14西克先生可亲可敬,忠诚于学术,不顾年高体弱也要上课,把自己的学术成果毫不保留传给外国人,这种敬业精神使我从心底敬重他。15(1)陈寅恪、瓦尔德施米特、西克、胡适之。(2)示例:陈寅恪;他学术造诣深厚,对年轻学子热情,善于发现人才。影响:他的著作和授课,奠定了季羡林的学术研究方向,他大胆推荐年轻的季羡林到北大任教,使他有机会成就大学问。16C17D18“那时那地”“那时”指看影片时有人高呼“万岁”时,“那地”指作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鲁迅原是为寻求救国道路,到日本学医的,但他看了影片以后,学医的想法有了改变。作者意识到,中国民众的不觉悟,正是造成中华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想用文艺救治人们的精神,唤醒麻木的灵魂。答案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