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5.2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仁爱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5.2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课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及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核心素养文化基础: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原子的初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自主发展:通过实验的观察,探究化学变化前后质量的变化社会参与:透过现象认
2、识事物本质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如何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从而达到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学生自主学习内容(预设时间:3分钟)1.了解白磷的相关知识2推测化学变化前后物质质量是否变化?如何用实验进行验证?教师讲解内容(预设时间:25分钟)知识复习:1、什么是分子?什么又是原子?2、分别从物质种类和分子、原子的角度说一说什么是化学变化?新课教学:一、 问题设置创设情境问题引入:什么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发生变化?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学生分组讨论并猜想二、 提出假设、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实验一、二(白磷在空
3、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学生观察现象并注意质量是否改变。(得出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从而由学生通过阅读总结出质量守恒定律。进一步提问:这个结论是否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引出实验三、四(镁条燃烧、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引导学生从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以及实验是否为密闭状况进行探究其反应前后质量改变的原因,学会解释铁生锈等生活现象三、 动画模拟展示、突破难点为什么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播放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的分子、原子的微观变化。学生小组讨论,进一步探究质量守恒的本质。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都没有改变四、
4、小结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课堂练习内容(预设时间:12钟)1、100g水和100g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g,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2、在化学反应A+B=C+D中,f克A与B反应生成m克C和n克D,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克3、3克碳完全燃烧后生成11克二氧化碳需要氧气克4、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_元素,可能含有_元素。5、3、24.5克氯酸钾与5克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待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物质19.9克,则生成氧气_克4、已知化学反应A+B=C+D中,A与B参加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2,若反应后生成C与D共10克,则反应用掉A的质量为克。课后作业一类(侧重能力提升,兼顾基础知识):二类(只落实基础知识):作业反馈出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