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桥》中课文内容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桥》中课文内容分析.doc(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桥的课文内容分析桥是谈歌先生的一篇小小说,故事情节感人,矛盾冲突集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故事发生在一个黎明,大雨倾盆,山洪暴发,全村一百多人惊慌失措,仓惶逃命,而唯一的通道是村子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身为党支部书记的老汉准确地做出判断,早早赶到木桥前“等候”乡亲们。老汉的沉着坚定和崇高威信,让慌乱不堪的局面一下子镇定下来。然后,老汉指挥大家过桥,并特别强调“党员排在后边”!这时,党员中出现了两个不和谐音:一个高喊“党员也是人”,一个插到了队伍中。老汉给予了有力回击:请信念动摇者“退党”,将插队的党员毫不客气地“揪出来”。最后等到老汉和“插队者”过桥时,两个党员互相推让起来,
2、然而,就在此时,木桥倒塌,二人都被洪水卷走了故事在结尾时揭示了两人的关系:他们分别是一个老太太的丈夫和儿子。 老汉在危难时刻的英雄壮举、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的坚定信念和大公无私、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 这篇小小说能在短短七百字的篇幅内,表现如此丰富的内涵,我们不得不对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击节赞叹! 第一、 作者用极简短的文字渲染出极恐怖的环境。“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开篇两个自然段,短短39个字,就把我们带到那个可怕的情境中。随后,又有四次写到洪水:“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
3、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告诉我们情况越来越危急,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生存的机会越来越小这样的环境渲染,着墨不多,却一步步烘托出人物沉着冷静、舍己为人的高大形象。此外,全文段落多达27个,每段文字却都很少,意在表现当时紧张的气氛和节奏,以突出当时情形的危急。 第二、 作者用极简短的文字刻画出一个高大的人物形象。作者对老汉的刻画,紧紧抓住了老汉的神态、语言和动作加以表现:“他像一座山”“老汉凶得像一头豹子”这两个神态描写的比喻句,分别表现出老汉当时的镇定、愤怒;“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4、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少废话,快走。”这是文中老汉所有的语言,简洁明确,铿锵有力,富有个性,对群众的爱、对少数自私的共产党员的不满,界限分明;“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这一“揪”一“推”,意味深长,使得老汉的形象更加丰满起来。 第三、 作者用曲折的情节不断深化文章的主题。“文似看山喜不平”,作为以情节取胜的小说,更是如此。在不到700字的狭小空间里,作者竟也能做到“尺水兴波”,让读者的心一次次被揪起来,从而一步步加深对老汉的认识,文章的主题也因此得到一步步深化。且看小说的一波三折:人们惊慌失措,奔向救命的木桥,“死亡逼近”“100多号人”,
5、“窄窄的木桥”,求生的本能让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大家都知道:早一秒过去,就多一点生的希望,持一秒过去,就多一分死的威胁,而一起拥上桥,则必定是桥毁人亡!怎么办?老汉出现了!他给大家带来了希望!这是第一折。接下来,有党员不愿意留在后面,高喊“党员也是人”,挑战老汉的命令,老汉坚决予以回击,这是第二折;没想到,还是有党员企图“插队”,被老汉制止,这是第三折;最后过桥的老汉和“插队党员”竟然互相推让,结果都被洪水卷走,这是第四折 第四、 作品巧妙的结尾震撼读者的心灵。读到故事结尾,我们才明白,原来老汉和那个小伙子竟然是父子关系!在儿子插队企图早点过桥时,老汉却是那么冷酷无情!如果那个小伙子是一个跟老汉
6、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党员,我们对老汉的行为尚能理解;可那个小伙子是老汉的儿子,父亲对儿子如此不通情理,实在让人接受不了!难道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吗?难道父亲愿意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去死吗?接下来,老汉的行为告诉我们不是这样的,他同天下所有的父亲一样,他希望儿子活下去,对儿子吼道“少废话,快走”并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他是爱孩子的!但是,为什么老汉爱孩子却还要把儿子揪出来呢?那是因为:在群众和儿子之间,他首先想到的是群众!那是因为:他和儿子都是共产党员!这样的结尾,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带给读者极大的震撼!小小说的魅力得以更好地彰显。 第五、 作者贴切的修辞手法和准确的用词让读者充分感受到
7、语言文字的魅力。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拟物的修辞手法,比喻句有:“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形容山洪之凶猛;“他像一座山。”形容老汉之坚定;“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形容老汉之凶狠。拟人句有:“村庄惊醒了。”写当时情形之混乱;“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写桥在洪水冲击下,不堪重负,即将倒塌。拟物句有:“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将洪水当做可怕的猛兽、妖魔来写,表现出情况的危急,人们的生命危在旦夕。夸张句有
8、:“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突出雨大。 文中准确的用词堪称典范,如动词:“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一句中这个“揪”字就准确地表现出当时老汉情感之愤怒,力量之大,速度之快。老汉的两次“吼”,内含却不相同,第一次是愤怒地吼,对儿子的表现十分不满;第二次是关心地吼,希望儿子能尽快逃脱洪水的魔掌。“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一句中的“推”和前面的“揪”形成鲜明的对比,对孩子的爱全部浓缩在这一个字之中。再如四字雅词:势不可当、你拥我挤、跌跌撞撞,也很准确地表现了洪水的迅猛和人们的慌乱。 这是一篇小小说,是文学艺术的一种样式,它具有艺术的基本特征,那就是允许虚构,所以这篇文章表
9、现的不一定是一件真实的事。那么学生在阅读这篇小说的时候,可能会质疑:最后人们都走完了,两个人干嘛还要在那里拉拉扯扯,干嘛不紧随着人们赶紧过桥呢?这完全是塑造人物的需要:我们的党支部书记不是一个六亲不认的党员,他同样是个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只不过他不是一个一般的人,而是一个有着很高思想觉悟,时时刻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共产党员!在群众和亲人之间,他首先想到的是群众;在亲人和自己之间,他首先想到的是亲人!这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共产党员!还有学生要问:为什么一定要老汉和小伙子被洪水冲走呢?这仍旧是作者表达的需要,两个人的离去,结局是悲壮的,给人的震撼是最巨大的,这就是悲剧的力量!当然,我们每个人都喜
10、欢喜剧的结局,然而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喜剧,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有时候就必须面临死亡的考验!事实上,多少共产党员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无法统计!现在如此,革命战争时期更是如此! 文中的老汉为什么连个名字都没有?甚至连个姓也没有留下?因为,老汉在这里是一个符号,他是千千万万优秀共产党员的一个代表!他就是一座桥,一座让人民群众通往生命的桥,一座将党和人民群众紧紧栓在一起的连心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产党员,人民群众才热爱共产党,才这样拥护共产党,才无限信任共产党! 文中还将老汉比作“一座山”,我觉得颇有深意。“老汉”和“山”之间有什么相似点呢?“山”在人们心中,是高大的、坚固的、不可动摇的,而此时,面临可怕的洪水,人们都慌作一团,只有老汉那么镇定,那么冷静,毫无惧色,洪水面前岿然不动,老汉给人的感觉不就像山吗?当有个别共产党员信念动摇时,甚至自己的亲人违背党的宗旨时,老汉丝毫没有动摇,而是坚决予以“回击”,老汉坚定的信念不正像一座不管什么力量都无法撼动的山吗?后来,老汉将生的一丝机会都让给了儿子,这沉甸甸的父爱不也如山吗?老汉牺牲了,但是他的光辉形象永远屹立在人民群众心中,这不也像一座永远令人敬仰的高山吗? 好一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