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4章 【学案一】第4节 光的折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4章 【学案一】第4节 光的折射.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4节 光的折射(一)知识回顾1、光在均匀介质中_传播;光传播到水、玻璃等许多物体的表面会发生_现象;2、思考:当光射入水、玻璃内部或者光从水、玻璃射入空气时传播方向是否改变?(二)实验探究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1、在将筷子插入水中,看水中的筷子有什么变化?2、在一个碗中放一枚硬币,请两个学生斜看碗中的硬币,上下移动视线到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此时视线不能动),然后向碗中倒水,看能否看到硬币?由此现象可知,光不再沿传播,这就是光的现象。(三)实验探究2:光的折射规律1、问题: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折射光线向界面偏折,还是向法线偏折?2、大家将猜想画在图1中。3、小组设计实验方案并交流,设计可
2、行方案。4、 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要求画图记录下观察到的光进入水(玻璃)中的传播途径)5、交流实验结果每个组各得到什么结论?不同组的结论是否相同?6、用语言表达探究1的结果。结论1:光从空气中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折射角入射角)。继续探究:多改变几次入射光的方向,你还会发现什么规律?1分组实验,收集证据。(要求仔细观察对比现象,画出观察结果)2组内对观察结果比较分析。3交流如何定义折射角?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如何变化?当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如何?结论2: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结论3:光垂直入射时光的传播方向。4“折射断筷”、“水中硬币升高”都是光的折射现象,能否用刚才得到的
3、结论解释呢?(提示:刚才的结论是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规律而“折射断筷”、“硬币升高”是光从水射入空气中形成的) 探究3:光从水(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向法线还是界面偏折?如图3。1学生猜想并画出图表达自己的想法。2讨论交流:作这个猜想时,你做了什么样的假设。(学生能从光反射时光路可逆,联想到光的折射时光路也是可逆的) 实验验证:教师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半圆形玻璃砖,如图4;找位同学帮助老师逆着折射光射入另一束光,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途径结论4:光在折射时,光路是的。结论5:光从空气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光线法线偏折(折射角入射角)。(四)光折射现象的解释(1)在将筷子插入水中,看水中
4、的筷子向上弯折为什么?(2)在一个杯子中放一枚硬币,眼睛原来看不到硬币,倒水后却能看到硬币为什么?(五)用光的折射来解释眼睛受骗的问题(1)叉鱼时,我们同学会叉在鱼的上方,原来鱼从水中发出的光线,由水进入空气时,会在水面发年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觉得这些光线好像是从它们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鱼像发出来的,鱼像是鱼的,鱼像比鱼位置。所以叉鱼应瞄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讨论池水变浅问题(2) 分组做一下钢笔错位问题,注意眼睛的视线不要垂直于玻璃砖的水平面,而要成一定的角度。做完后让讨论为什么(3)海市蜃楼阅读课本83页科学世界海市蜃楼(六)学习小结(1)定义:
5、 ;a、 b、 c、 (2)光的折射规律(3)光的折射规律应用:作图求角解释现象(4)光折射时光路是的(七)达标测试 1、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物质时,折射角_入射角;光从其他物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_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总是分居在_的两侧。 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_现象;看岸边景物在湖中的倒影是光的_现象;插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像被折断了一样,这是光的_现象。3、如图4-4-1所示,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_现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_一些(选填“深”或“浅”)。 图4-4-14、如图4-4-2所示为小明家的鱼
6、缸,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投射在鱼缸中的水面上,一条光线经水面折射进入鱼眼(已画出)。请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标明入射角r 和折射角。 图4-4-25、如图4-4-3所示,小明站在游泳池边A处,看到路灯B在池水中的像与他看到的池中一条鱼在C点重合,用光学作图法确定路灯B的位置和鱼的大致位置。 图4-4-3NA6.折射定律:光从空气 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 两侧,折射角 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在折射时光路也是 的.当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 于入射角.Ni空气水O光的折射第6题图达标测试参考答案: 1、小于;大于;法线 2、反射;反射;折射3、折射;浅 4、图略5、图略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