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4109902 上传时间:2021-02-07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方案一、总则课程建设是教学建设的基本内容,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院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通过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对于我院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促进专业、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为加强我院的程建设,提高课程质量,积极培育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根据教育部和安徽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二、指导思想坚持“以评

2、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把精品课程建设与课程评估工作结合起来,把学院投资建设与课程自我发展结合起来。不断改进、丰富和发展课程内涵,加大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力度,使课程建设与改革成为一个动态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发挥教学改革的示范作用。三、建设标准与目标精品课程建设的标准是,有“一流的教师团队、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一流的实践基地” 等六项标准。开展院级精品课程建设,是我院课程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龙头。根据教学工作安排,今年准备遴选建设10门左右院级精品课程,以后每年建成 3-5门,经过1-3年的努力,力争建成20门左右的院级精品课

3、程,在此基础上争取建设5门左右的省级精品课程,四、建设内容课程建设的内容包括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实践性教学环节建设等方面,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一般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或“双师素质”的中级以上专业职称,有较高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和较好的教师风范,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熟练地运用计算机的能力,有较丰富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成果;教师职称、年龄上应具有较为合理的结构,中青年教师应有一定比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根据课程需要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

4、二)重视课程的教学内容建设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能及时反映本课程领域的最新科技(人文)成果、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整合优秀的教改成果,适应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教学内容充实,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教学效果明显。另外应正确处理单门课程建设与系列课程改革的关系。(三)重视教材和教学文件的建设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课程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制作相关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省级优秀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课程应有相对稳定的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点的、理论教学与

5、实训教学比例合理的教学大纲。课堂讲授、作业、实验(训)、实习、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都应有相应的教学指导文件。注意积累建立完整的教学档案,即课程授课计划、教案、习题集(库)或案例集(库)、试题集(库)、教学工作总结等。承担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师应有高水平教案(讲稿),并有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有实践环节的课程必须相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建设好配套的实验或实训基地,配备好实验师资及基地的技术人员队伍。课程主讲教师要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要大力改革实验、实训教学的形式和内容。(五)注重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校级精品建设课程

6、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网络课件、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要上网并在我院范围内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六)完善的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必须有一套完善的课程建设管理办法。一是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反馈(如评估、听课、学生座谈等),课程相关的资料信息收集与整理,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研究;二是各教学环节的设计、检查,考试、考核制度的改革研究等;三是有计划安排学术交流、师资培训等工作。这些有相应具体的计划和措施,以保证课程建设落到实处。 五、申报与管理(一)申报条件 1申报课程是各个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验课等。2申报课程必须

7、已在我院连续开设3年以上。3申报课程的项目负责人必须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我院已连续三年承担课程的兼职教师可以成为课程组成员。4. 应至少提供申报课程的教学大纲、授课教案、习题、实践(实验、实训、实习)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的电子格式以及至少三位主讲教师(包括课程负责人在内)每人不少于45分钟的现场教学录像。(二)申报程序1.项目负责人申报,填写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申报表,由所在系部初审并推荐,交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2.申报工作原则上每年一次,申报时间为56月份,建设期一般为12年。(三)过程管理1课程建设项目一旦确定,学院与项目负责人及所在系部签订责任书

8、,批准院精品课建设立项,并下发启动经费,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完成建设目标。2批准立项的精品课程实行课程负责人负责制,课程负责人负责制定精品课程建设的规划、运作、自评等工作,并根据课程建设计划认真组织实施,课程负责人在每学年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将精品课建设自评报告归口交各系部;所在系部负责课程建设的日常管理和检查工作,配合制订课程建设工作计划,并负责协调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困难;教务处负责课程建设的跟踪检查。(四)项目验收项目验收按以下程序办理:1.课程建设项目按期完成后,课程负责人向系、学院提出验收申请。课程建设组根据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如实进行自评,写出自评报告,并填写课程建设验收申请表,由各系部

9、核实后统一交到教务处。2. 教务处在自评的基础上,组织评审组对课程自评报告进行审查。初审通过后,申报材料在院内公示5个工作日。公示期内如无异议,报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审定,由学院授予“院级精品课程”荣誉称号,并向全院公布。3.未达到“精品课程”标准的项目,1年内可申请再次验收,仍达不到课程建设标准的,视作未通过。未按时完成建设的项目,经申请原则上最多可延长建设期1年,延长期内仍不申请验收,按未通过验收处理;未通过验收者,撤消该立项,所在专业不得申报下一次同类课程建设项目。六、保障措施(一)组织保障各系部成立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及有关教师组成,负责本系精品课程的布点、规划等工作

10、。教研室主任、精品课程任课教师及教辅人员组成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小组,确定精品课程建设负责人。学院精品课建设实行学院立项、课程负责人负责制,课程负责人具体负责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每学年召开一次精品课建设会议,讨论新申报院级精品课的评审立项,在建精品课的检查、验收以及省级精品课的选择立项、申报组织等事宜。(二)经费保障1.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经费采取专项经费投入的形式,实行专款专用。每门精品课程的总体经费的70用于精品课程建设,10用于管理费用,20用于精品课程建设奖励。2.经学校审批确定为精品课建设项目的课程在中期检查后拨付建设费用的40,最终通过验收后,拨付建设费用的剩余部分。3

11、.精品课验收合格并正常运行1年后,根据运行和维护情况,经教务处审核,每年拨付精品课程维护费用10002000元。精品课程使用期限应在4年以上,且课程负责人有责任保证该课程的整合、内容更新及实训项目建设等。4.教务处对校级精品课程的使用有检查监督责任,对建成后使用不利、内容更新不及时、实训项目陈旧的课程应对相应课程负责人提出处理意见,并按年扣罚课程维护费用10002000元/年。5.对被评上省级以上精品课的精品课程负责人及所在系部,学院将另外给予一定额度的奖励,并通报全院嘉奖,对精品课程负责人在学术活动上予以支持。七、附则本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2010年6月1日马鞍山职业技术

12、学院院级精品课程评审标准(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精品课程申报表(2010年度精品课程申报表)附件7: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高职,2010)1评审说明(1)本评审指标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精神制定。(2)精品课程评审的依据是2010年度高职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课程教学录像和网络课程教学资源。(3)本评审指标采用百分制记分。其中,一级指标一至六项占总分的90%,“特色及政策支持”项占总分的10%。评价等级分为五档,系

13、数分别为1.0、0.8、0.6、0.4、0.2。42评审指标及内涵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 要观测点评审标准分值评价等级ABCDE1.00.80.60.40.2一课程设置10分1-1课程定位性质与作用专业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且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41-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6二教学内容25分2-1内容选取针对性和适用性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

14、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02-2内容组织组织与安排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设计合理。102-3表现形式教材及相关资料选用先进、适用教材,与行业企业合作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齐全,符合课程设计要求,满足网络课程教学需要。5三教学方法与手段25分3-1教学设计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

15、化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83-2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运用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启发引导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63-3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的应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虚拟社会、虚拟企业、虚拟车间、虚拟项目等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取得实效。63-4网络教学环境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网络教学资源丰富,架构合理,硬件环境能够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运行,并能有效共享。5四教学队伍20分4-1主讲教师师德、能力与水平师德高尚、治学严谨;执教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参与和承担教育研究或教学改革项目,成果显著

16、;与企业联系密切,参与校企合作或相关专业技术服务项目,成效明显,并在行业企业有一定影响。104-2教学队伍结构“双师”结构、专兼职比例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和有企业经历的教师比例、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符合课程性质和教学实施的要求;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有适当比例的课程教学任务,特别是主要的实践教学任务。10五实践条件10分5-1校内实训条件设备与环境实训基地由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建设,能够满足课程生产性实训或仿真实训的需要,设备、设施利用率高。65-2校外实习环境建设与利用与校内实训基地统筹规划,布点合理,功能明确,为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程环境,能够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

17、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4六教学效果10分6-1教学评价专家、督导及学生评价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结果优良。56-2社会评价社会认可度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实训、实习产品能够体现应用价值;课程对应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水平证书获取率高,相应技能竞赛获奖率高。5特色及政策支持特色与创新50学校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与措施50附件17:2010年度精品课程申报表(高职)申 报 等 级新增原有省级省级省级和国家级国家级推 荐 单 位所 属 学 校课 程 名 称所属专业大类名称所属专业类名称所属专业名称(专业课程填写)课 程 负 责 人申 报 日 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二

18、一年三月填 写 要 求一、以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二、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三、涉密内容不填写,有可能涉密和不宜大范围公开的内容,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四、除课程负责人外,根据课程实际情况,填写14名主讲教师的详细信息。五、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其他说明”栏中注明。1课程负责人情况1-1基本信息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最终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电 话学 位职业资格证书传 真所在院系E-mail通信地址(邮编)教学与技术专长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1-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

19、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1-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性 别出生年月最终学

20、历专业技术职务电 话学 位职业资格证书传 真所在单位E-mail通信地址(邮编)教学与技术专长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2-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

21、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性 别出生年月最终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电 话学 位职业资格证书传 真所在单位E-mail通信地址(邮编)教学与技术专长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

22、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2-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性 别出生年月最终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电 话学 位职业资格证书传 真所在单位E-mail通信地址(邮编)教学与技术专长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

23、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2-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2. 主讲教师情况2-1基本信息姓 名性 别出生年月最终学历专业

24、技术职务电 话学 位职业资格证书传 真所在单位E-mail通信地址(邮编)教学与技术专长工作简历(含在行业、企业的工作经历和当时从事工作的专业领域及所负责任)2-2教学情况近五年来承担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周学时,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2-3技术服务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开发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及效果(含项目/培训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专业技术

25、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获得的表彰/奖励或获得的专利(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3. 教学队伍情况3-1人员构成(含兼职教师)序号姓 名性别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务职业资格证书专业领域在课程教学中承担的任务兼职教师在行业企业中所任职务123453-2教学队伍整体结构“双师”结构,专兼教师比例,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及职业资格结构3-3教学改革与技术服务/培训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主持或参与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果、效益3-4师资培养近五年师资培养情况(包括职教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

26、提高,教学能力、职业能力培养等)4课程设置4-1课程性质与作用4-2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5教学内容5-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5-2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5-3 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6教学方法与手段6-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6-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6-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6-4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7实践条件7-1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7-2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8教学效果8-1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8-2社会认可度9特色与创新9-1 本课程的特色与创新点(在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和课程教学上的突破及独创性成果,对同类课程建设具有积极引导意义和实际借鉴作用,并在本表4-8栏中未见表述)9-2 本课程与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比较9-3本课程改进的方向与途径10课程建设规划10-1 本课程的建设目标、步骤及五年内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10-2 三年内全程授课录像上网时间表10-3 本课程已经上网资源(网上资源名称列表)10-4学生学习评价及参考答案链接(仅供专家评审期间参阅)11.学校的政策支持与措施学校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与措施及其落实情况12.其他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