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1.doc

上传人:青****9 文档编号:40228255 上传时间:2022-09-08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1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最新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医疗质量管理方案 1.doc(8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 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为切实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院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服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方案,望各科室认真执行。 一、 实施依据: 1、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年版) 2、卫生厅山东省综合医院评价标准及实施细则 3、卫生部20082009年”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安全百日专项检查活动方案 4、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 5、上级医政管理部门管理文件要求 二、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满足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需要。 1.健全院科医疗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负责制。院长、科主任为院、科质量安全管理第

2、一责任人,领导班子定期专题研究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健全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体系和质控网络,强化职能处室及医疗质量监管部负责人的管理责任,加大质量控制监管力度,设立医院质量管理办公室及专家督导检查组, 科室设质控员。 2.医疗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负责指导、监督、考核、分析、评价医疗质量及安全工作,定期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检查分析并督导落实。监管检查须有计划、有记录、有分析、有反馈、有整改措施、有实际效果。建立执行部门与监管部门交叉协调管理机制。 3.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医疗质量管理、伦理、药事管理、医院感染、病案管理、输血管理、和护理管理委员会等,定期研究医疗

3、质量安全管理问题,有活动记录,重视工作实效。 三、加强全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营造质量安全氛围,提高全员质量安全参与能力,质量安全培训纳入全员培训年度计划,定期进行,确保培训效果。 四、强化“三基”训练,开展岗位练兵。职能部门制定并组织实施医、护、药、技等全员培训计划,分类开展临床医疗、护理、病理、影像、检验、药剂、1 输血、医院感染等岗位专业人员的练兵活动。抓好抓实急症处理、重患抢救、复苏技术、物理诊断、外科操作、临床技能、病历书写等基本功训练,强化依法执业能力、临床思辨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 五、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完善并实施各项规章

4、、技术操作规程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医疗技术风险防范、控制及追溯机制,完善重大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完善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防范措施。按规定报告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等不良事件。 六、加强重点部门及重点岗位的管理。各质量安全执行及监管部门高度重视急诊科、ICU病房、新生儿病房、血液净化室、手术科室和麻醉科、手术室、中心供应室、护理管理、病理科、医院感染控制十项工作重点,以及其他重点部门科室(门诊、输血科、感染疾病科、临检、药事、病案管理等)的管理,制定可行的质控、监管计划和措施,重点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加强整改,每月有检查、有监控记录。 七、依法加强医疗

5、技术管理,遵守高危、敏感技术准入规定,严格医疗技术和人员资质准入、分级管理和监督评价管理。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完善并实施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对新开展医疗技术进行安全、质量、疗效等全程追踪管理与评价。 八、充分学习、应用临床路径、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循证医学等现代医学理论、科学管理手段,指导制定患者的医疗护理诊疗方案,规范临床医疗工作和医疗行为,合理利用卫生资源,保证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九、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强病患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医疗服务,优化就医环境,简化服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沟通随访,改善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利益,实现医疗服务规范化、人性化。 十、切

6、实加强临床一线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各科室依据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结合本科室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 十一、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附件一) 十二、科室质量与安全具体考核评分标准(附件二) 2 十三、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附件三) (一) 非手术科室 (二) 手术科室 (三) 门诊管理 (四) 急诊管理 (五)重症监护病房 (六) 感染性疾病科 (七) 临床检验 (八) 病理科 (九) 医学影像科 (十) 药事管理 (十一) 输血科 (十二) 医院感染 (十三) 质管办 (十四) 介

7、入诊疗 (十五) 血液净化 (十六) 新生儿病室 ( 十七) 护理 附件一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 3 (一)临床医疗 1 病床使用率?90, 2 病床周转次数?25 次/年 3 平均住院日?12 天 4 入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0% 5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 天 6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7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8 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90, 9 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5, 10 疑难病症好转率?90, 11 清洁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12 甲级病案率?95,(无丙级病案) 13 无发生定性为完全或主要责任的一级医疗事故、二级医疗事故 14 重大医疗过失行

8、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 100, 15 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 分钟 16 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 100, 17 麻醉死亡率?0.02, 18 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履行患者告知率 100, 19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 100, 20 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 100% 21 手术安全核查率 100% 22 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疑难病例讨论率 100% 23 输血适应证合格率?90, 24 应用裸支架比例不得低于临床应用冠状动脉支架总数的 20% 25 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中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 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 5 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 8 个

9、品规,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 3 个品规, 氟喹诺酮类抗菌 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 4 个品规, 深部抗真菌类抗菌 药物不超过 5 个品4 种( “一品两规”。 ) 26 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调整周期不短于 1 年 27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 60% 28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20% 29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 40DDD 以下 30 I 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 30% 31 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 30 分钟至2小时 32 I 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 33 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

10、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 (二)急诊 1 急救物品完好率 100, 2 器械、仪器完好率 100% 3 急诊留观时间?72 小时 (三)门诊 1 处方合格率?95, 2 门诊病历书写格式合格率?90, 3 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90, 4 普通门诊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本院医师比例?60, 5 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 分钟 6 城市社区转诊预约占本地门诊就诊量的比例达到 20% 7 本地患者复诊预约率达到 50% 8 口腔科复诊预约率达到 60%。 9 产前检查复诊预约率达到 60%。 10 术后病人复查复诊预约率达到 60%。 11 “先诊疗,后结算

11、”模式患者数占就诊患者数 10%。 (四)护理 1 静脉输液、吸氧、无菌技术、吸痰、引流管护理、背部护理、 心肺复苏等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5,; 基础护理合格率?95, 2 危重患者(特护、一级护理)护理合格率?90, 5 3 病人对护理工作和服务态度满意度?95, 4 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 100% 5护理表格书写合格率?95, 6 一人一针一管执行率应达到 100, 7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 100, 8 每百张床年护理严重差错发生次数?0.5% 9 无护理并发症(烫伤、褥疮、坠床) (难免褥疮例外) 10 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为零 11 新护士上岗前培训率 100%;主管护师以上继教

12、覆盖率?80% 12 技术操作考核,护师以下职称每年一次、主管护师每 3 年一 次,参与率?95%;护理人员理论考试(分科别)每年一次,参 与率?95% 13 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例 1:0.4 14 优质护理服务覆盖 80%以上病房 15 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不低于 95% 16 病房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不超过 8 个 (五)医院感染 1 医院感染率?5, 2 医院感染现患率?10, 3 医院感染现患调查实查率?96, 4 医院感染漏报率?5, 5 清洁手术切口感染率?0.5, 6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 100, 7 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 100, (六

13、)医技 共性质量目标(包括其他辅助科室) : 1 医技科室检查报告科学性和准确率?95% 2 检查报告误诊率?3, 3 报告及时性?95% 4 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 5 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查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 分6 钟;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 结果时间?6 小时,细菌学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4天 6 B 超、内镜查完即发报告 7 放射科平片出报告:急诊?30 分钟;平诊?2 小时 8 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5, 9 万元以上医疗设备、仪器使用时间?50 小时/周 放射科: 1 X 光摄片甲

14、片率?90, 2 废片率?0.5% 3 X 线诊断报告与手术病理对照符合率(诊断符合率)?95, 4 大型 X 光机检查阳性率?70, 5 CT 检查阳性率?70, 6 MRI 检查阳性率?70, 7 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放射科服务满意度?90, 检验科: 1 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80) 2 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改良偏离指数 DI?2) 3 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95, 4 尿沉渣异常复检率达 100% 5 报告单审核率达 100% 6 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 7 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90, 病理科: 1 术中冰冻病理自

15、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30 分钟 药剂科: 1 处方复核率?95% 2 调配处方出门差错率?1/10000 3 中药处方饮片误差?5% 4 无假冒伪劣药品 7 5 药品供应满足率?95% 6 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30, 7 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35, 8 出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中药费所占比例?30, 9 每 100 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15, 10 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90, 临床路径: 1 56 种临床路径管理病种 2 临床路径管理入组率 50% 3 临床路径管理入组完成率 90% 4 临床路径管理病种平均住院日较前缩短或持平 5 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死

16、亡率、医院感染发生率、手术部位感染 率、在住院率、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发生率、常见并发症发生率较 前下降或持平 6 临床路径管理病种治愈及好转率较前升高或持平 附件二 科室质量与安全具体考核评分标准,满分100分, 8 医疗质量检查赋分原则说明 ,一,医疗制度、技术操作规范、诊疗指南知晓落实情况:外科25分、内科:45分,其中知晓均为5分制度、技术操作规范、诊疗指南落实外科20分、内科40分无介入手术内科科室20分,。 ,二,病历书写:10分。 ,三,围手术期管理:外科及有介入手术内科科室20分。 ,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内、外科各为10分。 ,五,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内、外科各为10分,其

17、中单病种5分、临床路径5分。 ,六,医疗核心质量数据指标、重点疾病数据指标:,1,医疗核心质量数据全院指标内、外科统一为10分,重点疾病、重点手术数据指标各为5分。,2,无重点疾病、无重点手术科室:疑难危重病例,5分,科室最常见的2种疾病,5分,。 ,七,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科主任参加科主任例会情况和科室医师参加院内培训情况:内、外科各为5分。 ,八,重点科室、医技、门诊科室医疗质量检查指标单独制定,满分亦为100分,。 ,九,抽查整改落实情况,赋分,:不定期对被检查科室整改情况进行抽查仍未整改者其医疗质量检查项目分数加倍予以扣除并计入当月医疗质量检查分数。 ,十,前6项中的单

18、项分数扣除分数可超过单项分数限制但单项累计扣分不超过6项所设置的总分数。 五、具体检查方案 ,一,医疗制度、技术操作规范、诊疗指南知晓落实情况,25分,1(医疗制度知晓情况 5分。 ,(技术操作规范、诊疗指南落实情况20分 ,1,会诊制度,2分, ? 检查会诊后医嘱落实情况,1分, ? 检查会诊意见及医嘱是否在病程中有体现,1分, 9 ? 会诊记录中无签字可扣至2分。 ,2,三级医师负责制,2分, ? 检查科室医疗分组是否有三级医师框架,0.5分, ? 检查病历中是否有三级医师查房,0.5分, ? 检查诊疗计划是否有上级医师审核确认,0.5分, ? 检查重大手术、特殊检查是否有上级医师意见,0

19、.5分, ? 每处不签字扣0.5分累计可扣至2分。 ,3,查房制度,2分, ? 检查上级医师查房是否做到1-2次/周,0.5分, ? 检查上级医师查房是否有分析及诊疗措施的具体安排,0.5分, ? 检查术者术后是否查看过病人记录内、外科查主管医师在48小时内是否有查房记录,0.5分,未查房可扣分至2分, ? 检查上级医师查房医嘱下级医师是否进行了落实,0.5分, ? 无上级医师签名可直接扣至2分。 ,4,医嘱制度,4分, ? 检查医嘱下达后是否及时签名,每处不签名可直接扣分至4分, ? 检查病危、护理级别是否准确,0.5分, ? 检查用药医嘱是否合理、是否用商品名,药学部人员参与每处0.5分可

20、累计扣分至2分, ? 检查贵重药品医嘱是否双签字,每处0.5分可累计扣分至2分, ? 检查医嘱是否在病程记录中有记录说明,一处无说明可直接扣至2分, ,5,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2分, ? 疑难危重,1周以上诊断不明、病重、病危病人,是否进行了讨论,1分, ? 是否全科进行讨论、护士长是否参加、是否有主持人审核确认,每项不足扣0.5分累计扣分1分无主持人签字可直接扣至2分, ? 讨论是否有主持人结论性意见,0.5分,。 ,6,值班、交接班制度,2分, 10 ? 对照上交医务部排班表落实排班情况,有更改、无备案或三线人员不明确扣0.5分, ? 询问值班人员是否知晓二线听班人员电话是否接通三线听班

21、人员,0.5分, ? 对照病历检查交接班记录是否就重点病人、当日入院、手术病人进行了交接,未交接一个项目扣0.5分累计结果扣至2分值班、交接班未能落实可直接扣至2分, ? 检查值班人员是否符合资质,0.5分不符合资质值班可直接扣至2分,。 ,7,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2分, ? 检查二类、三类技术是否按要求进行申报和审批,发现1项直接扣2分, ? 检查工作人员是否在授权范围内进行高风险技术操作,发现1项可直接扣至2分, ? 检查工作人员是否在授权范围内进行手术,发现1人可直接扣2分, ? 检查科室有创操作,手术前,是否进行了术前讨论,发现1项可直接扣至2分,。 ,8,新技术准入及临床应用管

22、理制度,2分, ? 检查新技术开展有无申报和审批,0.5分无则可扣至2分, ? 检查新技术开展有无效果评价及和原有老技术比较,1分, ? 检查新技术开展有无授权开展,0.5分无则可扣至2分,。 ,9,关于尊重和维护患者合法权益的管理制度,2分, ? 检查入院记录是否有患者签名确认,0.5分,无则直接扣至2分, ? 检查病历中特殊检查、贵重药品知情同意,1分每项0.5分, ? 检查患者隐私保护情况,0.5分,。 ,10,处方制度,2分, 根据药学部每月处方点评情况予以赋分每份不合格处方扣0.5分。 ,11,患者病情评估制度,2分, ? 检查危重患者评估是否进行无进行则直接扣至2分, ? 新入院患

23、者是否在入院24小时内进行了评估无则直接扣至2分。 11 ,12,临床输血管理办法,2分, ? 检查输血前、手术前是否进行了病毒系列检查,1分无则扣至2分, ? 输血科提供科室、医疗组用血评估情况,1分达不到医院规定扣1分,。 ,13,医患沟通制度,2分, ? 询问患者或家属是否知晓主管医师,0.5分, ? 询问患者或家属是否知晓贵重耗材价格,0.5分, ? 询问患者或家属是否了解疾病状况、治疗情况、主刀是谁,1分每项0.5分累计可扣至1分,。 ,14,病历管理制度,2分, 根据每月病案室检查结果 ? 乙级病历每份扣4分, ? 丙级病历每份扣6分, ? 因个人原因申请电子病历解锁修改病历每次1

24、分可累计扣至4分。 ,15,医师定期考核制度,2分, 每年进行一次考核科室参考人员平均考核成绩折算后计入 ,16,危重病人抢救制度,2分, ? 检查病危、病重医嘱下达是否及时、合适,0.5分, ? 检查抢救是否有上级医师参加,1分, ? 检查有无抢救记录、记录是否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完毕。,0.5分,。 ,17,危重患者收治、转科制度 ? 检查有无转出、转入记录,0.5分, ? 检查有无告知患者、家属及签署意见,1分, ? 检查转出前是否有相关科室会诊意见,0.5分, ,二,病历书写,10分, ,三,围手术期管理,20分, 1(手术安全核查制度,2分, ,1,检查三方是否进行了核查并审核确

25、认,0.5分, 12 ,2,检查核查是否在三个阶段进行,1.5分每一时间0.5分,。 2(手术分级管理制度,2分, ,1,检查病历中手术医师级别是否符合资质,1分不符合可直接扣分至2分, ,2,检查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记录是否有对医师手术资质能力的评定,1分,。 3(重大手术审批报告制度,2分, ,1,检查重大手术是否进行了科内讨论,1分, ,2,检查有无审批报告,1分无则直接扣至2分,。 4(非计划再次手术管理制度,2分, ,1,检查非计划再次手术有无科室讨论,0.5分, ,2,检查非计划再次手术是否上报,1分无上报则可直接扣至4分, ,3,检查非计划再次手术是否有个案分析、阶段分析、整改措施

26、,1.5分每项0.5分,。 5(手术风险评估制度,2分, ,1,检查有无对手术风险进行评估并审核确认,1分, ,2,高风险患者检查主刀医师查房是否对此有分析并有明确应对措施。,1分,。 6(急症手术管理规定落实,2分, ,1,检查急诊手术医师是否符合手术级别授权,1分, ,2,检查急症手术是否按规定留取血样血样留取有无确切时间,1分2项中一项无可直接扣至2分,。 7(器官移植管理制度,2分, ,1,检查供肾、受肾人员亲属相关资质证明是否齐全有效,1分无则直接扣至2分, ,2,检查是否按要求每例上报卫生厅审批,1分,。 8(手术标示制度,2分, ,1,到手术室查看术前病人是否按要求进行了标示,1

27、分未按要求可直接扣至2分, 13 ,2,询问患者及家属是否参与了标示,1分,。 9(手术知情同意书,2分, ,1,检查知情同意有无替代方案及替代方案风险说明,1分每项0.5分, ,2,询问患者是否是主刀进行的谈话,1分非主刀谈话可直接扣至2分, ,3,无签字者直接扣至2分。 10(术前术后准备情况,4分,器官移植科室此项2分, ,1,检查术前是否按要求进行了常规检查,2分,包括病毒、血生化、出凝血、血常规、胸片、心电图等每项缺少扣0.5分, ,2,检查术前讨论是否按要求进行是否明确由谁主刀和手术名称和诊疗计划等,1分,无签字者直接扣至1分, ,3,检查手术医嘱是否是参与手术者下达,0.5分,

28、,4,检查术后首次病程记录、手术记录是否按时完成,0.5分,。 ,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10分, 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38号文件要求每月由临床药师抽查各个临床科室30份当月病历检查以下内容: 1. 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合理率: ,1,?90% 3分, ,2,71-89% 2分, ,3,51-70% 1分, ,4,?50% 0分。 2. 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用药时机合理率 合理率=,清洁手术前0.5-2.0小时内给药病例数/同期清洁手术抽样病例数,100% ,1,?90% 3分, ,2,71-89% 2分, ,3,51-70% 1分, ,4,?50% 0分。

29、3、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疗程合理率,一般不超过24小时, ,1,?90% 3分, ,2,71-89% 2分, ,3,51-70% 1分, ,4,?50% 0分。 4、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情况 ,1,无 1分, ,2,有 0分。 14 ,五,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10分, 1(单病种质量管理,5分,无单病种科室选择科室第一位疾病进行管理, ,1,诊断质量指标:出入院诊断符合率、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CT、MRI、X线,1.5分,一项达不到卫生部标准可扣至1.5分, ,2,治疗质量指标:好转率、病死率,1.5分,每项较前升高可扣至1.5分, ,3,效率指标:平

30、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1分,每项较前升高可直接扣至2分, ,4,常用指标:平均住院费用、手术费用,1分,每项较前升高可直接扣至2分,。 2(临床路径质量管理,5分,无单病种科室选择科室第一位疾病进行管理, ,1,效率指标: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1分,每项较前升高可直接扣至2分, 2,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入组率?50%,1分, ,3,符合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完成率?70%,2分, ,4,临床路径表单填写质量:当月一份漏填或错填的表单扣1分可以累积扣完5分为止。 ,六,医疗核心质量指标,20分, 1.全院指标根据科室前3年运行相关数据对照卫生部、卫生厅有关要求制定每个科室指标:10分 ,1

31、,药品使用比例,医院有专项治理措施, ,2,平均住院日,2分, ,3,住院病患者死亡率-手术患者死亡率,2分, ,4,病危重患者比例-外科手术比例,产科剖腹产率,2分, ,5,平均住院费用,2分, ,6,大型设备检查阳性率,2分,。 2.重点疾病指标,10分, 15 ,1,十八种重点疾病,5分,: ? 死亡率,1分, ? 平均住院日,1分, ? 平均住院花费费用,1分, ? 好转率,2分,。 ,2,住院重点手术,5分,: ? 术后死亡例数,2分每发生1例扣2分累计可扣至5分, ? 非计划再次手术,2分每发生1例扣1分累计可扣至5分, ? 平均住院日与平均住院费用,1项指标不合格扣1分累计可扣至

32、5分,。 ,3,其他科室重点疾病指标,10分, ?检查重点选择病历 a 疑难危重病例,5分, b 科室最常见的2种疾病,5分,。 ?检查指标 a 死亡率,1分, b 平均住院日,1分, c 平均住院费用,1分, d 好转率,2分,。 ,七,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科主任参加科主任例会情况和科室医师参加院内培训情况,5分, 1(检查科室是否每月进行医疗质量自查和改进。,2分, 2(检查科室每月是否有科室质量汇总分析和整改措施并体现质量持续改进。,2分, 3(检查科室每季度是否邀请医务部参加一次科室质量与安全小组会议。,1分, 4. 科主任参加每月科主任例会情况:科室正主任缺会1次扣2

33、分他人替会1次扣1分。 5. 科室医师参加医院培训情况:各科室有一人无故不参加当月院内培训扣1分可以累积扣完5分为止。 16 附件三 主要专业部门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一)非手术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全面推行患者病情评估及告知制度,由中级以上资质主管医师填写。普通患者诊疗方案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确定,疑难危重患者方案需经副高以上人员确定。诊疗方案随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检查治疗计划及方案调整、分析在病历须中有记录。 检查标准2:加强

34、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规范要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明确各级医师病历书写职责,严格遵守病历书写规定,病历体现诊断及时、检查合理、治疗恰当,知情同意书完备。由科主任负责对本科室落实核心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科室设兼职质控员,明晰责任分工。科主任组织质检员及相关人员,及时检查、评价、监督、保障运行病历质量及医疗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 检查标准3: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护理管理。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各科室在相关制度制订中

35、要明确规定各级医师查房要求,尽量确定各级医师查房时间,由质控、医务部门不定期参加各科室、各级医师查房,并对终末病历及环节病历进行检查、评价。 检查标准4: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指南。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规范科室抗菌药物的应用,由质检及临床药学制定相应的检查落实方案,有整改通知,有落实及改进的措施及记录。 检查标准5:有危重病人抢救流程,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提高抢救成功率;严格并发症和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不瞒报和漏报。 17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专业制定本专业的危重病人抢救流程

36、,加强急危重病人抢救理论、技能及操作规程的的培训,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须?80%。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制度和相应职责,规范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并形成重大、复杂事件科级、院级分级响应机制。 检查标准6:按手术诊疗管理有创诊疗操作。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临床科室所开展有创诊疗操作,要在设施、消毒、制度、流程等方面管理上符合手术管理水平,建立定期自查、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医疗技术、有创诊疗操作和人员资质的资格准入、分级管理、监督评价和档案管理制度。 检查标准7:开展重点病种质量监控管理。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措施:分别制定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及并发症少的单发病病种质量控制计划,实行一定时段

37、内所有病例质量考核。结合临床诊疗实际,应用相应临床诊疗路径、指南、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规范医疗工作。要求质量控制病种诊断与鉴别诊断明确,治疗方案恰当,检查处理适宜,用药合理安全,急重症处理及时、有效。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肺炎、缺血性脑卒中、膝髋关节置换、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是必须实行单病种质量监控的病种。 (二)手术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遵循诊疗规范制定诊疗计划,并进行定期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全面推行患者病情评估及告知制度,由中级以上资质主管医师填写。普通患者诊疗方案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确定,疑难危

38、重患者方案需经副高以上人员确定。整诊疗方案随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检查、治疗、手术计划及方案调整、分析在病历须中有记录。 检查标准2:实行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手术科室制定本专业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并对临床医师的手术实行分级管理,按手术权限实施手术。按规定实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有原始资料记录。由科室、职能部门检查落实情况,反馈、改进。 18 检查标准3:加强围手术期质量控制,重点是术前讨论、手术适应症、风险评估、术前查对、操作规范、术后观察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医患沟通制度的落实。术前:诊断、手术适应症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

39、备充分,与患者沟通并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前查对无误。术中:手术操作规范,输血规范,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式改变等及时告知家属或委托人。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提高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率。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手术科室应建立围手术期质量控制的工作规范,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环节控制力度,建立大中型手术术前讨论、医患沟通(谈话)、重大手术术前医疗技术损害预警告知等制度,要求全面、细致,病历中详细记载,准确记录。 检查标准4:麻醉工作程序规范,术前麻醉准备充分,麻醉意外处理及时,实施规范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麻醉科完善本科室麻醉安

40、全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规范,重点术前查房与术后访视,针对不同麻醉要求和病人具体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有麻醉意外应急预案,规范复苏及出手术室标准,建立复苏全程观察记录,提高麻醉安全性。 检查标准5:加强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落实核心制度和规范要求,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治疗安全、及时、有效、经济。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明确各级医师病历书写职责,严格遵守病历书写规定,病历体现诊断及时、检查合理、治疗恰当,知情同意书完备。由科主任负责对本科室落实、执行十四项核心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科室设兼职质控员,明晰其分工。科主任组织质检员及相关人员,及时检查、评价、监督、保障运行中病历质量及医疗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41、处理。 检查标准6:落实三级医师负责制,加强护理管理。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各科室在相关制度制订中要明确规定各级医师查房要求,尽量能确定各级医师查房19 时间,由质控、医务部门不定期参加各科室、各级医师查房,并对终末病历及环节病历进行检查、落实。 检查标准7:规范治疗,合理用药,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指南。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规范科室内抗菌素应用,由质检及临床药学制定相应的检查落实方案,有整改通知

42、,有落实及改进的措施及记录。 检查标准8:有危重病人抢救流程,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提高抢救成功率;严格并发症和医院感染事件报告制度,不瞒报和漏报。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各专业制定本专业的危重病人抢救流程,加强急危重病人抢救理论、技能及操作规程的的培训,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须?80%。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以及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并形成重大、复杂事件科级、院级分级响应机制。 检查标准9: 采取有效措施,缩短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 考核方法及改进措施:对诊断明确、符合手术指征的部分病人,在收住院之前做好相应术前准备,并预约住院日、手术日。手术科室实行节假日正常排手术制度。规定住院

43、病人三日内由主管医师提出诊 断及处理意见,积极备术。 (三)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 检查标准1:门诊环境布局和诊疗流程合理,服务设施齐全方便,符合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要求。 考核方法:以实地查看考核为主。考查主要指标: (1)所有门诊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病人及家属等待时间?10分钟; (2)门诊所有检验、心电图、超声及放射影像等常规检验检查项目,自检查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 (3)生化、凝血、免疫等检验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6小时。 改进措施: 20 (1)重点做好门诊网络和设备突然出现故障、就诊病人突然增加等紧急情况下处理预案。 (2)完善和公示医疗服务收

44、费价目表、挂号收费标准、门/急诊就诊流程图、门诊就诊注意事项等。 (3)完善门诊就诊路标与指示牌,做到醒目、易懂、准确、规范。 (4)配合院感染办公室做好院内感染预防和控制工作。 检查标准2:有分诊、导诊服务,落实首诊负责制和科间会诊制度。 考核方法: (1)检查首诊负责制度和科间会诊制度,检查落实情况以抽查门诊病历为主。 (2)分诊和导诊服务检查以实地查看和提问为主。 改进措施: (1)完善和落实便民服务措施,加强门诊导诊人员、分诊人员的素质培训,加强门诊各项咨询服务,做到仪表端庄,用语规范,导诊专业,服务热情。 (2)门诊接待工作,对门诊病人及家属的投诉和意见做到件件有落实。 检查标准3:

45、依据工作量及需求,合理配置专业技术人员,落实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职责,提高门诊确诊能力,保障门诊诊疗质量。 考核方法: (1)检查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职责。 (2)查看普通门诊、专科门诊、专家门诊排班表。 (3)普通门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60,。 改进措施: (1)完善和督导门诊各项规章、制度、职责的健全和落实,落实门诊首诊负责制、门诊疑难病会诊制,提高门诊确诊率。 (2)确保副高以上医生就诊率,正(副)主任医师占门诊医师率?60%。 (3)完善和公示当日门诊医师一览表,并在各科室张贴病人就诊流程图,以指导病人明明白白就医。 21 (4)依据

46、工作量及就医需求,合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坐诊,提高门诊确诊能力。 检查标准4:建立门诊质控组织,落实医疗文书书写规范,有书写质量监控措施。 考核方法: (1)查看门诊质控组织。 (2)查看落实医疗文书书写质量监控措施。 (3)门诊质控组织的活动记录。 改进措施: (1) 建立门诊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质控组织。 (2)完善落实医疗文书书写质量监控措施和记录。 (3)设立门诊管理关键性指标:?门诊量;?病人投诉情况;?门诊患者满意度统计表;?各专业医生日工作量一览表;?副主任医师以上承担普通门诊工作一览表;?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一览表。建立门诊行政查房制度,通过检查、分析、评价、反馈、整改等措施,持续改进门诊医疗服务质量。 检查标准5:制定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考核方法:查看门诊就诊病人紧急情况处理预案及调度备案。 改进措施: 定期对门诊所有医务人员进行预案的培训和演练,做到人人知晓、人人会做。 检查标准6:开展多种形式的门诊诊疗服务,满足患者不同就医需要,方便患者就医。 考核方法: (1)开设糖尿病、老年病、高血压、营养、疼痛、心理咨询等专病特色门诊,提供人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