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遥感概论考研试题整理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遥感概论考研试题整理 .pdf(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概论考试大纲本遥感概论 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学、环境科学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遥感概论 的主要内容包括遥感的物理基础与成像机理、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和遥感应用等。要求考生对其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能够系统地掌握地物电磁波谱和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内容,掌握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和方法,并具有综合应用遥感信息分析地理现象和特征的能力。一、考试内容(一)遥感的基本概念1、遥感的概念、特点、类型2、遥感系统的组成3、遥感的发展概况及其展望(二)遥感的物理基础1、电磁波谱与电磁辐射2、太阳辐射及大气对辐射的影响3、地球辐射与地物波谱(三)遥感
2、成像原理与图像特征1、遥感平台,摄影成像、扫描成像及微波成像的原理及图像特征2、常用遥感图像(TM、ETM+、SPOT、CBERS、MODIS 等)的基本技术参数和各波段的主要应用范围等3、遥感图像的特征(空间、时间、光谱、辐射分辨率)(四)遥感信息提取1、遥感图像(光学图像和数字图像)的基础知识2、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理、解译标志及解译方法3、遥感图像的校正与增强处理方法4、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21 页 -(五)遥感的应用1、了解遥感在植被、水体、土壤及地质、环境等方面的应用2、3S技术的综合应用二、考试要求(一)遥感的基本概念理解并
3、掌握遥感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型,了解遥感过程及其技术系统;了解遥感的发展与前景。(二)遥感的物理基础理解并掌握电磁波、电磁波谱及电磁辐射等基本概念与专业术语;理解并掌握太阳辐射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理解并掌握地球辐射与地物波谱;掌握反射率及反射波谱等基本概念,掌握常见地物反射波谱特征,理解环境对地物光谱特性的影响。(三)遥感平台与遥感成像了解遥感平台;理解并掌握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成像机理和图像特征;了解目前常用的传感器及其主要技术参数和各波段的主要应用范围等;熟悉遥感图像的特征。(四)遥感信息提取掌握光学和数字图像的基础知识;了解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理解并基本掌握遥感图像校正与增强处理方法
4、;掌握遥感图像的分类过程及主要方法。(五)遥感的应用对遥感在植被、水体、土壤及地质、环境等方面的应用及3S 技术有一定的认识和实际经验。三、参考书目1.梅安新等,遥感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吕国楷,洪启旺等,遥感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赵英时等,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21 页 -遥感概论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汇编一、名词解释1)遥感2)遥感平台3)微波遥感4)热红外遥感5)成像光谱仪6)辐射亮度7)光谱反射率8)电磁波谱9)瑞利散射10)大气窗口11)近极轨卫星12)
5、后向散射13)波粒二象性14)图像空间分辨率15)图像辐射分辨率16)图像光谱分辨率17)高光谱遥感18)假彩色合成遥感图象19)真彩色合成遥感图象20)NDVI 21)植被指数22)图像融合23)非监督分类24)色调25)纹理特征26)边缘检测27)数字影像28)大气校正二、判断对错1)遥感图像上只能分辨大于分辨率的地物2)红外遥感比可见光遥感大气透过率高3)热红外遥感夜间不能成像4)辐射纠正是消除辐射量失真的处理过程,大气纠正是消除大气影响的处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21 页 -理过程5)专题制图仪 TM(Thematic Mapper)是 NOAA
6、气象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6)可见光波段的波长范围是0.38-0.76mm7)利用人工发射源,获取地物反射波的遥感方式叫做被动遥感。8)在军事遥感中,利用热红外波段可以识别绿色植物伪装9)空间分辨率是指一个影像上能详细区分的最小单元的大小,常用的表现形式有:像元、像解率和视场角。10)水在蓝光波段反射率稍高,到近红外波段,水成了全吸收体11)气象卫星遥感数据只能应用于气象领域12)直方图均衡化是一种把原图像的直方图变换为各灰度值频率固定的直方图的变换13)太阳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0.3-3m,最大值为 0.47m。三、问答题1)遥感技术具有哪些特点?遥感技术可应用在哪些领域?2)什么是大气窗口?常
7、用于遥感的大气窗口有哪些?3)植被、水体、土壤、岩石在不同波段图像上的光谱特征及标准假彩色图像上的颜色4)晴空时大气对可见光遥感和红外遥感的影响有何特点5)近红外遥感机理与在植被监测中的应用6)遥感影像增强处理的目的,列举一种增强处理方法,说明其原理和步骤7)遥感图像增强处理有哪些方法?写出其中一种方法的算法8)遥感图像计算机处理的主要方法有哪些?9)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方法的区别与联系10)遥感图象解译标志(判读标志)有哪些?结合实例说明它们如何在图象解译中的应用11)试述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方法及其过程。12)常用的遥感影像目视解译方法有哪些?试举例说明他们的应用。13)遥感图像分类方法有哪
8、几类?他们各有什么特点?14)如何运用形状特征、纹理特征和地物空间位置来提高遥感图像分类精度?15)结合自己的专业设计一个遥感应用的实例(包括遥感数据获取、处理及结果)16)论述陆地资源卫星的特点及其应用范围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21 页 -北大遥感与 GIS 研究所 1998 年考研试卷考试科目:遥感概论一、遥感名词解释:(共10 题,每题 4 分,共 40 分)1.选择性辐射体2.电磁波谱3.漫反射4.大气窗口5.中心投影6.真彩色合成7.数字地球模型8.静止卫星9.瞬时视场角10.亮度温度二、问答题:(共60 分)1.试述植被、水、岩石、雪的反射光
9、谱具有哪些特点?(10 分)2.试述遥感影像目视解译的解译标志及目视解译的方法。(10 分)3.试述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及全球定位系统之间的关系。(10 分)4.设计一个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框架,说明它的功能,并举一应用实例。(15 分)5.试述可见光、热红外、微波遥感的物理基础及其数据的主要用途。(15分)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21 页 -南京大学 2001 遥感概论一、名词解释(20 分,每题四分)1、太阳同步轨道2、灰标3、象点移位二、问答题(80 分,每题 20 分)1、什么是遥感景象的判读标志?它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六小类?请分别解释。(20 分)2
10、、SPOT-1 的中文名称是什么?它是由哪一国发射升空的?它的轨道特征有哪些?它的传感器共有几台?写出其中文名和外文名。传感器的监测系统采用了什么样的元件?(写出元件的中文名和外文名)其扫描方式被为什么扫描?它划分光谱璺有哪两种方式,怎样划分,各种方式对应的地面分辨力各是多少?它对地观测有哪两种模式?采用这两种模式具有哪些优点?3、什么是标准多波段假彩色合成图象?在这种图象中,绿色森林、清水、含砂多的浊水、红土、风成砂、城市、云、雨各呈现什么颜色?4、以下一行文字叫做 _ 图象的 _ 行。通过这一行,可以看出:发射卫星的国家和单位,卫星的名称和号码,本图象成象的年、月、日、时、分、秒,成象时的
11、太阳高度和方位角,卫星前进方向相对于真北方向的角度,所用传感器的名称和波段、图象中心点和天底点所对应的经纬度。请用中文将以上各条逐一写出。南京大学 2000 年遥感学一、名词解释(20 分)1、中心投影2、航向重叠和航向重叠率3、升交点4、SPOT 5、HDDT 二、填空(20 分)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21 页 -1、自 1988 年以来至 1999 年,中国用()系列运载火箭一共发射了()颗()系列气象卫星。1999 年 5 月,中国发射击了其中的()(一号 A,一号 B,一号 C,二号)卫星。这是一颗()同步轨道卫星。2、1999 年 10 月,中
12、国用()四号乙运载火箭发射了由中国和()联合研制的()卫星,主要用于监测国土资源变化及监测灾害等。三、在可见光-近红外区间内,绿色森林的反射光谱有哪些主要特征:根据这些特征,推断它在彩红外感光片及相应的彩色象纸片上呈现的颜色:可绘出这两回事种感光材料的剖面结构来分析说明。(20 分)四、LANDSAT-4和-5 是哪一国发射的?它们的轨道高度、旋转周期和覆盖周期各是多少?它们有哪两种传感器?各有哪几个通道?各通道的地面分辨率是多少?五、在遥感数字图象中,以什么来衡量反差的大小?为什么有时要作反差扩展?其具体方法有哪几种?请细述之。(20 分)南京大学 1999 遥感学一、名词解释(20 分)1
13、、大气窗口2、混合像元3、合成孔径雷达4、数字图像处理二、近红外遥感与热红外遥感的区别是什么:请各举二例分别说明各自的应用。(20 分)三、什么是主动遥感?什么是被动遥感:请说明各自的应用范围。(20 分)四、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分哪几个步骤?请逐一阐述。(20 分)五、遥感在城市研究中的应用有哪些?请举五例分别说明其中的原理(20 分)南京大学 1998 年遥感学遥感学:(要求:简明扼要,字迹清楚工整。)一、我国已先后成功发射了风云一号和风云二号气象卫星,请说明这两种卫星的轨道特征,主要遥感器及其功能。与正在运行的同类卫星相比较,有何特点?(15分)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
14、第 7 页,共 21 页 -二、简要说明遥感图像人工目视判读的原理和方法。(15)三、陆地卫星 4/5 数据是目前利用得最多的遥感数据,请简要说明TM 各波段的光谱特性及其适用领域。(15 分)四、试比较黑白全色航空相片与黑白红外扫描图像的异同。(15 分)五、应用航空像片判读成果进行制图时应注意那问题?你是怎样处理的。(15分)六、举例说明地表光谱特性的时间和空间效应。(15 分)七、试绘出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应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进行土地分类的流程图。(10 分)此题即教材 P189 表 5-15 的一部分,很简单南京大学 1997 年遥感学遥感学:(注意:答题要字迹工整,用字规范,简明扼要
15、,抓住重点,切忌冗长。)一、绘出对地遥感的流程图,并对其中图像数据处理部分作较详细的说明。(15分)。二、与陆地遥感相比较,海洋遥感有那些特点?近年来,国际上有那些海洋遥感计划,其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15 分)三、遥感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对于地球科学的研究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试论述之(15 分)。四、我国返回式遥感卫星和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所收集的遥感数据有那些特点,(与Landsat 和 NOAA 比较)它们已在那些方面得到应用。(15 分)五、Eos(对地观测系统)是一项跨世纪的遥感计划,试述其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10 分)六、对下述各小题作简要解释(每小题2 分共 30 分)1、混合像元2、
16、DTM 3、航天飞机4、模式识别5、ARC/INFO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21 页 -6、判读标志7、GPS 8、长二捆9、监督分类10、光谱标志11、大气窗口12、Landsat TM 6 的地面分辨率13、Landsat 5 的倾角与高度14、列出国内两种遥感期刊15、我国已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几颗?回收几颗?北京师范大学遥感试题2008 年北京师范大学地遥学院849 遥感概论试题院(系、所):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摄影测量与遥感科目代码:849 科目名称:遥感概论一、名词解释:(每个5 分,共 30 分)选择性辐射体误差矩
17、阵辐射分辨率大气窗口二向性反射因子(BDRF)二、简答题(每个10 分,共 80 分)1、简述在植被遥感中的植被冠层被植物的BDRF 影响的关键因素。2、3、简述遥感图像增强中线性拉伸和直方图均衡化方法的区别。4、简述 K-T 变换和图像结果反映了植被的那些信息。5、6、在光学遥感中,大气在遥感中有那些作用。7、微波遥感的遥感器类型和其特点。8、某一黑体的温度是290K,请计算当黑体处于最大辐射强度时候的波长。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9 页,共 21 页 -三、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 共 40 分)1、如果要对一个城市的绿地进行遥感测图,请你叙述整个工作流程和其中的
18、注意事项。2、请你说明在全球或区域的生态环境监测,遥感的潜力,遥感的局限性和对这些局限性有何改进的方法或建议。2005 年北京师范大学地遥学院849 遥感概论试题一、名词解释辐射亮度漫反射比辐射率热惯量多普勒效应透射收缩地学相关分析叠合光谱图二、简答题1、简述二向性反射率分布函数和二向反射因子的区别2、简述推归式扫描仪的成象原理3、简述光谱角度匹配法4、图象融合有哪些关键技术5、简述土地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区别三、分别叙述遥感数据的空间、光谱、时间和辐射分辨率所对应的物理含义四、以植被为例,叙述地物波谱特性的影响因素五、叙述遥感解译中的8 个基本要素六、要对华北地区的冬小麦进行遥感作物估产,其中涉
19、及哪些重要内容?请阐述你的具体方法,并说明理由2004 年北京师范大学地遥学院849 遥感概论试题一、简答题(每题10 分,共 60 分)1 在遥感常用的波段中,所接收的主要电磁波辐射源有哪些?这些电磁波分别携带地物的哪些特征参数信息?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0 页,共 21 页 -2 天空晴朗时,对于0.4-14 微米的所有波长,在野外利用不同波段的遥感设备观测理想的常温黑体合同等温度的灰体表面,观测到的黑体表面的数值总比灰体大吗?为什么?3 要提取山体背阴处的地表信息,相比之下,采用 TM 数据的近红外波段还是蓝光波段的遥感图像更好,为什么?4 SPOT 卫星采
20、用把数据记录在卫星上再间接传送到接收站的方式,请问为什么SPOT 卫星要在高纬度设立接收站?5 写出图像进行线性灰度变换的基本公式6 简述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二、论述题1 要把地面的实际景物变成计算机屏幕显示的遥感灰度图像,需要经过图像的数字化,包括哪些内容?具体操作时应考虑什么样的原则?(15 分)2 叙述图像判读的过程(15 分)3 论述辐射量校正所包括的内容(15 分)4 叙述地图投影的代表性方法(15 分)5 要利用遥感数据监测某省的植被状况,并与往年进行对比分析,从数据收集、处理到分析的角度进行论述,并制定工作计划。(30 分)北京师范大学2003 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
21、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共 30 分)1 黑体2 反射因子3 体散射4 图像判读5 直方图均衡化6 太阳同步轨道二问题解答1 绿色叶子的光谱反色(0.4-2um)主要受那些因数的影响,如何影响?(18 分)2 地形的影响在雷达图像中有哪几种,分别说明其原理(18 分)3 成像光谱仪的特点是什么?对其基本原理和扫描种类进行简要说明(20 分)4 简述地形的表示方法(12 分)5 论述典型的地理几何信息表示方法(12 分)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1 页,共 21 页 -6 谈一谈如何利用遥感进行环境监测(至少包括原理与步骤)(40 分)一九九九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
22、考试试题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试科目:遥感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 4 分)1.大气窗口 2.亮度温度 3.地物波谱 4.视场 5.趋肤深度 6.综合孔径雷达(SAR)7.同步轨道 8.植被指数 9.图象增强 10.最大似然分类二.问题解答(共 60 分)1.应用陆地卫星图像进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解释制图的方法与步骤.2.试述陆地卫星 TM 的波段划分及各波段的应用.3.试述气象卫星 NOAA-AVHRR 的波段划分及各波段的作用.4.试述红外遥感中温度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的关系.2002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4 分,共 40 分)1,亮度温度 6,合成孔径雷达2,
23、黑体辐射 7,K-L 变换3,地球同步轨道 8,直方图均衡化4,解译标志 9,高通滤波5,控制点 10,监督分类二,简答(共 20 分)1,简述地物的光谱特征受哪些环境因素的影响?(10 分)2,简述我国“十五”期间遥感发展的主要趋势?(10 分)三,论述题(共 40 分)1,论述陆地卫星 landsat 的轨道特征和专题制图仪TM 各波段的设置和主要作用。(15 分)2,已知两时相的 TM 图像 t1,t2,图像按栅格数据结构存储,图像大小为600 400,为标准 DAT 格式,每幅图像包含7 个波段,像元大小为30 30 米,土地覆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2 页
24、,共 21 页 -盖类型编码如下:(1)城镇土地,(2)水体,(3)耕地,(4)林地,(5)草地试设计一个技术流程,用分类比较法求取,从t1 到 t2 期间,城镇用地覆盖类型的变化面积,并生成城镇用地变化图文件.2007 年武汉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共八小题,每小题5 分,共 40 分)灰体;方向反射;太阳同步轨道;图像锐化;构像方程;推扫式传感器;光谱特性曲线;哈达玛变换二判断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只判断正误)1.在微波波段,黑体的微波辐射亮度与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2.卫星轨道在空间的具体形状位置,可由六个轨道参数来确定。3.对于中心投影图像,其成
25、像点的位置取决于地物点入射光线的方向。4.在可见光图像上其灰度与辐射功率成函数关系,因此也就与温度和发射率的大小有直接的关系。三.选择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8 分;单项选择)1.对于 SPOT 产品,没作任何改正的图像,被称作a.0 级产品 b.1A 级产品 c.2 A 级产品 d.3 A 级产品2.按比例拉伸原始图象灰度等级范围,被称作a.直方图均衡b.线性变换c.密度分割3.全景投影的影像面是一个a.平面 b.斜面 c.圆柱面4.植物的反射陡坡主要位于a.蓝光 b.绿光 c.红光 d.近红外四.简答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8 分)1.说明被动遥感主要辐射源的
26、特点。2.斜距投影对图象的几何特点有什么影响?3.轨道间能进行立体观测的卫星对时间分辨率有何影响(举例说明)?4.光学图象转变为数字图象的实质是什么?5.简述辐射误差。6.举例说明先验知识在计算机分类中的作用。7.说明最大似然法分类的实质。8.多波段影像与光谱响应曲线有什么关系?五论述题(共 3 小题,前两小题各15 分,后一小题 16 分,共 46 分)1.介绍一套你所熟悉的遥感图象处理软件系统。2.就你熟悉的领域,说明大气窗口的应用。3.叙述遥感平台的现状与趋势。武汉大学遥感 2006 年试题一、概念解释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分)1、遥感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27、名师精心整理-第 13 页,共 21 页 -2、斯忒藩-玻尔兹曼定律3、比辐射率4、无选择性散射5、双向反射比因子6、资源卫星7、红外彩色片8、方位分辨力9、监督分类方法10、高光谱遥感二、分析论述题(共8 小题,每题 13 分,共 104 分)1、分析大气对辐射传输的影响及遥感器所接收辐射的构成(即有哪些辐射成分进入遥感器)。2、分析对比在垂直航向上,垂直中心投影与雷达斜距投影的主要变形特点。3、试说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设计原理和应用意义。4、在一幅遥感图像的灰度直方图中,峰值处于灰度值较低的一端,且感兴趣的信息也在低灰度值部分。请设计一种非线性增强变换以突出所感兴趣的信息,并说明
28、理由。5、分析对比 K-L 变换和 K-T 变换的原理和应用意义。6、简述农作物遥感估产的步骤和内容。7、下图(见下页):若有红、绿、蓝三原色分别位于红:0.61 微米,绿:0.54微米,蓝 0.47 微米附近,若将这三点连成三角形,以此为基础找到他们的补色位置,说明补色黄、品红、青的波长及饱和度。(请作图)武汉大学 2004GIS 复试:遥感一.问答题(共 4 小题,每题 25 分,共 100 分)1 叙述光谱反射特征曲线与波谱响应曲线的联系和区别。2 列出中心投影影像,线阵CCD 推扫式影像,逐点扫描式影像和侧视雷达影像的构象方程。作图说明地形起伏引起这几种影像像点唯一的规律。3 叙述用
29、30M 分辨率的 TM4、3、2 多光谱影像与同一地区10 米分辨率的 SPOT全色影象进行融合的原理和步骤。4 解释遥感影像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各举一例说明目前民用遥感卫星及所载传感器这四种分辨率所能达到的成度。武汉大学 2002 年 RS 试题一、名词解释(20 分)1.波谱分辨率2.密度分割3.全球定位系统4.遥感制图5.监督分类二 简答(40 分)1.多源数据信息融合的基本原理2.雷达遥感的主要特征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4 页,共 21 页 -3.纹理特征提取的方法4.遥感信息地学评价标准三 问答(40 分)1.成像光谱仪的基本
30、原理2.遥感影像解译的主要标志3.结合您的专业,谈谈遥感应用的关键技术武汉测绘科技大学2000 年 RS 试题一、名词解释(每个5 分,共 25 分)1.高光谱遥感2.空间分辨率3.大气纠正4.色度空间5.小波变换二、论述题(任选三,每个25 分,共 75 分)1.微波遥感的成像机理2.多源数据复合的方法及关键技术3.遥感的发展及前沿综述4.结合你的专业,谈谈遥感应用的关键技术南京师范大学 1999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遥感学:一、名词解释(每题5 分)1、亮度温度2、米氏散射3、航空像片投影差4、滤波增强处理二、问答题(每题15 分)1、目前遥感技术常用哪些电磁波的波段?请说明各波段的波长范
31、围及主要特性。2、什么叫发射率?按发射率与波长的关系可将地物分成哪几种类型?3、以陆地卫星 TM 图像的波段为例,说明怎样进行真彩色合成和假彩色合成?假彩色合成图像有什么特殊用途?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5 页,共 21 页 -4、影响植被在遥感图像上的光谱特征和主要因素有哪些?从绿色植被的典型反射光谱曲线上可看出哪些特点?三、综合题(20 分)1998 年 78 月长江流域遭受特大洪涝灾害,江西鄱阳湖滨一带发生大面积淹没。利用遥感技术进行洪涝灾情的实时或准实时监测及灾后损失评估显得十分重要。请说明怎样利用遥感技术:1)、进行洪涝灾情的实时或准实时监测;2)、进行灾
32、后损失评估。(要求从技术路线、方法及所用遥感资料等方面作出说明)南京师大 2000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遥感学一、名词解释(共40 分)1、传感器2、电磁波3、瑞利散射4、黑体辐射5、微波6、空间分辩率7、假彩色合成8、图像反差增强(反差拉伸)二、问答题或综合题1、与常规地理研究手段相比,遥感技术有何优越性?(10 分)2、什么是数字图像直方图?它在遥感图像数字处理中有何用处?(15 分)3、什么是地物的反射光谱和反射光谱曲线?请画出绿色植被、干土和净水的典型反射光谱曲线,并作简要说明。(15 分)4、什么是遥感图像大气校正?为什么要进行遥感图像大气校正?请以多光谱扫描仪(MSS)资料为例,说
33、明大气校正的原理和方法。(20 分)南京师大 2001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遥感学一、名词解释(共 40 分)1、黑体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6 页,共 21 页 -2、发射率3、数字图像直方图4、假彩色等密度分割5、亮度温度6、中心投影7、卫星轨道参数8、高光谱遥感二、问答题(每题 15 分)1、画出电磁波谱图,并对现代遥感技术常用光谱段的波长范围及其在遥感上的应用作出简要说明。2、什么是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这三种分辨率的改善对地物遥感监测有何作用?3、以美国陆地卫星TM 图像的波段为例,分别说明遥感图像的真彩色合成与假彩色合成方案。与真
34、彩色合成图像相比,假彩色合成图像在地物识别上有何优越性?4、当前遥感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相结合(即所谓“3S”技术)。请从技术上说明这种结合的意义。遥感原理 2004名词解释:(5*6)时间分辨率方位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光学机械扫描非监督分类后向散射问答题:(10*4)叙述黑土、水、植物和雪的光谱反射率随波长变化的一般规律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7 页,共 21 页 -何谓遥感图像的解译标志?主要解译标志有哪些?请分别设计图象滤波处理中的模版(算子):平滑、锐化、突出东西向线性构造、突出北东向线性构造根据数字
35、图像处理的实践,指出采用GCP 进行图像几何经纠正的方法要点。综合:40*2 简述植被指数的主要类型并分析其影响要素简述大面积小麦估产的工作方法和技术路线浙江大学遥感、地理信息试题2004浙江大学地理信息系统试题1:论述地理空间数据区别于一般计算机数据的本质特征。2:a:GIS 所关注的三种基本拓扑特性是什么?b:这三种拓扑特性在拓扑矢量数据结构中,通常怎样通过线拓扑、节点拓扑、多边形拓扑来表达?3:a:解释栅格空间数据模型的几个基本构成成分。b:试将栅格数据与矢量数据进行总体比较4:a:采用空间数据库引擎,地理空间数据管理方式与过去有什么不同?这样做意义何在?b:简述目前空间数据库引擎的两种
36、主要实现方式。5:从基本思想或理论假设上,空间数据插值有哪四种类型?6:a:矢量 GIS 叠置分析有哪三种主要形式?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8 页,共 21 页 -b:为什么栅格 GIS 叠置分析比矢量 GIS 叠置分析相对简单?7:(任选一题)a:你过去若做过GIS 实际工作或大学GIS 课程实习,请说明该工作或实习的内容、意义、完成的方法或技术路线。b:谈谈近年来计算机技术进步所导致的GIS新技术。2000 年入学考试试题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一、遥感部分(40 分)1、遥感技术主要包括那些内容(对每一部分略加说明)?(10 分)2、遥感技术当前主要在那些电磁波段上
37、进行?(10 分)3、利用遥感技术获取信息有那些特点?(5 分)4、微波遥感的优点是什么?(5分)5、影像数字化进行那两面三刀个步骤?它们各自完成什么任务?(10 分)二、地理信息系统部分(60 分)1、(20 分)1)、数据和信息有何区别?(5 分)2)、何谓地理信息系统?(5 分)3)、试给出 GIS 主要硬件设备结构框图?(5 分)4)、试给出 GIS 主要软件设备结构框图?(5 分)2、(20分)1)、简述 GIS 的基本功能?(10 分)2)、何谓 3S 结合?简单说明之?(10 分)3、(20 分)1)、何谓数字高程式模型?试给出其几种主要形式?(10 分)2)、GIS 未来在技术
38、上特别关心那些问题?(10 分)1999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12 分)1、缓冲区分析2、变量筛选分析3、地理信息系统4、空间数据内插二、问答题1、地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区别于一般信息系统的特点?(至列出3点)2、在四叉树编码中,怎样确定最后的存储单元(即终点)?3、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除了传统产品ARC/INFO 系列软件外,近年来又推出了 SDE 和ArcView GIS,后两面三刀者在一般情况下采用非拓朴型的数据格式,需要时才增补结构。考生试就其原因加以评述。4、在买来 GIS 用软件平台上,可以:A,开发满足特定用户需要的GIS 系统;B,做面向用户的专家系统或应用模式。试就以
39、上任一方面(A 或 B)简要说明之。5、比较 Vector 和 Raster 数据结构的异同点。1998 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地理信息系统一、名词解释(共 15 分)1、3S 技术 2、游程长度编码3、数字高程模型(DEM)4、变量聚类分析5、Network 分析二、填空(共 20 分)1、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有_ 和_等。2、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输入设备有_ 和_,输出产品主要有_ 和_ 等。3、地理(空间)数据的两种主要数据结构为_和 _。4、通 用(常 规)数 据 库 结构 的 主要 模 型为 _、_、_ 和面向目标模型。5、Arc/Info 是最通用的地理信息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
40、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9 页,共 21 页 -系统软件之一,采用 _ 作为数据库数据组织、存贮和管理的基本单元。一个基本单元的要素可分为_、_、_、_ 和标识点五种不同的类型。6、地理信息系统中,为了把不同来源的地图相叠合,需先进行_ 转换。7、地理信息系统中窨数据的拓朴关系有_、_ 和_ 等。主要类型。8、地理信息系统的查询有多种方式,例如_、_ 和_等。9、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功能包括_、_ 和_等。10、地形图中有一个不规则分布的高程点资料(包括位置及高程值),为了做DEM,可用_ 和_ 等方法来进行高程点内插。三、为什么要进行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四、数字化输入 1:1
41、0 万专题图(如土地利用图),将其汇总到 1:25 万图上,假定在 1:25 万图上某地类图斑的上图面积为9mm2 如何在 1:10 万图上选出这些小图斑来?已知1 英寸=2。54cm,数字化地图单位是英寸)五、写出矢量到栅格转换的一般步骤,并说说转换的目的。六、如果让你设计一个浙江省旅游信息系统,要求系统具有随机查询各旅游景点名称、概况(包括景点特点、特产、需花时间、交通状况等)功能,并具有最佳(最少时间或最经济)旅游路线选择等功能,需做哪些工作?(从需输入的要素及工作步骤方面来考虑)华东师范大学 2001 年考研专业课试卷-遥感理论2006-12-21 15:49:02 华东师范大学 考研
42、共济网点击浏览:56 次华东师范大学硕士专业课试题、一、遥感名词解释(4*10=40 分)电磁辐射黑体辐射太阳辐射地物光谱特性中心投影多光谱摄影静止卫星判读标志021-地面分辨率非监督分类336260 37 二、问答题(60 分)业)什么叫遥感平台?按其高度不同可以分为那几种?各种遥感平台的作用是什么?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0 页,共 21 页 -)什么叫地物反射光谱?试述植被、水体、雪的反射光谱各有哪些特点?)何谓航空像片的比例尺、平均比例尺?引起像片比例尺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设计一个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框图,说明它们的功能,并举一应用实例。)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试述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与作用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1 页,共 21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