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下).doc(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原文 37 苟变吃人两个鸡蛋 .于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注释:苟变:战国时卫国人.子思:孔丘的孙子,名伋,字子思.卫侯:指卫慎公.卫,战国时的一个小国,其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境.五百乘(sh ng):古代四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五百乘则有三万七千五百人.圣人:指英明的君主.杞梓(q z ):都是树木名称.干城:
2、干,盾牌;城,城墙.用来比喻卫国的将领.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其才可将五百乘( ) 2.故弗用也( ) 3.然变也尝为吏( ) 4.良工不弃( ) 二,翻译 1.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 2.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三,选文选爪牙之士中的爪牙之士指_,现在爪牙一般比喻_. 四,于思在文中的重要的用才观点是_,你如何理解 38.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及之,及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
3、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 注释:列侯;汉代制度,王子封为侯的,叫诸侯;不姓刘的大臣因功封侯的,叫列侯.朕:皇帝的自称.因:就.以及之:即以之及之,把它(城镇,土地)赐给他们.夫(f ):句首语气助词,表示引起下文议论.子房:张良,子房,刘邦的谋士.本是战国韩国人,他家曾五世相韩,秦灭韩后,张良用全部家财访求刺客,要给韩国报仇.后来请个力士,袭击秦始皇于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没击中秦始皇本
4、人.张良改名换姓逃避于下邳(在今江苏省邳县东南),跟黄石公学了兵法,辅佐刘邦灭了项羽,封留侯.范增:项羽的谋士.年七十,辅佐项羽起兵成霸业.项羽尊他为亚父.灭秦后,项羽约刘邦在鸿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的项王营)会见,范增劝项羽借机会杀刘邦,项羽不听.后来刘邦进行离间,项羽果然怀疑范增,夺其权.他愤怒辞去,到彭城,背上生疮而死.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列侯,诸将毋敢隐朕( ) 2.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 3.有功者害之( ) 3.给饷馈( ) 5.群臣说服( ) 6.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 二,翻译 1.我所以有天下者何 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2.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三,
5、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试举项羽拒不听从范增劝说的例子. 39.前事不远 吾属之师 戊子,上谓侍臣曰:朕现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注释:奥博:含义深广.是:称赞,认为好.非:批评,认为不好.圣哲: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俊才:出众的才智.曾:虚词,用来加强语气,可译为连都,竟然.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朕观隋炀帝集( ) 2.勇者竭其力( ) 3.炀帝恃其俊才( ) 4.骄矜自用( ) 二,翻译
6、1.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 2.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 三,本文谈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唐太宗还曾说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原文 40.请君入瓮 周兴及丘神绩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之.俊臣及兴方推事对食,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 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罪. 导读:本文写的是来俊臣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及周兴作法自毙的故事. 注释:瓮(w ng):大坛子.鞫(j ):审讯犯人.推事:研究事情.炙(zh ):烧烤.内状:宫内递出的状辞.推:追究
7、,检举.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俊臣及兴方推事对食( ) 2.囚多不承,当为何法( ) 3.取大瓮( ) 4.因起谓兴曰( ) 二翻译 1.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 _ 2.因起谓兴曰: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 _ 三,来俊臣请周兴入瓮,是采用了_的方法. _ 原文 46.及长子受之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你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只及在
8、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导读:朱熹教子珍惜学习机会,对儿子的良苦用心清楚可见;语重心长,发人深醒. 注释: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膝下:借指父母.汩(g ):搅乱,扰乱.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乡党:乡里,家乡的人.无忝(ti n):不要辱没.忝,辱.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在家足可读书作文( )2.汝既不能如此( )3.然今遣汝者( )4.汝若到彼( )5.则吾犹可望( ) 6.不然,则徒劳费( ) 二,辨析下列短语中的故字,选出正确的意义 A.所以
9、,因此 B.故意 C.老朋友D.旧有的,原来的 1.力改故习( ) 2.故令汝一行( ) 3.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故旧耶( ) 4.故弄玄虚( ) 三,写出然今遣汝的原因.(用文中原句回答) _ 四,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劝戒儿子珍惜时间,不要虚度人生. B.批评儿子不求上进,学业无成. C.希望儿子改掉旧习,发愤学习,有所作为. D.想让儿子摆脱家庭,改变学习环境. 五,文中奋然勇为之义为_. 原文 47.说 虎 虎之力于人不啻(ch )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别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 虎用力,人用智;虎自
10、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及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者,及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导读:人之所以为万物之灵,一则有发达的大脑,因而有高于万物的智慧;一则有发达的双手,因而能制造并使用工具.有这两点,因而能无敌于天下.但有的人,有大脑而不会用智,有双手而不会使物,以至于只能自用而不用人,那么其结果必将是为人获而寝处其皮,实在太可悲了. 注释:又倍其力:它的力量又加倍了.力之用一: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 )( )
11、2.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 ) 3.则人之食于虎也( ) 4.然虎之食人不恒见( ) 二,翻译 1.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 _ 2.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者,及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 _ 3.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_ 三,作者在本文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_ 原文 51.傅显迂缓 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 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
12、子矣. 导读:本篇通过对傅显的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一个个恪守礼教而误事的迂腐书生形象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注释:雅:美好不粗俗.比:等到.适:刚才.假寐:不脱衣服小睡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亦稍知医药( ) 2.或指所在( )3.比相见,喘息良久( ) 4.似乎可虑( ) 二,翻译 1.一日,雅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 _ 2.适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 _ 三,请找出文中关于傅显迂腐,恪守礼教的描写. _ 四,你认为傅显不直接叫醒兰嫂,而最终导致孩子落井的原因是什么 _ 原文 52.祈梦决狱 曩有县令,遇杀人狱不能决,蔓延日众,乃祈梦于城隍祠.梦神引一鬼,
13、首戴瓷盎,盎中种竹十余竿,青翠可爱.觉而检案中有姓祝者,竹祝音同,意必是也.穷治无迹.又检案中有名节者,私念曰:竹有节,必是也.穷治亦无迹.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计无复之,乃以疑狱上,请别缉杀人者,卒亦不得. 导读:祈梦决狱,牵强附会,涂毒生灵.县令的糊涂表现令人不可思议,既可笑又可叹.当时清代官场的风气可见一斑,作者可谓用心良苦矣. 注释:蔓延:指案件牵连的人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盎( ng):古代的一种盆腹大口小.穷治:穷追不舍地审理.穷,尽,到底.治,审理.根据下文的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可知,此处穷治实指严刑审讯.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字 1.曩有县令( ) 2.乃祈梦于城隍祠( )
14、3.盎中种竹十余竿( ) 4.然二人者九死一生矣( ) 5.乎亦不得( ) 二,翻译 觉而检案中有姓祝者,竹祝音同,意必是也. _ 三,对于文中县令断案的做法,最恰当的评价是( ) A.胸无点墨 B.牵强附会 C.东拉西扯 D.人云亦云 四,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有名的文言笔记小说集,及清代另一部非常有名的文言小说集_的_并称. 五,及本文县令儿戏办案不同,曹刿论战中提出了慎重办案的重要性,当鲁庄公说自己_,_,_时,曹刿赞许地说: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原文 53.曹司农竹虚言 曹司农竹虚言,其族兄自歙往扬州,途经友人家.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曹
15、强居之.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夹纸.入室后,渐开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殊不畏.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曹笑曰: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 忽自摘其首置案上.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也.鬼技穷,倏然.及归途再宿,夜半,门隙又蠕蠕,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 竟不入. 导读:俗话说邪不胜正,鬼的伎俩在堂堂正正的人面前就无计可施了.鬼是不存在的,但社会上的邪气却是有的.只有发扬正气,邪气才无市场. 注释:曹司农竹虚言:曹竹虚司农说.司农,官职名.歙(sh ):县名,在安徽省.殊不畏:一点儿也不害怕.倏(sh )然:很快地.这里指很快地消失不见了.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6、1.延坐书屋,甚轩爽( ) 2.是有魅,夜不可居( ) 3.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 ) 4.鬼技穷,倏然( ) 二,翻译 1.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 _ 2.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 _ 三,请简析此文. _ 原文 54.题画二则 (一) 余家有茅屋二间,南面种竹.夏日新篁初放,绿阴照人,置一榻其中,甚凉适也.秋冬之际,取围屏骨子,断去两头,横安以为窗棂;用匀薄洁白之纸糊之.风和日暖,冻蝇触窗纸上,冬冬作小鼓声.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注释:新篁(hu ng)初放:新竹刚刚长高.绿阴照人:绿色的竹荫照上人身.阴,
17、同荫.窗棂(l ng):窗上雕花的窗格.冻蝇:秋冬受凉的苍蝇.于时:那时,当时.师承:受过老师指教,有相承的师法. (二)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 导读:题画二则用两篇小短文将作画的真谛淋漓尽致的揭示出来.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注释:勃勃:旺盛貌.这里解作情感冲动,画意突发.倏(sh ):忽然,迅速地.变相:样子改变.意在笔先:作画
18、,作文,在下笔之前先立意,先构思.云乎:语末助词.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置一榻其中( ) 2.无所师承( ) 3.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 4.趣在法外者( ) 二,翻译 1.于时一片竹影零乱,岂非天然图画乎! _ 2.意在笔先者,定则也. _ 三,第二则短文谈到了眼中之竹,_,_之间的关系. 四,作者通过这两则短文告诉我们师承并不是最重要的,_更重要. 原文 55.牧竖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
19、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导读:狼虽是凶残的动物,但狼所表现的母爱令人感动.两牧竖利用狼的母爱天性而杀害狼未免过于残酷.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母爱永远是伟大的. 注释:少顷:不一会儿工夫.致:使.舍此趋彼:离开这只小狼奔向那只小狼.前树又鸣:指前树上的小狼又叫.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l.两牧竖入山至狼穴( ) 2.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 3.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 4.既而奄奄僵卧( ) 二,翻译 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 _ 三,请说出阅读后的感受.
20、_ 原文 57.及四弟书 澄弟左右: 吾不欲多寄银物至家,总恐老辈失之奢,后辈失之骄,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吾兄弟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弟及沅弟皆能勤而不能俭;余微俭而不甚俭;子侄看大眼,吃大口,后来恐难挽,弟须时时留心.同治二年正月十四日. 导读:曾国藩作为清朝显赫一时的高官,却时刻不忘嘱咐自己的兄弟,子侄要勤俭,戒骄奢.欲为先人留遗泽,为后人惜余福,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真是至理名言. 注释:及四弟书:这是曾国藩写给他四弟的家书.在读书,做人,持家等各方面,曾氏对其弟弟和子女们都要求很严.在这封家书中,他诚恳告诫弟弟勤俭的意义:要想福泽绵延,除却勤俭二字
21、,别无做法.老辈:长辈.奢:奢侈.骄:骄横,放纵.泽:恩泽.勤:勘勉,勤劳.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总恐老辈失之奢( ) 2.除却勤俭二字,别无做法( ) 3.余微俭而不甚俭( ) 4.后来恐难挽( ) 二,翻译 1.总恐老辈失之奢,后辈失之骄,未有钱多而子弟不骄者也. _ 2.子侄看大眼,吃大口,后来恐难挽,弟须时时留心. _ 三,文中,曾国藩告诫弟弟勤俭的意义是_. 四,由此文可以看出曾国藩哪些方面的品性,试着概括. _ 原文 58 王冕,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亡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然.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
22、读书.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注释:王冕:人名.挞:打.已而:不久.会稽:地名.韩性:人名.通儒:博通经典的儒士.卒:死. 精练: 1.解释文中加点字. (1)亡:_(2)遂:_ 2.解释乃在下列各句中的意思. (1)暮乃反: _ (2)乃不知有汉: _ (3)乃入见: _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_ 4.你最喜欢文中哪个人物,说说喜欢的理由. 参考答案 37.苟变吃人两个鸡蛋 子思向卫侯谈论苟变说:苟变的才干可以统率五百乘.卫侯说:我知道他能够为将;不过苟变曾经做过官吏,收民税时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不能用他.子思说:圣主选用人材
23、,就像木匠选用木材一样,用他的长处,舍弃他的短处;因此几搂粗的良材而只有几尺腐朽的地方,好木工是不会抛弃它的.现在君王您正处在列国纷争的时代,选拔得力将士,却因为两个鸡蛋的小过就把卫国良将弃置不用,这事儿可不能让邻国人知道哇!卫侯连拜两拜说:谨受您的教导! 一,1.率领,统带 2.任用 3.不过 4.抛弃,舍去 二,1.向民收税时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不能用他. 2.圣主选用人材,就像木匠选用木材一样,用他的长处,舍弃他的短处. 三,辅佐君王的武臣 坏人的党羽 四,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略 38.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汉高帝刘邦在洛阳南宫摆下酒宴.皇上说:列侯,诸将不要隐瞒我,都说出你们的想法:我得
24、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项羽失掉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就分封给他们,和天下人同享好处.项羽不是这样,有功劳的就嫉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这就是他失掉天下的原因.皇上说:你们只知道问题的一个方面,不知道另一面.在军帐中运筹谋略,能决定胜利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粮道,我比不上萧何;联合百万军兵,战必胜,攻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能任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啊.群臣听了,心悦诚服. 一,1.隐瞒 2.夺取 3.嫉妒 4.供给,供应 5.同悦 6.同
25、擒,擒获 二,1.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项羽失掉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2.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 三,鸿门宴中范增数次递眼色给项羽(数目项王),让他杀刘邦,他都不听从. 39.前事不远,吾属之师 戊子年,唐太宗对侍臣说:我读隋炀帝集,发现它文辞深奥博大,含义深远,也知道称赞尧,舜,批评桀,纣,但是怎么做起事来就相反了呢!魏徵回答说:为人君者即使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也应当谦虚地接受他人的意见,这样才能让有智慧的人献出自己的计谋,让勇敢的人能够竭尽全力.炀帝依仗自己出众的才智,骄傲自满固执己见,所以他嘴上说着尧,舜的话,身体却去做桀,纣的事,竟然自己还不觉察,以至
26、于灭亡.唐太宗说:历史的教训刚刚过去,应当成为我们行动的老师. 一,1.看 2.尽 3.倚仗 4.骄傲 固执己见 二,1.也知道称赞尧,舜,批评桀,纣,但是做事为什么相反呢! 2.为人君者即使道德高尚,天资聪明,也应当谦虚地接受他人的意见. 三,要善于借鉴历史的,他人的经验和教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地完善自己. 40.请君入瓮 周兴和丘神绩合伙谋反,太后让来俊臣来审讯他.来俊臣趁着跟周兴一边吃饭一边研究事情的当口,对周兴说:犯人大多不肯招供,应当采取什么办法 周兴说:这很容易,拿一个大坛子,用炭火在周围烤,让犯人进到里边,什么事敢不承认!来俊臣于是找来一个大坛子,按周兴的方法周围升起炭火
27、,站起来对周兴说:宫内有人递出状辞检举你谋反,请兄进到这大坛子里去吧!周兴惊恐万状,连忙叩头认罪. 一,1.正在,正当 2.应当 3.拿 4.于是,就 二,l.周兴说:这很容易!拿一个大坛子,用炭火在周围烤,让犯人进到里边,什么事敢不承认! 2.于是站起来对周兴说:宫中有人递出状辞检举你,请你进到这大坛子里去吧! 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41.虹 世上传说虹能够进入山涧吸水,的确是这样.熙宁年间,我出使契丹,到它极北的黑水地区永安山下竖起帐篷宿营.那一天雨过天晴,看见虹下伸到帐篷前面的小涧里.我和同事走近山涧观察它,虹的两端都垂在涧里.派人越过山涧,和我们隔虹面对站立,距离几丈远,中间好
28、像隔着彩色的绫罗.从西向东望就能看见,那是傍晚出现的虹.站在涧东向西望,就被日光闪眼,什么也看不见了.隔了好久,虹渐渐向东移动,最后越过山头消失了.第二天赶了一段路程,又见到虹出现.孙彦先说过:虹是雨里太阳的影子,阳光照在雨上,就出现了虹. 一,1.距 2.语气助词,调整音节,不译 3.靠近 代虹 4.看见 5.越过 6.同烁,闪烁 二,1.世上传说虹能够进人山涧吸水,的确是这样. 2.站在涧东向西望,就被日光闪眼,什么也看不见了. 三,是时,久之,次日 四,天文 沈括 五,形成原理 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42.陨 石 治平元年,在常州,太阳要落下去的时候,天上发出如同响雷一般的巨声
29、,原来是一颗大星,几乎像月亮,出现在东南方向.不久又雷鸣般地响了一声,移到西南.又响一声坠落到宜兴县民许氏的园子里,远近的人都看见,火光照亮天空,许家的篱笆都被烧着了.这时火已熄灭,看见地上有一个洞像杯子一样大,很深.向下看,星星在洞中发出微弱的光亮,很久才渐渐暗下去,还热得不能靠近.又过了很长时间,才开始挖这个洞,挖到三尺多深,就挖出一块圆石头,尚热,像拳头那么大,一头略尖,颜色像铁,重量也像铁.州长官郑伸得到了它,就把它送到润州的金山寺.这块石头到今天仍用匣子珍藏着,游人到了就打开看.王无咎为这事作的传非常详细. 一,1.同现,出现 2.表被动 3.这 4.很,非常 5.还 二,1.不久又
30、震响了一声,移到西南. 2.就挖出一块圆石头,还热,像拳头那么大,头略微有点儿尖,颜色像铁,重量也像铁. 三,比喻 坠地时的情况包括声音,形状,大小,颜色,重量. 43.正午牡丹 欧阳修曾经得到一幅古画牡丹丛,花下有一只猫,不知道这幅画是精妙还是粗糙.丞相吴公,及欧阳修是儿女亲家,一见这幅画就说:这画的是正午牡丹.怎么证明它呢 牡丹花朵松散下垂颜色发干,这是太阳在中天时的花,猫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条线,这是正午时候的猫眼.如果是带着露珠的花,那么花房一定紧紧收敛而且色彩鲜丽润泽.猫眼在早晨和傍晚,眼珠都是圆的,渐近中午就变得又窄又长,到正午时就像弓条线了.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笔下的意境. 一,1.指
31、牡丹丛 2.证明 3.逐渐 二,1.猫眼中的黑眼珠像一条线,这是正午时候的猫眼; 2.这也是善于探求古人笔下的意境. 三,善于观察 44.江淮之蜂蟹 淮河之北有一种毒性很大的蜂,它的尾部能将人蜇死;江南有一种很厉害的蟹,它的螯可以对付老虎.但是捉蜂的人不一会儿能捉很多,而捉蟹者从不受伤.蜂在泥土或木石上筑巢.人跟踪寻找到蜂巢,就可以在夜里拿着火把到蜂巢跟前,群蜂会倾巢而出飞向火焰,直到全部烧死.然后可以把蜂巢整个割下来.蟹生活在蒲苇之间,晚上只要在水边点上一盏灯,它们就会全部爬过来,这时你就可以俯身一一拾取.只知奔向火光而不能规规矩矩地呆在它所应呆的地方,落得个死亡的下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一
32、,1.筑巢(动词) 2.到蜂巢跟前 3.倾巢出动 死 4.水边 形容蟹爬行 二,1.然而捉蜂的人不一会儿就能捉很多(不以斗计),捕蟹的人从不弄伤手指. 2.只知奔向火光而不能规规矩矩地呆在它所应当呆的地方,落得个死亡的下场是理所当然的事. 三,淮北之蜂,江南之蟹都十分厉害,但因好趋炎而自取灭亡.本文以此喻指那些利欲熏心,趋炎附势的人没有好下场. 45.猫 犬 苏东坡说:养猫用来捕鼠,不可以没有鼠而养不捕鼠的猫;养狗用来防奸邪之人,不可以没有奸邪之人而养不叫的狗.我认为猫不捕鼠还可以,不捕鼠而捕鸡就更坏了;狗不叫还可以,不对着盗贼叫而对着主人叫就更坏了.仇视正直的人,一定要尽力打击而去除他,这不
33、就是猫捕鸡吗 觊觎重要的职位,使皇上孤立,这不就是狗吠主吗 一,1.指奸邪之人 2.指猫不捕鼠 3.更坏 4.嫉恨正直的人 二,觊觎重要的职位,使天子孤立,这不是对着主人叫吗 三,宋代文学家苏轼;略. 四,在其位,谋其政,不可以尸位素餐.(尸位:占着职位而不尽职守;素餐:吃闲饭.) 46.及长子受之 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完全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用不着远离父母,千里迢迢地去跟从老师学习.你既然不能这样,就是自己不好学,也不能指望你懂得这个道理.但是现在让你出外从师的原因,是担心你在家里为俗务所缠身,不能专心读书学习.同时,父子之间,我也不希望日夜督促责备你.再者,在
34、家里也没有朋友和你一起探讨,增长见识,所以要让你出去走一走.如果你到了老师那里,能够奋发图强,有所作为,努力改掉旧的习气,始终勤勉谨慎,那么我对你还是抱有希望的.不这样的话,就白费精力.如果和在家里一样,哪一天回来,又只是不务正业的人,不知道你还有什么脸面再见父母亲戚和乡里老朋友呢 可要好好地想一想啊!想一想啊!早起晚睡,不辱没你这一生!这一次离家从师,千万要努力. 一,1.足够,充分 2.既然 3.打发,让走 4.从师的地方 5.希望. 6.这样 二,1.D 2.A 3.C 4.B 三,恐你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 四,C 五,奋发图强,有所作为. 4
35、7.说 虎 老虎的力量同人相比,所差不止一倍.虎爪牙锋利,而人没有那样的尖爪利牙,老虎的力量又比人大几倍,所以人被虎吃掉,没有什么奇怪的.然而虎吃人不常见,而虎皮人常常铺它用它,为什么呢 虎用力气,人用智慧;虎用自己的爪牙,而人借助外物.所以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而智慧的功用非常之多;爪牙的功用是一,而物的功用是百;用一来对抗百,即使勇猛必不获胜.所以人被虎吃掉,是有智慧和外物而不用.所以天下用力而不用智慧的人,及只仗自己一个人而不发挥大家作用的人,都是虎的同类.它被人所获,被人所杀而用其皮来坐卧,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一,1.及人相比 止 2.坐卧 3.被 4.不常见 二,l.所以力量的功用只有
36、一点,而智慧的功用非常之多. 2.所以世上用力而不用智,及只用一己之力而不能发挥他人作用的人,都是虎的同类. 3.它被人捕获,被人所杀而寝处其皮,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 三,人是万物之灵,有大脑要学会用智,有双手要学会使物,这样才能虎之皮人常寝处. 48.楚人养狙 楚国有一个靠养猴来生活的人,楚国的人称他为狙公.每天早晨,狙公一定在院里分派猴子们干活,派老猴率领小猴往山中采摘草木的果实,上交十分之一用来自己吃,有的猴子不给,狙公就用鞭子抽打它.群猴都害怕他,不敢有违.有一天,有个小猴对众猴说:山上的果树,是狙公栽种的吗 大家说:不对,是天生的.小猴说:不是狙公就不能摘取吗 众猴说:不对,都可以摘取
37、.小猴说: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靠他分派(去采)为他干活呢 话未说完,众猴都醒悟过来.那天晚上,众猴一起等狙公睡了,打破栏杆,捣毁笼子,拿走了他储存的食物,互相拉着进入树林,不再回来.狙公终于饿死了.郁离子说:世上有用权术来统治百姓而没有道德准则的人,差不多和狙公一样吧!只是他们还糊涂没有觉醒,一旦有人开导他们,使之明白,那狙公之类的欺诈权术就行不通了. 一,1.有的猴(无定指代词) 鞭子 2.种 3.终于饿死了 4.同悟,醒悟 5.开导他们 二,1.既然如此,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倚靠他而被他役使呢 2.世上有用权术来统治百姓而没有道德准则的人,他们像狙公吗 三,被剥削者一旦觉醒过来,造了反,
38、统治者必将术穷而死. 49.象 虎 楚国有个受狐狸扰害的人,多方设法来捕捉狐狸,但没有捉到.有人教他说:虎,山兽之王,天下的野兽见了它,全都吓掉魂似的,趴在地上等死.于是他让人做了一个假老虎,拿来虎皮蒙在外面,把它放在窗户之下.狐进来遇到象虎,惊叫着吓倒在地.有一天,一头野猪出现在他的田里,于是就让人把象虎埋伏在田里,而让他儿子拿着长戈在通衢上拦截它,农夫大声吆喝,野猪在草丛中逃跑,遇到了象虎,回过身来向通衢奔去.野猪被捉到了.楚人非常高兴,认为象虎可以降服天下的野兽.后来,野地里有一种野兽,样子有点像马,楚人披上象虎就跑过去.有人劝阻他说:这是驳呀,真虎尚且不能抵挡,去必将遭难.不听.那驳马
39、发出雷鸣似的吼叫,扑上前来,抓住了他就咬,楚人头颅破裂而死. 一,l.假老虎 2.代象虎 跌倒 3.野猪 出现 4.同披 5.裂 二,1.都吓掉了魂似的,趴在地上等死.(俟命,听命,听候处置发落.) 2.就派人把象虎埋伏在田里,而派他儿子拿着长戈在通衢上拦截它.农人呼,野猪从草丛中逃跑,遇到了象虎,回过身来向大路奔去,被捉住了. 三,他认为象虎可以像真老虎那样征服所有的野兽,实在糊涂,还不听别人的劝告. 50.李氏之鸠 李氏有一只鸠,能说人话,说话的能力超过鹦鹉,非常聪明,李氏已经养它好几年了.它每天就在走廊厅堂的帘幕之间飞来飞去,从不飞远,晚上就睡在笼子里,来躲避狸猫,老鼠的侵扰.它看到男女
40、仆人有私下里偷拿东西的,摘花毁绿的,一定要报告给它的主人. 有个晋国人在吴地经商,见到了这只鸟,愿意拿十两银子把它买下来.鸠已经觉察到他的意图,就告诉主人说:我住在这里已经好久了,不忍心离开.你果真要把我卖到别的地方去,我将绝食.主人哄骗它说:我有二个朋友想要看看你,看完了就带你回来.到了那个商人家里,主人就抛下它离开了.鸠整天不吃东西,哀呼号叫,要求回去.商人很同情它的忠诚和意志,而且还担心鸠死了而又不能取回银子,于是留下了十分之二的银子作为补偿,把鸠还给了李氏.鸠才吃东西. 一,慧(聪明) 市(卖掉) 且(将要) 去(离开) 竟(始终) 怜(同情,怜悯) 捐(耗费,花费) 乃(才) 二,1
41、.鸠鸟每看到僮仆婢女中有私自拿东西或采摘花朵的情况,就一定报告它的主人. 2.主人骗它说:我有个朋友想要看看你,看了以后马上就带你回家. 三,李氏鸠对故主忠诚不二的坚贞情志,寄托了作者誓死忠于明朝的气节情操,又辛辣地讽刺了那些逆子贰臣,连禽兽都不如. 51.傅显迂缓 傅显喜欢读书,很能了解文章的意思,也稍微懂得医药方面的知识,本性迟钝,看起来就像迂腐萎靡的老书生.一天,他迈着四方步到集市上,碰到人就问:见到魏三兄没有 有的人指点他在什么地方,傅显就迈着四方步前往.等他见到魏三,喘息了很长时间.魏三问找他有什么事.傅显说:刚才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做针线活,疲倦了在打盹.小儿在井旁玩耍,离井
42、口三五尺远,似乎让人担忧.男女有别,不便把三嫂喊醒,所以跑来找您.魏三非常惊恐,奔往井边,到了那里三嫂已经趴在井口上哭儿子了. 一,l.稍微 2.有的人 3.很长时间 4.担忧 二,l.一天,迈着四方步走在集市上,碰到人就问:看见魏三兄没有 2.刚才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树下做针线活,疲倦了在打盹. 三,望之如偃蹇老儒. 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 雅步以往. 喘息良久. 男女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 四,傅显恪守封建礼教,碍于男女有别,舍近而求远. 52.祈梦决狱 从前有个县令,遇到一件杀人案不能够判决,被牵连的人一天天地增多.于是他在城隍庙求神赐梦指点.梦中见神领来一鬼,那鬼头顶瓷盆,盆
43、中栽了十几竿竹子,青翠可爱.醒来后他翻阅案卷,见有姓祝的人,祝,竹发音相同,心想一定是这个人了.严刑审讯,没能发现可疑的罪迹.他又翻阅案卷,见有名叫节的人,暗自想道:竹子有节,一定是这个人了.严刑审问,也没发现疑迹.而这两人已经被拷打得九死一生了.他再没有别的办法,于是当作疑案上报,请求准许另外捉拿凶手,但终究也没抓到. 一,1.从前 2.祈祷恳求 3.表示整数外不定的余数,译为几 4.然而 5.终究 二,醒来后翻阅案卷,见有姓祝的人,竹,祝发音相同,心想一定是这个人了. 三,B 四,蒲松龄 聊斋志异 五,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 53.曹司农竹虚言 曹竹虚司农说,他的族兄从安徽歙县到扬州,途中经友人家.时值盛夏,请坐书屋,非常宽敞凉爽,晚上就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