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农业植物病理学考试重点归纳完整版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农业植物病理学考试重点归纳完整版 .pdf(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一、英汉互译一、水稻病害1、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ni 立枯丝核菌(无性)2、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 稻梨孢(无性)3、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稻黄单胞杆菌致病变种4、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 无性菌类绿核菌属5、胡麻斑病菌:Bipolaris oryzae 稻平脐蠕孢属(无性)6、条纹叶枯:RSV 病毒Rice stripe virus 二、小麦病害1、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 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低温、水膜发病2、叶锈病菌:Pucci
2、nia recondita f.sp.tritici 隐匿柄锈菌小麦专化型既耐低温又耐高温3、秆锈病菌:Puccinia graminis f.sp.tritici 禾柄锈菌小麦转化型高温发病4、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 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小麦专化型(有性)专性寄生5、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 玉蜀黍赤霉(有性)6、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 禾谷丝核菌(无性)7、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禾顶囊壳小麦变种8、散黑穗病:Ustilago nuda 裸黑粉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9、网
3、腥黑粉菌:Tilletia caries 10、光腥黑粉菌:tilletia foetida 11、黄矮病毒:BYDV 大麦黄矮病毒正二十面体12、丛矮病毒:NCMV 禾谷花叶病毒弹状病毒13、土传花叶病毒:1、SBWMV土传花叶病毒2、WYMV 黄花叶病毒3、WSSMV 梭条斑三、玉米病害1、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 2、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 3、弯孢霉叶斑病菌:Curvularia lunata 新月弯孢霉4、丝黑穗病:Sporisorium reilianum 丝孢堆黑粉菌系统性侵染5、黑粉病菌:Ustilago maydis玉米黑粉菌局部
4、侵染病害6、粗缩病毒:MRDV 灰飞虱7、矮花叶病毒:SCMV 蚜虫四、甘薯病害1、甘薯黑斑病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甘薯长喙壳2、甘薯茎线虫病:Ditylenchus destructor 3、甘薯软腐病菌:Rhizopus stolonifer 4、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 5、马 铃 薯 环 腐 病 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e subsp.sepedonicum 五、油料作物病害1、大豆包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 2、花生网斑病菌:Didymosphaeria
5、arachidicola 3、花生叶斑病菌:Passalora personata 4、花生褐斑病菌:Cercospora arachidicola 5、花生茎腐病菌:Diplodia gossypina 6、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六、棉花病害1、棉花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Schl.f.sp.vasinfectum 2、棉花黄萎病菌:Verticilliumdahliae 3、棉花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4、棉花红腐病菌:Fusarium spp.5、棉花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ossy
6、pii 6、棉铃疫病菌:Phytophthora boehmeriae 七、烟草病害1、烟草黑胫病:Phytophthora nicotianae van 2、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 3、烟草蛙眼病菌:Cercospora nicotianae 4、烟草根节线虫病:Meloidogyne incognita 5、烟草花叶病毒:TMV 6、烟草黄瓜花叶病毒:CMV 7、烟草马铃薯Y 病毒病:PVY 八、果树病害1、苹果树腐烂病:Valsa ceratosperma(有性)2、梨树腐烂病:Valsa ambiens(有性)3、苹 果 轮 纹 病:Botryospha
7、eria berengeriana f.sp.piricola 4、梨黑星病菌:Venturia pirina 5、葡萄白腐病菌:Coniella diplodiella 6、葡萄黒痘病菌:Sphaceloma ampelinum 九、蔬菜病菌:1、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 2、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3、十字花科软腐病: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vora 4、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 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 页,共 24 页 -2 二、症
8、状比较1、玉米大斑病和小斑病内容大斑病小斑病弯孢霉叶斑(黄斑)灰斑病危害部位叶片叶片、苞叶(时籽粒)叶片叶片病斑大小大,10cm 以上小,一般 1cm 一下很小中等病斑颜色灰绿色褐色,黄褐色中间灰白色,外有黄色晕圈灰白色病斑形状梭形近圆形长圆形短截状近圆形长方形病斑多少较少较多密生较多病症明显,黑色霉层不明显,灰褐色霉层叶片双面均有黑色图纸状物灰色霉状物2、玉米丝黒穗与玉米瘤黑粉病害玉米丝黒穗玉米瘤黑粉侵染类型系统侵染局部侵染危害部位雌、雄穗所有幼嫩部位雌穗受害状无花丝、整穗受害;有丝状物残留有花丝,多为部分籽粒受害,少数整穗受害,无明显丝状越冬土壤、粪肥、种子内外土壤、病残体、种子传播方式土
9、传、种传风雨传播3、小麦散黑穗与小麦腥黒穗病害名称小麦散黑穗小麦腥黒穗小麦杆黑粉危害部位整穗籽粒茎秆、叶片、穗株型正常或稍矮正常或稍高,但矮腥黒穗病植株明显矮化,分蘖增多植株矮化,分蘖增多,常扭曲枯死茎杆正常正常产生条纹状黑褐色冬孢子堆叶片正常正常产生条纹状黑褐色冬孢子堆,易扭曲,干枯穗部整穗或多数小穗变为黑粉穗形正常,颖壳外张多不抽穗或穗小畸形籽粒无籽粒籽粒变为菌瘿粒少或粒秕4、小麦锈病病害小麦条锈病小麦叶锈病小麦杆锈病危害部位叶片为主,也可危害叶鞘、茎秆、穗部叶片为主,也可危害叶鞘、茎秆茎秆、叶鞘为主,也危害叶片和穗部为害时期最早中间最晚夏孢子堆断续黄色最小,长椭圆形,沿叶脉成行排列橘红色
10、,较小,圆形至椭圆形,散乱排列红褐色,最大,不规则散生冬孢子堆成行黑色庖状,不破裂散生椭圆形黑色,不破裂散生黑色大斑,破裂5、小麦纹枯病与小麦全蚀病病害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为害时期苗期至成株期均可苗期至成株期均可株型正常重病株明显矮化叶鞘产生中部灰白色,边缘浅褐色,云纹状病变潮湿条件下形成黑褐色菌丝层茎秆产生中部灰褐色,边缘深褐色,近椭圆“眼斑”穗部及籽粒形成“枯孕穗”或枯白穗,籽粒秕瘦早枯,形成白穗,无籽粒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2 页,共 24 页 -3 6、水稻纹枯病与胡麻病病害稻瘟病胡麻病病斑大小大小病斑多少少多病斑形态纺锤形,外层黄色,内圈褐色,中央灰白色,
11、两端有坏死线褐色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颜色内外一致,无坏死线病症潮湿时病部生灰绿色霉层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黑色绒毛状霉层7、棉花枯萎病与黄萎病病害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发生时期苗期始发,现蕾期高峰45 叶期发病,花铃期高峰株型变化明显矮化矮化不明显顶枯有时顶枯一般不枯顶叶片症状类型黄色网纹,黄化、紫红、皱缩、青枯型西瓜皮花叶状(掌状花落叶型)维管束变色变色颜色深,深褐色或黑褐色变色颜色浅,黄褐色或褐色病症枯死部位有粉红色霉层潮湿时病部有稀疏白色霉层病原物尖孢镰刀菌萎焉专化形大丽轮枝菌8、花生三种叶斑病区别内容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危害部位叶片为主,有时茎杆叶柄叶片为主,有时茎杆叶柄叶片为主,有时茎杆
12、叶柄为害时期7 月 8 月(早)8 月 9 月(中)8 月 9 月(晚)病斑特点小黑点稍大,深褐色,晕圈明显,近圆形小黑点,晕圈不明显,近圆形褐色小点或星芒状网纹病症正面产生黑色子座,有时产生灰褐色霉层背面密生小黑点病部有不明显的小黑点为害状条件适宜均可造成叶枯、脱落9,、甘薯病害病害甘薯黑斑甘薯软腐甘薯干腐甘薯茎线虫病斑特点形状圆形或不规则不规则圆形或不规则龟裂斑块颜色黑色黑色黑褐色褐色凹陷否中央稍凹陷软化不凹陷干缩变硬凹陷不凹陷糠心糠皮苦否变苦带有酒味不变苦不变苦病症适宜时病变可产生灰色霉状物或散生黑色刺状物病部有白色绵状菌丝,上生灰黑色小粒病变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层细根上生小根结,内有白色
13、雌虫10、烟草病害病害烟草赤星病烟草蛙眼病烟草野火病烟草角斑病为害时期生长后期中后期整个生育期整个生育期危害部位叶片为主叶片为主叶片为主叶片为主病斑特点较大,圆形,同心轮纹红褐色,有晕圈较小,近圆形褐色,中间有白点,无晕圈较大,不规则,黄褐色至红褐色,无轮纹晕圈明显较大,多角形黑褐色,无晕圈或晕圈不明显病原物真菌真菌细菌细菌病症潮湿时病斑有黑色霉层少见,灰白色霉层有水滴时病部溢出菌脓污白色菌脓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3 页,共 24 页 -4 11、苹果病害病害苹果炭疽病苹果轮纹病危害部位果实果实、枝干症状类型烂果烂果、粗皮果实上病斑特点圆形、较小圆形、较大明显凹陷凹
14、陷不明显发展较慢发展较快,迅速腐烂病部有轮纹状排列小黑点小黑点少见,散生12、线虫比较病害病症病原物小麦包囊线虫叶片黄化,分蘖减少,后期形成须根团异皮线虫属大豆包囊线虫叶片退绿变黄,似缺水缺N 状,须根上有白色小颗粒异皮线虫属甘薯茎线虫糠皮、糠心、混合型茎线虫属花生根节线虫地上部分上长慢,叶黄且脱落,根间形成不规则虫瘿根节线虫属烟草根节线虫根上形成根瘤,须根少,植株矮化根节线虫属瓜类根节线虫生长缓慢、矮小、叶黄化根部有许多虫瘿13、病毒病比较病毒病病原缩写病毒形态传播方式发病症状小麦黄矮病BYDV 正二十面体蚜虫早期病株明显矮化,病叶从叶尖发病,呈黄色,黄花部分占全叶的1/3-1/2 丛矮病N
15、CMV 弹状灰飞虱上部叶片有黄绿相间的条纹,分蘖增多,植株极度矮化,形成明显丛矮土传花叶病WSBMV(WYMV,WSSMV)短棒状禾谷多黏菌受害株心叶上产生褪绿斑或不规则黄色短条斑,后叶片黄化枯萎。玉米粗缩病MRDV 球形灰飞虱叶背主脉上有白色蜡状突起,叶片浓绿,基节部缩短,重病株严重矮化,不能抽穗矮花叶病MDMV 线型蚜虫叶脉间叶肉变黄,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上形成明显黄绿相间的条纹烟草花叶TMV 直杆型汁液摩擦花叶或斑驳,叶皱缩。扭曲黄瓜花叶CMV 正二十面体蚜虫花叶,叶片狭窄,叶基呈拉紧状,叶色发暗,无光泽马铃薯 Y病毒PVY 线状蚜虫(主)汁液摩擦花叶,叶脉坏死,有点刻条纹番茄花叶型TM
16、V 杆状汁液传播花叶,叶脉紫色植株矮小,果实花脸条斑型TMV 杆状汁液传播茎秆形成黑褐色条纹,表面下陷蕨叶型CMV 球状蚜虫新叶线状,植株矮小,节间缩短复叶丛枝状黄化曲叶型TYCLV(双生病毒科)烟粉虱上部叶片黄化,然后边缘上卷,叶片变小,植株生长缓慢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4 页,共 24 页 -5 14、番茄病害病害番茄早疫病番茄晚疫病为害时期苗期、成株期苗期、成株期危害部位叶片、茎、果实叶片、茎、果实病斑特点初为针尖小黑点,后扩大为深褐色或黑色椭圆病斑,直径12cm同心轮纹,有黄色晕圈叶片染病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不规则的水浸状病斑,后转为褐色,环绕一周
17、,缢缩凹陷病症病斑上有黑色霉状物长少量霉层病原茄链格孢致病疫霉三、简答题一、气传病害、土传病害有哪些?1、气传病害:稻瘟病、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玉米大斑、小斑病、马铃薯晚疫病、黄瓜霜霉病2、土传病害: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小麦根腐病、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苗期:立枯病、猝倒病、红腐病。瓜类枯萎病、苹果紫纹羽病3、种传病害:小麦散黑穗、小麦腥黒穗、小麦粒线虫。棉花苗期:炭疽病、黑斑病、红腐病4、水传病害:水稻白叶枯5、伤口侵入:水稻白叶枯、花生茎腐病、十字花科软腐病、树皮腐烂病二、土传病害、气传病害防治措施?一、土传病害:一、轮作。轮作是防治土传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合理进行作物间的轮作,特
18、别是水旱轮作,对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品种选用。选用抗病或耐病的蔬菜品种,可大大地减轻土传病害的危害。三、栽培防病。即通过改进栽培方法来达到防病的目的。1、深沟高畦栽培,小水勤浇,避免大水漫灌。2、合理密植,改善作物通风透光条件,降低地面湿度。3、清洁田园,拔除病株,并在病株穴内撒施石灰。4、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作物抗病性。在作物生长中后期结合施药,喷施叶面肥2-3 次。5、嫁接防病,利用砧木嫁接换根,可有效预防土传病害的发生。四、土壤消毒 1、石灰消毒。石灰既可杀菌又可中和土壤的酸性,可于翻耕前,每667m2撒施石灰50-100kg再翻耕,以减轻土传病害
19、的发生。2、大水浸泡。有条件的地方可利用作物休闲之季,将水堵起来浸泡土壤。浸泡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如果浸泡20 天以上,可基本控制线虫危害。3、高温消毒。温室大棚在夏季高温季节,可将土壤翻耕,盖上地膜,再盖上棚膜,地面温度可达到50以上,以杀灭部分菌源。4、药剂消毒。在播种前,可用以下药剂对土壤进行消毒。真菌性病害可分别用30%土菌消 500-800 倍液、30%瑞苗清 1000 倍液、50%敌克松 600 倍液、5%井岗霉素水剂500-800倍液、绿亨一号2000-3000倍液淋施土壤。还可用40%五氯硝基苯、根腐宁或恶霉灵 500-1000倍液,50%多菌灵或70%托布津 500-800
20、 倍液淋施土壤或按每667m2 用药 2-3kg 拌适量的细土均匀撒施再翻耕。细菌性病害(如青枯病、软腐病)所用药剂为88%水合霉素1000 倍液、72%农用链霉素3000-5000倍液,或络氨铜适量淋施土壤。五、药剂防治。在作物生长期,如发生以上土传病害,可选用相应的药剂进行喷雾或灌根,灌根方式除采用淋施外,还可将喷雾器的喷头取下,直接用喷雾器杆灌根。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5 页,共 24 页 -6 二、气传病害:气传病害,必须采取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药剂防治和栽培措施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才能有效地控制其为害。适期播种,适当晚插,不要过早,可减轻秋苗期条锈病发生。
21、近年主要推广三唑酮(粉锈宁)、特谱唑(速保利)等。三、棉花各时期的病害有哪些?1.苗期病害:棉苗根病(立枯、红腐、炭疽、猝倒等)棉苗叶病(黑斑、轮纹斑、褐斑、角斑、茎枯等)河南以红腐病、炭疽病、立枯病、黑斑病为主2.成株期病害种类:主要有:枯萎病、黄萎病等3.铃期病害:原发性病害:主要有疫病、红腐病、炭疽、黑果等,继发性病害:红腐、红粉、曲霉、软腐等4.其他病害:侵染性病害:角斑病、叶斑病、茎枯病等非侵染性病害:主要包括红叶茎枯病等四、棉花苗期病害防治措施有哪些?1.种子处理(1)选种晒种(2)温汤浸种(3)硫酸脱绒(4)药剂拌种棉花保苗剂甲基立枯磷(5)药剂浸种多菌灵(6)种子包衣适乐时卫福
22、2.加强栽培管理:如合理轮作,适期播种,育苗移栽,田间管理:1 减少菌源 2 适期播种3.喷药保护:甲托,代森锰锌等4.药剂防治若苗期发病,可用50%福美双、50%多菌灵、70%代森锰锌和70%甲基硫菌灵喷雾,以控制病害扩展和蔓延。5.田间卫生:及时剔除病死苗,减少传染。五、怎么防治小麦白粉病?1、选用抗病品种:豫麦2 号 豫麦 15 2、减少初侵染来源:消灭自生麦苗3、加强栽培管理:1 适期适量播种控制田间群体密度2 合理施肥 3 合理灌水4、药剂防治:1 播种前拌种(粉锈宁)2、春季喷药防治(甲基硫菌灵)六、小麦白粉病主要危害部位?有何症状特点?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为害叶鞘、茎秆、穗部
23、。特征:病部初产生黄色小点,而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表面生一层白粉状霉层(分生孢子),霉层以后逐渐变为灰白色,最后变为浅褐色,其上生有许多黑色小点(闭囊壳)。一般叶片正面病斑比反面多,下部叶片多于上部叶片。病斑多时可愈合成片,并导致叶片发黄枯死。发病严重时植株矮小细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明显下降,对产量影响很大。七、简述小麦纹枯病发病条件。1 品种抗病性:品种单一化,大量推广矮秆品种,目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绝大多数为感病品种,只有极少数表现耐病或中抗,缺乏免疫和高抗品种。感病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是当前小麦纹枯病严重发生的原因之一。2 耕作与栽培措施:小麦地连作年限长、土壤中菌核数量多,有利
24、于菌源积累,发病重。另外小麦早播气温较高,纹枯病发病重,适期迟播纹枯病发生轻。灌溉条件的改善,播种密度的增高,化肥特别是速效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有利于纹枯病发生流行气候条件:不同发病阶段对气象因子的反应有显著差异。一般冬前高温多雨有利于发病,春季气温已基本满足纹枯病发生的要求,湿度成为发病的主导因子。土壤条件:小麦纹枯病发生与土壤类型也有一定关系。沙壤土地区纹枯病重于黏土地区,黏土地区纹枯病重于盐碱土地区。中性编酸性土壤发病较重。八、小麦全蚀病越夏(冬)场所有哪些?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6 页,共 24 页 -7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成为第二年的
25、初侵染源。存活于未熟腐有机肥中的病残体也可作为初侵染源。以寄生方式在自生麦苗、杂草或其他作物上的全蚀病菌也可以传染下一季作物。上述各类初侵染源中以病残体上的菌丝作用最大。九、小麦全蚀病在小麦抽穗灌浆期症状表现是什么?拔节后茎基部12 节叶鞘内侧和茎秆表面在潮湿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褐色菌丝层,称为“黑脚”三黑一白。十、小麦赤霉病的典型症状特点及其病原的分类地位?特点:苗期形成苗枯,成株期形成茎基腐烂和穗枯,以穗枯危害最重。常是12 个小穗被害,有时很多小穗或整穗受害。被害小穗最初在基部变水渍状,后渐失绿褪色而呈褐色病斑,然后颖壳的合缝处生出一层明显的粉红色霉层(分生孢子)。一个小穗发病后,不但
26、可以向上、下蔓延,危害相邻的小穗,并可伸入穗轴内部,使穗轴变褐坏死,使上部没有发病的小穗因得不到水分而变黄枯死。后期病部出现紫黑色粗糙颗粒(子囊壳)。籽粒发病后皱缩干瘪,变为苍白色或紫红色,有时籽粒表面有粉红色霉层。分类地位: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Schw.)Petch.,属于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赤霉属;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此外,黄色镰刀菌F.culmorum 和燕麦镰刀菌F.auenaceum 等多种镰刀菌也可以引起赤霉病。十一、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治策略。1.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目前可利用一些中抗和耐病品种。辽春4 号
27、、龙麦 12、龙麦 13 等品种发病较轻。2.加强农业防治,消灭或减少菌源数量播种时要精选种子,减少种子带菌率。播种量不宜过大,以免造成植株群体过于密集和通风透光不良;要控制氮肥施用量,实行按需合理施肥,氮肥作追肥时也不能太晚;小麦扬花期应少灌水,更不能大水漫灌,多雨地区要注意排水降湿。采取必要措施消灭或减少初侵染菌源,小麦扬花前要尽可能处理完麦秸、玉米秸等植株残体;上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时翻耕灭茬,促使植株残体腐烂,减少田间菌源数量。小麦成熟后要及时收割,尽快脱粒晒干,减少霉垛和霉堆造成的损失。3.药剂防治种子处理:是防治芽腐和苗枯的有效措施。可用 50%多菌灵,每 100kg 种子用药 100
28、200g(a.i)湿拌。喷雾防治:是防治穗腐的关键措施。各地应根据菌源情况和气象条件,适时作出病情预测预报,并及时进行喷药防治。防治穗腐的最适施药时期是小麦齐穗期至盛花期,施药应宁早勿晚。比较有效的药剂是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等内吸杀菌剂。每hm2用药(a.i)450600g 兑水喷雾。十二、引起小麦赤霉病的病原菌是什么?其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各产生什么孢子?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Schw.)Petch.,属于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赤霉属;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无性世代:分生孢子有性世代:子囊孢子十三、小麦赤霉病除在病残体上越
29、夏外还可侵染那些作物?发病期前以什么孢子进行再侵染?小麦赤霉病菌腐生能力强,在北方地区麦收后可继续在麦秸、玉米秆、豆秸、稻桩、稗草等植物残体上存活,并以子囊壳、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各种寄主植物的残体上越冬。潮湿条件下病部可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进行再侵染十三、小麦杆锈病的夏孢子和冬孢子细胞数和颜色有什么差别?夏孢子单胞,暗黄色,长圆形,2142 m1324 m,中部有 4 个发芽孔,表面有细刺。冬孢子有柄,双胞,椭圆形或长棒形,浓褐色,表面光滑,横隔处稍缢缩,3564 m1324 m,顶端壁厚 511 m,圆形或略尖,有孢子柄,每个孢子有发芽孔10 个。十四、小麦条锈病菌在我国是否存在
30、转主寄主?以什么孢子完成生活史?小麦条锈菌迄今尚未发现有性态,故锈孢子和性孢子不详。夏孢子单胞完成生活史十五、小麦条锈病危害小麦哪些部位?如何判别症状特点?条锈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鞘、茎秆及穗部。小麦受害后,叶片表面出现褪绿斑,以后产生黄色疱状夏孢子堆,后期产生黑色的疱状冬孢子堆。条锈病夏孢子堆小,长椭圆形,在成株上沿叶脉排列成行,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7 页,共 24 页 -8 呈虚线状,幼苗期则不排列成行。十六、小麦叶锈病菌在我国是否存在转主寄主?以什么孢子完成生活史?在国外,唐松草和小乌头是叶锈菌的转主寄主,叶锈菌在其上形成性孢子和锈孢子。在我国叶锈菌的
31、转主寄生现象和转主寄主均未得到证实。锈孢子侵染小麦产生夏孢子,完成生活史循环。十七、小麦叶锈病危害小麦哪些部位?如何判别症状特点?主要危害小麦叶片,有时也危害叶鞘和茎。叶片受害,产生许多散乱的、不规则排列的圆形至长椭圆形的橘红色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黄褐色夏孢子粉。夏孢子堆较秆锈菌小而比条锈病菌大,多发生在叶片正面。偶尔叶锈菌也可穿透叶片,在叶片正反两面同时形成夏孢子堆,但叶背面的孢子堆比正面的要小。后期在叶背面散生椭圆形黑色冬孢子堆。十八、小麦根腐病菌主要以什么形式在那些场所越冬或越夏?病菌以菌丝体潜伏于种子内外以及病株残体上越冬,如病残体腐烂,体内的菌丝体随之死亡;分生孢子亦能在病株残
32、体上越冬。十九、小麦散黑穗在什么场所越夏?经小麦什么器官侵入?以菌丝体在种皮内越夏,经小麦花器侵入。二十、小麦腥黒穗的侵染来源是哪三个方面?1、种子带菌2、粪肥带菌3、土壤带菌二十一、小麦黄矮病的病原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传播?BYDV 大麦黄矮病毒通过蚜虫传播二十二、小麦黄花叶病是怎么传播的?本病有无再侵染?WYMV 通过禾谷多黏菌传播的有再侵染二十三、如何区别小麦黄矮病与生理性黄化?小麦二十三、引起小麦土传花叶病害的病原是什么?此病的直接传播介体是什么?1 小麦土传花叶病毒SBWMV 2 小麦黄化叶病毒WYMV3小麦梭条斑花叶病毒WSSMV 通过禾谷多黏菌传播的二十四、简述水稻纹枯病的侵染循
33、环?越冬: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和菌核在病稻草、其他寄主和田边杂草上越冬。水稻收割时大量菌核落入田间,成为次年或下季的主要初侵染源。侵入与再侵染:春耕灌水后,越冬菌核飘浮于水面,栽秧后随水漂流附着稻株基部叶鞘上,在适温、高湿条件下,萌发长出菌丝,在叶鞘上延伸并从叶鞘缝隙处进入叶鞘内侧,先形成附着胞,通过气孔直接穿破表皮侵入。潜育期少则13d,多则 35d。病菌侵入后,在稻株组织中不断扩展,并向外长出气生菌丝,蔓延至附近叶鞘、叶片或邻近的稻株进行再侵染。早稻上的菌核可作为晚稻的初侵染源。灌溉水是田间菌核传播的动力,密植的稻丛是菌丝体再侵染的必要条件。二十五、简述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技
34、术?1.清除菌源在秧田或本田翻耕灌水耙平时,大多数菌核浮在水面,混杂在“浪渣”内,被风吹集到田角和田边,用布网或密簸箕等工具打捞“浪渣”并带出田外烧毁或深埋。不直接用病稻草和未腐熟的病草还田,铲除田边杂草,可减少菌源,减轻前期发病。2.加强肥水管理根据水稻的生育时期、天气、稻田水位高低、土壤性质、水利条件等情况,合理排灌,以水控病,彻底改变长期深灌高湿的环境,做到浅水发根、薄水养胎、湿润长穗,其中尤以分蘖末期至拔节前进行适时搁(晒)田、后期干干湿湿的排灌管理,降低株间湿度,促进稻株生长健壮,对控制纹枯病的危害效果显著。对深泥田、冷浸田和肥田宜重晒,对沙性田则应轻搁,对稻苗旺、封行早的稻田宜分次
35、搁。氮、磷、钾要配合施用,做到农家肥与化肥,长效肥与速效肥相结合,切忌偏施氮肥和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应前期发得起、中期站得稳、后期不脱肥,做到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收割时青秆黄熟。对连作早稻田宜前重、中巧、后补,单季晚稻田宜两头重、中间轻,连作晚稻田宜基肥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8 页,共 24 页 -9 足、追肥早而速的肥料分配方式3.种植抗病品种尽管目前尚未发现高抗和免疫的品种,但品种间抗性存在差异,在病情特别严重的地区可以种植一些中抗品种。此外,应积极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创造抗病材料,将外源抗病基因导入水稻品种中。4.药剂防治一般在水稻分
36、蘖末期,丛发病率达5%或拔节至孕穗期丛发病率为10%15%的田块,需要采用补救措施。前期(分蘖末期)施药在于抑制气生菌丝生长,控制病害的水平扩展;后期(孕穗期至抽穗期)施药在于抑制菌核的形成和控制病害的垂直扩展,保护稻株顶部功能叶不受侵染。二十六、水稻纹枯病病菌的越冬场所?在田间靠什么扩展?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也能以菌丝和菌核在病稻草、其他寄主和田边杂草上越冬。随水漂流附着稻株基部叶鞘上,在适温、高湿条件下,萌发长出菌丝。二十七、合理地水肥管理在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的作用机理。栽培管理措施直接影响水稻的抗病性和通过影响田间小气候而影响病菌的生长发育。因而,改进栽培管理措施,特别是合理
37、施肥,控制灌溉水对稻瘟病的防治至关重要。施肥。偏施氮肥会造成稻株体内碳/氮比降低,游离态氮和酰氨态氮含量增加,硅化程度减弱,增加外渗物中铵含量,引起植株徒长、组织柔软、叶披垂、含水量增加、色浓绿、无效分蘖增多,使株间郁闭,湿度增加,有利于病菌的生长、繁殖和侵入。同时,氮肥施用不当,易引起稻株早衰,至幼穗形成期,往往发生根系腐烂现象,降低稻株生活力,增加感病机会,加重发病程度。绿肥用量过多,常引起稻株后期猛长,发病严重。土壤沙性重、土层薄,保肥能力差,土温易增高,肥料分解快,会引起稻株徒长,降低抗病力。追肥过迟,造成后期氮素过多,引起水稻贪青,抽穗不整齐,往往诱发穗颈瘟。施用迟效性肥料或土杂肥比
38、单独施速效性化肥发病轻。施肥与发病的关系还受品种影响,耐肥抗病品种,在用肥量增加和不同施肥方法下病害变幅小,而不耐肥的感病品种则正相反。灌溉。长期深灌的稻田、冷浸田以及地下水位高、土质黏重的黄黏土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高,土中嫌气微生物产生大量H2S、CO2及有机酸等有毒物质,使根系不能良好生长,甚至引起稻根变黑腐烂,影响根系呼吸作用和减弱吸收养分的能力,影响稻株的氮、碳代谢,降低蒸腾作用和稻株体内碳水化合物含量,使可溶性氮素增加,硅酸的吸收与运输减少,减弱叶片表皮细胞的硅质化,致使水稻抗病力降低。但田间水分不足(如旱秧田、漏水田)也影响稻株的正常发育,蒸腾作用减弱,减少对硅酸盐的吸收和运转,降
39、低稻株组织的机械抗病能力,也易诱发稻瘟病的发生。二十八、水稻白叶枯的病原是什么?该菌是否可以进行人工培养?稻黄单胞杆菌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Ishiyama)Swing,假单胞菌科黄单胞杆菌属。可以人工培养二十九、如何防治水稻白叶枯?1.杜绝种子传病无病区要防止带菌种子传入,保证不从病区引种,确需从病区调种时,要严格做好种子消毒工作。2.种植抗病品种在不同病害流行区,要有计划地压缩感病品种面积,因地制宜种植抗病、丰产良种。目前各地都有抗病丰产性能较好的品种。3.培育无病壮秧和控制压低菌源选用无病种子,选择地势较高且远离村庄、草堆、场地的上年未发病的
40、田块做秧田,避免中稻、晚稻秧田与早稻病田插花;避免用病草催芽、盖秧、扎秧把;整平秧田,湿润育秧,严防深水淹苗;秧苗三叶期和移栽前d 各喷药 1 次(药剂种类及用法同大田期防治)。肥、水管理应做到排灌分开,浅水勤灌,适时烤田,严防深灌、串灌、漫灌;要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避免氮肥施用过猛、过量。4.药剂防治喷药防治除应抓好秧田防治外,在大田期特别是水稻进入感病生育期后,要及时调查病情,对有零星发病中心的田块,应及时喷药封锁发病中心,防止扩散蔓延;发病中心多的田块及出现发病中心的感病品种高产田块,应进行全田防治。5.生物防治人们正在偿试用水稻白叶枯病菌毒性基因缺失突变株及其他生防菌株防治水稻白叶枯病
41、。三十、稻瘟病的病害循环、流行类型及防治要点?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病谷上越冬。因此,病稻草和病谷是翌年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来源。未腐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9 页,共 24 页 -10 熟的粪肥及散落在地上的病稻草、病谷也可成为初侵染源。此病是一种气流传播、具多次再侵染,与环境和品种关系密切的病害防治策略是种植高产抗病品种为基础,减少菌源为前提,加强保健栽培为关键,药剂防治为辅助。具体方法有:1.种植抗病品种2.减少病源 3.改进栽培方式,4.药剂防治三十一、稻瘟病菌以什么形式在那些场所越冬?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病稻草、病谷上越冬。因此,病稻草和病谷是翌年病害
42、的主要初侵染来源。未腐熟的粪肥及散落在地上的病稻草、病谷也可成为初侵染源。三十二、玉米小斑病能否进行人工培养?病菌主要以什么形式越冬?以菌丝体在病残体内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存活率很低。三十三、玉米大斑病是否生理分化现象?侵染玉米的病菌是否可相互侵染?病菌除了危害玉米外,也可侵染高粱、苏丹草、约翰逊草、稗草和野生玉米等禾本科植物。根据致病力不同分为两个专化型,即玉米专化型和高粱专化型,前者只侵染玉米,而后者可侵染玉米、高粱、苏丹草和约翰逊草。三十四、玉米大斑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来自那些场所?病害在田间有无再侵染?主要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发病的组织(病残体)中越冬;种子上和堆肥中尚未腐烂的病菌也
43、能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来源。据研究,残留在地表、玉米秸、室内的病组织和埋在地中(10cm 以上)病残体上的病菌只要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都能产生分生孢子。在潮湿的条件下,分生孢子梗从气孔伸出,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又可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三十五、玉米瘤黑粉的初侵染来源来自那些场所?在田间以什么孢子进行传播?病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病残体上越冬,也可混在粪肥或黏附于种子表面越冬。病瘤内部产生大量黑粉状冬孢子,随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三十六、玉米丝黒穗菌以什么孢子?在那些场所越冬?病菌以散落在土中、混入粪肥或沾附于种子表面的冬孢子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其中土壤带菌在侵染循环中最为重要。三十七、
44、如何防止棉花苗期病害?棉苗病害的防治应采取“以栽培管理为基础,种子处理和喷药保护为辅助”的策略。1。加强栽培管理首先,要做好播前准备工作。良好的播前准备,可减轻棉苗病害的发生。(1)种子准备:一定要选种子饱满、发芽率高和发芽势强的良种做为种用。为减少损伤,棉种只能脱一次短绒,精量点播的条田更应做到这点。(2)土地准备:秋季应进行秋耕冬灌,并尽量深翻2530cm,将表层病菌和病残体翻入土壤深层,使其腐烂分解,减少表层病原,利于出苗。冬灌还可避免春灌造成的土壤过湿、地温较低。播前耙地整地,使其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可促使出苗整齐迅速,减少病菌侵染。第二,要适期播种。过早播种容易引起烂种死
45、苗,早而不全;过晚播种又全而不早,不能发挥应有的增产作用,所以掌握适期早播非常重要。确定最佳播期取决于地温和终霜期,一般当平均气温稳定在12,即可露地播种;当平均气温稳定在 10,则膜下5cm 地温可达12以上,即可铺膜播种。第三,要加强田间管理:出苗后应及早中耕松土,雨后注意中耕,破除板结,使土壤通气良好,提高地温,可减轻发病。棉苗病害发生较重的条田应增加中耕次数;间苗时应剔除病苗和弱苗;重病田定苗时应增加留苗密度。低洼棉田应注意开沟排水,重病田应进行水旱轮作,或与禾本科作物轮作等,都可减轻病害发生。2种子处理由于引起棉苗病害的病原种类比较复杂,且不同地区病原种类有所不同,各地可根据本地情况
46、选用种子量0.5%的 70%五氯硝基苯、0.5%的 50%多菌灵、30%苗菌敌、0.3%的甲基立枯磷、0.8%1%的苗病净,也可用种子量0.3%的 30%敌唑酮、0.5%的 20%敌菌酮、0.6%的 50%甲基硫菌灵、0.3%的拌种灵等拌种。拌种时的加水量一般不要太多。3.药剂防治若苗期发生炭疽病等,可用 50%福美双、20%稻脚青、50%多菌灵、70%代森锰锌和70%甲基硫菌灵喷雾,以控制病害扩展和蔓延。三十八、简述棉花枯萎病菌的越冬场所有哪些?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棉籽的短绒、种壳和种子内部,或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及厚垣孢子在病残体名师资料总结-精品资料欢迎下载-名师精心整理-第 10 页,
47、共 24 页 -11 及土壤中越冬,成为来年的初侵染来源。另外,带菌的棉子饼、棉子壳及未腐熟的土杂肥和无症状寄主,也可成为初侵染来源。三十九、简述棉花苗期发病的条件。棉苗病害的发生与气候条件、种子质量和耕作栽培措施密切相关。气候条件:棉花是喜温作物,播种后一个月内若遇持续低温多雨,特别是遇寒流,常诱发棉苗病害严重发生。许多棉苗病菌都是土壤及病残体上生活的半腐生菌,它们多在幼苗抗性降低的情况下乘虚而入,由腐生转为寄生。若土壤温度较长时间处在15以下,土壤湿度又较高,特别是温度先高骤然降温、气候剧烈变化时,幼苗易受损伤、生活力明显降低、抗病性明显下降,苗病易大量发生。种子质量:成熟度好、子粒饱满、
48、纯度高的种子,生活力强,播种后出苗迅速、整齐而茁壮,不易遭受病菌侵染,故发病轻。质量差的种子,特别是具有较多秕子、破子的种子,播后很易被病菌侵染,并向周围扩散,形成发病中心,从而造成缺苗断垄,甚至随补随烂,多次重播的现象。播期和播种深度:播种过早或过深,使出苗延迟,棉苗弱小,抵抗力差,容易感病。土壤质地:土壤质地与发病的关系十分密切,我国黄河和长江流域棉区均报道黏土发病重,但新疆特早熟棉区均是沙土发病较壤土重,黏土发病最轻,其原因:沙土地很易播深;沙土吸水和保水力差,降雨之后自由水较多,易造成暂时高湿环境,特别细沙土还易造成土壤沉降,使幼芽窒息死亡;沙土温差变化较大,在新疆春季气温波动变化较大
49、的情况下,更易造成幼苗抗病性下降,导致苗病发生。耕作栽培措施:多年连作会使土壤中病菌越积越多,加重病害的发生。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下水位较高,土壤水分过多,土壤温度偏低,通气性差,棉苗出土时间延长,长势弱,发病较重。目前我国地膜植棉的面积在逐渐扩大,铺膜与发病的关系主要依土壤湿度而定,若播种时土壤湿度偏低,铺膜后有提墒促苗的作用,会减轻棉苗病害的发生;若播种时土壤湿度偏高,铺膜后会加重棉苗病害的发生。四十、棉黄萎病初侵染来源有哪些场所?棉花黄萎病的初侵染和枯萎病基本相同,病菌主要在土壤、病残组织、带菌的棉籽、棉籽饼、棉籽壳和未经腐熟的土杂肥中越冬。另外由于病菌的寄主范围很广,田间带病作物也是重
50、要的初侵染来源。四十一、黄萎病的发病特点和典型症状是什么?黄萎病一般在现蕾后才开始发生,开花结铃期达高峰。其症状主要分为如下类型。普通型:病株症状自下而上扩展。发病初期在叶缘和叶脉间出现不规则形淡黄色斑块,病斑逐渐扩大,从病斑边缘至中心的颜色逐渐加深,而靠近主脉处仍保持绿色,呈“褐色掌状斑驳”,随后变色部位的叶缘和斑驳组织逐渐枯焦,呈现“花西瓜皮”症状。落叶型:主要特点是顶叶向下卷曲褪绿、叶片突然萎垂,呈水渍状,随即脱落成光秆,表现出急性萎蔫落叶症状。叶、蕾,甚至小铃在几天内可全部落光,后植株枯死。四十二、棉花立枯病和炭疽病分类地位属于那个门?二者越冬场所有何区别?立枯病:有性态为瓜亡革菌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