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窦娥冤》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窦娥冤优秀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四) 代盛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有关知识; 2、理解节选部分的剧情及窦娥的形象; 3、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理解戏剧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1、窦娥形象、元杂剧常识。 2、三场戏对表现窦娥形象的作用。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导语设计 同学们相信不相信六月能下大雪?咱们今天将要学习的京剧窦娥冤就是讲的与此有关的事。窦娥冤是关汉卿创作的著名悲剧,它属于京剧。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这实际上是由地方戏曲演变出来的,而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进入成熟阶段的标志是元杂剧的出现。今天我们共同赏析的窦娥冤就是元杂剧的代表作之一
2、。 作者简介 关汉卿,元杂剧的代表人物,与郑光祖(代表作倩女离魂)、白朴(代表作墙头马上)、马致远(代表作汉宫秋)四人共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即窦娥冤,其他著名作品还有望江亭单刀会救风尘等。其中,窦娥冤又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 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侯,尚兀自不
3、肯休。则除是阎王新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上走! 元曲简介 1、元曲的分类: 、散曲:、套数(散套)、小令 、剧曲(杂剧) 2、元杂剧的结构形式:“四折一楔子” 元杂剧的“折”相当于现代戏剧中的“幕”,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包括多场次。“楔子”相当于“序幕”或“过场戏”,多用在第一幕前的介绍剧情、人物,也有用在两幕之间的。 3、元杂剧的剧本构成: 唱词:按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 宾白:即说白。曲词为主,所以说白为宾。 科介:即现代戏剧中的“舞台提示”。 4、元杂剧的角色: 旦:女角色。包括正旦(女主角)、副旦(女配角)、外旦(老年女角色)、小旦(少
4、年女角色)四类。 末:男角色。也包括正末、副末、外末、小末四类。 净:俗称“大花脸”,多扮相貌、性格上有特异之处者。 丑:俗称“小花脸”。多扮次要角色。 此外,还有“卜儿”(老妇人)、孛老(老头儿)、孤(官员)、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等角色。 5、其他:元杂剧多一人主唱,因而又可分为“旦本戏”(女角色主唱)、和“末本戏”(男角色主唱)两类。 课文学习三步法 第一步:学生朗读,圈点、勾画疑难点。 第二步:老师答疑解难。 第三步:强调重点知识: 、基础知识点: 、重点字词: 亲眷:亲属; 嗟怨:叹息埋怨; 杳无音信:去向遥远,下落不明; 尸骸:尸体; 负屈衔冤:即含冤承受委屈; 古陌荒阡:即
5、荒郊野外。古代田间小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 甘霖:久旱后所下的雨。 应验:预言、预感和后来所发生的事实相符。 (2)、文化知识 2、分析故事情节: 、情节结构: 第一部分:赴法场(窦娥谴责天地鬼神) 第二部分:别蔡婆遗嘱(窦娥告别婆婆) 第三部分:在刑场誓愿(窦娥发下三桩誓愿) (2)、三桩誓愿: 第一桩血溅白练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希望刑场上人了解她的冤屈。 第二桩六月飞雪(冤屈在上天得到反应) 第三桩亢旱三年(上天能够惩治邪恶) 恨(全剧高潮,反抗顶点) 这三桩誓愿,层层深入地表现了窦娥对自己无辜蒙冤的强烈愤怒、坚决反抗,是她反抗性格的顶点,也是全剧高潮。 窦娥的诉说中,“怨天”和依赖
6、于“天”的情感始终交织在一起,这种矛盾实质上反映了作家世界观的矛盾。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斥天地鬼神,批判了封建统治者,表达了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个文人,他虽关心人民的疾苦,但不能从根本上看到救民于水火、变革现实的道路和希望,最终还是要借助“天”来为窦娥昭雪冤枉。 3、分析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 、窦娥: 一个饱受封建压迫与摧残的充满反抗精神的劳动妇女的形象。 他善良勤劳、孝顺贤惠,同时又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拼斗到底。她生于严酷的腐败的封建统治之下,注定要走向悲剧的结局。 (2)、 、主题: 对封建社会作猛烈的抨击、尖锐的批判,同时,也表现了窦娥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 、分
7、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悬念:哀告走后街 (2)、巧合:怕见婆婆偏偏遇见婆婆。 、曲白相生:说白与唱词相互补充。 、语言:通俗精炼,生动感人,运用元代口语。 、想象、夸张的艺术手法。 作品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了三桩誓愿的超现实情节,显示正义抗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这是本折也是全剧刻画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笔,是作品艺术性的集中体现,使悲剧气氛更浓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节更生动,主题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又充满奇异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附: 剧作家为什么要在这折戏的结尾安排“三大奇愿”这样的情节呢? 窦娥
8、临刑时发下三桩奇愿,从内容上看,一愿比一愿深刻而强烈。这不仅要把自己的冤情昭示世人,而且要感天动地,让人们都知道“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每有口难言”。这三愿充分揭露了当时社会官吏昏聩,法制腐败,人民蒙受奇冤而又呼告无门的真实情况。它着力表现主人公与社会恶势力“争到头,竞到底”的至死不屈的斗争精神,这种精神甚至产生了超乎自然之上的感动天地的力量。三桩奇愿也是作家社会、政治观点和美好理想的形象体现。作者运用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手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借助于想象,借助于天地震惊、人神共怒的艺术处理,使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乃至实现的事在艺术舞台上发生并得以应验。这样的安排和处理,虽违背事物的常见原理,
9、却又合乎人情,从而有力地体现了广大人民伸张人间正义,杀却贪官污吏,洗雪天下冤屈的良好意志与愿望。 资料集锦 、关于宫调: 隋唐以来,音乐的调子是用“燕乐二十八调”,在宫、商、角、羽四声上各分配七调而成的。宫声七调如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等叫“宫”,其余二十一调如越调、双调、般涉调等叫“调”,所以称调子为“宫调”。“燕乐二十八调”,是宋词、元曲的依据,但实用的调子并不多,元曲中仅用十二调,而传奇中常用的只有九种。这九种宫调及其表现的情趣如下:正宫-惆怅、黄钟宫-缠绵、仙吕宫-清新、中吕宫-跌宕、南吕高-感叹、双调-健朗、商调-凄惶、越调-谐趣、大石调-蕴藉。 每一宫调各有它所属的曲牌,常用
10、曲牌就有五百只以上。传奇继承了南北曲的传统,很少有另外创作的曲牌。 、三个典故: ()“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六月飞雪”出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之王,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 ()“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元杂剧的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杂剧的四大爱情剧: 拜月亭(关汉卿)、西厢记(王实甫)、墙头马上(白朴)、倩女离魂(郑光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