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语型命题作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短语型命题作文.ppt(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短语型命题作文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24页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24页 方法一关键语素分析法 就是通过分析构成题目的关键语素,把握写作的重点。如2010年浙江高考作文“角色转换之间”,角色转换在材料中已解释很清楚,关键词就在“之间”上,抓住了“之间”,写“之间”蕴含的道理,包含的哲理,“之间”发生的故事。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24页 又如山东省2007年高考作文题“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该命题要理解的两个关键词是:“记忆”和“风化”。“记忆”可以是生命个体的记忆,也可以是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记忆,甚至是整个人类的记忆。所谓“风化”,其实就是对过往的遗忘,对历史的无视,对经验的麻木。概
2、括地说,就是“时间使记忆风化”。而此题的关键恰恰是在作文立意的反面上。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什么样的记忆才不会被时间风化?肯定是那些在人生路上烙下深刻印记的经历,或者是民族发展过程中刻骨铭心的事件。它们影响人生的走向,影响历史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昨天在今天延续,历史活在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24页 今天,这样的记忆当然不会风化。从具体写作看,本作文写作角度可大可小。小者写一己之情感,发一时之感慨,可以抒情,可以议论;大者可写一个民族甚至人类的经历,思考那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历史意义。可写人生的光荣,可写历史的耻辱,总之,强调的是“不会”,是记忆的重要,尊重历史的重要。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24页
3、 方法二短语题眼寻找法 文题中的“题眼”,是指文题当中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明感情色彩的关键词。只有抓住了题眼,才能抓住文章的写作重点。1如果短语命题是偏正结构,题眼一般是修饰语。处于中心位置的词,直接规定写作内容与角度,而修饰成分的词语则往往影响选材。如2010年江苏卷“绿色生活”,题眼就是“绿色”,只要抓住“绿色”,写“天然的、无污染、自由自在”的生活情景或图景,也就突出了重点。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24页 2如果短语命题是动宾结构,题眼一般是前面的动词。如2010年江西高考作文“找回童年”,题眼就在“找回”上,说明“童年已去、童乐童趣、童真已逝”,可以写自己对童年的追溯,可以写
4、人与人之间对“童真”的渴望,还可以写忙中的人们对“童趣”的向往,写事物的返璞归真等。3如果短语是动补结构,题眼一般在补语上。如2007年浙江卷作文题“行走在消逝中”,题眼应在补语“在消逝中”上。“在中”是“行走”的环境。关键词“消逝”既可指时间的消逝,也可指物质的消逝,可以是历史的和现实的,也可以是已经消逝了的和即将消逝的。可作如下思考:对于消逝,我们该如何面对?行走在消逝中,我们会有怎样的情怀?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24页 4如果短语是一个主谓结构,题眼一般在谓语上。如2007年辽宁高考题“我能”,除了主语规定写我外,重点应突出题眼“能”,在什么情况下“能”?“能”做什么?为什么“能”?“能
5、”与“不能”有何区别?“能”反映了什么?怎样做到“能”?5如果是一个并列的短语,题眼就在二者或三者的关系上。如“索取与贡献”,是相反关系,重点是让我们阐述人生的意义在于贡献而不是索取。再如,“勤奋和成功”是因果关系,“知识与能力”是相关关系,“欢乐与痛苦”是相反关系,“自尊与自强”是递进关系等等,只要在审题之时抓住了这种关系及转化,也就切合了题意。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24页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24页(2010广东)你我为邻,相互依存。“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邻”无法回避,却可有所选择。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与你为邻”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现在
6、学习的是第10页,共24页 例文 与你为邻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而这背后,都需要我们有一颗坚强的心,敢于攀登,敢于跋涉,敢于挑战世界屋脊。如果让我选择一生相伴的精神追求,我将与坚强为邻,与奋进为伍,惟其如此,此生才会有意义,今生才算没白活。坚强,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豪迈;坚强,是荆轲高唱“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果决;坚强,是无法摧毁的美丽,且愈是摧毁愈是美丽。与坚强为邻,因为坚强就是力量。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24页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感叹古人,也喟叹今人,因为他们都是坚强的化身。挺拔如松的坚强是嵇康。我们欣赏嵇康,是欣赏被雪压而挺直的精神。这种精神一旦植入我们脑
7、海,它就让我们充满激越与豪情,哪怕单衣立于寒冬,也无畏风霜的侵袭。柔韧如水的坚强是沈从文。这位被汪曾祺称之为“20年前生长在沅水边上,20年后生长在沅水记忆中”的可敬老人,用自己纤细而柔韧的心灵抚平了多少生活在黑暗中的中国人的伤痕。古语有云:“哀莫大于心死。”他担负的正是净化国人心灵的重担,犹如鲁迅之弃医从文,两位国之脊梁,不知唤醒和抚平了多少麻木而创伤的心。我真希望自己永远静静地在沅水边聆听他如水般的坚韧。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24页 稳如磐石的坚强是邓亚萍。邓亚萍,一个身体瘦小,却走在世界体坛之巅的巨人。在运动场上,她充满豪情,身手矫健,意志坚强,取得了很多辉煌的战绩,为个人、为中国女乒
8、获得了很多荣誉。退役后,她又凭借坚强的意志,把“半路出家”的自己送到剑桥大学的博士帽前,享受成功的荣耀和喜悦。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24页 坚强是人生的财富,是战胜困难和挫折的法宝。李丽,一个童年从未站立起来过的姑娘,40岁再遭厄运,使她下半身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她身体虽被命运折磨,但心灵却发出强者的声音。她把坚强当拐杖,毅然投身于社会教育工作,5年的时间,她温暖了几万个受伤的心灵。身残志更坚,用坚强在自己人生蓝图中勾勒出最美的人生轨迹。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24页 我们学学牛汉的那只鹰吧!“即使被烧成焦炭,爪子始终紧紧张着,双眼始终紧紧盯着湛蓝的天空。”有了这份坚强,何愁打不开成功之门
9、?与坚强为邻,用坚强书写人生。【满分解密】本文有两大亮点,一是事例丰富多样。文章列举了嵇康、荆轲、鲁迅、沈从文、邓亚萍、李丽等众多知名人物,展示出其坚强的精神品质,丰富典型的事例强有力地证明了自己与坚强为邻的观点;二是语言优美,含义深刻。文章善于将长短句结合运用,善于锤炼语言,采用了引用、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用优美而深刻的语言抒写坚强的品质。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24页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24页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然后作文。有四只狐狸相约外出游玩,它们来到一架葡萄树下,看着满架成熟的葡萄,它们一个个垂涎欲滴。第一只狐狸说:不吃是可惜的。就跳起来摘取,可葡萄架太高,无论它怎么跳,总是
10、够不着葡萄,最后累得趴在了地上。第二只狐狸说:让我来试试,它不停地跳啊,跳,也是够不着,最后累死在葡萄架下。第三只狐狸也跳起来摘葡萄,并且坚持不懈,最后它疯了。第四只狐狸,看了看葡萄,说:这葡萄是酸的,没有鸡鸭好吃。说完就走开了。这个故事会引发你想些什么,请以“面对失败”为话题,写一篇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24页 佳作欣赏 或许放弃不是错 历史的长河淘不尽英雄故事,岁月的长风吹不老倾城的容颜。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历史警示我们:或许放弃不是错。岁月悠悠地流淌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24页 青冢有情犹识路,平沙无处可招魂 连年战乱,民不聊生。一次次的征战都以
11、失败而告终。看到的是尸横遍野,听到的是人民痛苦的呻吟。难道还要继续征战吗?难道相信坚持就是胜利吗?不,一位年轻的女子从容地走出来。她放弃了玉砌雕栏,放弃了锦衣玉食,放弃了金帛玉缕,在漫漫黄沙中,虽然大雁的低吟更增加了她心中的悲苦,但她仍深感欣慰。因为她深知她这一去换来的将是民族的安定与团结,她将看到人们过上闲适的生活。选择放弃荣华富贵,她一生无悔。岁月悠悠地流淌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24页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一生仕途坎坷。想起他的一生经历,曾有过多少次的失败?想起他的一生经历,他又曾放弃过多少次?曾记得,他在做彭泽令时,对下属说过:“吾不为五斗米,折腰向
12、乡里小儿。”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与腐朽的官场水火不容。他没有再坚持下去,他选择的是放弃,放弃了功名利禄,去过隐居生活。他坦然看生活,以笑对人生,吟酒作诗,度完了余生。或许,适时的放弃不是错。岁月悠悠地流淌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24页 一蓑烟雨任平生 窗外的花香愈发芬芳,笔尖仍不时涌动着金色的梦。一代文豪苏东坡,想起你,竟止不住让我心潮澎湃。你才华横溢,气质过人。你是文坛上的宠儿,然而,你却是仕途上的弃儿。正因为你的出类拔萃,你招来了别人的冷眼,招来了别人的嫉妒,甚至招来了小人的百般攻击。自“乌台诗案”后,你就与上层的官场生活绝缘了。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24页 你被一贬再贬,贬到岭南时
13、,你居然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你向来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当你被贬到黄州时,你竟语出惊人:“一蓑烟雨任平生。”纵使你乐观对生活,笑傲人生,然而岁月无情,天亦无情,日渐衰老的你经得住再三地贬谪吗?你最终选择了放弃仕途上的追求,哪怕在荒芜偏僻的海南岛上也过得坦荡自在。你一生入仕、出世,历经坎坷,最终战胜了自己。是啊,都是坚持惹的祸,或许放弃没有错。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24页 岁月悠悠地流淌 放弃了汉宫秋月,放弃了功名利禄,放弃了酬志展才,最终得以在历史的画卷中以超然的姿态笑傲人生。历史警示我们:或许放弃没有错。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24页【点评】“面对失败”是一个司空见惯的题目,其题眼就在“面对”上,作者借王昭君、陶渊明、苏东坡在面对生活的失意时的选择,突出了命题“或许放弃不是错”,他们在这样的放弃中实现了人生的完美,像这样的放弃难道不是理智的选择吗?的确,这种放弃实际上并不是彻底放弃,而是在坚持寻觅,在寻觅那真实而亮丽的人生。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