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成都市承接产业转移有关情况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成都市承接产业转移有关情况 .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 成都市承接产业转移有关情况一、载体建设情况园区是工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产业承接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我市工业园区通过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园区发展水平,推动两化互动发展,积极承接沿海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为成都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993 年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设立以来,成都工业园区经历了一个从充分发展到规范发展,再到提升发展的历程。逐步形成了以国家级开发区为先导、省级开发区为支撑,市级工业园区和特色工业点协同发展的开发格局,园区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聚集地。2003 年前,成都市有各类工业发展区116 个,产业重叠, 分
2、布散乱, 规模较小。 2003年,成都市出台了成都市工业布局规划纲要(2003-2020 ) ,开展了工业园区清理整顿工作,调整优化全市工业布局结构,按照“一县一园区”的原则,成都市规划布局20 个工业园区和1 个石化基地, 同时为支持重点镇发展,设立 10 个小规模的工业点。此后数年,虽然在园区规模、工业点上有局部调整,但工业园区和工业点数量保持不变。截止 2011 年底,全市各类工业园区 (以下简称园区) 21 个,工业点 10 个。此外,为加快成都经济区发展,成都与资阳、眉山、阿坝、雅安各共建了一个实体性工业园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3、-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6 页 - - - - - - - - - 2 区,也纳入成都工业产业统筹范围。截止2011 年底,全市各类工业园区 (点)正式规划面积为303.5 平方公里,全市集中发展区完成工业增加值1733.7 亿元,增长28.2% ;工业集中度达到79.3% 。园区入园企业实际到位资金1301.28 亿元, 完成园区工业投资额 1078.14 亿元,完成工业技改投资795.32 亿元。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91.87 亿元。全市园区开发面积达到267.8 平方公里,道路达到1556.09 公里,污水处理能力达到9
4、7.0 万吨 /日,电力供应能力达到705.9 万千伏安,分别比2006 年提升了74.8% 、 91.38% 、 140.8% 和 153.95% 。 园区新建标准厂房437.59万平方米,同比增加149.41 万平方米。累计建设标准厂房2191.99 万平方米。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有利条件,有效增强了吸纳企业入园能力。二、重点产业规划布局情况按照全域成都理念,我市统筹工业发展布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深化重点区域、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发展点的产业定位,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 ,提升产业集约集群发展水平,形成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梯度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构建以
5、总部经济为核心、 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制造业为基础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一圈层中心城区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工业管理、投融资、研发、营销、采购和生产总部, 带动与之配套的流通、信息、金融、商务、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6 页 - - - - - - - - - 3 二圈层近郊区县主要发展汽车制造、工程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等现代制造业和仓储运输、物流配送等配套生产性服务业,与一、三圈层联动发展,构建完整产业链。三圈层远
6、郊市县积极承接一、二圈层一般制造业和加工工业转移,主要发展食品、家具、制鞋、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以及石化、建材等资源性特色产业和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相关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发展。三、合作园区及产业发展情况我们积极探索新办法、创造新优势, 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各类投资主体来川兴办产业园区,建立“飞地经济”。通过政策扶持和生产要素倾斜配置, 鼓励以专业产业园区的形式承接产业链或产业集群整体转移。 为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和援建项目、加强区域合作,我市在部分有条件的区(市)县积极搭建区域合作平台、共建产业园区, 目前主要有: 新津与浙江合作共建的川浙合作工业园 ,重点发展食品和机械,在食品产业
7、方面重点向高附加值肉制品加工和方便食品发展,在机械产业方面重点向高铁、精密机械等产业发展;都江堰与江苏合作共建的川苏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高新技术、机械制造、新型材料、生物制药、特色食品等产业; 彭州与福建的合作共建的闽彭产业园,重点发展“一重一轻”产业,即石化及下游产业和家纺服装产业;崇州与重庆合作共建的重庆工业园,重点发展建材和轻工产业,带动重庆建材、食品、机械等相关企业入驻;成都与新加坡合作共建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6 页 - - - -
8、- - - - - 4 新川创新科技园,结合四川的新材料、航天航空、汽车、油气化工、装备制造等优势特色产业,主导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低碳环保、高端服务业。(详见成都市承接产业转移合作园区一览表 ) 。四、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成都承接产业转移主要有以下问题:一是相对沿海发达城市,我市对外资吸引力不强、经济外向度较低。我市利用外来资金(国外投资和国内投资)增速较快,但与沿海地区相比总量不大。 2011 年我市实现进出口总额379.1 亿美元,增长53.9% 。其中,出口总额229.6亿美元,增长65.5% 。进口总额149.5亿美元,增长39.0% 。全市经济外向度为36.8% (进出口总额
9、占 GDP之比) ;二是利用外资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外来资金主要投向制造业领域,而附加值更高、 带动效率更强的高新技术引资较低;三是产业配套能力和承载能力还需要提高。除电子信息、汽车等产业外,我市产业集群尚未形成,产业配套能力不足,影响了产业转移效率, 园区载体建设水平不高也是影响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四是土地和空间资源紧张。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用地指标紧缺, 建设用地预留空间相对较少,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土地利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五、对策思考(一)把握承接产业转移的层次。在产业转移的层次上,以承接高附加值工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装备制造业为主导承名师资料总结 - - -
10、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6 页 - - - - - - - - - 5 接层次,以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目标承接层次。提高环保门槛。制定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制度,对要进来的项目、投资进行严格的环评和能耗控制,在产业转以上长期和近期兼顾发展。(二)明确产业发展定位。结合我市产业特色,针对性的确定产业转移重点, 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做优
11、做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汽车、机械、石化、食品、冶金、建材、轻工等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构建与建设世界生态田园城市要求相适应、 以国际化和世界级为目标、以高端化和集约化为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三)突出龙头企业培育。进一步完善大企业大集团培育政策, 大力支持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实施“五个整合”(上下游、同行业、跨行业、跨区域和产学研整合),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增强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百亿企业和国内细分行业的“单打冠军”。探索创新外资利用方式,引导和支持一批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培育一批外向型、国际化企业。(四)加快产业载体建设。创新园区开发建设机制,持续加名师资料总结 - - -
12、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6 页 - - - - - - - - - 6 大投入力度,强力推进天府新区、产业战略功能区、工业园区和工业发展点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省级产业园区。全力推进成资、成眉、成阿、成雅等合作园区建设,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加快建设一批园区检测中心、信息中心、 物流运输等配套功能性设施。研究探索园区规划、建设、环保等标准化体系规范。深入推进“一站式”服务和代理服务, 优化服务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园区服务水平和质量,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五)优化产业承接空间。一方面优化现有产业布局,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通过“腾笼换鸟”,为承接优势产业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不断优化空间布局结构,着力提升园区发展水平, 科学合理配置要素资源,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体系。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6 页 - - - - - - - - -